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1.5 蓝玉案

书名: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字数:2382 更新时间:2024-10-11 11:24:01

胡惟庸、空印、郭桓三大案,明太祖依次涤荡了高官、行政系统、民间富户三个阶层,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历代肃贪的极限,现在铁腕还将扫向何处?答案是军队。

长枪在手,天下我有。武装力量永远是最最根本的权力根源。军队其实耗资巨大,贪腐的空间也不少,但自古以来却绝少有人在军中开展大规模肃贪,原因很简单,只要你在政治上忠于我,军事上能打胜仗,贪一点是可以容忍的。有些君主甚至会适当地放纵将卒劫掠、贪墨一点,以换取他们的政治支持。是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但自古以来,来到明太祖为止。

明太祖恰是一个能在胡大海浴血前线时杀他儿子的角色,某些大将军用兵如神,却低估了皇帝肃贪的决心。

蓝玉,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明朝建立前年纪较小,在开国战争中尚未有立功的机会,但深得常遇春真传,从小就体现出一代名将的潜质。明朝建立当年常遇春病逝,明太祖悲痛万分,决心培养蓝玉继承常遇春在明军中的地位。蓝玉也不负众望,多次随徐达、冯胜、傅友德、沐英等名将出征,转战蒙古、四川、西藏、云南,清扫元朝残余势力,屡立功勋。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蓝玉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拜征虏右副大将军,随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虏左副大将军傅友德北征北元太尉纳哈出。明军大破纳哈出,杀平章果来,生擒其子不兰溪,最终纳哈出投降。纳哈出是北元残余势力中最强的一支,此战本是大功,然而还未及论功行赏,冯胜却被人告发私吞缴获的大批良马,并向纳哈出之妻索贿,强娶蒙古王子的女儿。可能很多人觉得这种事发生在冯胜这种级别的大将身上不足为道,但明太祖却不能容忍,免了冯胜的职,从此退出指挥系统,麾下将士均不得赏。蓝玉却趁机官拜征虏大将军,跃升为明军总司令。

次年蓝玉便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元顺帝(奇渥温·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之孙脱古思帖木儿嗣位,史称北元后主、天元帝、乌萨哈尔汗,明廷遣征虏大将军蓝玉率十五万大军深入漠北讨伐,兵至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蓝玉谍知北元后主驻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在中国和蒙古国交界处,中国部分属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果断率军兼程赶到,然而沿湖搜寻四十里不见敌。当时风雪急恶,明军水草断绝,看来只能无功而返。定远侯王弼却认为出其不意的机会就在眼前,不能放弃!蓝玉果断拍板,全军熄灭烟火,夜行至海南。这时得到更精确的情报,敌营在海东北八十余里。蓝玉果断令王弼率选锋奇袭,王弼趁大风沙突入元营,元军猝不及防,全军覆没。元主仅率太子天保奴、知枢密院事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脱,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官属等七万余人被擒。不久,捏怯来弑杀元主及天保奴,率余众归降。至此,大元朝廷彻底终结,从此不再使用“大元”国号,西至伊朗、俄罗斯,东至蒙古、西伯利亚,全世界蒙古势力分崩离析。蓝玉一战终结大蒙古帝国,无愧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划时代名将。明太祖得报大喜,赐敕至军中表彰,将蓝玉比作古代名将卫青、李靖,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就在回师途中,蓝玉便令人大吃一惊。首先是回师至长城喜峰关(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时,守关的将吏开门稍微慢了一点,蓝玉竟挥军破关而入。回京后,更有人揭发蓝玉奸污被俘的北元皇后,导致皇后自杀,更是令明太祖怒不可遏,当面切责。这些事情放在普通将军身上,早就诛族了,但明太祖念其功高,没有实质性处罚,只是本来准备加封蓝玉为梁国公,现改为凉国公,并将改号的原因镌刻在世券上,想以此告诫。然而蓝玉一贯自持功高,骄横放纵早已成习惯,未将太祖的告诫放在心上。明朝建立后,蓝玉就大量蓄养庄奴、义子,横行乡里。蓝玉曾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强占民田,地方官当然不敢管他,朝廷特派御史前往质询,蓝玉的家丁居然将御史打跑。蓝玉西征成功后,因功授太子太傅,他却嫌位居冯胜、傅友德之下,公开出言不逊:“我就不能当个太师吗?”(整个明朝历史上,只有李善长、张居正两位首相在生前当到太师,连徐达都止步于太傅)。蓝玉还利用自己出征云南后留在当地的一些亲将,大肆开展走私活动,每年仅贩卖私盐就达400余万斤。官拜大将军后,蓝玉在军中经常擅自任免将校,至于贪污腐化,更是大行其道,空印案、郭桓案,乃至发生在眼前的冯胜小贪被免的案例都丝毫不放在眼里,觉得这些人和战功卓著的本战神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蓝玉的骄横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明太祖早期对他的放纵,常遇春的早死本已使太祖心痛,有一种在蓝玉身上弥补的心理,更因蓝玉本人确实功高盖世,所以零容忍的明太祖也一再宽宥其种种行径,经常以口头责备代替实质性惩罚。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能使蓝玉这种人汲取教训,反倒因为受责骂而怀恨在心,两人的关系逐渐走向翻脸。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作为御前禁卫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huán)告发蓝玉邀其密谋,准备趁明太祖出巡时率锦衣卫将皇帝擒杀!明太祖大惊,连忙将蓝玉逮捕审讯。后蓝玉认罪伏法,供认了一个谋反集团,包括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实际上还有靖宁侯叶升等已在胡惟庸案中伏诛。很多高官被诛族,《明史》称牵连被杀的有一万五千人之多(此数有严重夸大)。蓝玉案又与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之狱”,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被打入《逆臣录》。

恰如胡惟庸案一样,很多人认为蓝玉案也不是一个典型的腐败案,而是政治斗争。但事实上如果真从政治角度出发,明太祖在蓝玉案中反而表现得没有前几个案子那么杀伐果决。这恰是因为蓝玉大将军功高盖世,更有常遇春的情怀在其中,不比胡惟庸、郭桓之流猾吏,所以才多次宽宥,最终实在是不法过甚,才痛下杀手。蓝玉之死和胡惟庸一样,根源还在于其贪残暴虐,明太祖其实早就想惩治他,他造反也是因为察觉到危机才孤注一掷,这也只是丧心病狂,而不是真有谋朝篡位的能力。以明朝的体制,武将根本不可能谋反,明太祖杀蓝玉,确是重拳肃贪,而非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