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作者:七月新番 | 分类:历史 | 字数:280.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9章 强渡
“这该死的济水。”
赤眉二公徐宣望着面前的河流,骂出了声。
兵临济水后,徐宣也令人往上下游寻找可供渡河的地点,与一般的小溪流不同,济水毕竟是上古“四渎”之一,与江、河、淮并列,还是需要加以尊重的,除非有舟船,否则泅渡基本不可能。
但对岸是留守定陶的魏军,或有七八千人,控制了定陶附近主要渡口,使得赤眉军不得片板,只能临时造简陋的竹筏。如此又耽搁了几天,一想到樊大公正在河济之间与魏军决战,自己却被阻隔在此,徐宣就颇为烦躁。
赤眉军已经做好了强渡过去,击破敌军再赶赴战场的准备,只是地点还有待商榷,徐宣也亲自看了好几个地点,这一日,抵达定陶下游附近一处渡口时,隔着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恶臭。
赤眉其实很熟悉,是尸体泡在水中太久后的气味,等到了跟前,连转战数州的徐宣都惊呆了。
定陶下游济水漂满了浮尸,有的泡了数日,分辨不清容貌,但看彼辈身上的衣物,或是赤眉兄弟。
徐宣想起来,马援夺取定陶时,确实俘虏了一大批赤眉军,据说关在定陶旁水邑中,徐宣先前还想着若能顺道打下来,重新解救他们,也可作为帮手……
可据逮到的当地人说,前几日,魏军放水灌了那小邑,只听惨叫哀嚎不绝于耳,随后官员又令定陶人协助埋尸,但也有不少死者被济水冲了出来,飘到了下游。
这是一场屠杀,难怪魏军能将人手全放在济水一线,原来是不必再看守俘虏了。
徐宣陡然愤怒起来,但旋即却又感到心喜。
樊崇将赤眉当成兄弟姊妹,徐宣则将赤眉看做自己的事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件事让魏军能抽出大批人手阻止赤眉,但另一方面,也能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强渡济水,需要的正是士气!
徐宣故作愤慨:“将浮尸捞上来,妥善埋葬,并让众三老、从事看看。”
“这便是降魏的下场!”
……
河济之间,还有另一条较济水更浅、更窄的河流,正所谓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濮水气候舒适,芦苇在春风里飘摇,北归的候鸟在水边觅食,一只大乌龟懒洋洋地趴在岸边晒太阳——若在水边修筑一座小庐,种上几亩薄田,不必与外界有往来便能自给自足,难怪庄子晚年会选定这作为隐居之地,悠然垂钓,自在逍遥啊。
但这诗情画意也颇为脆弱,随着一阵急躁的脚步声,鸥鹭惊飞,老龟则曳着尾巴爬行在泥涂,也潜入水中躲避——从它年幼时被庄周放生后,每隔百年,平静的濮水就会迎来一次闹腾,习惯了。
打破宁静的是一支轻装的魏军,他们正奉命在濮水北岸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魏军在制图上做得不错,以京师府库的图籍为基础,对各个州都做了简略的地形图,但再精确的地图,也只能提供河流的大概走向,至于具体的水文条件,四季皆有不同,却要派人搜罗本地渔父向导带路。
他们的话还不能尽信,斥候队要一处处用竹竿试探,甚至泅水到河心去试深浅。
才到河中,水面没过胸膛之际,濮水南岸也射来了一些散乱的矢石,逼得魏军斥候退步。
濮水南岸的赤眉人数也不少,且多有本地人加入,也分兵布防于水浅易渡之处。
第五伦的大本营设在庄子钓台附近,这是一块方地,在北岸宽三百余亩,足够亲卫营驻扎,西邻是一片浓密的扬树林,也容易收集柴火和渡河用的木料。
“自古以来渡河作战,最出奇制胜者,恐怕就是像淮阴侯韩信那般,诈败反诱敌半渡。”
大帐内正在议事,因对面的赤眉本就避战而走,诱敌恐怕不利,加上韩信之计需要上游独特的地理条件,只能略过。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常见打法。”
左丞相耿纯提议道:“昔日齐国名将匡章攻楚,与楚军隔着一条河流对峙半年,后来有当地樵夫告知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其实不难,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于是匡章选派精兵,乘夜从重兵防守处渡河,遂大破楚军。”
“赤眉从楚丘一路退至此地,脚程是快不假,但多是亡命奔逃,谢禄手头兵力跑散了小半,濮水绵长,他也只能盯着水浅处着重防备,可集中冀州兵三万人,在水流浅的瓦亭渡乘夜强攻,只要破岸边之贼,我部后续源源不断,濮水可渡也。”
虎威将军张宗也不甘示弱,提议道:“赤眉贼比铜马更善战,隔着水流强攻其重兵恐怕不利,倒不如虚张声势吸引敌重兵,再令善泳者从防备稀疏的水深处潜过去,身上系绳,后续者拽绳而渡,如此足以渡过去上千三河勇士,再协助主力。”
“二卿提议皆可取。”
第五伦这一正一奇两种方略,但他在布置渡河攻击地点时,却是一条横线铺开。
他说道:“但濮水岸边湿软,又被黄河灌入过,留下大批泥沙。大军集中,万人践踏,士卒还未下水就迈不开腿,登岸时恐更为泥沙所阻,故此役兵力亦分不易集。”
“西到瓦亭渡,东至离狐县,这数十里之间,皆是我军渡河之处。”
……
一如第五伦所料,濮水南岸的四公谢禄,在撤退途中,手下确实跑散了不少,根本无法完全收拢,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想击败魏军,只能靠半渡而击!
但魏军没有将兵力集中于一处,反而沿着濮水一串铺开来,探明了许多个水浅适合渡过的地点,不断派人试探。
谢禄是打了许多年仗的老行伍了,知道第五伦想干什么,他很可能虚张声势,只为分散赤眉兵力,将他们的防线摊饼一般,摊得薄薄的,然后再集中精锐,选择一点,一捅就颇!
“处处设防,等于处处无防。”
可最让人难受的人,就算想到这可能,谢禄也只能派人跟着魏军,对方在哪扎营,他们也在对岸盯着:万一第五伦的精锐部队,偏就从他不设防地点过来了呢?
谢禄只能指望刚与他去的联络的樊大公能早点在煮枣城歼灭马援,调头过来。
二月十八这一夜,谢禄夜不能寐,起来巡营:此处是濮水左右数十里水最浅的地方,且河岸平缓,没有天然阻碍,对岸营火也最为密集,白日里还能看到交龙旗,或许就是第五伦的大本营,所以谢禄得亲自盯着。
和魏军有序的营寨不同,赤眉的营地就简陋多了,甚至连营房、帐篷都没有,往往地上铺块草席,随便往上面一躺,二月中的濮水边已有不少蚊虫,盯得赤眉战士们整夜辗转瘙痒。
“我就像头老牛,被第五伦用鼻环牵着鼻子,只能跟着他走了!”
谢禄颇为泄气,第五伦抵达濮水只短短一天,主动权便完全控制在进攻方一边,他们只能被动等待对面发动总攻的那一刻!
然而左等右等,最终的攻击,却来自他们背后!
三更时分,谢禄先是接到斥候紧急禀报,说西南方来了一支军队,进攻了赤眉最西边的营地!
赤眉的斥候布得比魏军近许多,情报也无法系统整理,那些有用的细节,往往夹杂在一堆无用信息中间,等你真正得到示警时,往往已来不及了。
果然,只片刻后,谢禄就突然听到一阵隐约的鼓声从西南方向传来,并有喊杀随夜风飘到。
他们乘着月光靠近,黑色甲衣在行进时发出的叮当作响,也被沙沙的风声掩盖。猫着身子越过芦苇荡后发动进攻,直接冲垮了赤眉军的一个岸边营地,放火焚烧了那儿。
仿若点燃个一团巨大的烽火,对岸的魏军接到信号后,也适时开始渡水,谢禄大惊之下,只能令人过去驰援,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击,援军反而被打了回来。
这时候他才获知,这批在自己背后发动猛攻的魏军,不是数百、上千的奇兵,竟有万人之众!如今也不必隐瞒了,统统点燃了火把,竟就沿着濮水,开始拔除一个又一个分散兵力后的赤眉营地!
这是一个连环计,第五伦先在北岸铺开兵力,诱惑赤眉也一起分兵,不止是想浑水摸鱼,更为来自陈留的横野将军郑统创造战机:上万中央军精锐打分散开后每营不过数千的赤眉,岂不是轻松多了?
一个、两个、三个,横野将军郑统已连破三营,嘈杂声也来越近,溃兵挡都挡不住,谢禄亲自将兵,才艰难打退敌军前锋,可等他抚着挨了弩矢的胳膊,回头看向濮水时,却愣住了。
魏军铺开在濮水北岸数十里的十多个营地,已经纷纷开始渡水。一支支手持火把的部队,映照得濮水犹如星影摇动,又像是黑夜里射出的一道道火箭。
而第五伦此时此刻,则站在庄子钓台上,手指前方,仿若高呼“万箭齐发”……
等魏军登上濮水岸,赶走惊慌失措的赤眉军后,他们点燃的火把汇在一块,好似给濮水镶上了一条金色的边,燃亮了如墨的夜色,睹者无不震撼。
“撤。”谢禄合上了嘴,他知道,事不可为了,必须再退一步,在接下来的路上打打伏击,用性命阻止魏军靠近煮枣城。
等天色大亮,第五伦乘船渡水时,魏军已经占领了南岸,指挥冀州兵强渡的耿纯,还有拜在河边的横野将军郑统,都在等待他们的皇帝。
这一段的濮水实在太浅,船离南岸还有十几步就无法往前开了,随着郑统的一声吆喝,士卒纷纷跟着横野将军,脱了甲进入水中,想要抬起这艘舟船,抬到岸上去。
岂料第五伦却自己也下了水,一脚深一脚浅往前奏。
郑统大急,加快了脚步,想要背负皇帝上岸,却被第五伦拒绝。
“卿背负的当是军争存亡,不是皇帝。”
他拍了拍士卒们那黝黑的臂膀,众人都被河水冲得摇摇晃晃,心也在晃荡。
“予说什么来着?只要三军齐心,不论河、濮,皆可一苇渡之!”
“陛下妙算!”
第五伦就这样,与他们臂把臂,肩并肩一起淌水上岸,士卒们颇为亢奋,高呼“万岁”,此起彼伏响彻濮水两岸——只有濮水的老河龟露出头来,又觉得吵,只继续潜水。
第五伦也不顾湿漉漉的衣裳,留下一串湿脚印走到临时指挥所下,下达了后续命令。
“濮水水不深,但也不浅,泅渡还是慢,人过得来,辎重却不行,让濮阳来的民夫抓紧时间搭建浮桥,好叫后续的部队赶上。”
这一战,第五伦主要还是靠运营取胜,且为此多花了一点时间,解救丈人行的任务,才完成了第一阶段,往后便都是硬仗了!
第五伦点了昨夜交战时,一直被他按着不让动,今晨颇有些气恼的张宗。
“诸君昨日数次请战,予皆不允,那是因为,三河兵另有大任。”
张宗顿时精神了,却听第五伦道:“横野将军及关中兵夜袭陷营、冀州兵昨夜渡水先击,皆疲敝不堪,吃完饭后,恐怕得睡到午后才能出发,抵达煮枣城,即便日行五十里,最快也得明晚。”
“唯独三河兵养精蓄锐,日趋百里,将军能行否?”
……
而到了今日傍晚,在定陶城附近的渡口处,另一场强渡之战也正打得热闹。
在赤眉带着愤慨,划着竹筏山呼海啸般的猛攻下,偏将军赵尨觉得部队就快支撑不住了,心生畏惧,遂令人去通知定陶城的董宣。
“请董君打开城门,让吾等退入城中。”
然而定陶城大门却纹丝不动,在城头远眺战场的董宣看来,魏军明明与赤眉打得不相上下,对方也呈现出疲乏之状,他们还能多撑一两日,赵尨这时候就要撤,无疑是胆怯了,想放开阵线,让赤眉从容渡济,而保全自己和部众。
类似的场面,作为军法官,董宣见过无数次,还是能做出自己判断的,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赵尨的要求!
“董少平这是何意?屠赤眉俘虏杀疯了,连友军也要害么?”赵尨颇为震惊,信使却只传达了董宣的原话。
“董太守言,天色将黑,此时打开定陶城门,或令赤眉混入,还望将军再多坚持一晚,翌日天明,若支撑不住,便可撤离,定陶大门开启,饭食备好。”
赵尨咬牙:“明早?董少平等来的,恐怕是吾等的头颅了!我才是此战主将,他这样做,是要被军法问责的!”
“董太守说,将军虽是主将,但他亦是监军,若董宣决断有误,将军与士卒们有个万一,自当自刭谢罪,去黄泉为将军为臣奴。”
“但不到最后一刻,济水防线,便不能放弃。”
“决战在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挡住这批赤眉一个时辰,陛下与马国尉,便能多一分胜机!”
“这,才是最大的军法!”
……
PS:只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