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作者:边塞man | 分类:历史 | 字数:4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尾声:王安石的拯救,苏轼走出监狱
听了太皇太后曹氏的话,宋神宗的心里松动了很多。现在,他再也下不定杀掉苏轼的决心。可是,王安石的一封上奏,让他彻彻底底地坚定了不杀苏轼的决心。
王安石听说自己的学生李定要整死苏轼,心里有些不舒服;后来又听说苏轼很快要被处死,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他告诉自己,是时候该行动了。他立即上书神宗皇帝,在这一篇上书中,没有华丽的铺陈,只有质朴的言辞,句句话都出自王安石的肺腑,他深情的向神宗皇帝倾诉,苏轼虽然是他的政敌,却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自己一定会摒弃个人恩怨,本着统一战线的思想,团结苏轼这样的好同志,他还尖锐的指出,他的学生李定这样意图把苏轼整死的这种行为,是完全不正确的,皇帝如果听了李定的话,将苏轼处死,皇帝就会成为千古罪人!这封奏折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
石破天惊!
震撼人心!
一锤定音!
这句话不但铿锵有力,而且不容置辩的将宋太祖亲自定下来的祖宗家法抬了出来,委婉的告诉宋神宗,作为太祖皇帝的子孙,他有义务不折不扣的执行祖宗家法。下面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这宋太祖时期定下的祖宗家法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首先,我们可以说,重于泰山。太祖皇帝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本朝不杀士大夫。语境:对于后世儿孙,就算大臣(这里特指文臣)犯颜强谏,触了你的龙鳞,让你特别不痛快,就算大臣骂你骂的特别难听,不堪入耳,你也得忍着,你绝对不能杀他。适用范围:全体文臣(武将除外)。适用案例:苏轼乌台诗案(本来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必死无疑,但是,王安石抬出了这句话,苏轼得以保全性命)反例:张邦昌案(张邦昌做了金国人所册立的伪政权伪楚的皇帝,后来反攻清算,张邦昌被处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真正把张邦昌处死的是谋大逆这项罪名,对于这项罪名,你文臣的身份也一样不好使。不过要特别强调的是,张邦昌案成为了大宋历史上祖宗家法没有保护的唯一一个文臣)。
现在我们知道了祖宗家法这确实是一张王牌,不过,这张王牌却是苏轼的政敌,新党领袖王安石打出来的。我有时在想,司马光怎么不说这句话?也许是他想不到,也许是他想到了故意谁也不告诉,故意让王安石去说,因为王安石作为政敌去说这句话,比起司马光作为苏轼的老领导说出这句话更加让人感到大公无私以至于到无懈可击的地步。
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神宗皇帝听了这句话深以为然,点点头,同意了王安石不杀苏轼的请求。王安石终于松了口气,这时的他,罢官在家,被迫赋闲,可是这时的他,感觉天是格外的蓝,阳光也是格外灿烂,空气更是格外新鲜,这一天,是元丰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他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这个难忘的日子。
也就是在这一天,皇帝的赦令如同惊雷打在乌台,这个关押了苏轼将近五个月的监狱。苏轼闲庭信步一般,走出了监狱,他解下镣铐,去掉枷锁,走上前去,去拥抱为了他奔走求救的弟弟苏辙,这一刻的他,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苏辙告诉他:兄弟你瘦了,变得疲惫了。这几个月你真的受苦了。兄弟你变了,变得沉默了,说说吧那些放在心里的话。
苏轼回复他:我们都变了,变得现实了。从今往后,不再去说那些年少轻狂的话。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簸之中磨掉了尖牙。
他们勾肩搭背,他们携手而行,他们有说有笑,如果拯救大臣苏轼,这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部电影的话,此刻,也怕是进入尾声了。最好,这时能够播放这样一首背景音乐,没错,就是庞龙唱的《兄弟抱一下》。我记得这首歌的高潮部分这样唱道: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说尽这些年你的委屈和沧桑变化,兄弟抱一下,有泪你就流吧,流尽这些年深埋的辛酸和苦辣。
他们渐行渐远,消失在冬日的暖阳中。苏轼对弟弟苏辙说:“以后只想成为爱情的傻瓜,只想安稳有个家。”
乌台诗案的那个关押苏轼的监狱渐渐消失在画面中,电影屏幕渐渐变得空白,随后,是这样一句话:笼子关不住渴望自由的鸟(《肖申克的救赎》),御史台监狱也同样关不住一个本就应该自由的苏轼。
苏轼正是这样一朵,经过风吹雨打之后盛开的花。
然而,重获自由的苏轼,也并不是完全的快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为了宣扬皇恩浩荡,宋神宗签署诏书,赦免苏轼死罪,以诽谤朝廷之罪,判处苏轼以罪臣身份,贬谪黄州,做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黄州公安局副局长兼人民武装部副部长,但是并没有实权)。
苏轼啊苏轼,快快踏上前往黄州的征程吧!因为你的平生功业,将会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