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作者:明月在心中 | 分类:历史 | 字数:140.4万

第378章 杨政道

书名: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作者:明月在心中 字数:2149 更新时间:2024-12-19 02:04:19

作为亡国之君,他们的心思倒是不难猜,无非就是想要留下性命,保得富贵,李靖想者杨政道的条件恐怕是希望大唐给予他官爵封地,衣食无忧地度过余生。

不过杨政道却与旁人着实不同,杨政道对李靖道:“杨某别无他求,只愿苟全性命,活着回到长安,于终南山下得一亩三分地,亲耕农事,了此余生。”

杨政道的话说的很平淡,就如同他第一次与李恪见面时那般。

李靖听了杨政道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诧色,他没想到杨政道的要求竟这般简单。

李靖自诩阅人无数,他看着杨政道的眼睛,从他的眼中看不到半点权欲的味道,甚至连富贵之心都看不到,他看到的只有淡然,在杨政道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淡然。

一时间,李靖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拒绝杨政道,因为杨政道要的实在是不多,只是他自己的性命,这与他将要付出的传国玉玺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李靖不解地问道:“你为何想去关中。”

作为亡国之君,国都并非是一个好的所在,毕竟天子眼皮底下,说不得那天想了起来,便会要了他的性命,远不如封于州郡来的快活自在。

李靖本以为能从杨政道的口中听到什么值得叫他信服的理由,可杨政道给出的答案却叫他有些啼笑皆非。

杨政道对李靖道:“我是关中人,父辈、祖辈也都是生于关中,可我自己却从未踏足关中半步,我想去看看。”

李恪听着杨政道的话,慢慢地他终于明白了过来。为何唐史之上,作为伪隋王的杨政道竟得善终,甚至就连的子孙被还一度在玄宗朝担任朝中要职。

若是杨政道自请放于外地,李世民兴许还会担心他有东山再起之心,可能在凝聚实力,可他却自请躬耕于终南,就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李世民自然就会放心许多。

杨政道之子杨崇礼官至户部尚书、弘农郡公,其孙杨慎矜官至御史中丞,父子二人一度掌管太府库藏,位高权重。

隋朝亡后,杨政道后人还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了得了。

李靖问道:“如此说来,只要我等应下你的要求,你便会将玉玺交出了?”

杨政道道:“只要蜀王与大帅点头,玉玺即刻奉上。”

这时李恪想起了一年多前,李恪初被流放阴山时的场景。

那时杨政道便曾来寻过他,告诉李恪他愿意传国玉玺保全自己的性命。

李恪想起了什么,问道:“今夜你是自投罗网?”

杨政道见李恪竟然猜到了自己的意图,笑了笑道:“殿下说的是,颉利本要挟我一同北逃,但我已经逃地累了,已经倦了这种生活,我再也不想做哪怕一日的隋王,所以我便自己偷偷留了下来。”

听着杨政道的话,李靖知道,杨政道的话说的应当不假。

颉利逃地快,若非杨政道一同逃离的话现在早就出了铁山了,哪里还会留在原地,被后续追击的唐军擒获?

其实之前李靖离京之前,李世民也曾与他提及杨政道。

如今大唐已得天下十余载,渐得人心,所谓的前隋早已被天下百姓所遗忘,现在,在天下人的眼中,大唐才是正朔,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杨政道已经掀不起半点波浪。

李靖道:“你若能将玉玺献上,我与殿下当向陛下请命,不伤你的性命。”

能决定杨政道生死的,只有长安的李世民,李靖虽然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但也不敢越俎代庖,自己直接答应了杨政道。

“有劳。”杨政道也知道李靖的意思,也为多言什么,当即道了声谢。

李恪问道:“却不知玉玺现在何处?”

杨政道对李恪和李靖道:“二位且随我来。”

杨政道说着,领着李恪和李靖出了大帐,来到了他原本住着的营帐之中,指着西南叫的一小块道:“玉玺便藏在此处。”

李靖闻言,面露喜色,当即对身后的士卒吩咐道:“挖。”

士卒领命,生怕磕坏了玉玺,几人徒手便挖了下去。

杨政道藏的不深,士卒挖了不过片刻,便从土中掘出了一个外观质朴的木盒,士卒从衣袖将木盒上的泥土擦拭干净,放到了他们身前的桌案上。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木盒,里面装着的竟是这天下最为珍贵的至宝?

传国玉玺起自秦,乃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以和氏璧镌刻而成,自古以来便是皇权的凭证。

天子有六玺,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但就是这六方玉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枚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乃国之重器,得之,则国将大兴,失之,则气数已尽,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李恪看着这方木盒,心跳都不自觉地加快了。

看着眼前的传国玉玺,李恪和李靖都木在了大帐之中,谁都没有出手去拿。

传国玉玺当前,李靖为臣,拿之不妥,但李恪虽是皇子,却也不能太过焦急,免得叫人说出了话来,传出去也不好听。

就在两人都不知该不该上前的时候,倒是一旁的杨政道开口了。

杨政道道:“传国玉玺非天家子弟不可拿,请殿下持玺。”

杨政道的话打破了场中的尴尬,既然杨政道都开口了,李靖也顺势拜道:“请殿下持玺。”

大帐之中,甚至是整个漠北,已经没有人比李恪更加适合,更有资格拿起这枚玉玺了,

李恪走上前去,俯身拿起了桌案上的木盒,轻轻吹了吹,吹散了木盒上的余灰,缓缓地打了开来。

随着一道缝在木盒的上沿被李恪打开,一丝莹白色的柔光自盒缝中倾斜而出,映亮了李恪整个手掌,一种温凉之感从李恪的手中传到了心里。

李恪强压着心中的激动,缓缓打开了整个盒子,传国玉玺的全貌出现在了李恪的眼前。

李恪将木盒放在桌上,把手伸进盒中,在李恪手指接触玉玺的一瞬间,李恪这才知道何为温润如玉,与这块传国玉玺想比,李恪以往见过的所有玉石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