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明
作者:叶蝉 | 分类:历史 | 字数:23.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四章
“皇爷爷,叔叔,各位大人现在我发给大家的材料,是允文救助百姓的时候让两个人记下的,那些百姓家中的境况,还有他们的故事,允文可以保证里面的东西都是从百姓家里实实在在反应出来的,绝无半点虚假,那些百姓家中的东西允文一个都没动,如果皇爷爷想可以去查证。”朱允文一边把手里的东西分发给在坐的每一个人的手里,一边在说。
朱允文站在边上,看着在观看资料的皇上,王爷,大臣们的脸色,老朱的脸色是一阵红一阵白的在变化,:“沈溍这是怎么回事。”老朱把几份资料抛到兵部尚书的面前,兵部尚书沈溍拿起材料细细的阅读了一番,读完两份材料沈溍立马跪倒在地道:“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啊,小臣确实不知此事。”
老朱说道:“不知道,你这个兵部尚书是不想当了是吧,这些归你兵部管的事情你说不知道。”兵部尚书跪在地上身体不住的颤抖着,他不敢说一句话,就怕自己惹怒天颜全家倒霉,朱允文上前拿起材料翻开看了一眼说道:“皇爷爷,尚书大人这两份材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老朱道:“你问他,让他说说哪里不对。”
朱允文把探寻的目光转向沈溍,朝着沈溍说道:“尚书大人能为我解释一下其中不对的地方吗?”沈溍看了一眼满脸笑容的朱允文说道:“长孙殿下,这两家的抚恤金原来应该是二十两银子,现在发到他们手上的只有十两,足足少了一倍。”朱允文道:“尚书大人能告诉我这两家的男丁是跟随谁出征的吗?”
沈溍小心翼翼的答道:“是征虏大将军蓝玉的后勤队。”朱允文笑道:“大人你可以起来坐下了。”“允文你这是什么意思。”老朱疑惑的说道,朱允文走到老朱身边低头在老朱的耳边说道:“皇爷爷可记得昨日伏诛的户部尚书,天下的银钱进出大部分都包括在户部名下,这抚恤金也不例外,兵部尚书虽然位高权重,可是怎么也比不上他蓝大将军,蓝玉只要在兵部那里交代一声抚恤金的金额对,那么兵部尚书也不敢说什么,他总不能带人去查户部和蓝玉的帐吧,所以要严惩的只是户部尚书和蓝玉。”
老朱点了点头说道:“允文说得对,沈溍你起来吧,做好继续看。”沈溍感激的看了朱允文一眼,说道:“谢皇上,谢长孙殿下。”就在这个时候一边的朱值发难了:“父皇,您看一下这个。”说着他把一份资料放到了老朱的面前,老朱拿过来仔细的翻了下去,脸色越变越坏,底下的尚书们开始冒冷汗了,特别是兵部尚书这里几乎都是战士遗孤的资料,他刚刚被朱允文救了一命,可是这么多的资料,皇长孙恐怕也保不了一世啊。
“李敏,朕给你修缮紫禁城的钱,你给朕花哪里去了,还有杨靖去你刑部告状难道真的非要达官显贵吗?看到百姓去告状就要痛打一顿吗。”老朱怒道,这次是工部和刑部两位尚书挨批,两个尚书立马就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朱允文拿起两位尚书面前的资料,从头开始看起来,两个尚书看见这个样子以为皇长孙要为自己开拓,都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皇爷爷,我们恐怕是误会杨尚书了,您看这最后一页写着行凶的人穿的衣服被撕下一片,上面绣着白色飞鱼的图案,那是锦衣卫的,不是刑部的。”老朱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确实写的清清楚楚的,老朱道:“杨卿你起来吧,这些不是你的错。”杨靖谢恩,拂去头上的汗,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下面的工部尚书见杨靖安然无事心也略微的放下去了一点。
朱允文接着说道:“这发放工钱也是户部的事情,这工部尚书也应该没事吧,而且当时李大人只是一个侍郎,根本不符合条件啊。”朱允文这番话明着是在帮工部尚书,其实却是在把他往死整,这个李敏恰恰就是那时监管紫禁城修复工作的主管人员,
而且当时户部侍郎应为丧期回乡守孝,尚书涉及胡党在押,代户部尚书杨靖一个人要管两个部门,根本就是分身乏术,当时杨靖就向老朱上奏,说自己精力不够于是老朱让当时还工部侍郎的李敏全权负责。
老朱道:“允文你不知道里面的内情。”朱允文继续道:“皇爷爷可是修缮您的宫殿那时天大的事情,李尚书也难免有所疏漏啊。”老朱道:“既然允文求情我也不深究了,官降一品,罚俸半年,你有异议吗?”李敏连忙叩头道:“谢皇上天恩,谢皇上天恩。”“父皇你看看这个。”朱棣把手里的东西交到了老朱的手里。
朱棣开始出手了,本来他在朝堂上就略占下风,支持他的是礼部和工部,支持朱允文的是吏部和兵部,现在他的工部尚书已经被朱允文打残了,怎么能让他安心,他向朱允文发起了进攻的号角。“沈溍,你这是怎么回事?”老朱板着脸问道,朱允文翻开材料,这次事情不是发生在蓝玉的军队里了,而且这次的抚恤金是一分钱没发,
“皇爷爷,您恐怕是弄错了。”朱允文说道,“弄错了,允文这怎么说。”老朱疑惑的问道,朱允文道:“是啊,这个阵亡的将士是几位叔叔的护卫队的人啊,不是各个卫所的军户。”老朱一看上面没有写明就问道:“允文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军户的啊。”朱允文道“皇爷爷看是军户和不是军户用得是两种不同颜色的线装订的。”
老朱拿来刚刚涉及到工部尚书的材料愈看真的是两种颜色的线,就这样朱棣的第一招被朱允文成功化解,兵部侍郎也得救了,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敲门道:“长孙殿下,您要我们找来的那对祖孙已经在隔壁的雅间安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