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廷

作者:官笙 | 分类:历史 | 字数:109.5万

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乱坐大

书名:明廷 作者:官笙 字数:2248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28

周正凑近曹变蛟一点,神色平淡的道:“从辽东到四川,漫长的九边重镇,你见过那个将帅能戴罪立功的?如果曹总兵戴罪立功,只要再出一点点事情,没有其他可能,直接就是斩立决,谁也救不了!”

曹变蛟悚然警觉,不由得头皮发麻。

他也是从军多年的人,见惯了那些将帅的来来去去,他知道,周正的话是实话,是肺腑之言!

曹变蛟勉强的定定神,看着周正道:“大人,那该怎么办?”

周正给他续了杯茶,神情越发平静,道:“我想办法运作一下,再花些银子,给曹总兵赎出来。但你要向我保证,没有我的允许,曹总兵不能再出仕!他要再出仕,可能会连累很多人……”

曹变蛟明白了,站起来,又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谢大人,此大恩,曹变蛟永世不忘!”

周正拉他起来,道:“你跟着我多年,无需这些客套话。我想想办法,让你明天去天牢见见曹总兵,想办法说服他。今晚就在我府里休息吧,六辙。”

曹变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一路熬夜,双眼通红,道:“谢大人!”

刘六辙推门进来,笑呵呵的道:“二少爷怎么会不管你的事,这下安心了吧?走,我给你安排好客房了。”

刘六辙与曹变蛟也相熟,说话亲近自然。

曹变蛟满腹心事,勉强笑着,跟着刘六辙走了。

周正送他出门,看他消失在黑暗的小路上,抬头看着皎洁的月色,自语的道:“希望能就你一命。”

他记得,曹文诏就是在明年被流寇围困,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自刎而死。

第二天,曹变蛟就去了刑部大牢,见了曹文诏。

两人密谈了很久,曹变蛟回来告诉周正,曹文诏应下了。

周正立即就着手安排,实则上,曹文诏的罪名不大,也如历史上一样,结果是遣戍边卫,周正用了五千两银子,将曹文诏自赎为民。

曹文诏出狱后,宴请了周正。

两人都是领兵之人,尤其是周正的战绩,令曹文诏都十分佩服,自然相谈甚欢。

曹文诏没有留在京城,在七月初,跟着曹变蛟去了天津卫暂住。

但不过半个月,七月中,就有御史上奏,言称西北越败,请赦免曹文诏,令他戴罪立功,继续追剿乱匪。

乱匪波及五省,无处不需要人,何况曹文诏这样战功赫赫的人,兵部立即派人去询问曹文诏的意思,以便迎接圣旨。

眼见西北民乱越来越烈,官军败绩渐多,曹文诏有些忍不住,想要应诏。

曹变蛟从军营回来,一身戎甲,肃色道:“三叔,侄儿不阻止你。但有件事我要提前说说,在京城为了救你,周大人动用了很多的关系,不少人向朝廷,皇上做了担保,这才让你出狱。若是你再出事,这些人都会受牵累,尤其是周大人!”

曹文诏神情微变,脸角鼓动,犹豫起来。

武人最重义气,做出连累他人的举动,尤其是恩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心里,过不去!

曹变蛟看着曹文诏,神情肃重,没有再做多余劝说。他在京城向周正保证,曹文诏没有周正的允许,不能再出仕。

好一阵子,曹文诏轻轻点头,道:“告诉兵部的人,就说我旧疾复发,无法领兵。”

曹变蛟心里顿松,道:“好。三叔也别灰心,我曾问过周大人,周大人说,需要沉淀一段时间,短则半年,最长也不过三年。”

曹文诏多少有些落寞,叹了口气站起来,道:“我知道了,去吧。”

曹变蛟嗯了一声,转身去与兵部的差使说话。

差使只是来询问,并不是钦使,没有多说什么就回京了。

现在并不是日后将星凋零,极度缺人的时候,而今大明将星如云,即便兵部,崇祯知晓曹文诏装病不出,也只是稍微恼怒,没有多理会。

周正的军功还在曹文诏之上,不是依旧闲住在家?

……

周正忙在家里遛娃是不亦说乎,不是在家逗弄,就是带出去四处炫耀,没事就带着娃上去那些亲朋好友家蹭吃蹭喝,炫耀儿子的聪慧。

前几次上官清还跟着,后面可能觉得实在丢脸就不管了。

周正无所觉,凡是亲近的一点,他几乎走了个遍。

与此同时,朝廷里的争斗越发激烈,温体仁的孤臣形象也有些撑不住,屡屡流出崇祯对他不满,将要被罢免的传言。

而西北五省的叛乱是越发炽盛,各路人马不断壮大,单单拥兵三万以上的匪寇就高达十多支,各种‘王’层出不穷,一些奇奇怪怪的山匪头头的名号也不断出现在朝廷的邸报上。

高迎祥的‘闯王’还过得去,但后面就冒出了什么‘左金王’、‘改世王’、‘横天王’、‘射塌王’等等,更有什么‘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革里眼’等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些明显是山匪土寇,却在西北大如火如荼的大肆蔓延,总数数以十万计!

明廷越发的紧张了,从山东,河南,江西等各处抽调兵力,进入西北五省,归属洪承畴,全力征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军胜多败少的大势变了,朝廷收到战败的消息越来越多,反而胜利的越来越少。

崇祯皇帝忧心忡忡,连日不断的召集大臣奏对,想尽办法。

制约官军的,其实还有另一个要素:钱粮。

随着朝廷征调的军队越来越多,钱粮问题就摆在了最前面。

连年用兵,钱粮消耗是巨大的,偏偏税收在不断减少,西北五省的税收相比天启七年已经不足三成,酷烈的天灾之下,其他各省也有三成以上的锐减。

官军的败仗原因有很多,各路军队的不协作,畏战,推诿,争功等等,但钱粮排在第一位!

纳捐的闹剧一再上演,崇祯也屡次解内帑,可杯水车薪,西北仿佛就是个无底洞,吞噬着大明的精血。

这比历史上还好不少,至少辽饷是省了大半。

朝廷没有钱粮,各级官员的各种奇葩主意就来了,其中狠的一个就是:捐官。

这是纳捐的一种,以前还算隐晦,现在直接被提了出来,一个锦衣卫百户三百两,千户一千两,还有一些闲官,闲职也被拿出来公开售卖。

这自然迎来不少人的愤怒,弹劾奏本如雪花飞入通政使司,却又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