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作者:千折百转 | 分类:历史 | 字数:42.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收玄菟
“好,以后这边日常授课就交给你们了,基础的你们已经学的差不多了,我会抽时间继续教你们更深奥的东西。”张浩说道。
“老师,您说还有更深奥的?”一群学生瞪大了眼睛问道。
“当然,只是更深奥的许多东西我也不是很理解,只能把我知道的讲给你们,至于你们以后能利用多少,就看你们了。”张浩点头说道。
“老师都不是很理解,我们可以吗?”有的学生愁眉苦脸的说道。
“当然可以,术业有专攻,我的精力可没有全放在这个方面,你们一定会做的比我更好的。”张浩笑笑说道,他可是指着这些人给他带来惊喜呢,这么早就没信心了可不行。
“老师,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学生们一脸坚定的说道。
“我期待着你们的表现,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帮我生一堆火,烧点热水。”张浩点点头吩咐道。
没错,张浩准备给学生们讲关于蒸汽机的知识了,这也是张浩比较期待的时刻,之前的可以算是打基础,现在才是真正进入正题了。
历史上蒸汽机的出现,直接开创了一个时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
在生产方面,为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生活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如汽船、火车等,大大地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张浩特别期待,在这个时代如果出现蒸汽机,会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张浩也知道,这些东西急不来。
就算张浩把他带来知识传授给这些人,怕是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现蒸汽机,而想要成熟的运用到各个领域,那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张浩都和这些学生泡在一起,期望着能加快蒸汽机的诞生,但他除了给学生们解答之外,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
在这期间,朝廷也传来了圣谕,果然将新得的土地划归到了玄菟郡,而张浩只被褒奖了一番而已,官职上没有一点提升,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上的奖励。
张浩只能无奈接受,看来是之前封赏的太高了,再有就是可能几方势力,发现张浩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不想再帮他了。
至于朝廷委派到新占领城池的官吏,自然是被架空了起来,收到消息之后,公孙度亲自去了一趟玄菟去见公孙琙。
公孙琙倒也痛快,直接邀请张浩派些人手协助他处理政事,很明显是要放权将玄菟交给张浩来打理。
他能这么做,也不难理解,首先就是在张浩的治理下,辽东百姓确实生活的越来越富足了,将玄菟交给张浩对百姓来说也是个好事。
最主要的是,他膝下无子,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也懒得再去争什么,而他对公孙度则视如己出,把自己的未来全压在了公孙度的身上。
看似将玄菟郡交给了张浩的打理,实则是给公孙度在张浩这个集团中增加资本罢了,他能感觉到,张浩的成就绝非仅仅是一郡太守。
给公孙度手中增加越多的资本,在张浩日后飞黄腾达之后,公孙度得到的好处越大,自己过得自然越舒坦。
收到消息之后,张浩选了一大批的人员赶赴玄菟郡,其中一半是在辽东各县中抽调出来的,另一半则是在文学院中选出来的。
这批人在公孙琙的帮助下,迅速的被安排到郡中各县的各个位置之中,并且全面的接管了各方面的政事。
玄菟郡和张浩刚来辽东时不同,公孙琙已经在那经营了许久,各方面基本全被他所掌控,他要架空下面各县的权利,就是一句话的事。
除了政事方面,军事方面也被张浩全面接管,派了些基层的军官到玄菟的军队之中,直接将驻守在星火村的卜己提拔了上来。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张浩就和平接管了玄菟郡,并且把辽东的所有政策带了过去,包括废除所有的贵族特权。
此举虽然也引起了不少贵族们的不满,但是在张浩和公孙琙的双重压力之下,也没有翻起什么大浪。
他在了解到张浩初到辽东时的铁血手腕后,也不敢再搞什么联合对抗了,况且玄菟的地域可没有辽东大,城池也少,门阀大族自然也没有辽东多。
其中有一部分了解到,辽东那些放弃了贵族权利跟着张浩的家族,现在过得很是富足的时候,很痛快的选择了接受。
至于那些不愿意放弃贵族特权的,由于惧怕公孙琙和张浩,也没有敢于发出挑战,灰溜溜的带着家族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由于过渡的比较快,在春耕之前就完全稳定了下来,自然将新式作物也推广了出去,因为在辽东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百姓们也很是配合的耕种了新式作物。
至于那些混在难民中的山贼流寇们,在所有难民都入籍了乞升骨城之后,曾有过几次冒险冲回辽东进行劫掠。
但是在赵云带着新组建龙武营的攻击下,全都变成了磨砺新兵磨刀石,剩下的那些也不敢在冒头了。
尤其是在乞升骨城安定下来之后,他们已经放弃了再出去劫掠的念头,悄悄地销毁了自己的兵器,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这件事之后,公孙昭也暂时的偃旗息鼓了,应该是躲在哪个角落等待时机,或者是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阴谋吧。
整个辽东包括玄菟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随着龙骨水车等工具的应用,粮食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高。
随着粮食储备越来越充足,外地逃亡而来的流民也也来越多,张浩同时还在郡内发布了一道鼓励生育的命令,辽东的人口不停的增加着。
而那些被抓来的高句丽百姓,也已经有不少接受了汉文化,通过自己的表现被分到各县入了籍,对辽东人口也是个不小补充。
就在这时,一封从洛阳传来的书信,打破了这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