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历史 | 字数:240.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55章 形势,下城
第655章 形势,下城
大军过阳山江,对面巡逻的府兵都吓得撒腿逃跑。
他们不知道赵柽给大理降旨的事情,理宋边境从来就没开过战,这么多年,宋军甚至都没越界过一步。
所以即便之前大宋在阳山江对岸陈兵,他们也只是疑惑谨慎,并未太过害怕,可此刻却不同,从来没有过界的宋军竟杀来了,而且不知多少万人马,浩浩荡荡,望不见尽头。
赵柽派人抓过来两个府兵,都不用严刑烤打,就问什么说什么,将这会川府之事卖了底儿掉。
大理这个地方和中原王朝不同,与一些别的国家也不太相同,是蛮部土司土王的制度,大抵继续往南,往东南的一些地方,此刻也都是这种制度。
地方有土王,又有官员,官员很多时候是管不了土王的,而有的大土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拥有绝对权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杀谁就杀谁,想抢哪家女子就抢哪家女子,就算是朝廷也没办法干涉,或者说干涉不了。
因为土王许多都是世袭,多少年来积累下巨大威声,还有的族人就在朝上任职,且都是大官,可以左右大理朝堂政事。
大理的朝堂,除了最初的几个皇帝外,剩下的都自家说了不全算数,甚至有几个时期,完全就是被架空,连话都说不上。
所以,大理皇帝其实很多时候奈不得大土王如何。
就拿昭庆公主段思嫣的驸马高量成来说。
高量成是当今大理皇后高氏的侄子,“大中”国主高升泰的曾孙,就是曾经篡位,又还国于段氏的高家那人,前国相高泰明之孙,楚雄领主高明量之子。
这个楚雄领主就是大土王了,而此刻,高明量已死,高量成接任了楚雄领主的世袭位置。
这种形制的土王,大理皇帝是几乎奈何不得的,甚至还得拉拢讨好。
高量成后来因平定乌蛮三十七部的叛乱有功,被人送绰号“护法公”,接任了大理国相位,在位数年后又让位于侄子高寿贞。
乃是接任,后又让位,也就是说大理国的丞相任命,皇帝说了根本不算,高家才说了算。
赵柽这时在大军行进途中阵阵深思,大理的格局其实就是这样,一盘散沙般,事实上若真论战力,未必强于东南边稍小一些的交趾李朝。
交趾李朝如今不是第四任皇帝就是第五任,赵柽有些拿捏不准,虽然交趾李朝和大理不同,很早就是番属关系,但碍于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地理环境又恶劣,所以通信很缓慢不易。
在赵柽的记忆中,这个时候李朝的第四任皇帝李乾德应该已经去世了,可若去世了,那么继任的小皇帝李阳焕理该上书大秦朝廷,请封号才对。
这是规矩,正常来讲番属国换帝,都会请上国赐封,而封号基本不会变,就是上一个番属国主封什么,那继任这个也封什么,以示正统。
而上国如果高兴的情况下,还会给一些乱七八糟的充号,就比如道君皇帝时候,大理终于成为宋的番属国,那么道君皇帝除了封段和誉正常的大理国王之外,另给了些什么金紫光禄大夫,某某节度使之类一堆,这些个就是充号。
而上国一般是不管番属国自家内部战争的,打赢打输与上国无关,番属国内部换主,只要还尊上国,那么往往也会和上国继续请封。
这个时候虽然番属国换主,但是上国往往依旧赐下封号,谁当家还不是当家呢,只要继续尊崇天朝上国就行。
但如果外部遇见什么是非,番属国求救,这个于情于理天朝上国是要出手帮一把的。
赵柽计算时间,觉得交趾李朝第四任皇帝李乾德应去世了,可又没接到顺位继承的小皇帝李阳焕的请封,未免心中纳闷,估计可能是刚去世时间不长,没来得及上书请封呢。
但这些在他心里都不重要,这次好不容易过来,便打算一路平推下去,那些小的番邦部落不说,只讲大的番国,灭完大理灭景昽,灭完景昽灭交趾,灭完交趾灭暹罗,直到把这天南的地界全打服,全收入大秦囊中为止!
这时小赵诤跟在他身边,沈飞、高宠、元缨三个弟子也在。
小赵诤自然是他带过来见识的,作为长子,赵柽对他期望极高,虽然这个儿子因为出身的缘故,无法继承大秦皇位,不过这没有关系,毕竟西方还有大片的土地,他倘若真有本事,那西方再西方的无垠土地,足够他驰骋纵横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能教的东西,全都交给这个儿子,毕竟这个儿子不能长久陪在自己身边,自己要倾尽所能,让他学到更多的本领。
不管文韬武略,还是文才武艺,填鸭似的也要填进去,而眼下带他过来,就是要叫他知道怎么打仗,什么是打仗,从书面到实践,知行合一。
还有就是要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战场上的残忍,若是这个儿子一直呆在自己身边,呆在中原,那么他不会这么早叫他见到这些。
而这个儿子是要往西方去的,去镇守、去镇压、去征服,那么这种事情越早经历越好,没有什么愿不愿意,没有什么公与不公,这就是你的使命,是你身为我赵柽长子,大秦皇帝之子的职责!
而三个弟子同样是带来见识的,沈飞和元缨不说,两人对战场还算熟稔,而高宠却知之甚少,除了金兵围城东京时看过战争激烈,就再对战场没有了什么概念。
不是他不想看,实在是赵柽不让,北伐时他哭着喊着要跟去,可是赵柽却说什么也不带他走,还封了他个都虞侯,叫他管东京夜间城内巡逻,将他栓住。
赵柽是觉得他性子有些太莽了,就得多压着,多憋着,将那股鲁莽气给淬磨没了,不然以这么副性子从军打仗,不是闯祸,就是吃亏。
倘若他本领小些也就罢了,怕就怕他本领大,这种性子是有多大的本领闯多大的祸事,吃多大的亏。 高宠天生神力,又有家传枪法拳脚,再得他传授各种武艺,马上长兵对阵已经罕逢对手。
他属于那种马上宗师,马下小宗师的稀罕存在。
一般本领高的人,都是步战要强过马战,他正好相反,马战强过步战。
而马上的武艺境界划分就是宗师到顶,没有什么半步大宗师、大宗师、天人之类,宗师就到头了,因为有马匹限制身体下半部分不好动弹,不能跳跃腾挪,所以用不出特殊的手段对阵,便被前人定在了宗师境界最高。
而马上的宗师相遇,便是拼一个谁力量更大,谁马匹更急罢了,高宠天生神力,在地上可能还存在打不到对方,对方可以躲闪跑掉,可在马上不存在这种情况。
马上看的是坐骑灵不灵活,可不全靠人来扭腰弯身闪避。
所以马上交手,绝对会出现搪挡之类的兵器相碰,那他的神力便占了最大便宜,是以才能这般年轻岁数,便达到马上宗师。
这次赵柽瞅他莽性火急磨练下去不少,便叫元缨和他打过一场,他的神力步下根本没起到太大作用,因为步下可不比马上,人身选择变化的空间极大,说碰不到对方可就真碰不到一点。
高宠虽然会神行百变身法,但是元缨也会,甚至比他用的更好,所以这一仗高宠没有赢,不但没有赢,还差一点输了。
两个都用枪,高宠是真正使这一样兵器,专心致志,可元缨却哪里是,一心念念不忘宝贝剑法,居然将八口剑全部带在身上,打着打着就抽一口出来,一惊一乍吓得高宠汗毛直竖,暗道这小师妹本领端得可怕高强。
经这一战,再消去些躁意自大,赵柽方才带他出来。
此刻师兄妹三个在一起,倒颇为亲近,一路讨论的都是拳脚武艺,沈飞年长,自不与他们相争,两个却彼此不服,但不用武斗,改做文斗,言语出招拆招,也兴高采烈,其乐融融。
这时大军往会川城而去,沿途山水相连,地势起伏,鸟语花香,风光一时秀美无双。
就在经过一处山谷之时,前方忽然小校来报,说是先锋军派探马送信,遇见一支埋伏。
赵柽想了想,此番出征,他并未带之前北伐那么多将领,毕竟西方和北方都需要人镇压,那些有功的西军年轻将领都被他任命到沿边各路去经略了,也算是给他们的赏赐,毕竟经略安抚一路,品格极高,级别极高。
这次南征主要带的是梁山人马,还有自己的嫡系班底,李彦仙、岳飞、张宪、史进等人都来,吕将倒是没过来,平完蒙兀部之后,赵柽叫他坐镇燕京,协助东北都护府镇压草原地带。
随着大军前行,探马不时回报,此番先锋官是鲁达与郭盛,足足带了一万兵,遇见埋伏不假,但是禁不住秦军兵将威猛,竹甲又人人配备,哪怕小卒也身上披着,便奋起反杀,只是一个冲撞,居然就把埋伏的大理军冲散,又追杀出极远。
赵柽得到消息并不觉得意外,大理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也不过才十万兵力,这已经是能达到的极致了,毕竟面积在那里放着,也就等于大秦的一个大些的路地。
而大理达到十万兵力还是在南诏灭亡之后,处于乱世之时,那时的大理也和中原五代十国一般,城头变换大王旗,各方势力总经兵力加在一起,达到了十万数。
这个时候“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几个政权频繁更迭,杀戮不断,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到处抓壮丁,强征兵,才到这个数量。
后来段思平起兵灭大义宁国,建造大理,这个时候兵力已经有些够不上十万了,毕竟征杀了这么多年,死去的人口无数,其实只剩下八万多兵,这还是整合各方势力才达到的数量。
而段思平死后,大理与宋,与交趾都和平相处,少有外战,顶多打打内仗,彼此攻讦,兵便是打得愈发少了,常年不过维持在五六万的样子,个别还有三万多的时候。
而赵柽此番带了二十万军,这些人倘若对上当年的契丹、女真,倒是说不得占据什么优势,但对上大理这样的国家,其实已足够碾压。
大理本身胜在地势,凭借地势倒可扳回些兵力上的劣处,但赵柽早便考虑到这些,在出发之前,就将详细的大理地图分发下去。
这大理的地图可是珍贵无比的东西,大宋原本是没有的,前些年道君皇帝同意了大理番属,这才随着对方书表一起奉上来一幅简略图形。
但也只是简略的地图,毕竟详细大理地图乃是重器,一国之图,又称为山河社稷图,岂可轻易给人?否则大理不变成了无门之户,随便他人进攻占领?
赵柽就是依据这幅简略的地图,再结合自家脑中的记忆,绘画成了现在的大理地图。
他对大理这块地方很熟悉,后世曾经往来多次,对这片地方的山河格局,地理特征,很是熟络,又参考那简略地图,便画了个八九不离十,然后拓印下去,给众将分发。
众将看地图心中有数,尤其先锋队伍,遇到地图上的地势险恶,有可能会打埋伏之处,就加倍小心,又派探马专门前去探查。
这样一来,对方的地理优势便起不到太大作用,哪怕埋伏,但在秦军的谨慎探查,又小心戒备之下,往往达不到偷袭的效果,最后反而被碾压追杀。
大军就这样呈势如破竹之势,往南杀去,路上取了几镇和两座县城,并不扰民,但遇到有反抗之意的土王之类,便直接灭族,斩草除根,就这样没过几天,已经距离会川城不远了。
接着,又遭遇了两次埋伏,依旧反杀回去,然后大军抵达会川城下。
这城一开始还做守势抵抗,但是在床子弩与飞砲轮番进攻后,城墙都塌下去半边,城内守官经受不住,便打开城门,直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