扫码手机阅读

穿成大冤种宿主她又打人了

作者:踏雪小黑 | 分类: | 字数:109.1万

第432章 纵使举案齐眉(8)

书名:穿成大冤种宿主她又打人了 作者:踏雪小黑 字数:2341 更新时间:2025-02-13 01:54:48

江婉月本是高门贵女,循规蹈矩,不曾出格半分。

可现在离开那个四四方方的院子,她就好像离开了鸟笼的飞鸟,不想回家。

一想到回那个屋子,对着那些人,她就感觉气闷。

江婉月打发了一个小厮,回去知会一声,晚饭就在外面吃了。

“小初,娘亲带你去樊楼,见识一下。”

“哇!好棒!”

两人在樊楼一个临街的包间,顺便能俯瞰街景。

繁华的京城晚上是没有宵禁的,富贵迷人眼。

要说这街上最有名的酒楼,便是樊楼。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柱晃耀。

就是说,樊楼楼高三层,下面还有两层石砌台基,总高度有五层楼。

除了主楼之外,还有无数副楼,主楼和副楼之间,有凌空飞桥相连。

这些飞桥装有护栏,门前用长杆搭起与楼齐高的“彩楼欢门”。

每一层搭出山形花架,装点花鸟饰物,在檐下垂挂丝绸流苏,精巧又华丽,让樊楼看起来更加豪华。

樊楼的菜品十分丰富,江婉月点了些招牌菜,荔枝腰花,火腿莲子豆腐羹,酱猪肘子,三鲜笋炸鹌鹑,蜂蜜酥酪。

小女娃嗜甜,吃的满嘴糖汁,不亦乐乎。

秋容赶紧拿帕子给她擦。

小姑娘被照顾的极为妥帖,她这个当母亲的,反倒是插不上手。

江婉月看着河面上往来的船只发呆,冷不防,她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她。

她猛然回头,就看到临近包间的窗边,站着一个男子。

男子容貌俊美,长眉斜飞入鬓,那下面是一双极其深邃的眼睛,似曾相识。

那男人见被她发现了,丝毫不慌,微微一笑,朝她遥遥举杯。

江婉月心中一惊。

灯火明亮,她分明看到男人漆黑的瞳孔里闪烁着跳动的欲望,像一簇簇小火苗。

这男人分明是认识江婉月的,可她却根本想不起来是谁,看那人衣着容貌,非富即贵。

她立刻起身,换了个位置,避开了那人的目光。

下一秒,脑海中响起那人的声音。

【我来迟了,和他和离好不好?】

江婉月惊疑地望过去,就看见那人笑起来,整个人都笼罩在柔和的光里。

【是我。】

阴错阳差,系统006竟然传到了宗室王爷,晋王赵渊的身上。

乔月月不满道:【小美,这么久江婉月还没恢复记忆,你把她婚后六年的剧情都给我。】

美食系统支支吾吾:【宿主,我尽量吧。】

乔月月阴恻恻道:【没用的系统只能炼化回收了。】

美食系统运转的飞快:【宿主,这个傅修竹是重生的。】

*

“夫人请喝茶。”

江婉月心不在焉地接过春桃的茶,傅大人和老夫人也在,这就算过了明路了,成了傅家正经的妾室。

她递给春桃一对儿上好的羊脂白玉镯子,算是主母的心意。

陶姨娘居住的东侧小院,离自己的梧桐院很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算是主仆一场亲厚之意。

以后沈姨娘管钱粮,陶姨娘管用人,大头开支公中出,她只需要每个季度看一下账本就可。

三个庶出的哥儿,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请了有名的先生,来家里教孩子们读书。

小初自然也要一起,虽然不考功名,识些字也能读书看账。

江婉月作为当家主母,心如止水,孝敬长辈,劝丈夫纳妾,多生孩子,让孩子们读书,其他的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十多岁,活的古井无波一般,反正婆母表面还算和气。

傅大人也算争气,屡屡升迁,拿回来的俸禄一年比一年多。

府里设了鹤居,她时常参禅悟道,修身养性,一眼能看到六十岁。

寻常设宴她都称病,只有宫宴才去,一年顶多一两次。

相安无事,本来也算是岁月静好。

虽然没有嫡子,也可挑个有出息的庶子,记在自己名下。

平妻,是不入流的商贾人家才会娶的。

正经文官清流,谁家敢“宠妾灭妻”,就算正妻死了,妾室也无法扶正,还是得娶高门贵女做续弦。

当朝讲究“士农工商”,阶层由高到低,居于首位的为“士”,指的是读书人,包括所有的士大夫阶层。

文官的地位非常高,只要是良民,不论家世好坏都可以参加科举,科举中了就有机会当官。

以农为本,从事农耕的百姓也有一定地位,但不是说他们收入一定高。

其次是工,是指工匠,手艺人。

大夏朝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等的那一类,不能参加科考。

虽然银子多,但是没什么社会地位。

所以很多寒门子弟读书人,都会说自己是“耕读传家”。

即便是地方首富的商贾人家,在贵族眼中仍旧是入不了眼的卑贱门户。

傅修竹的妾室沈云清,沈姨娘便是商贾出身。

商人们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便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惜花大量的钱财结交官宦人家,也有很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读书人。

傅家祖上尚且殷实,老太爷把家产分给了三个儿子。

其中长子一脉在江浙一带经商,收益颇丰,每年都会给傅府送来大量的金银物资。

再有便是老太太谢氏的陪嫁,给傅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最后就是俸禄,傅修竹入朝为官,没过多久就官居正四品,不可谓升迁不快。

他如今才二十六岁,实在年轻,前途不可限量。

京官的俸禄,倒也不少。

只是,一开始府里只有七八个下人,随着换了大宅子,使唤人也变多了。

三房小妾,又都生儿育女。

买了各自的丫鬟婆子,月例银子,吃穿用度,上下打点,结交人脉,处处用钱。

日子久了,府里的老人儿滑头,吃拿卡要,捞点好处也是免不了的。

管家之事,要么开源,要么节流,主母没地方赚钱,只能节流。

发钱个个高兴,省钱便怨声载道,谁主张谁不落好。

管的好了,便是当家主母分内之事,管不好了,都来挑错,为了面子上好看,就得搭进去不少银子。

横竖自己和女儿每月三五十两的月例银子,吃穿用度自有府里从公中出,她不操那个闲心。

自己有嫁妆,每月流水银子也不少,手里又不缺钱花,一早就称病不管事。

她反倒落了个温和大度的贤良名声。

一切本来好好的,从江婉月落水那日就变了。

她一心打算把傅大人当个摆件的,还像以前那样相敬如冰最好。

谁料傅大人开始对她百般纠缠,还跟到了街上,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