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美颜
作者:德兰Y | 分类:武侠 | 字数:226.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章 周易·临卦第十九
作者:【先秦】佚名
临[1],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注释:
[1]临:卦名。《临》卦由兑下坤上组成。临,监临,面临,随着所临对象的不同,包含以君临民、以己临事多重含义。如何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临》卦所讨论的主题。
点评:
就《临》卦的总体形势而言,“元亨,利贞”,是十分有利的。从卦爻结构看,“刚浸而长”,初九、九二两个刚爻由下而上,逐渐成长,阳刚的势力呈现上升的势头,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说而顺”,下兑为悦,上坤为顺,喜悦而顺从,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刚中而应”,九二居下卦之中是为刚中,与六五之柔中相应,二为臣位,五为君位,表明君臣密切配合,协调并济,共同维护《临》卦的大好形势。这几个方面的优化组合,总的说来“大亨以正”,是符合天道的自然法则的。由于天道的运行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阳长阴消与阴长阳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可以预见,“刚浸而长”之势发展到了八月,臻于盛极,不久将会向反面转化,阳消之势逐渐形成,好景不再,带来凶险,这是值得警惕的。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1]。
注释:
[1]教思:是说推行伦理教化,使君民关系在文化道德上达到高度的认同。容保民:是说以仁爱之心关怀人民,保护人民,使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安居乐业。无穷、无疆:是说应该把这种做法定为基本的国策,行之永远,没有止境。
点评:
《临》卦的卦象“泽上有地”,兑为泽,坤为地,相互临近,兑为悦,坤为顺,喜悦顺从。在这种关系中,无限宽广的大地容纳众多的水泽,以上临下,赢得水泽的喜悦顺从,亲密无间。君子观此卦象,领悟到以君临民的道理,懂得君民之间的关系不能建立在武力强制的基础之上,而应该像大地对待水泽那样,宽厚容纳,做到“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争取民众的衷心拥戴,喜悦顺从。因为君民关系与“泽上有地”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规律,只有效法天道才能在政治的运作上不犯错误,营建一种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初九,咸[1]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注释:
[1]咸,感也,有感必有应,感为主体,应为客体,因而感与应结成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九二,咸临[1],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2]。
注释:
[1]咸临:九二居阳长而渐盛之时,感动于阴,得到六五的回应,这也与初九的情形相同,称之为“咸临”。[2]未顺命:未可尽顺君命。
点评:
二为臣位,五为君位,君臣道合,协调并济,所以政治的运作吉祥而无所不利。但从爻位的配置看,九二以阳居阴,中而不正,六五以阴居阳,也是中而不正。作为刚阳之臣辅助柔弱之君,常常会因君主才质柔弱,考虑不周,或者依违两可,缺少决断,发生一些意见上的摩擦矛盾。此时应发扬从道不从君的精神,事必求其当,言必献其可,斟酌事宜,和而不同,未可尽顺君命。由于九二以中道感于六五,六五也以中道应于九二,君臣道合,所以尽管未顺君命,也能把政事处理得妥帖恰当,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1],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注释:
[1]甘临:不以至诚而以巧言令色的媚态取悦于人。
点评:
六三以阴柔之质而居阳刚之位,履非其正,面临着初九、九二“刚浸而长”的势头,违反正道而以巧媚之态去迎合讨好,这是不会有什么利益的。但是六三能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找到了犯错误的原因,迁善改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所以咎害也不会长久。
六五,知临[1],大君之宜[2],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3]。
注释:
[1]知临:以理性的智慧处理各种人与事的关系,称之为“知临”。知,聪明睿智,即理性的智慧。[2]大君之宜:这是作为最高决策者的君主所应当具备的品质,称之为“大君之宜”。[3]行中之谓:是指奉行中道的原则。这是最高决策者理性智慧的实质内涵。
点评:
在《临》卦中,六五与九二是因奉行中道而获吉。为了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与正都是应当奉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但是比较起来,中比正更为重要,更具有智慧的特征。就《临》卦的六五而言,以柔弱之质而居君位,虽然才力不足以胜任,却能奉行中道,顺应于九二刚中之贤,得到九二的竭诚辅助,君臣道合,共治天下,这种做法得大君之宜,成知临之功,是值得赞赏的。
上六,敦临[1],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注释:
[1]敦临:以温柔敦厚临之。敦,温柔敦厚。
点评:
当六五以知临于九二,形成了喜悦而顺从的大好形势,上六又以温柔敦厚临之,自然吉而无咎。由于上六以阴居阴,又是《坤》卦的上爻,体现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这种温柔敦厚完全是本于至诚,从内心发出的,所以说“志在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