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分类:历史 | 字数:190.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13、熟读兵书王昭远
襄阳城内,李谷十分不解的问:“蜀国是要做什么,他们想趁机东进吗?”
“不像,他们白天派人过来,傍晚立即就退回去了。”斥候不解的回报,“而且过来的人不多,大概十来人为一伙,最多的时候也就五六十人。”
李谷踱步,“也不像想进兵的样子........”
“相公,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拦截。”斥候问道。
李谷抬手,示意他等一下,没有再说话,而是仔细思量起来蜀国的动作。
他此时手下只有两千人左右,大军已经北归,如果蜀国有大动作,完全没法应付,不过他觉得蜀国应该不敢。
以往南平他们都不敢动,何况是大周,可他们派兵越界做什么,这令李谷十分不解,蜀国有什么意图,或者有什么背后动作,大军北归,可在南平武平留下两军四千人马,或许确实少了些。
以往武平南平加起来大约五六万军队,善战的也有三万左右,如今一下走这么多,确实会有空虚之势。
难不成蜀国断定了他们会将往后重心放在北方,想要借机偷袭,干一票大的?
可蜀国有那样的胆子吗?要是有他们不早就开始打南平了,南平就在他们他们东大门上,不就是害怕和大州接壤,才连三州之地的南平也不敢动吗?
李谷踌躇难定,他想事情向来格局高,而且周密,他细心的站在蜀国的立场上去想这件事,顿时越发觉得可能。
蜀国大军少说有十多万,大周刚刚撤兵,荆南空虚,也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如果此时趁荆南空虚出兵,说不定会有奇效!
李谷当下想到这种可能,心里大惊,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旁边斥候小心发言道:“李相,蜀国会不会是觉得太没面子,装模作样一下。
毕竟他们是被咱们耍了,就这么直接回去脸面全无,跟他们上头也没法交代啊,这时派几个人越界过来意思意思,回去之后也好说话啊。”
“嗯?”李谷一愣,连问:“咱们说话?”
斥候也是老兵油子了,立即道:“要这样就可以说是他们出兵逼退了我军啊,反正成都离这远着呢,天高皇帝远,鬼知道他们干了什么,半真半假,出兵也是事实,只是咱们撤退和他们没关系,到时候谁查得清啊。”
李谷顿时愣住了,思索许久之后才恍然大悟:“亏老夫在这苦思冥想.......
那依你看我们如何处置为好?”
斥候道:“李相,依我看随他们去,或者派人吓吓他们就成,起不来什么风浪,十有八九一吓他们就跑了,根本没必要管。”
李谷想了想,开口道,“你带一营人马去设伏,吓吓他们吧。”
.......
八月,中旬,周军在归州以北的山路两旁高坡设伏,蜀军再次有小股部队进入归州地域,随后遭到周军袭击。
两边数百周军弓弩齐发,从高处丢下早就准备好的石块,一时间山谷里到处都是呼喊声,蜀军连往后跑,最终被射死两人,受伤不知多少。
果然,自那日之后在没蜀军敢越界了。
李谷忍不住感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自己还在那勾心斗角想了半天,搞来搞去就是单纯的蜀国放不下面子啊。
之后他也带信去给江陵驻扎的李汉超,嘱咐他要多注意归州方面的动静,再往后,最后的后卫部队也开始回京了。
至此,这场大战的尾声也开始落下帷幕。
.......
夔州,王昭远在城外大营中听着下方将士的汇报,他手持竹简坐在上方,四平八稳,静静听着士兵的汇报。
大帐里装饰典雅,一面还放着书架,上面摆满古兵书,竹简。
即便行军途中,王昭远也会时不时把诸多将领叫过来训话,顺带让他们看看自己的风采,行军打仗手不释卷,不正如那些古时候的人物么。
王昭远原本是个小和尚,之后成了当今蜀国陛下的伴读,之后是因为关系才逐渐成为蜀国重臣的。
他自己倒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他自幼熟读兵书,古今的所有战事他都仔细看过,记在心里,而且陛下也十分认同他的才能。
自己缺少的只是机会,一旦有机会,自己的才能绝对不输当年的诸葛武侯。
因为自小出生在蜀地,蜀国以蜀为国号,就是有继承当年蜀汉的意思,所以他越发视诸葛孔明为自己的偶像,时常把自己比作武侯。
虽然有些人不快,不过也没什么,王昭远只觉得他们是嫉妒自己的才能,所以才不服气,反正陛下对他信任,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惧这些小人。
不过他的门客给他提了醒,陛下可以保护他一时,不可以保护他一世。
那门客的话他现在还记得,“公身居高位,却没有太大的功劳,陛下在时还好,有朝一日陛下有恙,只怕群臣不服,到时会大祸临头啊。
依我之见,公应该趁着陛下健在,多争取机会,以功绩证明自己,既可以自保,让众臣子住口,也可以名留青史,与武侯齐名.......”
那时候这番话打动了他,也完全说到他心里去了,一为证明自己,二为名留青史!
他饱读诗书半生,可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他所向往的正是像武侯那样,大权在握,名留青史,以供后人瞻仰,证明他的本事!
所以当初史从云出兵,率二十万大军要伐蜀的消息传到蜀国时,成都震动,整个蜀中人心惶惶,不少人向陛下提出直接向周国称臣纳贡来免除兵灾之祸,就像南唐国那样。
不过王昭远力主出兵,并且说服了陛下,如果不出兵,他根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本事!
他熟读兵书的王昭远,岂能一辈子碌碌无为?
为了展示自己的本事,他毅然决然说服陛下出兵,并且开始想着,如何击退史从云的大军。
他自信满满,在半道已经想好如何排兵布阵,到达夔州之后就开始日夜在中军大帐里指点江山,调度人马。
这种数万人马在自己举手投足之间调度,人人言听计从的感觉,令王昭远十分自得满意,之后他想按照兵书上说的正奇结合,出奇兵到归州去偷袭周国,被手下的门客和将领们组织了。
他们觉得这时候不合适,因为周军人多,远道而来,利在速战,而他们在家门口作战,利在坚守,不应该出去和周军拼命。
他一开始觉得这些人胆小,难成大事,不过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他也隐约觉得还是该弄清楚周军虚实再说。
毕竟传言周军有二十万,最少也有七八万。
不过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慢慢的前方传来消息,周军已经拿下南平三州,往南去打武平去了,根本没有西进的意思。
一开始这是一些商人和旅人带来的消息,他并不信,可慢慢的这样消息越来越多,王昭远坐不住,派出斥候沿江往下游探查。
可周军在归州附近江面设了哨卡,他们无法往南,只能想办法走山上的小路去摸索着进入归州,探查情况。
一直到八月初,消息越发明朗,前线也传回明确的战报,周军大帅史从云诈取江陵,随后在下游三江口附近击败武平数万大军,血流成河染红长江,浮尸和残破舟船几乎阻绝江水。
之后,周军直取武陵,整个武平九州尽数投降。
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很多将领都松了口气,因为很显然,周军不是冲着他们来的,而是冲着南平、武平去的。
心里也直哆嗦,那史从云不愧是杀神,武平数万大军就这么折损在他手中,如果史从云打的是蜀国,死的说不定就是他们了。
众人庆幸,王昭远却脸色难看,因为很显然,他被周军耍了!周军一面大肆宣扬要进攻蜀国,让他们在这苦苦死守,结果掉头就去打南平武平,把他们当猴耍。
王昭远觉得十分丢脸,而且很没面子,大怒之下想要进攻归州,连被大惊失色的众人阻止,跟他说明利害。
这样出兵,就是对周国不宣而战,而且是没有陛下的授意就行事,是天大的罪过啊!
王昭远也冷静下来,可他越想越气,心里也觉得十分窝囊,总不能说他带着数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走前还留下豪言壮语,结果来这什么事情没有做成,被周国耍了一圈,然后一事无成灰溜溜回去,岂不是要被人笑死。
就在进退两难之际,之前给他出主意的门客再次给他出了一计,建议他派出小股部队西进,进入归州地界,此时归州已是周朝的疆土。
少数人不会与周朝开战,如果出事了也可以解释,但如果他们受到周军攻击,有了交战就好说话了。
回成都之后大可向陛下报告,周军又西进之意,但因为他们凭借险阻扼守归州以西隘口,还英勇的击退几次周军进攻,周军不得西进,只能南征,蜀地之危遂解。
王昭远听后大喜,立即照这个命令执行,每天派出十人为一队的周军越界去归州,总共派十队左右,也不敢多。
接连几天之后,周军发现了他们的动静,终于在八月中旬周军伏击了他们。
两人当场被周军射死,三十多人受伤,还有四人在逃回的路上伤重不治而身亡。
王昭远大喜,立即将受伤的几十人抬着,为战死的四人置办棺椁,称他们为和大周激战的猛士,随后随着向朝廷报捷,并把他们送回成都。
大军也起确认周军已经北撤之后陆续退走,很快前线蜀军在西面经过激战逼退周军,让周军去灭了南平、武平的消息也慢慢在蜀地传开了。
蜀地因为四面环山,消息本就闭塞,外面的消息进来传播不快,加上消息振奋人心,传扬很快,慢慢的整个成都都沸腾了。
大军“凯旋”之日,蜀国皇帝孟昶亲自率文武百官出成都城五十里迎接王昭远,还称他为“朕之武侯”,加太师,擢为正式的枢密使。
而见到被人抬着回来的受伤将士时,陛下和文武百官都纷纷“落泪”,陛下亲自上前慰问,并且对与大周激战伤亡的将士都加以厚重赏赐。
王昭远的威望一时达到巅峰,十分得意,笼罩在蜀国臣民头上的“史从云阴影”逐渐开始消散。
整个成都城都在欢庆,不少文人骚客吟诗作赋歌功颂德,仿佛蜀国已经打败了大周一般。
不过也有人在默默担心,那就是王昭远的副手高彦俦,他稍在后方,虽然不知道所谓的大胜逼退周军是怎么回事,他总觉得哪里不对,根据他的消息周军一开始就是向着南面去的。
可偏偏前方又有不少受伤的将士和战死的士兵,看起来似乎真的和周军有了战斗,一时间他也弄不清楚最前线是怎么回事。
但见成都已经陷入一片欢腾之中,他这样唱反调的话自然也没人愿意听,还会惹人不高兴,便只好闭嘴了。
.......
大梁城,八月下旬的大朝会上,官家下诏,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职务,但加官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时擢殿前副都点检史从云为殿前都点检,总领殿前司。
这是件非常大的事,因为殿前都点检是殿前司最高长官,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与之平起平坐的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了。
李重进此时在淮南,所以史从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武官之首!
而张永德则相当于接触殿前司的职务,但是给了他更高的待遇,而张永德还是节度使的身份,依旧有带兵的权力。
不过对于这样的重大变化,百官反应到时很淡定,因为早在去年平淮南之后,不少人都认为以史从云的大功,要么是殿前都点检,要么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无疑。
结果官家因为史从云抢了个唐国王妃而将此事作罢。
如今史从云又平南平武平,如此大功升任殿前都点检就是顺理成章了,大家都没太惊讶......
只有史从云心里明白,官家让他干都点检那是有条件,要他去打辽国。
散朝之后,史从云身边围了一大堆人,文武都有,他不断避开众人才得以回家,可等他在城里饶了几圈到家,想要登门拜访的人就排满东大街,几乎要踩断他家门槛,史从云只得翻墙回家。
不过这次史从云不敢在收受礼物了,连忙让人紧闭大门,不让任何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