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盛世先忧

作者:长缨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76.9万

第一百一十章 倒台

书名:盛世先忧 作者:长缨书生 字数:5198 更新时间:2025-01-22 01:40:42

“我知世事多艰险,白首为国不惧难”

-

我与众人一同赏灯,其中并未遇到什么不妥,众人皆很开心。随后的两日一样是休沐,都无要事发生。杞王依旧被禁足,饶阳公主和上官柳儿应该很得意,并没有想起我来。至于马元贽,算是听了我的话,也没有对杞王被禁足一事做出任何反应。

三日后,重新开朝。临近午时,邓属从外面给我们带回了朝堂最新的动向。

“先生、二公子,今日陛下在麟德殿召见了各国使臣,同时已邀他们明日一同去望仙台。”邓属进屋行完礼后,对我们说道。

萧秀看着棋盘,脸都没抬,问邓属道:“那望仙台的柱子勘查了吗?”

“查过了,并且已用仿台练了练手。其他人皆不行,还是得我亲自掷冰才能击倒。”邓属回道。

我好奇地看着邓属,问道:“仿台?”

“哦,当初筹划此事的时候,二公子让我等在修真坊那座废园中,参照望仙台承重,建了一个仿照的台子。在鱼弘志给望仙台投追蠡虫的同时,也给仿台投了追蠡虫。”邓属答道。

“嗯,那明日就你去吧。”在我心里惊讶的时候,萧秀却没什么反应,反而说了一句话后,又岔开了话题:“对了,李德裕今日上朝了吗?”

“没有,听说是上表称病。”邓属立刻回道。

萧秀点点头,看着我说:“他的病,或许不会好了。”

“宁将年少挣千秋,不悔白头忠义骨。无论好不好,都是他的选择。希望我们不负他的期望,不会让他后悔当下所做的选择。”我放下手中棋子,对他们说道。

萧秀用担忧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接着去拿棋子,同时问邓属道:“除了这些,还有吗?”

“哦,再有就是···青州那边传来话,说那些钱已经用朝廷的名义分发到每户手中。至于那些已经流离失所的,让其在青州那边的作坊中帮工,算作安置。虽然日资不到往日三分之一,好歹可以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至饿死街头。同时平卢节度使崔蠡亲自领着州县官员给地方乡绅施压,要求乡绅接济同乡百姓。多数乡绅还是通情达理的,至于少数无情无义之辈,那边的掌柜也想了些法子,帮他们找回了些情义。”邓属回道。

萧秀将手中的棋子放到棋盘中,冷笑了一声,说道:“哼···这群鼠目寸光之辈,连这些事都要人帮他们,真是蠢到家了。他们为何不想想,若是没有百姓,他们还算什么乡绅?待到播种的时候,谁来给他们种地?舍利,就算不为义,也不为名,总该为自家的长远计一计。又不是皇帝,做什么孤家寡人?众叛亲离必然不得善终!”

“萧兄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世间的人千奇百怪,怎能指望人人都虑深计远?就如同读圣贤书,有些人追逐圣贤,有些人利用圣贤,还有些恍惚其中、一知半解。你能要求人人都做圣贤吗?不能,否则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就不会被世人所赏识了。”我对萧秀安抚道。

“不求甚解,呵呵···世间事看懂了,也就看不懂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甚解’?还是做好眼前事吧!”萧秀笑了笑,感慨道。

我看着萧秀,他低着头盯着棋盘。此刻我不知如何接话,心中生出难以言表的苦楚,为他苦,也为自己。

与此同时,我听到马新莹的声音走近:“咋还没下完呢?开饭啦!今日晴好,都起身吃饭去!”

在马新莹的催促声中,我们起身出门。来到屋外,阳光直接照到眼睛里,很暖和。一点儿风都没有,四处安静地连鸟叫声都听不到。这样祥和平静的日子,已经很久都没有过了。我跟在众人身后,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金灿灿的,仿佛闪耀着无穷的光辉。此刻,似乎就是那静好的岁月。

我多希望能一直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一起不分开。可我知道,这不可能。人啊,总是聚聚散散、来来往往,过去的都成追忆,未来的尚无消息,能够珍惜的,唯有当下而已。

就算知道下一刻会天崩地裂,只要此刻我看着你,眼里还有安宁,我便会笑着去迎接一切。不会焦急、担忧、沮丧和哭泣,而是坦然、平和,勇敢并微笑。即便接下来会面对最黑暗的日子,也会在心中保留着此刻的阳光。

虽然我知道这种虚妄的想象很愚蠢,可聪明人大概会在黑暗里挣扎得更苦闷,而我不想那样。其实,我一直都是如此,哪怕是在洛阳的榖水旁奄奄一息之时,我依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做着遥不可及的梦。我知道那很荒唐,可正是那些荒唐支撑着我,不去妥协,不去违背自己的心,谁又能说那是错的呢?

后来我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去求真,去眼睁睁地直视世间最黑暗、最冷酷的地方,不再将自己束缚于理想之境中。可我的心,没有一刻能如那时安宁,故而不断怀念那样荒唐的理想岁月。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得去,但此刻,我依然能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金灿灿的光芒,如梦如幻,似假似真。

第二日,望仙台不出意外地倒塌了,就在皇帝和众多使臣面前。接下来的事,便是追责,而工部尚书卢弘宣自然是首当其冲。

“先生、二公子,望仙台倒塌后,陛下恐慌不已。可能是上次官员自首一事办得不错,这次的事情,陛下交给崔元式来查。李让夷本是举荐大理寺韩湘接手的,但陛下没同意。没等饶阳公主的人争取,陛下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回紫宸殿歇息去了。刘行深传出话说,陛下回去后就一直睡着,似乎病得更重了。”入夜后,邓属才从外面回来,也给我们带回了今日大明宫内所发生之事的详细消息。

我对刚坐下的邓属回道:“邓领卫辛苦了!喝口茶,歇息一下。该事交到崔元式手中,省了我们许多力气。明日给崔元式去个消息,让他先将重点放在木料上,然后再查追蠡虫。同时将鱼弘志更换望仙台护卫一事告知他,让他去找马元贽聊聊。”

“那个仿台用完后,可有收拾干净?”我一说完,萧秀便问邓属道。

邓属一愣,忙咽下刚刚喝到嘴里的茶,回萧秀道:“没有。那个台子没用了,便没去管。”

“稍后去将仿台搬到郊外烧掉,原地恢复如初,不可被人查到。修真坊在西北角,毗邻光化门,很容易搬出去。崔元式若是查追蠡虫,或许会追去修真坊的废园看看。若是看到仿台和被砸的柱子,露出破绽在所难免。虽然我们能让崔元式闭口不提,但被别人知道就不好了,刑部还是有些机灵人的。”萧秀嘱咐道。

“诺!”邓属应道。

我想到卢弘宣,便也嘱咐道:“那个卢弘宣,还要烦劳邓领卫派人盯紧了。”

“先生放心,我已派人盯着他,他跑不了的。”邓属回道。

我笑着对邓属继续说道:“呵呵···他不会跑,拖家带口的,他还能跑到哪里去?我怕的不是这个,而是饶阳公主用他家人作要挟,逼他自尽。倘若他真的在入狱前死了,好多事就无法说清。”

“所以,先生是让我们去保护他?”邓属反问道。

我答道:“嗯,若饶阳公主逼他死,就告诉他,饶阳公主保护不了他的家人。倘若他自尽了,他的家人一个也活不了。如果他配合我们,一五一十将所有事都交代清楚,我们可替他抵挡饶阳公主对他家人下手。”

“小先生真的要护着他的家人吗?”一旁的马新莹问道。

我听是马新莹问的,便好奇地反问道:“怎么了?新莹姑娘觉得不妥?”

“他那么贪,连宫里的木料都敢以次充好,他的家人能好到哪里去?不是说那望仙台的修建,有他亲戚卢仁和史百尺的参与么?这能摘干净吗?”马新莹又问。

我看着马新莹,笑着又反问道:“新莹姑娘思虑周全,不知姑娘觉得该如何做?”

“依我看,他们家那些参与其中的都该与他同罪。连那些花过他贪墨之钱的人,也不可放过,通通送官府查办。像卢弘宣这样的大贪官,就该三司会审,将他那些烂糟事,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马新莹回道。

我点点头道:“嗯···那就依新莹姑娘意思,让崔元式将卢弘宣的家人也查一查。至于三司会审,陛下是不会同意的。就算卢弘宣与崔元式平级,也会将卢弘宣降级,然后交给崔元式去查。所以还请姑娘海涵,没办法三司会审,让你过瘾了。”

“真这样啊?那···你不护着卢弘宣家人,他能听你的吗?”马新莹有些疑惑地问我。

我笑而不语,看着马新莹,只见他又有些焦急地问我:“你笑啥呀?你···要是他死了,你不就啥都查不着了么?”

“切···何时说要护着他家人了?你自以为是罢了!”萧秀在一旁冷笑道。

“我咋就自以为是了?要不是护着他家人,干啥要阻止饶阳公主?”马新莹与萧秀争道。

萧秀端起茶盏,没有看马新莹,盯着杯中茶,回道:“尚兄只说要替他抵挡饶阳公主。等他招供以后,他的那些家人,该送官不还是送官么?何时说过要包庇他们了?”

“哦······”马新莹恍然大悟,抿嘴笑着,看向我说:“小先生,你真坏!先让他尝到甜头,等他和盘托出,再依法行事。之后,他再懊恼也毫无办法,只能怪自个儿没长耳朵。”

“新莹,咋说话?先生这样做,又没错。”邓属斥马新莹道。

“没说他错呀,就是···有点损!”马新莹坏笑着,接着叹了口气道:“哎···这个卢弘宣也是活该,好好的朝廷大员,不愁吃穿的,干嘛要这般贪?”

“贪腐之源在于私欲未止。见利忘本,弄权取利以足私欲,此贪腐之行也。或为享乐而贪腐,或为攀比而贪腐,或因诱惑而贪腐,或因怯懦而贪腐···贪腐之人,惴惴小心,或瞒天过海,或拉帮结派,以求自保。皆以为一时之失,不足以撼动国本,却不知贪腐必伴随枉法,枉法则失公允,不公则国焉能不乱?皆以为贪腐事小,不足以殃民害人,却不知贪腐必取不义之财。财不义则损众利,损众利则民岂能不被其害?故一时之失,祸国悠远;因小而犯,殃民广深。纵欲之过,不止于德法;纵欲之害,不止于己身。”我对马新莹答道。

马新莹听完,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睁着大大的眼睛,咬着嘴唇,不知该说什么。

此刻倒是一旁的萧秀接过话,问道:“亦有道人谓之自由,皆纵私欲而取之。自由之心如是,自由之行亦如是。尚兄以为不可?”

“以德束心,而不越于礼;以德束行,而不害于世,然后可求心性自由。若纵私欲而求之自由,则必致贪腐猖獗,大道不平,终将害国害己,不可效法也。圣人言‘克己复礼’,由此观之,并非全无道理。”我看向萧秀,回道。

马新莹却在一旁,又问道:“然而私欲与生俱来,如何能止?”

“古往今来,我们铭记历史。这青史的用途之一,便是止私欲。你想想,谁愿意在历史上留名了,却是被后世唾骂的?青史束缚了一代代君主和臣民,迫使他们尊贤良而止私欲。然而迫其止,不如使其知。”我答道,觉得有些渴,便喝了口茶。

萧秀忙追问道:“何为‘使其知’?”

“天地之大,吾身何其小;历史之长,吾生何其短。身小难为大事,然家比身大,国比家大,族比国大,身小而不可为之事,集众力可为之。生短难为远事,然家可传,国可延,族可续,生短而不可为之事,传百代可为之。知己之微,便知不可纵私欲而损国害族。因私欲而使国弱族衰,则寝食难安,罪不可恕;为私欲而致亡国灭种,则百死莫赎,悔之晚矣。故知己之微,而后求家旺、国兴、族盛,可弃私利,止私欲。迫其止,私欲之止非出于本心,尚可诱其纵欲;使其知,私欲之止源于自知,纵刀斧加身却难改其志。”我放下茶盏,答道。

萧秀听罢,叹道:“可惜,像这些道理,饶阳公主和卢弘宣这种人,是不会明白的。就算明白,也会装作无知。他们只会想紧紧抓着手中的权,不断搜刮敛财,去填自己那个无底之腹。”

“权贵夺民利、分君权,自古便是祸乱之源,所以我才容不下他们。”我接过话说道。

“为啥呀?”马新莹问道。

我扭头看向他,只见马新莹趴在案几上,用手托着下巴,歪着脑袋问我。我忙反问道:“什么为啥?”

“就你刚说的,权啥的,为啥就是祸乱之源了?”马新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地问我。

我不想扫了他的兴致,虽然知道就算说了,马新莹也未必听得懂,但还是很认真地回道:“纵观千古,权愈集,则盛世将临,百姓苦;利愈集,则乱世将至,百姓亦苦。百姓皆苦,但愿盛世为国死,不愿乱世苟且生。明君集权而均利于民。若权分而利集于贵,则君将失国。能臣,不容权贵集利,不许奸佞分权。利集则权贵欺民,权分则奸佞窃国。民有怨,国遭窃,焉能不乱?”

“那如何阻止这些祸乱呢?”马新莹追着问道。

我继续答道:“自乱而治,须强权均利。然代代相传,利愈集于贵,权愈分于奸,以至乱世又起。如此循环,周而复始,从无例外,何也?得权者,不能强其权;获利者,不肯割其利。权利相加,欺民迫众,而不能思其过,不舍让其利,无力集其权,以急民之生,抚众之怨,忧国之远,此治之所以难久,乱之所以常起。若想阻止祸乱,则需君时时思己过,权贵肯舍权而让利,然自古以来,从未有之。君临天下则自认完人,得权获利则纵欲谋私。祸乱始于本能,源于无知,民智未启之时,焉能止之?”

马新莹听完,噘着嘴,若有所思,随后又问我:“那小先生,你现在是在干啥呢?不是阻止祸乱吗?”

“呵呵···我哪里能阻止祸乱,不过是想将祸乱往后推一推,不至于来得太早。毕竟身为国民,便当倾己之能,谋国久盛,以兴天下,岂能因身着布衣,卑居草莽,便推责失职,苟活于世?”我虽笑着答道,但其实心里是苦的。

“切······”马新莹一副毫不相信的表情,站起身,坏笑地问道:“难道小先生不是因我这般可怜,不忍心让我流离失所吗?”

听完,众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马新莹娇嗔道:“你们笑啥?有啥好笑的?哼!没情趣,我找三娘去······”

说罢,他扭头便迈步出去了。看着马新莹的背影,我在心中笑着吟道:

月照星辰玉照人,山头红遍嗅心明。

不如西子沉鱼貌,犹似春风入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