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天子

作者:名剑山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362.4万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移民的难度

书名:明天子 作者:名剑山庄 字数:2659 更新时间:2024-10-22 09:03:59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移民的难度

这个根本矛盾,从一开始,朱祁镇就在思考,在一个农业国家,耕地问题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只是,朱祁镇继承皇位以来,他一直在制造问题,与解决问题。这种根本上的问题,只能拖着。或者暂时治标不能治本。

或者说,朱祁镇也不知道该怎么治本。

他心中其实也有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是对外移民,在有些时候,朱祁镇也向刘定之暗示过。

刘定之毕竟是朱祁镇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朱祁镇还想与他合作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事情朱祁镇也是会给刘定之通气。

事先沟通好,将来执行的时候,也好办多了。

刘定之也是闻弦音而知雅意。他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迁民宽乡,倒是一件好事,只是朝廷力不能及。如果前行执行的话,恐怕去了天灾,却多了人祸。也是害民之道。”

朱祁镇说道:“如果完成了吏员改革也不能做吗?”

刘定之说道:“臣不知道,也只有到时候再说了,而今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其实这一件事情,朱祁镇也揣摩过很多次了。

他其实也知道不能执行。

大明并非没有执行过大规模官方移民。

在洪武初年,太祖皇帝以北方屡经战火,地方一空,迁徙人口密集的地方到北伐定居,大体上来说,是从山西,山东,江南分别向河南,河北,两淮迁徙百姓。

数量之大,也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

甚至大明都亡了这么多年了,这一次移民,还留存在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之中,特别是从山西聚集百姓的地点,有一棵大槐树。

这一棵大槐树,成为不知道多少人口口相传的家乡的象征。

但是能成功执行,并不以意味着好执行。

要知道那时候大战方定,百姓惶恐不安。

各方义军之中,唯有大明太祖皇帝以不杀人为要旨,大明的军纪还是比较好的。执行移民的更多是军队,而不是民政系统的人。

怎么移民。只需看几个名词就知道了。

解手,方便,这两个词,就是这一次移民产生的,传说,军队用将人的手绑在一根绳子之上,防止逃脱。如此一根长绳系着好些人。

如果有人有屎尿之急,就央求军官,解手,给予方便。

如此这两个词,就此传了下来。

这种强制性,摊派性的移民。在国初还可以,但是而今是万万不能做的。

且不说,承平日久,各地百姓与朝廷的关系比之前密切了不知道多少。决计不能这样不顾民意强行为之。

甚至一开始就有问题。

大明百姓从来是安土重迁。

不到万不得已是万万不想背井离乡的。

不采取强制手段,是不行的。但是如此采取强制手段,定然成为地方大户迫害贫民的理由。即便是在现在,还有这种强拆的事情。

在古代,这命令下来,自然会激起极大的社会矛盾。

甚至被某些有心人利用了,搞得天下烽烟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朝廷管理的精细话,精细的找出来,那些在家乡生活困难的百姓,最好让他们主动移民。

只是说起来很好办。

但是实际上,这一件非常消耗行政效率的事情。

这也是朱祁镇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那么承担极大的财政负担,也要完成胥吏改革的原因。

因为不干掉胥吏这个阶层,大明行政能力就一直被绑着手脚。

很多善政,朱祁镇根本不可能去做。

只是,即便完成了胥吏改革,将大明原来的那种旧式的行政体系,变成了接近现代的公务员体系,就能做成这一件事情了吗?

朱祁镇心中也是没底的。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好,这一件事情先放一放吧,不管下面怎么说,事情总要解决的,就令原杰巡抚南阳,襄阳,郧阳,汝宁数府,专门安顿流民,愿意回乡之人回乡,如果不愿意回乡的人,就在当地落籍吧。”

“让他可以看情况,酌情增加几个县。或者分析出府出来,让他定方案报上来便是了。”

这个方案,并不是治本之策。

虽然襄汉之间是多有旷土的,但是就湖广本身来说,他的土地资源也是有限的。

湖广的开发也是在明清之间完成的。洪武年间湖广开垦的土地也是最多的。而且这种情况在之后一直在延续,直到完成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情况,然后人口向西南扩张,才有了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可能。

而今朱祁镇口中说着改土归流,但是实际上,也就广西西南与交趾相接的这些土司被改土归流了。

不就是这些地方人口密度不高,汉人更是多,改个毛。

只是,湖广还好,但是继续往西南大山之中,寻找土地,实在是太艰难了。

朱祁镇想要将这种人口流动的路线做出一个改变。将移民方向,从向西南,变成向海外,毕竟海外的土地,西南的土地根本不算什么。

对于海外殖民,朱祁镇从来觉得大明才是最需要的。

而今已经有一亿数千万的人口存量,如果大明维持强盛,人口增长只会来越多。所以对外迁徙人口这个需要,今后是越来越迫切。

而今朱祁镇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苗头。

“我一定要将建立好一个完善的海外移民制度。”朱祁镇心中暗道:“不将这个问题,留给子孙。”

只是他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这一件事情,却不是现在可以办的。

刘定之听朱祁镇放弃了这个想法,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说道:“什么英明不英明的,不过是无奈而已。”这个无奈的现实,让朱祁镇的心情微微有一丝郁闷。他转化了一个让他开心的事情。他说道:“这一次蒸汽机的作用非常不错,你这个大当家,也要将帐给结了吧。”

刘定之脸色一阵苦涩,说道:“陛下,蒸汽机的作用,我也明白了,只是这也太贵了吧?一台要五千两。总计要十万两,这不就是一个大铁锅吗?怎么能有这么多钱?”

很多府县一年的赋税都没有十万两。

刘定之为朝廷当这个家,自然要精打细算,特别是在而今朝廷资金链绷紧,各种消耗海里去了。

不要说十万两,就是一千两银子,刘定之也要斟酌再三了。

朱祁镇说道:“我可不骗你,这每台五千两,是实打实,很多地方都是用最好的钢打造的,都是大明文思院最好的工匠,一锤子一锤子打出来的。”

“不比打一套编钟容易。”

“这岂能不要钱?”

文思院本来是唐代一处宫殿。

不过唐代将宫中匠作之事,放在文思院之中。很多名贵的礼器,乃至武器都是文思院打造,文思院就成为皇家御制的另外一种说法。

这个叫法历代都有继承。

但凡能在文思院之中任职的工匠,都是大明第一流的工匠。

而今朱祁镇已经将文思院从工部划到了待诏院下面,如果将待诏院看做国家科学院的话,那么文思院在未来的定位,就是国家工程院。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那么长远,但是朱祁镇也将工匠出身,擅长各种手艺的供奉,都挂在文思院下面。

而这些大匠在制造蒸汽机的时候,全部上阵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就好像大炮一般,早起大炮一般都好像艺术品一般,没有一个完全一样的。因为是不同的人手工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