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 分类:历史 | 字数:198.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9章 捷报抵京;政治和军事的差别
十二月中旬的最后一天。
按阴历来算这是冬月初十,晌午的帝国京城虽然沐浴在阳光下,可隆冬时节的太阳带来的热量却让人感受不到温暖。
取而代之的是从半个世界外传回的捷报,消息和一系列照片替代了太阳的部分作用,照亮了人们的心扉。
朝野间兴致盎然,喝彩与欢呼随处可闻,喜气洋洋的气氛萦绕在应天府的街头巷尾,自然也传进了幽深的紫禁城。
『大都督府参谋处同知程翰题为电报我军攻占莫城事。
「据澳洲兵团督师部转发之电报,十三师、陆战一旅、三十七师一部经十日激战,已于今晨占领莫城……
自初五大举登陆起始,我王师同敌守军鏖战十昼九夜,毙伤敌军六千七百余众、击毁战车十四辆、击落敌机七架、生俘敌兵五千二百余人……
此战敌之顽强不逊达尔文之战,我将士奋勇苦战,稳扎稳打,与敌拉锯多日,其中又以一六五高地攻防战斗激烈尤甚……
敌我双方皆前赴后继,炮火遮天蔽日,累计落弹数万,小小山包几作齑粉,我军于此折损千余将士,敌亦死战不退……
鏖战至昨日,三道防线皆为我军所破,敌死伤无数,大势已去,便轮流撤退,试图全身而退。我将士踊跃追击,敌仅多股残兵遁逃而走,余者尽数被歼,具体仍在清点中……
敌八师如今已被大部歼灭,据擒获之俘虏供述,其师师正弗农少将亦被我奇袭之偏师所伤,伤重不治,亡于溃逃途中……」
等因。
依臣之见,此乃难能可贵之胜利,莫尔兹比之得失事关重大,今后我国朝以之为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将士用命,勇略皆备,宜大加嘉赏。
至昌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具题。』
实际上当获悉海战得胜、粉碎了美军意图拦截明军登陆舰队的消息以后,大明君臣就已经把莫尔兹比视作囊中之物了。
海空皆丧,守军还有何能力抵御明军登陆部队?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今天不过是意料之中的好日子。
皇帝心情舒畅,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同样倍受鼓舞。
在内阁例会上,阁臣们也就远方的战事展开了讨论。
“前线部队需要休整些日子吗?现在恐怕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啊。”
“眼下到底要不要登上澳洲大陆还没定论,就怕陷入长久的拉锯战。”
“就怕?明明是肯定。”
“现在摆开大举进攻的架势未尝不可啊,西南太平洋敌军海军只有小猫二三只,凭自身就是螳臂挡车。”李光远信心十足的说着。
虽然他主管财政事务,不过对大明的战略问题也非常上心,一直保持着十二分的关注。
他对面的林羲微微颔首,“是,海军当下也在考虑出击,如果能以此逼迫敌太平洋舰队出动就好了。”
歼灭敌军野战部队、占领战略要地、摧毁敌军恢复能力这三者都同等重要。
将之应用在以海空作战为主要模式的太平洋战争中,那就是摧毁美军的舰队——其中又以航母特遣舰队为重中之重。
另外是攻夺关岛、中途岛、特鲁克、夏威夷等中转基地,以及摧毁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费城、纽约等造船厂。
很明显大明暂时没法威胁到美国本土,所以先要拿前两者做文章。
大明海军眼下有两个方案,一是主动出击,逼近威克岛,寻求与太平洋舰队进行一次决战来打破目前平衡的态势。
二是延续围澳打援的方略,发兵澳洲,迫使美军太平洋舰队南下,这样一来明军舰队就能掌握主动权,既可以进攻美军舰队,也可以趁机夺取威克岛和中途岛。
不过现在出现了战略分歧,大明空军认为把战争资源投入到澳洲是很不明智的,陆军也持相同看法。
达尔文之战和莫尔兹比之战这两次战役已经可以证明很多问题了——
澳大利亚人的抵抗态度太过于强硬,万里迢迢远征人家本土的交换比很难看,而且澳洲大铁矿的开发周期太长,短时间内没法反哺大明。
代价大、收益小,这不是划算的买卖。
陆军方面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两个精锐的常备军步兵师损失甚大,以后登陆本土恐怕又要报销几个师,并且陷入持续不断的拉锯战中。
柿子要挑软的捏,大明陆军倾向于削减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兵力投入,把资源投入到南亚次大陆方向。
英印军的战斗力远逊于澳军,而印杜的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即占即有,简直不要太有诱惑力。
小麦、大米、茶叶、白糖、菜籽油、皮革、棉布、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铬矿石……林林总总的数十种资源可以直接添加进运转中的大明国家机器。
有将领非常自负且狂妄的宣称,只要四到五个师就能把土鸡瓦狗似的英印军打得满地找牙。
大明空军内部的主流看法是应该更加积极地对美作战,而不是被澳洲拴住了手脚,等歼灭太平洋舰队主力以后再从容对付澳洲也不迟。
如今航空兵力量的威力日益增强,而明军的航母数量又占据优势,此时不主动出击更待何时?
虽然两艘天市垣级都受创在修,但仍有两艘航母、两艘装母、三艘轻母,可以组成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打击力量。
作为对比,美军如今能够动用的只有萨拉托加号、约克城号、企业号、突击者号这四艘航空母舰,还有加班加点仓促完工入役的胡蜂号(CV-7)轻型航空母舰。
数量也好、质量也罢,都无法与明军比拟。
无论怎么讲,航母数量是七艘对五艘,优势在我!
因此,在莫尔兹比登陆战告终的第二天,来自大都督府的一道电讯就发到了位于关岛的大明海军都督行营,要求宋仲楷尽快归国返京,复议今后战略。
同样的命令也下达给了身处泗水的澳洲兵团督师部和停泊于莫尔兹比的丁字三十九分遣舰队,庞令启和周长风也不得不连忙启程。
后者疟疾还没好利索就急急忙忙乘上飞机,起起落落好几趟,从南半球赶回万里之外的京城。
战略机遇窗口期很短暂,美军肯定也在盘算权衡,太平洋舰队随时可能再次启程。
既然莫尔兹比的码头设施没有多大损失,很快就能投入使用,那么就得尽快敲定是否要登陆凯恩斯和汤斯维尔。文华殿议事厅又一次迎来了阁臣和军部大佬齐聚的情况,暖气让宽敞的厅堂暖洋洋的,不少人的脸都看上去红润多了。
对于其他人的意见,宋仲楷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登陆凯城或汤城是有大用的,这是个很强烈的信号,美国人不可能稳得住。”
攻敌之必救、击敌之援兵,眼下已经攻占了莫尔兹比,那么完全可以顺势进攻澳洲东北部。
新上任的陆军都督是中将刘克楷,表字约正,这是一名雷厉风行的中年人,是上一代略阳伯的表兄,很有长远眼光,可是脾气不好。
略阳伯是李来亨的封爵,当年顺军残部改编为忠贞营以后联明抗清,不过众所周知南明那一群窝里斗的虫豸内乱不休,指望他们同心戮力是奢望,真抗清还得看我世祖皇帝。
他非常笃定地说:“跟达尔文、莫城这种孤立的围攻不一样,凯城、汤城都有铁路连通,背靠山脉,能源源不断得到补充,想攻打下来的难度相当大。”
宋仲楷立刻回应道:“航母可以空袭沿海铁路线,很容易就能瘫痪它们。”
“澳洲东部沿海城市都背靠大分水岭,这山脉不高,平均海拔不及一千公尺,人力畜力能够设法翻越。在进攻这俩地时,敌军援兵必然源源不断。”
“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钓鱼城也好、君士坦丁堡也罢,到底是会被攻陷的。何况我们所要的是施加军政压力,迫使美舰队主力南下。”
一旁的林羲笑着说道:“夏津伯,这可说不准。既然澳军表现坚强,能够自行抵御我军,美国人恐怕是能沉得住气的。”
美军将领又不傻,不太可能这么容易就急吼吼地调遣太平洋舰队支援澳洲,这样一来就是在拖时间。
拖的越久越不利,目前约克城级三号舰大黄蜂号已经下水了,几个月的栖装过后就可交付入役。
更别提之后的建造计划了,据说下一代标准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已经完成了第四次修改。
这个月月初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拨款82亿美元,计划开工建造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5艘密苏里级战列舰、34艘巡洋舰、112艘驱逐舰、43艘潜艇,以及总吨位达10万吨的辅助舰艇。
因为依阿华级在面对永乐级时毫无优势,所以美国人迅速上马了搭载3座三联装457㎜主炮、标准排水量5.5万吨的密苏里级战列舰。
不过相比起地位日渐低下的战列舰,一大票埃塞克斯级才更让人焦虑。
那可是整整十八艘啊!
“必须早做决断,容不得再拖沓了。”
吴维焕基本理解陆海空三军的争执矛盾根源,但因为针对澳洲本土的登陆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帝和谘政院的一些鹰派议员所希望的,最后恐怕真得硬着头皮上了。
“卫国公所言极是。”宋仲楷点头称是,“占据海空优势,澳洲兵团三十万大军怎么可能拿不下两座小城?”
宋仲楷对登陆澳洲东部的政治需求清楚的不得了,不考虑皇帝,单论那些嘴皮子功夫了得的议员,不知道有多少人翘首以盼,等着借此良机大肆宣扬各自的主张呢。
在他眼中,这些人就是一帮子蠢货,不懂天文地理、不懂经济金融、不懂工业建设,某些人甚至连柴米油盐是什么价都不清楚。
有时候宋仲楷就会在私底下吐槽,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民选议员制度竟然是进步的。
「世界上有157个独立国家,我们和他们打了很多年的交道,可议员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给他们一张世界地图,大多数议员连怀特岛(英国南部岛屿)都找不到。」
「政治家们不会这么无知吧?」
「哈哈哈哈——」
攻敌之必救,这自然是正确的策略,但澳洲不是唯一的选择。
大明海军也可以摆出进攻威克岛或中途岛的架势,这二者应该也足够刺激美国人敏感的神经。
宋仲楷刻意回避了这些选择,他不太想掺和这些破事。
而且归根究底,大明海军的任务是打击太平洋舰队,对凯恩斯和汤斯维尔的进攻是陆军的任务,两者不相干。
只要能够重创美军舰队主力,大明陆军损失惨重也不是不能接受……或者说,压根用不着纠结。
周长风因为患病的缘故而精神不济,而且连夜坐飞机返京,实在没有力气参与争论。
他默默旁观了全过程,但并未开口。
此前朱泠婧和他谈过这事,现在登陆澳洲本土在军事上来看是不妥的,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执意以不明智的选择进攻澳洲纯粹就是为了政治目的。
目前的状况是,大明民众虽然支持战争、欢喜享受战争果实,但却不乐意承担动员的负面影响。
经过调整修改的配给制度如今已经施行,即使官员们认为这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可民间的反对声却还是此起彼伏。
外缉事厂亦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小道消息——某些派系似乎正打算以此来挑拨民众的不满情绪,进行反战宣传。
朱泠婧和许多政客都对此分外焦虑,虽然军事上来看大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速胜的可能性渺茫,而长期的持久战又非常考验国家整体的动员水平。
从这个角度上来想,大明需要艰难而残酷的拉锯战来激发民众的斗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朝廷也需要这样的理由来名正言顺的提高动员水平、施行配给制度。
“唉……”心情有些沉重的周长风在离开文华殿以后叹了口气。
他不由得感慨一国上下团结一心、铁板一块实在是太难了,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拖后腿,治理好大明真的劳心费力啊。
不过嘛,今天也有让人心情舒畅的好消息。
据报告,派往西伯利亚的远征军、或者说干涉军已经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很快就将要兵临伊热夫斯克城下,数不清的机器设备好像正在招手相迎。
抢!抢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