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周史演义

作者:唐门阿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14.2万

第48章 殷臣奔周

书名:周史演义 作者:唐门阿秀 字数:2621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0:56

话说一日早朝,太颠来报,有一白发老者前来投奔,宫外求见周侯。周侯姬昌心想,难道这位就是祖父所说的圣贤吗?他连忙整理衣冠,走下庭阶,要出门相迎。

鬻熊,尊称鬻子,芈方后裔,芈姓,来自荆蛮部落。鬻熊念周侯仁义,便投奔周。

周侯见他发如堆雪,眉似染霜,周侯直言相问:“您太老了吧?”

鬻熊回答道:“君主若使臣捕虎逐麋,臣确实老矣,倘若君主使臣坐策国事,臣还年轻着呢。”

周侯问鬻熊:“久闻您博怀道德,善谋政事,能讲一下吗?”

鬻熊回答道:“就说衰老吧,世上万事万物运行转动,永不停止,天地也在悄悄移动,谁感觉到了呢?所以,事物在那里亏损却在这里盈余,在这里成长了却在那里亏缺。减损、盈余、成长、亏缺,随时都会发生,随时都会消失。一往一来,头尾相接,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谁感觉到了呢?所有元气都不是突然增长,所有形态都不是突然亏损,所以我们不觉得他在成长,也不觉得他在亏损。就像人们从出生到衰老一样,容貌、肤色、智慧、体态没有一天不发生变化的;皮肤、指甲、毛发随时都会生长,随时都会脱落,并不是在婴儿时就停顿怖变化了。但变化却一点都觉察不到,等衰老到来时才会明白。”

周侯姬昌沉浸在思考中,他微微地点了点头。

“再说刚强柔弱,要想刚毅,就必须保持柔软;要想坚强,就必须保持虚弱。柔弱者积累多了就会刚毅,虚弱者积累多了就会坚强。看他积累的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发展方向。刚强能战胜力量不如自己的人,可一旦碰到力量比自己强的人就会受挫折;柔弱一旦能战胜力量超过自己的人,他的力量就不可估量。”

鬻熊停顿了一下,继续讲:“自己夸自己的长处,他的实力不会增加;自己说自己不行,他的实力不会真的减弱。”

周侯姬昌点头称是。

周侯问:“何为道?”

鬻熊回答道:“发政施令,能为天下谋福祉者,就称作道。”

周侯问:“为何贤士难求,圣贤更难求。”

鬻熊回答道:“圣王在位时,百里有一贤士,好像没有一样;王道衰落,暴乱在上,千里有一贤士,就好像在你的身旁。就是说,圣王在上面,天下苍生被感化,仁德布满万事万物,因为圣德广宣,使贤能的事迹不再显耀,个人的才能虽多,却好像没有一样。王道衰弱之时,暴虐乱政,人人思念仁德,就算千里有一贤士,人们也会传扬,令人感觉他就在身边。所以,圣贤就显得很难得了。”

听罢鬻熊的论谈,周侯姬昌甚喜,称赞道:“你说的太好了。”

鬻熊的思想和姬昌的思想不谋而合,于是,周侯拜鬻熊为火师,就是监管燎祭的官吏。鬻熊为周侯做事,如同侍奉干儿子一般。

尹佚归周,尹佚,今山西翼城人,归周后封为太史,后称史佚。受命记载帝王言行及国家大事,并受理宫中典籍,与太史辛甲合称为辛尹。他们为官严正,忠于职守,秉笔直书,与姜尚、姬旦、姬奭合称为四圣。子孙世袭史官一职,以史为姓。

子受时期,殷商使用干支纪日,甲子为初一,乙丑为初二,一轮六十天,约两个月。而此时周方纪日还仅仅靠观察月相,一个月约三十天只能用几个月相表示,其表达精准程度与殷商还相差甚远。史佚奔周之前,西伯所言记录,几乎没有日期词汇。史佚奔周之后,才使用月相来表示日期,说明当时周方还没有人会用天干地支纪日的历法。

还有一位投奔周侯的人就是殷商史官辛甲,有莘氏人,姬昌的正妃太姒的同乡。辛甲见商王子受我行我素,言语行为无所约束,遂拟奏章谏言。他劝商王认真听取王公大臣谏言,倡议制订官箴,用以规诫君臣百姓之间的言语行为。奏章大意如此:

箴者,规诫也,国君对臣下应有规诫,臣下对国君也应有规诫;官吏对下属应有规诫,下属对官吏也应当有规诫;官员之间应当有规诫,官员也当自我规诫。因此,官箴当设三大部分,君臣规戒、官属规戒和官间规戒。如此这般,君臣皆有言行规戒,便不会恣意妄为,如此推行下去,君臣将避其错而扬其善,殷商复兴就不会太远。

这份奏章直中子受要害,对商王来讲既及时又重要。

可是,如此好的谏言,对以天下皆为己下的商王子受来讲,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如果说商容的礼乐教化与商王的礼乐观念有所冲突,商王不愿接纳的话,那么辛甲的谏言根本不在商王的视野范围,他不可能按别人的话来做。对于异议他根本听不进去,辛甲的奏章他根本不会去看,更谈不上看后的喜怒哀乐。

辛甲人品才华皆居甲等,虽然他的奏章总是石沉大海,没有回复,他却依然写奏章继续上谏,针砭时弊,提议商王变革。他先后向商王谏言七十五次,可商王都没有回音。辛甲的执着程度,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令天下敬仰。倘若商王能采纳辛甲之谏,听取众臣百姓谏言,而不是拒谏饰非,或许事情就会如子受初心,使大商邦国运复兴。至少不至于周起兵反之,天下跟随,大商邦犹如殷都陈旧的宫殿,轰然倒塌,勇力过人的子受却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辛甲将苦衷告知好友姬奭,姬奭听罢,甚为喜悦。他向辛甲推荐笃行仁义、礼贤下士的姬昌,劝辛甲离开商王,投奔周方。

关于姬昌,辛甲早有所闻,他同意姬奭引荐,若周侯愿接纳,他愿意前往。姬奭将此事告知姬昌,姬昌非常开心,即刻欢迎辛甲奔周。辛甲抵达周方,成了周侯的史官,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留书虞人之箴。

子受时期,殷商使用干支纪日,甲子为初一,乙丑为初二,一轮六十天,约两个月。而此时周方纪日还仅仅靠观察月相,一个月约三十天只能用几个月相表示,其表达精准程度与殷商还相差甚远。史佚奔周之前,西伯所言记录,几乎没有日期词汇。辛甲把干支纪日法带到了周。

前回说过,有苏国被商王子受派亚俞征伐,有苏国君和长子战死,女儿妲己被商王掳去做了妃子,次子苏忿生逃亡在外。次子苏忿生一直藏匿于温地,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后来,他听说周侯招贤纳士,天下志士纷纷投奔周,他也前往投奔。

周侯得知他是有苏公子,便把他留下,作为年轻人才培养,让他学习刑狱之法。

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适﹑鬻熊、辛甲、周忿生等贤臣到来,在他们的经营下,姬周国力蒸蒸日上,民心安定。众臣每每纵论天下形势、探究图强发展、畅想未来愿景,都神采飞扬,夙夜在公,废寝忘食。

姬昌更是繁忙,他日落西山却无暇饮食,以招纳四方之士。姬昌敬老慈幼、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消息传出,天下有志之士竞相奔周,上有王子王孙,下有林间猎人,还有富豪绅士,更多的是殷商大臣。周侯姬昌大喜,他心中暗想,此番形式,姬亶所言的圣贤必定出现,天下可尽收囊中。

凡事总有缺憾,来者并非都是贤良,姬昌也并非人人都要。面对众多贤士、各种言论,以及各种狱讼争执,周侯要想使百官安静,他不能关注事务,只能关注人事。欲知周君姬昌如何识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