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张大墓分布图
作者:董晓涛 | 分类: | 字数:3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四章 一面油墙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没发现有什么奇怪的。
在十万流明的照射下,众生平等,就跟白天一样。
棺椁是平行于地面的,看材质是石头的,静静地放在一个坑中,坑的直径大概十五六米。
那个坑里面,还有一圈屏风一样的石墙,仿佛是用来保护棺椁的。
连接深坑和地面的,是七八阶石梯。
“老板,我是真的想开棺。咱们先开个棺,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吧?”上官西说,“如果真的还有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的,早该蹦出来了,不会躲到棺材里的。”
孙福问道:“你这么想开关干嘛?老财迷了。”
上官西赶紧澄清:“不是我财迷,是上次,从一个有僵尸的地方拿出来的东西,就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在这滚动的历史里,能称之为车轮,在黑夜中,能算作北斗星。
“我是想说,这种东西,落到我这个良心收藏家的手上,啊不,应该说落到咱们手上,起码不会卖给洋鬼子,要是让别的盗墓贼得逞,那下场就不好说了。”
“行了。”我打断他说,“依我这个首席指挥官的拙见,咱们还是先想办法出去,从长计议,细水长流,下次下来带好法器。”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想办法上去呢?”沈河问道。
嗯……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若是大家一块儿这儿找找,那儿找找,诺大的地下空间,等找着有什么机关之类的,十万流明的电就耗光了。
所以得想一个速寻找机关的方法,这样能最大程度的节省十万流明的电量,还能提高效率。
突然之间,我的脑袋里就蹦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把手电筒朝向上方,竖着放在整个地下空间的中正中间,十万流明的光虽然会比较分散,但大致也能看清楚这地方四周围的墙壁。
紧接着,我就跟盗墓小分队的人说出了我的想法。
众人都接连表示赞同。
为了谨慎起见,我还是跟大家嘱咐道:“不要去地下的那个坑,更别去碰那些东西,还有棺材里面是什么,咱们没法确定,真要蹦出来什么僵尸之类的,大家就是真的要和世界说拜拜了。”
随后,我接过十万流明,寻找最中心的地方。
找了一圈才发现,最中心的地方,竟然在那个棺材上面。
如果想把手电均匀地照在四处,就必须把这个十万流明放在棺材盖上。
一个来自新中国的十万流明手电筒,既然会放在一个金代的棺材上面,这是怎样的一副诡异场景。
我心里想着,之后该怎么办,身体慢慢地往那个大坑移动。
上官西看到我往大坑走,喊道:“指挥官啊!你没事儿吧?!”
“没事。”我回应说,“你们在那儿不要走动,让我摆好手电。”
顺着石阶下到石坑,感受着阴冷潮湿的环境,我静悄悄地走到石棺跟前,把手电筒亮光的那一端朝向上方,稳稳地放在了石棺上。
越远越暗的光芒,笼罩了整个地下空间。
“快回来吧!指挥官。”上官西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呀?”
“我就不回去了,你们分散开来,去不同的三个方位,剩下那个方位交给我。”我喊道。
于是我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三个人去了不同的方位,给我留下了有僵尸的那个方向。
顿时,我就心生懊悔,心想,早知道,我就先挑地方去了。
“仔细看墙壁上有没有凸起或者凹陷,有别的异常也可以报告,大家一块儿研究,切记,不要擅自行动。”我喊道。
“不要擅自行动……”
“要擅自行动……”
“擅自行动……”
“自行动……”
“行动……”
“动……”
这次喊的声音有些大了,我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地下空间。
怎么说呢?略显尴尬。
好在这危险关头,大家都光顾着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了,没人在意这种小细节。
我深吸一口气,往离我最远的也是比较危险的方向走去。
因为在地下,虽然有十万流明照着,可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
不过我知道,一个站立着的无头尸体的那个方向,就是他们留给我的方向。
我路过那只已经死物一般的僵尸跟前,近距离看了看。
这衣服的年代确实看不出来了,腐化的程度太严重了。
不过相同点是,这只僵尸也散发着臭味,和刺鼻的味道。
我不敢正常呼吸,怕吸入尸毒之类的医院看不了的毒气,只能快步离开,走向属于我的那片区域。
这刚趁着微弱的光看了几眼雕刻痕迹严重的墙壁,我就听到上官西在他那边大喊。
上官西喊道:“同志们,快过来呀!同志们……”
我赶紧往他那边跑,孙福和沈河也是,我们几个一点儿都不敢耽搁,生怕错过了最佳逃命时机。
就这样,整个地下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那都是我们的脚踏在石头地上的声音。
好不容易我们喘着粗气儿跑到了上官西旁边,才听他缓缓给我们讲解。
“我说各位,你们看这面墙。怎么上面黏糊糊的?好像被人淋了油。”上官西说,“事出反常,他必有妖啊。”
我定眼一看,确实,墙面上有一层黏糊糊的黑不溜秋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就这啊?就这,你把我们叫过来。”孙福恶狠狠地盯着上官西,“这是什么机关吗?”
上官西回答道:“不好说啊,指不定就是什么古人的奇怪机关。”
“我看不像是机关,倒像是放了几十年的食用油。”孙福说道。
“应该不是食用油。”沈河说,“我觉得更像是机油。”
我看这墙的两头,这层油是涂了整整一面墙的。
于是感叹道:“这王公贵族就是铺张浪费呀!甭管什么油,放在他们那个年代,应该都是稀罕物件儿,怎么一浪费,浪费这么多呀。”
上官西勾住我的肩膀,清了清嗓子,说:“你不知道吗?经研究,花生、大豆、菜籽,出油率都不高,古代有一个物种,叫老百杏,出油率十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