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5.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文姜
(春秋战国四大美女)
文姜
文姜,约前724年—前673年,姜姓,吕氏,名字不详,春秋齐国人(今山东淄博)。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收一下了啊。”
“这位老哥,你们这过什么节,怎么这么热闹?”
“大兄弟,你外地来的吧。我告诉你,今天是齐王的两个女儿,每月出宫闲逛的日子。你是不知道,那两公女(春秋时对诸侯国君女儿的尊称,就是公主,也称公子、女公子。另外,有时公女也指公室女子,包括国君的姐妹等),真是要了老命了。知道美若天仙吗?知道人间尤物吗?知道万众瞩目吗?那就是!只要能看一眼,什么女神,什么校花,什么御姐,什么名模,都是浮云。”
“真的假的?夸张了吧!”
“你还别不信!上次我就远远看一眼,不怕你笑话,老哥我活了这么久,从没那么迷乱过。咦,好像来了。真的来了!来了!”
。。。。。。
“老哥,你在流鼻血。”
“你不也在流。”
“收摊了。人家早走远了。”
“没事。我觉得我还能再流一会儿。。。。。。”
选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据说这首诗,就是描写文姜和她姐姐宣姜出行的情景。好吧,那个啤酒什么的,是穿越了。
男人请擦干嘴角再进来!
文姜,是春秋九霸之一齐僖公的女儿,齐襄公、齐桓公的同父异母妹妹。
齐僖公是继郑庄公之后,第二个春秋九霸的人物。他在位期间,曾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和郑、鲁等国和好结盟,并常和郑庄公两哥们一起攻打不听话的宋、许等国,使齐国继郑国之后也小霸了一下,为之后的儿子齐桓公大霸诸侯,奠定了基础。
除了儿子有出息(齐襄公不算),他有两个女儿也要人命,是美得。
当时文姜和姐姐宣姜,是诸侯国中出了名的美女,天姿国色,美得不可方物,各国王侯公子都争相来提亲。
后来姐姐嫁给卫宣公(其实是被抢),老爹齐僖公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要把文姜嫁给哥们郑庄公的儿子太子忽(就是后来的郑昭公)。
不过,这太子忽太有个性。他觉得齐国是大国,郑国比它小,门不当户不对,不想高攀,所以坚决不要(其实当时两国国力差不多)。后来齐僖公又想把其他齐王室女子嫁给他,他仍然没要。
这就很扎人心了。尤其是文姜,据说被拒婚后,深受打击。“老娘美到冒泡,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巴黎”(!),你竟然不要。从此可能就有点心理扭曲了。
就这样“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文姜整天郁郁寡欢,自艾自怜。然后,大哥哥齐襄公(当时还是太子)就来安慰小妹妹。谁知慰来慰去,两人竟慰出了火花,有了肌肤之亲。
齐国的风俗,相比中原其它国家,要更开放一些。这是因为从姜子牙开始,就一直保留着当地东夷人的许多习俗,包括重利、尚勇、好乐及性开放等,而没有像周、鲁等国用那么多的礼教去管制。
再加上春秋时礼制本来就比较宽松,因此当时的齐国,男女一起逛街吃饭,游戏玩耍,都是很正常的。而且齐国的女孩特胆大,其它国家一般是男追女,只有齐国有女追男,还很多,还常常白天认识,晚上就住男方家不回去的。总之,只要男女之间相互情愿,就能相恋,就能直接发生男女关系(是不是心向往之,又流口水了!)。
不过,文姜和齐襄公当时的关系,可能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不堪,可能只是亲亲、抱抱什么的,应该还没到那个爱爱的地步。
但是,即便如此,即便齐国再开放,也没放到这种兄妹乱 伦的程度。
所以齐僖公听说后,气得没吐血。这要传出去,这老脸都没地方贴。冤孽呀,冤孽,要连紧找个婆家才行。
恰好这时,底下鲁国的小年轻鲁桓公刚上位两三年,早听说文姜的美貌,也跑来求婚。齐僖公一看,小子,就你了,找了个好日子就赶紧把文姜给嫁了。
据说老人家还不放心,亲自去送婚车(老丈人去送亲,这在当时包括现在,都是很不合礼的),之后还多次派人去鲁国探望,其实就是去探风。算是操碎了心。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鲁桓公后来多少也听闻到一些文姜的绯闻,但他是真的对文姜好,很宠她。文姜开始应该也很贤淑,比较规矩,不过死没死心,就不知道了。
毕竟她和齐襄公的那个,也算初恋,只是恋的姿势很不对。
婚后三年,鲁桓公和文姜生了第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鲁庄公。之后他们还生了一个。
在鲁庄公出生后的第十二个年头,齐襄公的大老婆死了(此时他已上位四年。老爹齐僖公已去世:我不管了!),要再娶周王室的女子(据说是当时周朝周庄王的妹妹周王姬)。
按惯例,周王室嫁女要同姓的诸侯主婚。因为鲁国和周朝同为姬姓,又与齐国相邻,所以就由鲁桓公去主持婚礼。
不过,依照春秋的礼法规定,女子只有父母还健在时,才能回娘家(所以许穆夫人要回卫国时,被人百般阻挠)。但文姜就是那么任性,完全不顾别人的反对,死活要跟着去。鲁桓公没办法,只好带上她。然后,就出事了。
文姜和齐襄公一见,十五年的离恨别苦,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之前没浪起来,现在就真的浪了起来。当晚两人就滚床单了。
即使是普通人,被戴了绿帽子,都要拿刀砍人的,更何况一个国君。但鲁桓公可能怕齐国,也可能太爱文姜,没去找齐襄公,只是等文姜回来,把她臭骂了一顿。
正在兴头的文姜感觉被羞辱,当然也有点害怕,就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看着娇滴滴的妹子受委屈,齐襄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动了杀机。
他故意请鲁桓公喝酒,并把他灌醉,然后让大力士彭生借抱鲁桓公上车时,将他生生夹死。可怜鲁桓公,成了古代第一个戴着绿帽子、并因此被杀死在异国的君主。
这么个死法,对鲁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当时齐国比鲁国强很多,再加上君王刚死,国内不稳,新上任的鲁庄公还小(才13岁),也不敢出兵去兴师问罪,只要求抓拿凶手。
碍于国际舆论,齐襄公就拿彭生做了替死鬼,把他杀了。干掉一个君主,居然这么轻轻松松就搞定后患,这让齐襄公胆子更大,日后更加肆无忌惮和文姜私通。
而文姜在克死老公后,也怕鲁国众怒难犯,不敢回鲁国,就在齐鲁的边境,建了个行馆,住了下来。当然,她也是心野了,不要脸了,这里就成了她和齐襄公幽会偷情的小窝。
鲁庄公刚上位时,因为母亲造的孽,还和文姜断绝过关系。不过,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娘,而且他还小,想妈呀,所以后来他还派人要去接老娘回国。而文姜则更加为所欲为,也不偷了,除了偶尔回鲁国,大多时间就直接呆在边境行馆里,和齐襄公鬼混。
就这么混了八年,齐襄公损事做太多,终于被堂兄弟公孙无知联合大臣干掉。文姜没得混了,只好回到鲁国王宫。不过据说她从此倒是收起了心性,专心为儿子和鲁国做了些事。
她曾经来往于齐国,为儿子操心婚事,并为齐国和鲁国的和好,多少做了点贡献,使后来鲁国有了二十多年的安定。所以鲁国人最终原谅她,在她死后,用“文”来做她的谥号。
这里说一下。春秋战国时,对当时国君正妻(大老婆)的称呼,是在夫人前加夫国国名。如文姜是鲁桓公的大老婆,当时应该叫鲁夫人(许穆夫人当时也应该叫许夫人)。
而后人在称呼她们时,一般用国君的谥号加上其原来的姓。如文姜的姐姐宣姜,就是因为嫁给卫宣公而称宣姜,还有下面的息妫等。
当然,还有其它的叫法。如直接用姓加氏的,不过这在当时是一种很不客气、不尊重的称呼。《左传》中就很看不惯文姜的行为,多处用姜氏来称呼她。
至于其他女人称呼,则有很多种。如用丈夫的氏再加自己的姓(像下下文的夏姬),父家氏再加自己的姓,原国名再加自己的姓,夫国名再加自己的姓,在家里的排行再加自己的姓,甚至地名方位再加自己的姓(如西施),等等。
比较特殊的,是出自周王室的女子,通常被统称为王姬。如晋文公后来也讨了个周室女子,也叫周王姬,和齐襄公娶的周王姬,名一样,但人不同(必须不同!)。
另一种特殊的,像文姜,则是因为她的地位比较尊崇强势,有自己的谥号(这种情况比较少),就是“文”(文在古代是很高评价的谥号),所以叫文姜。当然,这多少也有点鲁庄公粉饰老娘的意思。
不过,不知是不是报应,她为儿子鲁庄公讨来的齐国公女老婆哀姜,结果也和人通奸,还搞得鲁国政坛乱了好一阵子。
另外再交待几件事。在齐襄公被杀、文姜没得混后,齐桓公上位,管仲也终于丢掉衰神称号,开始引领齐国,慢慢走向鼎盛。
第二年,为了报复鲁国之前协助公子纠,齐国派兵来攻打鲁国,两国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大战。这就是著名的“长勺之战”。在这一战中,鲁庄公靠曹刿(念“贵”)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策略,打败了齐国。
这曹刿,是春秋早期挺有名的谋略家(算兵家的一种)。据说他是曹国王室分支的后代,不过到他时,已沦落到在鲁国做吃菜的普通士人。
但他比较不安分,在家吃菜时常骂吃肉的(贵族)没出息,于是在齐国攻打鲁国时,就自告奋勇去献策帮忙。后来果然把齐国打败了,不过他自己也吃起肉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曹刿论战》,说的就是他,后来还生成了“一鼓作气”的成语。
再三年后,又发生了“曹沫劫盟事件”,主角就是司马迁《刺客列传》中排在第一的曹沫。当时鲁庄公和齐桓公在柯地(今山东阳谷)会盟,曹沫用剑劫持了齐桓公,硬是逼他退还了齐国曾经侵占鲁国的部分土地。司马迁老人家觉得他够胆识,就把他列为了第一刺客。
这之后,齐鲁两国就很少打仗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文姜在两国间周旋的一些功劳,虽然她行为不检点,但这个还是要肯定的。后来她在鲁国去世。
文姜是四大古美女中,身份最显赫的,老爹是九霸之二,三哥更是五霸之首。惹不起呀。
但她因其的淫乱,也是四美女中最不容于世、最为人不齿的(比淫声扬名诸侯的夏姬还差)。即使在可以近亲结婚的古代,这种亲兄妹之间的乱 伦,也是很被人唾弃的。早在《诗经》中,就有很多骂她的,像《南山》、《敝笱(念“狗”)》、《载驱》等。
шшш .Tтkд n .c○
现在却有不少人,为她洗地漂白。说她情有苦衷,率性真我,甚至什么追求真爱,作风前卫,还拿政治能力和文采来掩饰她。这些都是不对的。
最后,严重声明下。本人所写的,都是正经史实,不是野记秘闻,韵事艳史。那个“我把衣服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人,请把衣服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