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未来世界
作者:筷子老叔 | 分类: | 字数:50.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三十一章 星际探索
第129章 ,星际探索
常年累月的风沙堆积,已经将这个碉堡整体给掩埋了大半,但巨大的压力也没有让这个碉堡外部破损,就连内部那一个个房屋看起来也相当完整。
房屋内有单独的卧室,还有不少石器做的工具。碉堡内最大的那个房屋更是豪华,内部还有不少看起来类似长矛标枪的石制武器,应该是他们的领导者居住的地方。
海底文明无法掌控火,自然没有冶炼金属这一说,石器发展到顶峰就基本上是他们的上限了,或者他们发展到金属时代的遗迹无法像石器这样永久保留下来。
没有发现任何火星人的遗骨,不管是哪里的遗迹都没有发现,整个文明就像是消失了一样。
“老吴,你说这些火星人的尸体去哪了?”林轩躺在居住区客厅的沙发上,一边刷着论坛一边问向老吴。
老吴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尤其是火星生物给他带来的认知冲击实在太大了,他这才想着休息半天醒醒脑子。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软体动物,根据那个雕塑来看,除了手脚可能会有硬骨头,其他地方很有可能就没骨头的,我们发现的那么多化石中很可能就有他们的骨头,只不过没完整的罢了,我们不能根据在蓝星的经验来考虑这些,他们在死掉后被其他海洋生物分解了也有可能。”
林轩摸了摸下巴,“老吴,你说他们会不会因为海洋面积快速减小,食物短缺之下不停朝着有水的地方迁徙?”
“这是肯定的,如果他们没有在环境巨变的时候瞬间灭绝,幸存下来的一定会想办法活下去的。”老吴点了点头。
“你说他们会不会有部落进海沟里?”林轩看向老吴。
“说不准,海沟底部的生物喷泉附近发现了那么多雕塑,并且根据我们带来的那些样本的年代鉴定,并不是同一批,说明他们往里边丢雕塑的行为维持了很久。”老吴点了点头。
“不过他们就算进入了海沟,哪怕钻进了地下世界,估计也很难存活到现在,即使活到现在,他们估计也会进化的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了。”
生物喷泉说明了火星还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生态发达的地下水世界,而那种吸收热量与二氧化碳就能进行类似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也表明了这个世界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世界是孕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
黑暗与水会像一把锁一样牢牢的锁死火星人的科技树,就像远古人类自断双臂或者自戳双目一样,就算可以活下来,也创造不出绚烂的人类文明。
海沟里的生物喷泉目前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法进入,这个庞大的地下世界也只能通过被冲出来的生物进行猜测。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各个登陆组的登陆舱也都陆续返回了鸾鸟平台,这次火星探测行动也圆满完成,鸾鸟平台满载着信息返回蓝星,这一次必将震惊世界。
这次探测行动的保密级别并不高,哪怕是火星上的那些矿产资源也可以直接拿出来宣传,因为火星距离蓝星很远,距离西洋更远,就算他们有办法踏足火星,也得先问过九州的意见才行。
程丞带着她的摄制组这段时间不眠不休的找人采访,想搞清楚各个探测组的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是林轩他们组的发现与猜测就让程丞捋了好久。
林轩组是唯一带回火星活体样本的登陆组,这也是证明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
玄铁的发现也给地外文明的探测往前推动了一大步,极高的强度与熔点,使得用它做的探测器可以去往很多之前探测器无法到达,或者到达后无法工作的地方。
金星,木星,土星,以及大部分卫星,不管是气态行星还是液态行星,不管是高温行星还是低温行星,有天梯降低成本,九州的探测器像是不要钱一样发射了过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猜测总归比不上一张照片有说服力,一张行星的远景照片自然也比不上登陆后的近景照片更能说明问题。
在鸾鸟平台返航的时候,金星探测器便已经传回了消息。
金星饱受温室效应的折磨,平均大气压强是蓝星的九十倍,因为只能接收太阳的热,而无法消散出去,平均温度更是达到四百多度,因为大气层过于浓厚,金星地表甚至见不到太阳光,唯一可见光就是大气中的闪电。
火星因为距离太阳过远,所以如坠冰窟,金星因为距离太阳稍近,所以与蒸笼无异,如果说火星的曾经是蓝星,那么金星的未来可能也会是蓝星。
探测器在硬着陆后自主进行探测,自动传回消息,先后对岩层以及气体进行采样分析,试图寻找生命的迹象。
金星地表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含量为百分之九十六,几乎不含氧气,但大气层表层的氧含量竟然有百分之一,而且大气层最表层的温度也相对较低,可以接受到太阳光,在得到这个信息后,已经开始有人猜测在金星上可能存在有漂浮与空中的孢子植物,因为这种环境似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鸾鸟平台论坛上的讨论也顿时从火星转为金星,人果然都是喜新厌旧的,甚至有人构思用玄铁合金做一个类似热气球一样的探测器,利用金星上的高气压进行空中探测,而玄铁合金的强度也足以支撑金星上的气压强度,让它不至于崩解。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更有激进者已经描述出了一个空中文明,或者说是空中生态圈更为准确,因为过高的气压,以及并不高的重力,让这些生物可以用低密度的形态悬浮或者漂浮在金星的大气中,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自然也就应该有以这些孢子为食的消费者。
而金星地表的高温足以将碳基生命分解,一个看似完美的生态圈这就又立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