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未来世界
作者:筷子老叔 | 分类: | 字数:50.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八章 知识载入
第116章 ,知识载入
枷锁很快被它解开,猴子一把揪断了光纤线,带着金冠开始在笼子里滋哇乱叫,气势汹汹的呲着牙,仿佛要让笼子外边的二人打开笼子。
“你传输的画面是什么?”林轩看着笼子内明显有些不正常的猴子,下意识的问道。
“开枷锁的流程和部分电影画面。”
“什么电影。”林轩看向苏豪。
“大闹天宫。”
“哈?”
苏豪被林轩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没事,猴子的智商不够,理解不了脑子里多出来的画面,顶多会以为那些是他曾经经历过的。”
“那不成泼猴了吗?”林轩看着正在笼中折腾的猴子,有些无语。
“那传给它什么?传乘法口诀?这玩意儿就算传了,它也没法理解。”苏豪撇撇嘴,将一根金属棍子从笼子的缝隙中给猴子塞了进去。
猴子握着棍子如鱼得水,在笼子里舞了起来,虽然招式显得很生涩,但可以看出来传输进去的画面确实可以被这只猴子读取到。
“记忆不能删除吧?”林轩摸了摸下巴,“实验结束这猴子你准备怎么办?”
“送动物园吧,到时候凭借这一手绝对可以混个猴王当当,搞不好一代网红猴就此诞生,这可是我送它的大机缘。”苏豪不以为意,直接扣动笼子的金冠上的电源键,不过这次单纯就是电流,未来的猴王直接被电翻在地。
一阵麻药下去,猴王进入了梦乡,就是不知道哪个动物园能得着这么大的机缘。
“这个金冠就别给它摘了,回头跟控制器一起给人送去,省的人家饲养员回头骂你王八蛋。”林轩摸了摸鼻子。
“嗯,这猴子再留着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接下来没有什么异常的话,就准备人体实验了,等我往自己脑子里传个十个八个T的资料,哥们儿直接跻身世界顶级。”苏豪呲着牙乐个不停。
“这个传输速度太慢了,而且电流太过刺激神经,估计你想跻身世界顶级得先受一段时间折磨。”
“没办法,人脑毕竟不是计算机,如果是一台生物计算机的话,可以加大电流,现在也只能慢慢传了,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我有信心以后优化的跟电脑传输一样快。”
林轩点了点头,目前这东西已经具备了不小的实际意义,如果放着学习的折磨与电流刺激给人二选一的话,相信有不少人会选择被电,更何况目前传输效率每秒能有上千个字节,自己的记忆力都达不到这个效率。
唯一不足的就是传输的东西需要用量子计算机先进行二进制的转换,电脑上的软件格式大脑可识别不了,只有二进制才能被神经元识别。
孟长安和刘强又被科技署抓了壮丁,去参与鸾鸟平台的整体设计,太空港现在虽然多了不少国际友人,缺人的短板有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但像鸾鸟平台,月球基地这种还是需要通过政审的自己人,并不能完全相信那些国际友人。
不过只要二人可以将脑接芯片掏出来,以后的基础工程人员完全就可以量产了,军武司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符合航天要求的军人一大把,到时候直接传输工程相关的知识就能上天帮忙完成建设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鸾鸟的设计已经完成,开始了建设,月球空间站完成,月球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以及矿产勘探。
天启司的军用版裂变反应堆也投入生产,被设计进了鸾鸟平台中,而苏豪的实验也终于在林轩的不断透题下取得了成功。
脑接芯片,或者说脑接贴片更为合理。
两片连接在地藏菩萨量子计算机上的贴片,所有想要传输的知识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进行转码,然后直接传输进人脑中。
这些知识会以文字,音频,视频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传输速度达到了了惊人的每分钟1M的速度,也就是说,每分钟能往脑子里下载1M的知识!
一百个化学式大概也就占1KB的容量,这约等于每分钟直接往脑子里下载十万个化学式!比自己死记硬背不知道要快了多久。
但学习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正常的公式要附带上足够详细的解析,保证自己想起来就能直接理解才行,而且记忆是会随着时间减弱并且遗忘的。
海量的信息一下充斥大脑,第二天如果不进行强化记忆的话直接就会十不存一,所以信息的传输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反复强化才行,与背书是一个道理。
但林轩不同,他本身就过目不忘,苏豪这家伙也是一样。
目前量子计算机的解码速度要超过传输速度,但需要有各个行业的专家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足够详细的解析,必须保证这些公式理论在上传进大脑后就能被人理解才行。
实验成果一经上报,科技署的赵申奥亲自前来,他见过太多老司丞受限于自己的寿命,无法完成自己行业内的科研突破,包括他自己,也时常感慨岁月不饶人,这项技术对他的冲击力甚至要远超可控核聚变。
如果可控核聚变与玄铁合金是授人以渔的鱼的话,那么脑接贴片技术绝对算得上是科研的另一种全新方式了,就因为这一张技术会给人类文明所带来的科学进展,单是想想,赵申奥就激动的整宿睡不着觉。
苏豪作为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员,被人直接捧上了天,这家伙本来就天天想着出名,各类表彰大会参加个不停,新闻采访一个不落,也算是得偿所愿。
林轩则开始整理太空注意事项,规章制度,以及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用量子计算机解码成为二进制的格式,为军武司接下来培养太空工程人员做准备。
九州的太空事业目前才刚刚起步,工程人员上的巨大缺口让政务署焦头烂额。
不管是马上要开工的鸾鸟平台,还是月球上越建越大的月球基地,工程人员是永远不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