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5.1万

医和

书名: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字数:3366 更新时间:2024-10-11 10:52:01

(方技家)

医和

医和,生卒年、姓氏、出生地均不详,大约与老子同时代。名和,春秋秦国名医,方技家祖师爷。

医和走进寝宫时,晋平公正趴在病床上哼哼哈哈的。

他半死不活地对医和说:“大夫,不知怎么地,我全身酸痛没力气,懒洋洋的不想动,脸发青,身子虚,风一吹就流鼻涕。郑国相国子产说我,白天操劳国事,晚上修身养性,要劳逸结合,才能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听得我云里雾里的。”

医和嘴一撇:“子产那老狐狸,滑头得很。他那是含蓄劝你,别纵欲过度,以致肾亏。你知道你是什么病?肾亏,肾亏呀懂吗!”

“那个,大夫,为啥你们说这些病时,总是那么大声哩?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你都快没治了,还不好意思个球。你再这么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不用几年就得嗝屁。”

“可女孩子多好呀。她们年轻可爱,美丽性感。娇滴滴的,软绵绵的,香喷喷的。呀,一说她们,我好像又有点来劲了!”

医和气呼呼地转头对赵武说:“没救了,没救了。相爷,你有空也劝劝吧。另外自己多保重,你为晋国辛苦大半辈,别为这货把自己的命也给搭上——你看你看,他还在那儿念叨着!”

选自《左传•昭公元年》。其中人物见下文,子产见下下下文!

医和早年事迹不详,只知道医术很好。他和前面的医竘一样,不知道姓氏,只知道名和。不过他比医竘早了两百来年,应该在秦桓公(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曾孙,秦孝公的十一世祖)时,就在秦国做医官。

医官,是指专门掌管医务的官,早在西周之前就有了。到了西周,它开始细分为食医、疾医、疡(念“扬”)医、兽医四种。食医,专管吃的,现在叫营养学家;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这个不用解释吧。

其中最高长官叫“医师”,负责整个宫廷医务管理。其机构类似后代的太医院,专为君王大臣服务的,后来各诸侯国也沿用下来。

跟医竘一样,医和悠哉悠哉地在秦王宫里呆着。不同的是,医竘是疡医,而他是疾医,所以不舞刀弄勾的,只背着个精致的小药箱,到处遛达。

遛来遛去,秦桓公去世,儿子秦景公即位。这位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在位时间长,但却没太多建树。不过他的野心不小,尤其是他建的墓地,公然采用天子的葬仪来建。该墓也是至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先秦古墓,现在叫“秦公一号大墓”,在陕西凤翔县。

光阴荏苒,医和又遛达了三十五年,连胡子都白了一大把,终于逮到了他人生中的大事。这一年,晋国的晋平公生病了,来请医和。

晋平公的老爹,就是春秋九霸之一的晋悼公(晋文公的玄孙),他使晋国再次走向全盛,继晋文公后再次称霸中原。可惜命不长,不到三十他就死了。不过到了晋平公,国力依然强盛。

晋平公借着老爹的东风,以及荀偃、羊舌肸(念“西”;即叔向)、赵武等一班新旧大臣的辅佐,在前期很是牛叉了一段。但是到了后期,他开始吃喝玩乐,不务政事,更穷奢极欲,贪恋美色。晋国也是从他开始,大权慢慢被世卿家族所掌握。

几乎没出过国的医和,开心归开心,不过怨气好像也不小。他逮着晋平公就是一顿数落,这还不够,接着他又数落起当时执政的赵武。

说他贵为晋国重臣,却不能劝住晋平公少近女色,虽然为晋国鞠躬尽瘁,拼着老命干活,但依然保不了晋国,自己本人也落不到好。同时医和还预言,晋国很快会失去盟主地位,之后还会遭受更大的灾难。

这赵武,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他的故事编演从最早元代的杂剧开始,到后来的小说、歌剧、电影、电视等,甚至连动画片都有了。而光是戏剧中,就有京、越、昆、豫、潮剧等等。总之,都爱拿他说事。

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一是他早年的身世确实也怪可怜的,但更重要的,应该是看到他日后又能光复家业,飞黄腾达,很有教育意义。

不过,其中有很多情节是编的。如赵武是从小在宫中长大的,没有故事中那么离奇悲怆的换子藏孤;大奸臣屠岸贾也是从司马迁开始虚构,一直虚构到现在。

而造成赵武被抄家的,也不是屠岸贾的挑拨,而是因为他的本家宗族势力太大,又过于嚣张,再加上他母亲的不检点(和老公的叔叔乱 伦,还诬陷赵氏家族),结果被晋平公的曾堂伯公晋景公(晋平公的曾爷爷和晋景公是堂兄弟)给灭门了,只剩他一根独苗。史称“下宫之难”。

后来在世家好友韩厥(后来韩国的奠基人)的帮助下,赵武才又重新恢复赵氏的爵位封邑。劫难余生后,赵武开始韬光养晦,发愤图强,在晋悼公时被重用。到了晋平公十年,他开始执掌国政,之后兢兢业业,德行并重,在诸侯国中名声很好。

期间,他还促成第二次“弭兵会盟”(弭念“米”;就是诸侯国之间停止战争的盟会。第一次是宋国大夫华元搞的),使中原十几年里都没有战争发生。另外,他也使赵氏再次成为六卿之一,为以后赵国三分晋国奠定了基础。

这里注意一下。赵武跟后来的赵武灵王别混淆,后者是前者的第十代子孙。还有,他和晋平公也有一些亲戚关系,他的母亲是晋景公的姐姐,所以他也是晋平公的堂伯公呢。

被数落后,赵武还是恭恭敬敬把医和送回秦国。不知是辛劳过度,还是被数落后有心里阴影,当年赵武就去世了。

之后也没有医和的消息了,最后应该终老于秦国。

而在赵武死后,各诸侯国就开始背叛晋国。九年后晋平公去世,六卿实力已经异常强大,等到六年后晋平公儿子晋昭公去世时,国家大权就基本上旁落到六卿手中了。七十三年后,三家分晋,再七十七年后,晋国彻底灭亡,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晋平公晚年的昏庸好色。

医和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病因学说的人,是病因理论的创始者。他总结出“六淫致病”的说法,就是指由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外部因素引起的疾病。

这里的淫,不是指很黄很流氓的东西,而是过度、过甚的意思。当然,那东西看多了,也是要出问题的。晋平公则是玩多了,才生了病。

这“六淫致病”,通俗来说,就是白天晚上,冬天夏天,要懂得添衣加被;气候变化,四秀更替,要注意时时调理;少吃太上火的东西,也少吃过于阴寒的东西,否则都很容易生病。别以为自己壮得像头牛,病了之后就缩成球。

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中医有很多很多道理都对,很有常识性,就是加了阴阳呀五行呀什么的,才弄得玄乎古怪的。很多东西一眼就能看明白,非要天花乱坠扯一堆。

比如风寒感冒就风寒感冒,非要说什么风邪阴邪、袭阳位、伤阳气、“正气有虚实、邪气有兼夹”之类迷茫飘忽的东西,又让人瘆得慌。

再比如中药。相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你只要告诉我们,这种草药能治什么病,要注意些什么,就好了,简单明了,就不要再说相须相使呀、药物七情呀这样难懂的黑话。至于中药的养生保健,也很好,但也没上升到成仙不死、容颜不老的地步。

所以,还中医一个唯物的、本质的、纯粹的实质内容,才是它的正道。有志于阴阳、五行、练气、结丹、修道的朋友,请自便,但不要和中医扯到一起。

至于那些经络、脉象、穴位等还不能被科学解释的,能看好病就照样用,但也要加快它们的研究,以免给人以把柄。这样也才能让中医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医和对病因学的分析和运用,对后世的医学有重大的影响。而且,他已经开始明确排除巫术中鬼神病因的学说,使中医渐渐摆脱巫术的愚昧和迷信,走上了唯物论的道路。

也正因此,才认定医和为方技家的祖师爷。

另外,医和由疾病引申的对国家和个人的判断推算,如对晋国和赵武的预言等,是早期方技家主要的学术思想。不过到了后来,这种思想慢慢淡化,最终只剩纯粹的修仙和养生了。

医和没有留下什么书籍。

方技家,是指通过医药学、养生学、修炼求仙等方法,来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并由此论及政事的学派。

因为和医学有关系,所以有时也把方技家归于医家中。

早期医和的方技学并没有修仙之说,在稷下学宫受黄老道家影响后,才开始盛行。而到了后世,则又加入了占卜、相命、炼丹之类的。

方技家共有四个派别,分别是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医经,指医学经书、著作。经方,指医术和药剂的配方等。房中,指房中男女性事。神仙,指修仙之道。

因为春秋战国时有关方技家的史料少,意义又不大,所以也不再介绍方技家人物了。

其实早期的方技学,是以看病医人为目的,还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到了房中术这一学科,在讲究生活品质性福度的今天,也有对男女情爱欢愉性健康的一些很好经验,虽然这时已经是漏洞百出。而到了神仙境界,则完全是胡说八道了。

反正你是凡人,说了你也不懂。

(神仙的世界你不懂,不懂不懂就不懂!为何你不懂,别说我不懂。。。。。。)

щщщ▲ t t k a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