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演义
作者:千年毒怨 | 分类:历史 | 字数:5.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章 介子推为志而死,晋文公励精图治
书接上回,面对母亲的建议,介子推坦然的回答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主公最贤明。惠、怀二公没有德行,所以老天要帮助重耳夺得国家。然而诸臣不知天意,无耻的争相邀功,前有狐偃,后有壶叔,我感觉很羞耻。我宁愿终身织布纳鞋,也不敢贪天之功,占为己有。”
老母说:“你虽然不求利禄,但总是得上朝见一见主公,不要让他忘了你的割股之苦。”
子推说:“孩儿既无求与君,见面还有什么用呢?”
老母叹息道:“你能成为廉士,我又怎么不能成为廉士之母呢?我们应该隐居深山,就不要在这市井之中了。”
子推十分高兴,说道:“孩儿一向很喜欢绵上,那里是高山深谷,今日启程去那里吧。”于是背着母亲直奔绵上,在立县略做休息,然后继续走,在深谷之中安了家,草衣木食,准备在这里度过余生。
左右的邻居都不知道他的踪迹,只有解张知道,于是修书一封在晚上挂在了朝门上。文公准备上朝,近臣拿到此信,献给了文公,文公一看,上面写着:
有龙娇娇,悲失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
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看完后,大惊道:“这是介子推的怨词啊。以前寡人路过卫国,缺乏食物,是子推割下了自己屁股上的肉,才使得寡人活了下来。现在寡人大赏功臣,却唯独忘了子推,这是寡人的过错啊!”立刻派人前去召子推来,但子推已经不在那里了。文公一个一个的询问他的邻居,诘问子推的去处。“有人能提供线索的,寡人一并升官。”
解张进言道:“此书并非出自子推之手,是小人代写的。子推耻于求赏,背着他的母亲隐居在了绵上的深谷之中,小人怕他的功劳泯没了,所以代笔悬书。”
文公向解张拜谢:“如果没有你的悬书,寡人差点忘了子推的功绩。”马上封解张为下大夫,立刻驾车,让解张当向导,亲自前往绵山,访求子推。只见峰峦叠嶂,草树萋萋,流水淅淅,行云片片,林鸟群躁,山谷应声。唯独不见介子推的踪影。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正在焦急时候,手下人找来了几个农民,文公亲自来问。农夫说:“几天以前,曾经有人看见一个汉子背着他的老母亲,曾在此山中休息,用手捧了几口水喝,然后又背着老母亲上山了,现在不知道去哪了?”
文公命令车停在山下,到处派人去找,好几天都找不着。文公有点生气了,问解张:“子推到底有多恨我啊?”我听说子推十分孝顺,如果举火焚林,一定会背着自己的老母亲跑出来。”
魏犫进言道:“逃亡的日子,众人都有功劳,又不是就他一个人的功劳。现在子推以隐居来要挟主公封赏,在这个没多少人的地方逗留了这么多天,荒废了数日,等到他避火而出的时候,臣一定要揍他一番。”于是命令军士在山前山后以及四周放了一把火,此时正是山中大风,火借风势,风借火威,很快就燃起了大火,绵延数里,一条条火龙在绵山之中飞舞。文公心想:‘这么大的火,你不出来也得出来了。’
这个时候介子推正在喂母亲吃饭,突然闻到一股烧木头的味道,介子推很奇怪,出了茅屋,手搭凉棚,往远一看,只见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再转了一圈一看,除了西北方向没有火光,周围一圈全都有隐约的火光,介子推明白了,晋文公连寻自己几天都没找到,所以才放了一把火,留了一条路,想把自己逼出来。其实这几天晋文公派人漫山遍野的找介子推,介子推早知道了。前好几天,在介子推砍柴的时候,发现了晋文公派的人,介子推扔下木柴,回家就把老母亲背起来,钻进了绵山更偏僻的地方。介子推明白后,回到茅草屋里端起碗来继续吃饭,老母亲就问:“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晋文公放火烧山,想把我逼出来!”
老母亲一听介子推的语气,再看了看介子推的表情,眼泪淌了下来,说:“你遵守你的君子之道,娘支持你。”介子推一看老母亲哭了,赶紧跪下来,说:“对不起,娘,孩儿不孝,孩儿不能背您出山了。”说完也哭了起来,“邦,邦,邦......”连磕了几个响头,老母亲赶紧扶起介子推,母子二人是相拥而泣。气味越来越浓,介子推背起母亲,去了山上一个离火稍微远点的地方,介子推让老母亲靠在一棵枯柳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火势越来越大,离介子推母子越来越近,介子推抱起母亲,往这棵枯柳的树洞里塞了一个东西,然后尽量用自己的身子把老母亲全部遮挡起来,此时火离介子推已近在咫尺,介子推母子被滚滚的浓烟所包围,介子推抬起了头,依稀看见天空变成了黑色,可以看见月亮和星星,此时已是晚上了,但是周围却亮如白昼一般,突然后背传来一阵剧痛,那感觉如同撕心裂肺一样,介子推脸上黄豆大小的汗“滴滴答答”的下来了,介子推心里清楚,火焰已经到了他的跟前,介子推看着怀里抱着的老母亲,眼泪下来了,想想老母亲含辛茹苦,拉扯自己那么多年,如今自己不光要被烧死,还要连累上老母亲,介子推紧紧地抱住老母亲,在他老母亲的耳边轻语道:“娘,恕孩儿不孝,下辈子孩儿再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这时老母亲艰难的睁开了双眼,老母亲此时已经是极度虚弱了,缓缓把手放在了介子推的头上,不停地抚摸,老母亲眼泪“刷”的一下下来了,说:“傻孩子,我是你娘,你做什么事,娘都支持。”说完,老母亲微微一笑,两个人再次相拥而泣,时间永远定格到了这一刻。很快,两个人就被火海吞噬。可叹,介子推为了自己的信仰,就是被烧死也不动摇。
与此同时,晋文公焦急的等待着,这天晚上文公睡觉,做了一个,梦见介子推站在自己的面前,面带微笑,对自己说:“主公,臣以后再也不能与你相见了,愿晋国永远繁荣昌盛。”说完背起母亲,脚踏祥云,升天而去,晋文公一下子就惊醒了,内心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没有人出来,两天过去了,还没人出来,第三天火都熄灭了,仍然没有人出来。
晋文公怀着忐忑的心情亲自到山上寻找,突然一棵烧焦的柳树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两具烧焦的尸体在这棵柳树之下,其中一具尸体紧紧地抱着另一具尸体,文公愣了一会儿,他无法相信介子推已经被烧死了,文公掐了自己腿一下,才知道是真的,顿时嚎啕大哭,顿足捶胸,说道:“子推,你怎么那么傻啊,寡人连续苦苦寻找你好几天,你就是不出来见寡人,寡人就想烧山把你逼出来,没想到你宁可烧死也不肯见我。从此以后,咱们君臣二人阴阳两隔,寡人要是以后想念你,你叫寡人怎么办啊?”在场等人无不动容,也都流下泪来。晋文公哭了好半天,众大臣苦苦相劝:“人死不能复生,要节哀顺变,身体为重啊。”又苦劝了半天,晋文公才止住了悲声。
于是晋文公命人将母子二人的遗体安葬,就在众人将遗体搬开的时候,晋文公发现,原来介子推用后背挡住了一个树洞,晋文公靠近这个树洞一看究竟,发现树洞内有一物,拿出来一看,是一节衣服袖子,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长叹一声,流下眼来,晋文公命人将这棵烧焦的柳树的一段带回宫中,做成了木屐,用此物以解思念之情,这就是木屐的由来,后来才传入日本,这就是后话了。同时追封介子推为忠义伯,并且在此地立祠祭祀,把山周围的土地都作为祠田,让周围的农民掌管介子推的年祀。改绵山为介山,将绵上的立县改为介休,寓意着介子推再此休息过。焚林之日,也就是三月五日,设为清明节,所有国人都要哀悼介子推,他是死在火中,所以清明节及其后一个月都不得烧火,后来逐渐减为三天。至今还有一些地方,一到这个时候,就喝冷水,吃冷食,这叫做“禁火”,也叫做“禁烟”,在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每到这个节日,家家都会在门上插上柳条,来召介子推的魂。有的则是设野祭,烧纸钱,这些都是为了介子推。
这也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了。
介子推事件过了几天后,周襄王派太宰周公孔,以及内史叔兴,来庆贺晋文公继位。文公对待他们是非常有礼。叔兴回去见到周襄王之后说道:“晋国一定能称霸诸侯,不能不亲善啊。”
周襄王从此亲善晋国,疏远齐国,不在话下。
然而摆在晋文公面前的是一堆烂摊子,这时晋国久经战乱,百业尽废,荒芜的土地很多,贫富差距很大,急需改革治理。同时在政治上远有里克之乱,近有吕郤之乱,大臣的权利太大,这也使得晋文公不得不去处理,同时军事上,士兵数量在缩减等等。
公元前635年,所有条件已经成熟,晋文公终于决定改革。于是晋文公下令举荐人才;减轻农业、商业等等各种税;农民开垦荒地,国家提供种子;下令免除之前欠债人与借债人的借款,从军者可免除徭役等等措施。
同时实行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影响了以后晋国的政治体系——三军六卿制。
三军六卿制就是将军队分为分为中、上、下三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主持晋国的军事、政治,中军将又称为元帅、执政晋国。这样就将政治与军事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张紧密交织的网,同时也将大臣手中的权利分成了一个个小份,驾强了中央集权。封郤榖为中军将,郤溱为中军佐,狐毛为上军将,狐偃为上军佐,栾枝为下军将,先轸为下军佐,荀林父为御戎(专门统领守卫边疆的士兵)。
这天,在冀野(河南地区)的道路上慢慢悠悠的驶来一辆马车,车上坐卧一人,身穿丝绸长袍,红面短须,雄姿英发,原来是晋文公的大臣先轸出来游玩,正在浏览车外的美景,突然一个年轻人进入到了视野。只见这个年轻人,头戴逍遥巾,眉清目秀,鼻如悬胆,细皮嫩肉,外面却穿着粗布麻衣,沾满了泥土和草棍,正满头大汗在田里锄草,脸上落上了一层灰土,却掩盖不了清秀之气,身后是一座破茅草屋,看起来反差极大,此时他的妻子送饭到田间,二人相敬如宾。
先轸感觉此人气质与众不同,胥臣就下了车,对这个年轻人一拜,说:“阁下,我途经此地,口有些渴了,可不可以借口水喝?”
这个年轻人正在吃饭,看见一个长者来和他说话,赶紧起身回礼,说:“老丈,不必如此客气,请坐。”说完就让妻子端来一碗水放在先轸的面前。
年轻人先说话了:“老丈来到此地是办什么事呢?”
先轸答道:“我在此地有些生意。”
先轸紧接着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看阁下气度不凡,怎么却在这里种起地了呢?”
年轻人叹了一口气,看了看天空,没有说话。
先轸突然发现这个年轻人腰间绑着一个竹简,很好奇,问:“请问阁下腰间绑的是什么书?”
年轻人说:“是诗经,耕作累了,就坐在地上看一会儿。”
先轸心中暗暗赞叹,身处如此偏僻的地方,居住简陋,却还要看书,可见此人志向高远;而且此人相貌不凡,彬彬有礼,这个人不简单。
于是先轸赶紧问:“请问阁下叫什么名字?”
“郤缺。”
先轸暗暗吃了一惊:‘原来是贼臣郤芮之子,难怪啊’。二人再聊了几句,胥臣告辞,立刻返程回去见晋文公,对晋文公说:“我今天见到一个大材!”
晋文公赶紧询问。先轸说:“郤芮之子郤缺。”晋文公最恨郤芮,听完先轸的话,心中无名火起,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先轸继续说:“郤缺是有德君子,可以治民,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应该充分利用他的德才为晋国服务。而且能重用敌人的儿子,其他人会更愿意来投奔主公。”
于是晋文公任命郤缺为卿大夫。真正的大度不是没有仇恨,而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放下仇恨。晋文公用自己的智慧使得晋国大治。
在改革几年之后,晋国人才众多,百业俱兴,国力富强,粮草充足,人民安居乐业。
此时却出现了一个机会,使晋国的威望大升。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