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重生传
作者:橘子奏鸣曲 | 分类:现言 | 字数:1.3千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二二章 不是收购是嫁接
这个奇怪的报道在《全州日报》上发表了,很快国内其他地方的媒体都转载了这篇文章,甚至贾鸿渐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那是全州市委市政府一个站队表态的文章,是完全支持、但是从一个奇怪的角度支持黄鸿年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面,在这次和黄鸿年的中策集团合资的过程中,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中也有人刚开始疑惑,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黄鸿年先生跟别人的不同,到了最后,我们党政5套班子领导干部全部赞成跟黄鸿年的中策集团合资。这其中有一些事情不得不说——在签订了意向协议之后,黄鸿年先生看着我们市内没有足够的会计师进行审计,便自己花钱从港港外聘了一个班底的会计师来帮着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进行统计四十余家的国企。但是这个外聘的会计师团队,并不是直接向黄鸿年先生负责,而是全权向我们全州市委市政府负责!
在接下来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市委市政府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现象。某个厂家的厂长接到了业务不在厂里生产,却私下送给小舅子开设的乡镇企业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却直接挂着国企的商标,这样的产品发给了客户之后,产生的问题都是国企背着,而乡镇企业赚钱,不用说,赚的钱里面分了很大一部分给国企的厂长。
甚至不止是好合同留给了小舅子,甚至是连进口的好机器,在用了一两年之后,国有企业的厂长都能昧着良心硬把这个机器报废,以废铁价格出售给自己家小舅子的乡镇企业,然后再向上级要求拨款购买最新的外国先进设备!这样在体制内流失国有资产的现象简直是触目惊心!甚至不少国企里面还因为经营不善,而有职工偷盗企业资产等现象,如果说将企业跟黄鸿年先生的中策集团进行合资是流失国有资产的话,那么如果合资保留在体制内的国有资产流失可能会更加严重!”
全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们说得这个事情。其实那是相当的真实,甚至就是这个年代的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了!这种事情要是放到21世纪的网络舆论监督时代,那什么天价茅台的事情简直就是芝麻粒一样小的事情了!
其实这个事情说白了,那也就是贾鸿渐曾经提到过的国企领导人收入的问题——这玩意儿跟大锅饭、人民公社其实本质上一样。如果干好干坏都是这点收成的话,那么有节操有职业道德的人可能会老老实实的,但是那些心术稍微有点不正的,就很可能走偏了,就偷奸耍滑甚至偷东西了!只不过,工业领域那是没办法跟农业领域一样采取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因为承包田地荒山。那一亩地几十块钱就行,成本很低。但是国有工业这怎么承包?国家投入几百几千万,这要租出去,得出多少钱才能承包?到时候能承包敢承包的,肯定都是一点工业经营经验的人,要么就是捞偏门出来的,要么就是各种二代,要么就是玩儿金融投机出来的。这帮人有几个会老老实实发展的?
全州的领导们在说了这事儿之后,又开始摆事实讲道理的例举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了——“全州市原定41家市属直营国有企业与中策合资,其中三家因为技术性原因协商推出合资谈判。另外有两家企业因为产品、工艺重复,合并为一家,因此最后实际参加合资的企业一共37家。这37家企业里面,大部分是小型加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非常不理想。37家企业中有13家是长年亏损企业,年亏损总额合计911万元。盈利企业一共22家,但是其中年盈利总额超过百万元的只有3家!其他19家仅为微利保本企业!”
“甚至,在多次外资合资谈判中。外国企业均不愿接手的退休职工退休金、医疗保健等等事项以及可能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中策公司都丝毫不介意的愿意接手。我市37家预定合资的企业中,超过5000人的企业三家,超过1000人的企业15家,总计离退休人员为一万一千五百零三人,预计未来可能下岗人员为2500-3000人的规模。中策公司黄鸿年先生愿意按照均价2000美元一个人,也就是平均一个人一万六千元买断工龄的费用,合理安排相应员工下岗。并且中策公司还愿出资一百万元与我全州市委市政府合资建立爱心企业,运营上沪模式的爱心帮帮车早点摊位,协助下岗职工重新再就业……”
总的一篇文章看下来,全州市委市政府的人完全没有提到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甚至连一些经济层面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但是就是这样摆事实讲道理罗列数据的讲述了一番具体的事情!这篇文章一出来,当时就让贾鸿渐觉得这全州有聪明人——看看人家站队的文章,这可真是李福菊——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种文章那只是说细节说执行的问题,说黄鸿年处理事情处理的好,有良心,但是却一点不涉及到理论争锋,端是够聪明的紧!只不过吧,这事儿背后给人的那种感觉有点像是中国反日游行,到处砸日本车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跑出来,不说应不应该砸日本车,只是说这日本车在他家老人突然发病的时候,帮着他家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喂!只要是辆车就能把你家老人家送到医院好么?难道因为是日本车送过去的,所以你丫就对日本车钟情的一塌糊涂了?车子应该是工具好么!
就在这骗文章出来之后,很快一份叫做《南方周刊》的84年办报的报纸刊登出来了一片采访黄鸿年的专访。在这片长达几万字的专访里面,黄鸿年可是也进行了一番自我表白、自我洗白——
“我们中策集团的合资,虽然规模有点大,步子迈的比较大,但是真不是收购。我们这其实是一种嫁接!就像是把香蕉树的树枝嫁接到苹果树上,最后产出来了香蕉苹果一样,是嫁接,不是收购!像是在全州合资的过程中,一共37家企业要合资,我们合资的时候把我们外方所有投入的钱都放在了合资企业里面,双方都可以使用,这样这笔钱就可以拿来采购新机器新设备,并且可以利用我们中策公司在海外的资源引进新技术。并且我个人一点都不愿意减员,除了之前我说过的不会派监工和使用原来的管理层外,甚至我跟那些厂长们接触的时候,我都是非常谦虚的——我跟他们说,我是个小学生,我对运营国企并不懂,对厂子的产品和专业、工艺都不懂,在这方面我就是个小学生,他们才是专家,所以我希望他们教我、希望他们帮我……”
“总设计师当年就说过,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如果看准了方向,就要大胆的去尝试!其实很多关心我们合资这个事情的百姓们、专家们、官员们、干部们也知道,我们中国为什么现在产品比不过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机器早的是50年代苏联援建的,新一点的也是70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这些机器、工艺说实在的都过时了。而且我们的工人很多时候因为大锅饭和管理的问题,在生产线上的态度也不对,就像是有个笑话说得,人家一个德国企业的机器要求组装的时候螺帽要逆时针拧6圈再顺时针拧半圈,这样就能卡死紧固。结果我们有的个别的工人图省事儿,就自作聪明的只逆时针拧5圈半,这样能生产出来好产品么?更不用说有的精密仪器,检修之后是要用专用的工具进行紧固,有的检修工人为了省事儿,毕竟是大夏天三伏天进行检修,他们就直接用普通扳手组装,这最后能紧固么?这运营起来能不出事儿么?这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比的上国际大厂的么?”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我们中策收购了国企的股份,这就是让国家的资产流失,但是大家为什么不想想以后呢?我再这里可以跟大家说,我已经在维京群岛等等地方开始申请注册中国轮胎总公司等企业了,为什么要申请这样一个名字?这就是因为我要对合资的国企进行重组,我会把轮胎业的几家企业都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集团公司,然后把这样的一个集团公司给运营到美国上市,到时候一上市,股价从15美元一股上升到了45美元一股,这虽然是我赚钱了,但是国家的资产不是也增值了么?我们这个合资并不是把国有资产流失了,其实只是把国有资产转换成了货币形式,不论是这些货币留在了合资企业里面,还是交给了上级主管部门,这都有利于我们国家增值国有资产锕!”
{飘天文学www.PiaoTian.com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