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朝贵公子

作者:码字超级慢 | 分类:历史 | 字数:66.4万

第二百五十章 生死考验

书名:明朝贵公子 作者:码字超级慢 字数:2114 更新时间:2024-12-19 02:05:01

“父皇,儿臣知错了,知错了,还请您恕罪啊!”朱高煦泣不成声。

现在的情况很明了,朱棣因为这件事震怒了,檀香如意失窃,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错就好,不推脱,不逃避,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既然如此,来人啊,把汉王朱高煦压下去,乱棍打死!”朱棣大袖一挥,眼瞳中流露出的,是无尽的冷漠。

听到这话,朱高煦直接傻眼了,就连暗自幸灾乐祸的朱高燧,也是一脸懵哔,怎么回事?不就是丢了一柄檀香如意吗?

虽然朱高煦存在失职之过,但罪不至死啊,父皇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竟然要将老二乱棍打死?

哪怕是朱高炽,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是他出现了幻听。

要知道,作为最像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深得朱棣的宠爱,上马杀敌,统兵作战……无一不通,起兵靖难最终能取得胜利,少不了朱高煦的功劳。

仗着父皇的宠爱,朱高煦行事不知收敛,犯下的过错不计其数,比失职之罪大的,更是比比皆是,但父皇最多口头上责备几句,罚没几个月俸禄,何曾如此严厉地惩处,甚至要了朱高煦的小命?

“父皇,我知错了,求求您,网开一面吧!”朱高煦懵了,差点吓尿了裤子。

他知道朱棣的性格,说一不二,一旦做出决定,就不会更改,这岂不是说,他就要小命不保了吗?

“勉之,世子多疾。”朱棣走到朱高煦面前,弯下腰,朝着他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淡淡道:“这话,我怎么不记得曾经对你说过啊,你怎么能到处宣扬,这句话是我亲口告诉你呢?”

朱高煦心中一惊,猛地抬起头,正好与朱棣的目光产生交集。

当初起兵靖难,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勇猛的武艺,数次力挽狂澜,拯救父皇的性命,和文弱的瘸腿大哥形成鲜明的对比,欣喜之下,朱棣才对他说了这句话。

朱高煦可以十分肯定,他没有听错,为什么现在父皇却不承认了?

无情,冷漠,杀戮,残忍……

朱高煦从朱棣的目光中,读到了很多情感,每一种情感最终通往的,只有死亡两个字。

他清楚地感知到,这一次父皇是真的动了杀心。

朱高燧眼珠子一转,他似乎想通了父皇为何要乱棍打死老二。

要知道,太子和汉王素有不合,这是满朝文武人尽皆知的事情,但由于父皇御驾亲征,远征蒙古,将国事交给朱高煦,哪曾想,朱高煦本就不是这块材料,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变得一塌糊涂。

父皇班师回朝后,了解到这一切,不由得震怒,而朱高煦竟然不知收敛反而到处宣扬,见人就说,皇上曾经亲口提醒他,勉之,世子多疾。

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好好加油吧,太子身体不好,你努努力,就能取代他,成为新的太子。

这话,父皇说可以,但你说不行,因为你是皇子,大明朝虽然是朱家的天下,但朱家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父皇,和你没有半点关系。

朱高煦心中一片冰寒,宛若泥塑木雕般僵硬在原地。

虽然他明白,父皇也知道,这句话是他亲口对自己说的,但现在,父皇就是不承认了,你能怎么办?

能蹲在猪圈里装疯卖傻,靠吃猪粪蒙骗朱允炆的眼线,朱棣最不遵守的就是诺言。

身为汉王,皇帝的次子,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哪怕他有一千,一万条命,也不够死的。

朱高炽明白了,丢失檀香如意只不过是个借口,这才是父皇真正的目标,或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场对朱高煦的生死考验,但朱高炽心里清楚,他又何尝不在考验的范围啊?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处在朱高炽的位置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巴不得有多远躲多远,让父皇除掉朱高煦,这样一来,也就没人和他争夺皇位了。

但朱高炽不是普通人,就像朱棣曾经说过的那样,大明朝最聪明,最具实力的,就是太子爷。

朱高炽看清了朱棣的深意,更加清楚他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化解眼前这场,不但是对朱高煦,还是对他的危机。

想到这里,朱高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恳求道。

“父皇,老二只是一时口误,他并没有别的意思,还望您能原谅他,不计较他的过错。”

如果现在他不开口,那等待朱高煦的,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哦?我还真是没想到,老大你能替老二求情。”朱棣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然,这只是他嘴上的说辞,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么回事。

不得不说,虽然朱高炽天生残疾,但论起心智,就算是朱高煦和朱高燧加在一起,都不是老大的对手。

如果不是知道老大性格软弱,没有造反的能力和决心,这样的太子,或许将成为他此生以来最大的敌人。

朱高煦直勾勾地盯着朱高炽,他没想到,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请求父皇对他网开一面的,竟然是他的死对头朱高炽。

“老大,你应该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希望你能看清楚,我这是在帮你,除掉朱高煦,那么你的太子之位,将再无人可以撼动,何至于像现在这样,终日提心吊胆,处处被人针对?”

朱棣转过身,静静等待着朱高炽的回答,只是不知这回答,是否能令他满意。

“父皇,我和老二虽然不和,但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手足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还希望父皇能收回成命,饶老二一次。”朱高炽再拜。

因为是背对着三人,所以没人看到朱棣神色间的变化,但如果在正面,可以清晰地瞧见,朱棣的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个回答,他很满意。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老大这句诗引用的,真是太棒了,饶是他,都忍不住想要称赞。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就看老大和老二,能不能通过最终的考验了。

朱棣转过身,随手将一物仍在地上,三人定睛一视,赫然是一根长满倒刺的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