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109.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
“这么多年未曾平定的水贼之患,殿下一出手就风轻云淡,海晏河清……当真是千秋之功,当大书特书啊!”徐景昌赞叹道。
朱棣下意识点头,可瞬间这位永乐皇帝脸色就黑了。
“荒唐!什么千秋大功?谁让他以身犯险的?徐景昌,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没有跟他同谋?”
朱棣突然变脸,徐景昌也是吓了一跳,他忙说道:“陛下,此事真的和臣没啥关系,臣之所以能知道,也是锦衣卫的密报。臣片刻不敢耽误,就来告诉陛下了。这要是让臣知道了,臣也断然不会放太子殿下弄险。”
朱棣冷哼一声,“朕不管这些,总之是老大荒唐,你这个通政使也是失职……伱现在就回家闭门思过一个月。”
闭门思过?
还有一个月?
你确定这是惩罚,不是赏赐?
徐景昌二话没说,转身就走,生怕朱老四后悔。
宫里只剩下朱棣一个人,这位永乐皇帝再也按捺不住了,竟然站起身,在地上不停踱步,手舞足蹈起来。
据说还有宦官隐隐听到了荒腔野调的歌声,那叫一个得意洋洋。
都说老大和自己不一样,现在看起来,不愧是老朱家的种儿,不愧是朱棣的儿子,很好!
太好了!
只不过必须忍住,绝对不能让这小子飘了。
万一太子殿下什么都能干,那还用天子干什么?
岂不是往后御驾亲征的事情,全都由太子代劳了?
这可不行,俺还没老呢!
必须给朱高炽安一个罪名,让他知道厉害。
什么罪名比较好呢?
就说他鲁莽不孝,致使父皇忧心。
朱棣盘算妥当,随后立刻下旨,让朱高炽回京领罪……
宫里头鸡飞狗跳,徐景昌这边倒是云淡风轻,让我回家思过,那我就回家,那么多政务,我才懒得管呢!
你们老朱家一个月几个钱的俸禄,凭什么让我玩命?
徐景昌越发理直气壮了,他回到了府上,就开始带着儿子疯玩……徐府经过了徐景昌的多年折腾,已经跟个游乐园差不多了。
从后院流到前院的池塘,不光是活水,还养着许多大鱼……最小的都有几斤重,在满是水草的池塘里游荡,竟有种巨鲲悬浮空中的霸气。
徐景昌拉着儿子,给这些鱼喂食。
大口大口吞噬,还真是有趣。
徐显忠拍手大喊,开心飞起。
喂了鱼之后,府里可玩的东西更多,徐显忠最喜欢追那些花里胡哨的孔雀……就凭孔雀的臭美劲儿,本少爷就跟你们没完。
徐显忠光着屁股,迈着莲藕一般的小粗腿,追得孔雀到处乱飞……看在徐景昌眼里,喜欢得不行。
瞧瞧,这小子就是有活力。
折腾了孔雀,徐家的传统艺能也不能丢。
徐景昌又领着儿子去院子里抓蝈蝈……一上午忙活下来,这爷俩汗透衣裳,气喘吁吁,浑身都是草叶泥土。
黄芸芳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责备道:“你怎么当爹的?竟然比儿子玩得还痛快?”
见老爹被责备了,徐显忠还不干了,竟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来推老妈。
气得黄芸芳用手戳徐显忠的额头。
“小没良心的,才玩了半天,就把你娘忘了!”
徐景昌嘿嘿一笑,把儿子抱起来,“快跟你娘道歉……咱们家啊,天大地大,你娘最大。”
黄芸芳无奈叹气,这话也就是徐景昌能说得出口……“国公,我不敢乱说话的,只是咱们儿子这么惯着,你不怕养成个纨绔子弟啊?”
徐景昌怔了许久,仿佛第一次遇到这个难题。
他缓缓道:“你为啥觉得我不是纨绔?”
凭什么啊!
我也是纨绔子弟好不好!
我一个大纨绔带着一个小纨绔,这有什么不对的?
夫人顷刻无言以对,只剩下傻傻看着,随后一语不发,给这一对纨绔准备饭菜去了。
跑了大半天,徐显忠的胃口很好,小家伙狼吞虎咽,腮帮子鼓得和仓鼠似的。
吃过了饭,徐景昌这才抱着儿子,到了书房。
在他的面前,摆着一本巨大的书……这本书很有特色,上面主要是画作,下面配着说明文字。
这本书叫做《大明鸟类》。
由于要求上面的画需要和真实的大小差不多,所以这本书打得吓人,徐显忠要很费力气,才能翻开一页。
徐景昌指着栩栩如生的画作,给儿子讲解。
徐显忠瞪着黑豆豆的眼睛,努力记忆。
“都记住了什么?”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徐景昌笑呵呵问道。
“吃……好吃的,都是好吃的!”
徐景昌哈哈大笑,“不错,很有出息。”
他拍了拍儿子的屁股,然后才带着他去吃晚饭。
饭后徐景昌还搬来了一大堆乐器,陪着儿子玩,然后府中就出现了堪称灾难的声音……黄芸芳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不能这么糟蹋东西!
她主动把儿子抱过来,“以后琴棋书画这些东西啊,还是让我来教,你也就是陪着儿子玩玩吧!”
徐景昌也不在意,反正他对自己儿子没啥期盼,小孩子不必费力气学会什么,只要多接触一点,开阔眼界就好。
就这样,徐景昌在府里陪着儿子玩了足足半个月,他都快忘记了自己还是通政使,当朝一品,执掌朝堂。
直到朱高炽打破了平静,他从江西回来了。
一见面两个人都愣了……朱高炽看着晒得黝黑的徐景昌道:“你干什么了?怎么比我还惨?”
徐景昌直接哼道:“我干什么也不敢只身闯龙潭虎穴,太子殿下,你好威风啊!”
朱高炽愣了一下,连连苦笑。
“表弟,事情不是这样的,咱们坐下来慢慢聊。”
徐景昌哼道:“你还是快着点,我还要给儿子讲故事哩!”
朱高炽愣了下,“你家儿子会叫爹了吗?”
“都能追着孔雀跑了。”
朱高炽深深吸口气,“我这次属实出去很久了。”
感叹之后的朱高炽,拉着徐景昌,聊了起来。
“贤弟,我给你说,根本没有什么匪患,你信不?”
“信,怎么不信!你说鸡蛋长在树上,我也不反驳。你有本事跟陛下说去。”
朱高炽又是一阵大无语,“我要是连你都劝说不了,更别说父皇了……我真的没有撒谎,他们不是盗匪,只是没有被朝廷纳入掌控的百姓,他们根子上也是安善良民。”
徐景昌眉头挑动,这一次他认真起来,朱大壮这回是真的悟道了。
“来,你跟我仔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高炽心情大好,向来无所不知的表弟,也要跟自己请教了。
“其实吧,上山也好,下河也罢,说到底,就是有一群百姓,不愿意被朝廷摆布……这也不是他们天生反骨,而是朝廷的治理模式,属实不合适。”
徐景昌听到这里,有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味道了。
“殿下用功匪浅啊!”
朱高炽笑道:“历代皆以农耕为立国根本,到了我大明,皇爷爷尤其如此。他恨不得每一个人都老老实实,春种秋收,安安稳稳,生息繁衍,一成不变。”
徐景昌笑道:“太祖皇帝当初家乡土地被兼并,父子流落,又遭逢灾年,亲人死亡略尽,他希望安稳,希望有一块地,不至于四处流落。这也是大多数百姓的心声,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高炽点头,“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耕地种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拿到土地。在这个偌大的大明朝,总有一些被忽视的百姓,被遗弃的子民……他们只有上山下水,躲开朝堂,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这里面固然有些山贼草寇,但是九成以上,他们都是普通人,啸聚山林,只是他们活着的方式。”
听朱高炽分析到这里,徐景昌真的动容了。
这位太子殿下属实是悟道了。
历代的匪患都解决不掉,换个角度来看,并不一定是匪患顽强,而是朝廷治理能力不足……就拿蒙古人来说,他们的铁骑能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可是西南的那些土司,依旧存在着。
兵马再强,也没法剿灭他们。
道理也很简单,你根本没法找到对手……山民们四处游走,大军来了,他们就躲开,等大军退了,他们又出来了。
不管多强大的国力,只怕也没法常年维持几十万大军的征战状态。
朱高炽感叹道:“我在江西走了这一圈,又去了鄱阳湖一次,我发现洞庭湖可能是这个道理,西南的土司也是这样……我记得前面有过改土归流的动议。要真想办好这件事,只怕不容易。”
徐景昌连连点头,“太子殿下果然厉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徐景昌和朱高炽两个越来越高兴,竟然都忘了时间,直到两个人肚子咕咕叫,他们才抬起头,然后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随后一个身影冲了过来。
还没等说话,来人就劈手揪住了朱高炽,恶狠狠道:“你回京了,不来看父皇,先跑他这里了,不孝顺的东西,你想气死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