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先忧
作者:长缨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76.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话别
“何必人人知我意,可同日月鉴心诚”
-
三天后,四月朔日,皇帝亲政。第二天,就传来李德裕被贬谪的消息。
“尚兄,今日皇帝已下令,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虽同时给李德裕加授了检校司徒、同平章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想将他排除出朝堂。”萧秀刚坐下,就有些不忿地对我说道。
“呵···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没料到会这么快。”我冷笑一声,感慨道。接着我又问萧秀:“亲政第二日就急不可耐地清扫李德裕,我想,不会只有我一人对此感到吃惊吧?朝中大臣有何反应?”
“据说很多人都惊愕不已,不过却没多少人敢站出来说话。倒是很多文人墨客愤愤不平,其中尤以国子监的学子们为盛。”萧秀回道。
我听到国子监,想起一个人,遂有些担心地问道:“白崇儒···不会又跳出来了吧?”
“确是如此。白崇儒不仅到处说李德裕位重功高,却无辜外放,大为不公,而且还作了首诗,讽刺皇帝鸟尽弓藏。”萧秀皱着眉头,对我答道。
我听完,也不自觉地担忧起来,继续问道:“他作的什么诗?”
“敬服夏草尚知恩,不弃冬虫已死身。
我笑人间多负义,一朝天子一朝臣。”萧秀对我吟道。
我听罢,悲悯又无奈地笑了笑:“人间多负义···呵呵,他还是老样子。萧兄倘若能拦的话,就不要让陛下知道这首诗吧。说到底,他也算个忠直的正义之士,大唐还是需要他这种人的。”
“拦的话···怕是有些迟了。国子监那些学子全都知道此诗,还到处传诵。要想不传到皇帝耳朵里,恐为时已晚。”萧秀面露难色,对我说道。
为免他内疚,我忙安抚他道:“那就顺其自然吧···好在他父亲深得陛下信赖,就算陛下真为此恼怒,也会看在白敏中的份上,留些颜面。”
“李德裕过几日就要离京,尚兄是否想与之见一面?”萧秀主动转移话题,问我道。
我想了想,点点头道:“见一面吧,毕竟他是因我才到今日这步田地,我需当面致歉的。即便有何抱怨,我也得受着。”
“事不宜迟,那就今夜如何?”萧秀问我道。
我有些迟疑:“今夜?只怕陛下会派人盯着国公府吧?还是要筹划稳妥些,不能再给他带去麻烦了。”
“李德裕每有不适,常唤我们‘平药堂’的大夫过去看诊。正好今夜,他约了大夫过去行针,疏通经络。并且时下是月初,月光微弱,即便是面对面,也看不清人脸。尚兄只需跟着大夫进去,就不会引人注意了。只是需委屈尚兄,扮个药徒,帮着提下药箱。”萧秀似乎做足了准备,跟我解释道。
我听他说完,就知道他早已安排妥当了,于是点点头,答应了。黄昏时分,有辆车过来接我。我披着夜行的斗篷,在萧秀和班心的注视下,上车奔去李德裕的府邸。
过了许久,等到地方下车时,天已经全黑了。我提着药箱,跟着大夫,一声不吭地进到府中。又在刘管家的引领下,去到李德裕的卧房。由于光线太暗,一路上,连刘管家也没认出我来。
直到在室内,灯光照在我脸上,李德裕看向我时,才认出来。李德裕吃惊地问我:“汝···竟得以幸存?”
我赶紧躬身行礼。李德裕一摆手,刘管家便出去,并关上了门。
此时,我才歉疚地对他说道:“晚生无能,连累国公,心中万分内疚,不求原谅,唯愿国公今后保重己身,切莫郁愤。”
“呵呵···小子太轻看老夫了!”李德裕不屑地笑道。接着他话锋一转,问起我来:“汝曾言,要‘为世间可为之人,行天下该行之事’,如今事已至此,是否想过其他出路?就像当初老夫赠言,若是不限己身······”
“国公慎言!”我打断李德裕,随后认真地对他说:“我曾说过,此生之志,安邦而已。即便当下我已不能显于世,也从未想过乱国害民。虽遗憾终生,却不敢罪于华夏。”
“那今后,小子有何打算?”李德裕又问道。
“今后?”我还未细想过今后的事,但我早就在来长安之时,已有过打算。所以,我信口道出:“今后我想寻一静处归隐,安心著书,以启后世。太史公终其一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与他不同,我只想,前观五千年,后思三百载,晓大势之所趋,知利害之所在,尽毕生心血,献华夏微功,记一己之言,启天予之智,明长盛之道。待到书成,或也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但不求‘通邑大都’,惟愿能有人会其意,知其命,行其事,便无悔无憾了。”
李德裕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地说:“只怕未必会有其人···至于‘启后世’,小子以为,后世华夏,该当如何?”
“先需严法于内,御敌于外,励民安邦,以成治世。”我不假思索地回道。
“依汝之见,治世之后,又当何为?”李德裕追问道。
我想了想,答道:“治世既成,该更进一步,教化四夷,使万邦归一,天下大同。当万邦皆明白忠孝仁义之道,乃家国长治之途,必会认真研习。只要认可我华夏先贤之智,明理知义,尚德识礼,自然就会明白,只有天下一家,才能永止刀兵。之后,明者自当归服,而不明之邦,强则弱之,弱则困之;富则穷之,穷则乱之;大则分化,小则瓦解;远则安抚,近则蚕食。待万邦归一,明者可同行,愚者可教化,而后天下顺服。再以法规治万民,理万物,决万事,使宇内大同,四海升平,盛世可期!”
“何谓可期?”李德裕又问。
我回道:“若要实现盛世,必要开启民智。然在此之前,还需在愚昧中试探前行,需有很长一段岁月去理清思路,达成共识,先求真后明智。此中,去伪、避虚就十分不易。故而求真需多久,明智又需多久,便不是国公与我可目及的了。”
“闻此言,老朽不免心生怆然。如太史公先见,‘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恐世间无人可与之同行,亦无人能察之苦心。既然有生之年不可见,后人亦未必知,汝又何必如此?”李德裕捋着胡须,继续问道。
我看着他,有些释然地笑道:“呵呵···望能倾此一生,为后世开一把锁。至于会否有人推门而入,并非鄙人之责,故而勿用多想。一代人做一代人该做的事,不越于前,不落于后,可知足而乐矣!”
李德裕点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从未见他笑得如此安详,大概此刻,他也释然了。随后,他请大夫给他行针,让我去见一见李椅。
我行礼出门,门口的刘管家说李椅等候多时了。接着我被带到李椅的卧房,在幽暗的灯光下,只有李椅一人在屋内。刘管家关上门离开了,剩我和李椅面面相觑。李椅比上次见时,瘦了一圈,有些憔悴。我生出恻隐之心,他也眼神怜悯地看着我。
“你······”
我与他几乎同时开口,却又都戛然而止,随后看着彼此,一同笑了起来。
我等不及,也是他让着我的,我先开口说道:“子殊,你瘦了···让你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并且经历这些本不该经历的事,我很抱歉!”
“人总要学会长大,没有谁能天真的过一辈子。等长大了才明白,很多事即便再怎么不愿面对,却依旧不得不去面对。那些快意恩仇、恣意洒脱,我虽向往,却不沉迷。除了那些向往,我们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是么?所以,尚兄不必说抱歉。即便没有你,我也要长大,也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李椅真诚地回我道。
看到这样的李椅,我突然有些心疼和内疚,遂对他说道:“你是我见过最透亮的人,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透亮,不做违心之事,不发妄悖之言。能与你相交,是我的幸事!只是到了今日,我······”
我没有继续说下去,或者说没勇气面对此刻的他。
不过李椅很快察觉到了,他接过话对我说:“不用!尚兄,你不必对我感到有任何亏欠或内疚。父亲让我不要怪你,其实我从未怪过你。此生到今日,我经历过许多不幸和幸运。生在国公府,是我的幸运;从小便失去生母,是我的不幸;父亲不强求我入朝堂,是我的幸运;遭遇变故,又是我的不幸······曾经我也抱怨过、苦闷过,可后来想想,幸与不幸本就是福祸相依的事,谁又能给定死了呢?这世间有很多事,一个人是无法左右的。既然如此,那便顾好眼前人,做好当下事。剩余的,无需强求。我知道,尚兄你的心智、谋略、眼界都比我高,否则父亲不会如此待你。但有一点,一定是我比你强,那就是‘随遇而安’。你从来都不会这样做,就像你说你从不信命一样。你是个想逆天而行的人,事实证明,你确有这样的能力。我羡慕你,但不嫉妒,因为我清楚我自己,做不到你那样。所以我会做好我该做的事,也请尚兄务必做你自己,不要被他人左右。就如父亲所言,这世界踏入泥沼太久了,久到众人以为可以在泥沼中安眠。相比就此沉沦,他更想看到,有人能唤醒昏昏欲睡的世界,和无知无觉的众人。我也想看到那一天,所以若有一日,我了无牵挂,愿追随你左右,与你一起去开创不同的天下。就像你和靖节心中的,那样清醒、那样明智、那样真实的大同世界。”
“不知还会不会有那一天,但我与你有一样的期许。此心不改,此志不改,倾尽余生,与君共勉!”我回他道。其实我心里清楚,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无论心中的火多么旺盛,现实是那些理想都已可望而不可求。我这样回他,只是想给他留一份希望,否则余生该很难熬。
之后我与李椅话别,他让我保重身体,我让他照顾好他父亲和自己。待我跟着大夫从国公府出来,刚进入马车,马车一动,我便眩晕,没了知觉。
等到我再醒来,已经是翌日午时,昨日的大夫和萧秀在我榻前守着,班心在一旁独自侍弄茶水。
见我睁开眼,大夫对我们说道:“醒来就好,看来‘鸩酒’的毒性已经全都被化解掉了。昨日晕倒,只是‘醉梦令’毒发,服过药就无碍了。先生、二公子,若是没有其他吩咐,属下就先告辞了。”
我无力的点点头,萧秀则接过话道:“你去吧,‘平药堂’事情多,就不留你了。”
随后大夫行礼离开。等他走后,班心将我扶起,靠坐着,接着去铜洗中拿手巾。
与此同时,萧秀对我说道:“尚兄,连薏将‘丽景门’的人都重新安置好了,他已动身回洛阳。另外,今日宫中传出消息,皇帝对内侍说,白崇儒既然这么爱挑错,往后若中举了,就让他去做个校书郎吧。”
“呵呵···没有加害于白崇儒,便算是陛下开恩了。连薏能这样做,很好,相信他可以重新开始余生。”我有气无力地笑道,接着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事发生?”
“除此之外···”萧秀有些迟疑。
这时,班心一边将手巾递给我,一边对萧秀说:“昨日回来时,那大夫不是给二公子一张纸条么?”
萧秀听完,瞪了一眼班心,随后对我说道:“那件事,还是等尚兄恢复精神了,再说吧。”
“无妨,萧兄只管说便是,我的身子···这么久,已经习惯了。”我回萧秀道,接过手巾擦完脸后,再递还给班心。班心接过手巾,就端上铜洗,出门去了。
萧秀有些无奈,便跟我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昨日你们回来的时候,有人用箭绑了纸条射中车身。纸条上说,山中隐士邀你今夜去吟风楼一见。虽不知这山中隐士是谁,但他用这种方式相邀,想是不会加害于尚兄。但尚兄刚服药,身体不爽,还是过几天再去吧。”
“山中隐士就是家师柳泌。他此时相邀,或有大事,我须得去一趟。”我认真地对萧秀说。
萧秀皱起眉头,但他没有再阻止我,只是应道:“好吧,我来安排,你过会儿吃些东西,之后好好歇息,等晚间与他相见。”
“有劳萧兄了!”我感激地说道。
萧秀微微一笑,摇摇头说:“呵呵···你歇着,我就不陪你了,先去安排一下。”
说完,萧秀转身离开了。等到夜间,我在夏侯徙的陪同下,用王宗实的令牌,穿过坊门,到达吟风楼。在溯洄的指引下,我和夏侯徙直接向三楼走。不过在二楼的楼梯转角,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不远处饮酒,那人就是郭靖节了。
我转道,走向郭靖节。走近了,看到郭靖节坐在案几上,已喝得酩酊大醉,仆人和霜儿在一旁,并未加以阻止。我上前一把将郭靖节手中的酒樽夺下,皱着眉头,心疼道:“靖节,别喝了!”
我将酒樽放到一旁的案几上,随后对他身旁的仆人斥责道:“他都已经这样了,你怎不知拦着点?快扶他回府,好生照看!”
那仆人被我一说,才上前去搀扶郭靖节。
“别动我!我没醉!”郭靖节挥臂推开仆人说道。接着郭靖节才抬起眼,注意到我。他一手去抓案几上的酒壶,一手指着我,醉醺醺地说:“咦,这不是风月兄吗?你…你…不缩在你龟壳里呆着,怎么跑出来啦?不对···你不是···你不是······”
“不是什么?什么龟壳?你喝糊涂了你!”我再次夺下他手中的酒壶,无奈道。
郭靖节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糊涂有什么不好?人的痛苦,不就是因为太明白却又无法改变吗?越明白,便越会痛不欲生。”
“你曾经想要的家国呢?难道不想去开创一个那样的天下了吗?”我皱着眉头,质问道。
郭靖节却又坐回案几上,冷笑道:“哼···国之所存,醉生梦死而已!你跟我都是醉汉,我醉了,做了个梦,很快就醒了。你比我醉地深,醉到现在还没醒。所以你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感觉不到痛苦和失落。而我···却常常备受煎熬,只有不断喝酒,把自己灌醉,才能活下去。”
“萧秀说你就算直面风雨,也依然会秉持本性,不染不妖。可惜他没料到,你竟被风雨折断了根骨。这么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气愤地对他说道。
郭靖节又去找酒壶,边找边对我回道:“活着,本就是没意义的!是你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才觉得有意义罢了。万年前的事,我们都一无所知,你敢说万年后的那些小畜生们,能知道今日你做了什么?风月兄,你呀,太信‘万岁’这个念头了。或许也是没办法,可能这就是,你逃不过的宿命吧。”
“当所有的执拗成为过往,岁月会理清对错。你还活着就很好,我素来不信命,你是知道的。但我一直相信,终有一日,这天下会成为你我想象中的样子!”我坚定地对郭靖节说道。
郭靖节找到酒壶,一边喝着,一边有些清醒地说道:“说来也是天意,遇见你就在这秦楼楚馆,今日又在。但愿你要的天下,不会始于此,终于此吧!”
“人可以穷,但是不能没骨气;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服输!如果自己心中没有正义和底线,没有羞耻心,一味地逃避和找借口,甚至安于享乐或自甘堕落,那这个人永远都站不起来,国家和民族亦是如此!我想要的天下,始于足下,也定会成于坚毅。”我再次夺过他手中的酒壶,对他继续说道。
他听完,在案几上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
“倘若你厌恶虚妄,倘若你感到迷茫,不如就做个求真者吧!世间万物皆会改变,唯真实始终如一。真实如手所触及,如目所洞察,如心所明确。求真之行,孤苦无依,且无灯无岸。即便如此,求真者也从不气馁,虽前路漫漫,但我心恒坚!”我咬着牙,对他劝说道。
他听着我的话,已经醉得有些不省人事,随后我示意仆人将他搀扶回府。望着他的背影,我有些难过,又有些内疚,还有些气愤。
“哀莫大于心死,郭公子如此醉生梦死,着实让人心疼。”一旁的夏侯徙,突然感慨道。
我却不想沉湎伤怀,故意狠心地说道:“死又不敢死,活又活不痛快,世间悲哀大抵如此,我断不会允许自己变成他这样。”
接着我一扭头,朝楼梯走去。只是说完狠话,我心里的悲痛并未减轻半分,反而愈加浓烈,遂暗自吟道:
不等花开枝已断,人生何苦太仓皇。
东风一日重识面,万紫千红遍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