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作者:真费事 | 分类:玄幻 | 字数:279.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35章 古来圣贤皆寂寞
秋风已经从原本卷着夏热残留的火力,变为现在的带着寒凉。
“来人。”
谭元裳平静地喊了一声,几乎是一息之后就有人在不远处现身。
“老爷您有何吩咐?”
“我这把老骨头想动一动了”
老仆一听就知道谭元裳的意思了,不由担忧道。
“老爷,您的身体.”
谭元裳摆了摆手。
“再不动一动,以后就没机会了,备船,我们去茗州。”
“是!”
老仆不再相劝,自家老爷已经决定的事旁人是根本劝不动的。
当天晚些时候,谭元裳的马车停在了江边一处小港旁,而小港的码头处已经有一艘楼船停泊在那。
几乎是已经在家静养了十几年没出过远门,在这偏僻大宅处独自静养的谭元裳,今日再一次踏出家门,不过不是去看望儿孙,而是向着茗州而去。
虽然现在的谭家早已经大不如前,谭元裳也已经不问世事很多年。
但谭元裳毕竟还是谭元裳,仅仅是看《四海山川志》上的前面一段内容,他大概就推测出了一些事情。
假若书中一些事情确实发生过,那么在茗州能让各方来贺,让许多人都十分敬重,就连当年知州都与其结交的老叟,自然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书中老叟确实是写了个很笼统的概念,既不指名道姓,也不归于行业,就连时间都模糊化了,甚至可以说是陆海贤以自己为蓝本的虚构。
毕竟古之大家多以自身为依据虚构一些故事,撰写一些文章。
但谭元裳跳开这些思路,以自己的想法来构建假设,追根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呢?
这等地位崇高的老人,要么曾为官,要么是大世家,但在茗州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便是商!
虽然商贾在一些书籍经典中被视为不如读书人地位高,甚至不如普通百姓,但大庸朝立国以来的风气比之古时好得多,茗州则更加特殊。
而茗州之商,跳不开的就是茶市,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今说到茗州茶市,真正行商者自然知道跳不开墨家。
于是仅仅片刻,谭元裳脑海中那位醉卧自己寿宴的老叟,其原形已经呼之欲出。
除了茗州的墨奕明还能有谁呢?
路海贤书中前言都说“念起于十几年前”,那么十几年前在茗州为知州,十几年前好像也正好是墨奕明的大寿。
有些事情,在很多人那想不到太细,只要陆海贤自己打哈哈,自己找些推脱之词,哪怕京城官员都很难想到一些具体情况,也不太会刨根问底。
读书人亦或是大儒大官的思维,见秀美文章,自然以文章之理去寻。
但在谭元裳这里,其实也就这么点事,不过是念头一转就能想明白的。
只不过这种“念头一转”也不容易,需要知道很多事记得住很多事才行,用灰勉的话来说,就是也只有谭元裳这种“妖怪”才轻松能做到。
当然,谭元裳觉得自己也可能是错的,不过他本也不是为了印证对错,只是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最后也该动动,访一访友也是不错的。
真论起来,墨奕明也算是谭元裳为数不多同时代遗留下来的人物了,即便不算是什么至交好友,但两人至少还算是有些行商交情的。
或许能算是访一访友人吧?
谭元裳作为曾经真正意义上富可敌国之人,本该是天下间遍布朋友,事实上也似乎确实如此,可是真正交心的又有几人,如今还能想得起来值得寻访一下的又有几人?
去茗州给自己一个借口动一动罢了。
大船在开阳江上行驶,谭元裳就在上层甲板一角摆着的桌椅前坐着,迎着秋风看着《四海山川志》。
船还在半道,谭元裳的书已经快要看完了。
不得不说,这一部描绘山川地理的奇书堪称气势磅礴,通过那一场旷世大水领略天地间的山川水泽之秀丽,见证了日月精华天地灵秀。
待到这一天傍晚,水面折射着夕阳的红辉,谭元裳放下最后一册《四海山川志》,微微皱着眉,略显吃力地撑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
旁边的仆人本想要过来搀扶,但还是忍住了。
此刻开阳江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谭元裳看此处江段远近的浪涛,心中联想着书中的大水。
这大水自然不可能是真的,毕竟若是真这样的大水过境,天下各处受灾的地方可就多了,免不了生灵涂炭,自然不可能十几年来无人知。
可是这《四海山川志》中的种种山川河流地理风貌又是如何写得如此详细的呢,谭元裳不太相信是胡诌的。
莫不是真的有仙人梦中带老叟游历天下?
“老爷,天寒了,注意身体,看书的话,还是去仓中吧!”
家仆此刻为谭元裳披上了一件大氅,后者笑了笑,看着前方江面和浪涛,心思却暂时离开了《四海山川志》,好似随着江水翻滚涌向了过去。
“开阳江《河神落》.”
谭元裳的眼神中闪过些许伤感。
“往事云烟皆散去,如今只有谭元裳一人了”
谭元裳又坐了下来。
“上些酒菜。”
“老爷,我让人送仓室里面去吧?”
谭元裳摆了摆手,缓缓闭上了眼睛。
“不用了,就在这,迎着秋风赏江涛美景更好些。”
旁边的老仆点点头,但不需要他动,附近自然有其他人也听到了谭元裳的话,楼船后厨已经开始准备。
老仆站了良久,追随在谭元裳身边,也算是对自家老爷有些了解,或许老爷是觉得孤独了。
此刻老仆犹豫着问了一句。
“老爷,是不是通知一下谭氏子弟?”
谭元裳睁眼看了老仆一眼。
“我这一生树大招风,谭氏子弟如今散于天下各处,也都安稳下来,就不要随便惊动了,死的时候来个人收敛尸骨就行了。”
谭氏子弟何止是安稳下来,有人依旧从商,也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生存,甚至还有人改名换姓的。
眼睛再次闭上,似乎是没过去多久,香味飘来的时候再睁眼,旁边桌上已经摆了几盘小菜一壶酒。
谭元裳自斟自饮,微醺之刻桌上略显狼藉,回忆当年,尤其是这开阳江上则更有感触。
除了最初陪伴明宗整顿天下的时候,当年也是京城爆火的《河神落》故事而结识了易先生,岁月蹉跎之间,故人相继离去。
明宗如是,易先生如是,李相如是,邹都督如是,楚相如是
谭元裳又倒上一杯酒,手持酒盏伸出木栏杆,从楼船一侧向着江面倒下。
“醉卧江涛囫囵宴残生余恋故人面.美酒以邀蟹将军.心寄白波意随念.”
谭元裳手中玉质杯盏滑落,“噗通~”一声落入江中。
一边的老仆分外紧张,立刻上前几步,看到谭元裳只是醉酒而眠才安心几分。
随后老仆看向江面,老爷最喜欢的玉盏就这么丢入江中了么?
老仆很确信,自己老爷并非是握不住,只是任由杯盏落去而已。
不再多想什么,随后老仆同旁人一起将谭元裳安顿到船舱中的床上。
真要躺在外面,非病了不可。
而此刻楼船行驶的江面下方,开阳水神蟹将军谢庆,正握着那一只玉盏静静站在水底。
望向那正在远去的楼船,蟹将军微微叹息一声,身旁水流随其心意而动,犹如一条无形游龙去往那艘楼船。
太阳已经落山,残余的晚霞抵挡不住昏暗。
大楼船一旁的波浪翻滚之间,一道身影在无声无息之中从水中浮现,带着潮湿的风落到了楼船上,而船上护卫谭元裳一众高手则无人所觉。
持本心,妖身不忘,守神道,正心不改,多年以来修行日益精进,如今的蟹将军早已今非昔比。
人间已是三代皇帝,而蟹将军经过这些年的沉淀,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年朝生在世也无法与如今的蟹将军相比。
所谓正神之位本该强大,身与心皆是,失了一个正,就会如年朝生那样徒有其表。
此刻谢庆走入那边船舱,这楼船内里可谓是内秀其中,虽然不算很宽敞却装点得十分舒适,而谭元裳休息的房间就在最里面。
似乎仅仅只是几步,谢庆就在那房门之外了,又是一步,房门缓缓打开,谢庆入内看向那安稳躺在床榻上的老人。
这就是富可敌国的谭元裳么
谢庆走到了床前,看着谭元裳叹息一句。
“谭公啊谭公,你邀我前来,寄思念于白波.只是你心中之愿,就算我是开阳水神,且有心相助,怕是也无法满足.”
说话间,谢庆看向床边的桌子,上头摆着一部书。
“四海山川志?”
谢庆将谭元裳的杯盏放到桌上,随手拿起桌上书籍的第一册翻阅了一下,原本平静的脸上微微变色,心中不由升起一丝震撼。
竟然是北海化龙大典,竟然是白君走水!
身为开阳水神,谢庆当然是知道北海之事的,甚至也收到了请帖,但如水神山神之流,很少会真正离开自身管辖地界,当然也就没去。
甚至事后也不会马上知道北海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蟹将军当然也知道了当年之事,只是他没想到竟然有人能以此为依据出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