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后明余晖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 分类:历史 | 字数:198.6万

第407章 第四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国人的评价

书名:后明余晖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字数:4314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3

“……西安飞行学校照常结业,今年状况很好,只有少数人不合格,结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七,空军……”

“还越搅越大了,简直胡闹。”

朱泠婧一如既往的在听汇报时一心两用的看报纸,忽然开口吐槽了这么一句。

衡山县的事并未像往常一样消停,反倒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地方官吏自然不想把事情闹大,连忙向农民们许诺重新划分土地,后者不肯,觉得这只是惯用的搪塞敷衍伎俩。

而那些因克扣而憋了一肚子气的地主们也瞅准时机火上浇油了一把,合伙花钱将此事刊登在了隔壁省份的报纸上。

他们可不想错过这弥补损失的好机会,在地主们眼中,自己同样是受害者,而理亏的是衡山县官府。

“……”被打断了叙述的周长风想了想,还是问了一下发生了什么。

得到回答后,他回忆道:“朝廷好像已经有挺久没整顿官府了,估计各地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嗯,吏治就是这样,整饬过后好三年、坏三年、拖拖拉拉又三年。”朱泠婧阖眼微微摇头,“上回都是十多年的事了,按理说来也确实到时候了。”

她打了个哈欠,颇为无奈地说:“就没个消停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都不叫人省心。”

“这么一对比,我反倒显得很安分守己。”周长风有些小得意地说道。

“你是怎么自我感觉良好的?”朱泠婧相当鄙夷地翻了个白眼,“简直笑话,一会嘛昏倒、一会嘛又生病,时不时又惹出些事来。”

“呃……”

“你再看看罗符,你不在的时候都是人家代理,这才叫让人省心。”

“陛下,这不公平啊,咋能拿他跟我比。”很不服气的周长风当即反驳,“在外作战很累的,劳心劳力,理论上来说参战官兵在战后都应该修养一段时间。”

“怎么?”朱泠婧斜睨着他,“嫌我没给伱放假?”

大姐!不带你这么理解的。

周长风正色道:“没有没有,哪敢啊,臣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的跟真的一样。”朱泠婧“呵”了一声,忽然想到了什么,便笑吟吟地发问:“对了,你可有想过封爵?”

封爵?封什么爵?

那…不如来个龙虎将军吧。

周长风觉得她的目光不太对劲,便疑惑道:“我记得已经很多年没有给活人封爵了吧?”

这倒是真的,有明一朝封爵是较为严格的,不像唐宋时期各种公侯一抓一大把。

上回给活人封爵好像都是上世纪的事了,时至今日都只有追封的例子,宪政以后功勋卓著的首位丞相殷训北也都是逝后才被追封了个遂昌伯。

所以周长风不免纳闷这女人怎么突然提到封爵的事了。

“那是自然,又没打过大仗,封什么爵?只有像现在才有封爵的意义。”

“确实。”

说到这,朱泠婧又面露纠结之色,踌躇着说:“可是吧,平定南洋太顺利了些,似乎担不起伯侯的份量……”

“顺利些不好吗?难道不是注重成果吗?”周长风诧异地说道。

“正是因为太顺,所以凭这样的功劳封爵难以服众,‘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必须衡量好。”

伯侯的含金量本就不低,尤其是这么久没封爵了,时隔多年的首位伯爵、侯爵自然万众瞩目,所以必须要慎重些。

她接着补充道:“勋贵与国同休可不是谈笑,你看即便是前些天被你折腾了一通的平江伯府,他家后裔惹了军部上下众怒,最终的处置也只是当事人下狱、收缴伯府资产,这就差不多到顶了。”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不是犯上作乱、造反谋叛,其它的事都有商量的余地。

反之,即便有什么祖传的免死铁券那都没有用。

“哎,道理我都懂,不过还是感觉怪怪的。”周长风哑然失笑,嗤笑道:“这确实是‘祖宗就把后代的苦给吃完了’。”

神色平静的朱泠婧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漫不经心地说:

“须知统治逻辑是千百年来依据人性而约定俗成的,少有人不在乎自身血脉和子孙后代。”

“每个人都有私心,一人立功,荣泽子嗣,这恰恰是多数汉人普遍认可的特权。”

“适者生存,生物是这样,规矩也是这样。这个规矩既然没被淘汰,那必然是适合的。”

说完,她半开玩笑半劝诫地道:“你要是被某些论调蛊惑了,我可是会伤心的。理想国终究是理想化的,任何军政团体都要看资历、看功劳,否则便脱离了世俗,免不了被孤立。”

“……”周长风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迟疑了几秒才一本正经地回应道:“难得陛下今天这么有闲心,臣谨遵教诲、谨遵教诲。”

“罢了,不跟你谈这些。”朱泠婧摆了摆手,“我之后要同内阁谈谈,或许该恢复低阶爵位。”

“没听说过国朝有男爵子爵啊。”

“你当然不知道,大明县子县男只在洪武年间追封过少数人,尔后由于卫所制的缘故,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往下大量官职都是世袭,也就用不着另封子爵男爵了。”

「国初爵位五等,而子男后革」,明初规定子爵是正四品或从五品、男爵是正五品或从五品,这俩爵位和卫所制下的卫指挥使、千户抢占了生态位,所以存在的意义寥寥。

考虑到旷世奇功太过少见,没有奔头,所以为了增加一定的普遍性来提振、激励军民士气,朱泠婧认为如今有必要重新立个规矩。

现在又没有古代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官,所以用子爵和男爵来嘉赏那些立过大功的军人、学者是很恰当的。周长风也认同这一点,大明又没有建立公认的完整勋章荣誉体系,干脆就沿用自家的勋官、爵位吧。

“陛下这个想法确实挺好……英明神武、英明神武。不仅前线是战场,后方的工厂也是战场,这种又光荣又实在的嘉奖很合适各种有功的人。”

朱泠婧有些无语,“英明可以,神武就算了。”

她仍然纳闷周某人这花言巧语、溜须拍马的本事怎么这样拙劣,按理来说应该很会讨人欢心啊。

哎,没意思,好歹也是大明皇帝,想听些精妙绝伦的吹捧都听不到。

随后她便向苏依依吐槽自己身边连个会说话的人都没有,后者表示爱莫能助,但给出了一个不算建议的建议。

“兴许是您长期以来的言辞有些……苛刻,而且身份有别,即便是周待诏也不敢太放肆,其实陛下您直接问他就是了。”

“那行,下回让他说,说不出来就罚俸。”

也是在这一天,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斯塔西侦查总局收到了德社驻应天公使馆首席武官贾斯特斯-科勒少将寄来的外交邮件。

这份邮件中的报告是几位武官近半年来的总结,在于评估明军在南洋战役中的表现——以德国人的视角来看待。

「……中国军队在进攻发起之前会实施中等时间炮击,普遍为一个小时;原则上,进攻时会有坦克协同,在空军单位有空闲时,还会有飞机参与支援。」

「……排是中国军队最小的进攻单位,非常多见——荷属东印杜地区复杂的地形决定了这个特点。进攻以步兵连分散为前三角阵形布置,迫击炮会为其提供不间断支援。」

「……士气高涨的中国军队拥有可观的行军能力,即使与德国步兵相比较也不落下风。马来亚半岛的战斗表明,在追击敌人的途中,中国军队只需要很少的时间进行休整。」

「……一些中国步兵团的战术指挥十分呆板,其指挥官不具备现代化作战指挥的水准——他们会鲁莽的将可以掌握的兵力和火力全部施加在某一处,并过早的投入预备队。中国人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野战状态下,中国炮兵的素质很高,炮击精度很高,但快速反应能力不如英国人;在静态攻城时,中国重型炮兵的协调效率出奇的高,这可能和他们在平时的独特的编组方式有关。」

「……大部分中国步兵接受过步坦协同训练,但实战表现显著低于平时训练时,这或许是因为东印杜地区地形交错坎坷,同时中国装甲兵往往不喜欢慢吞吞的推进。」

「……中国海军拥有强大的两栖作战能力,海军步兵的整体素质和装备明显高于陆军,指挥官的高水准指挥更好的发挥了士兵素质和武器性能。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德国人认为因为战例不足而无法完整且客观的评价明军的总体水准,因为南洋战役无法考验大兵团作战能力。

贾斯特斯-科勒少将带头的总结报告给了总参谋部很好的依据,让他们对这个东方列强有了客观的认知。

他们估计如果要实施对澳大利亚的军事行动,明军应该在第一阶段就投入至少十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旅,并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再增援五个步兵师。

多余的运力不应该运送更多的兵力,而且运送、囤积尽可能多的军需物资,因为澳大利亚人有大概率在撤退时实施焦土政策。

虽然没有和现在的美军交手,也没有关于美军实战表现的战例,但德国人理所当然的认为美军缺乏战斗力——或许步兵很勇敢,但打仗不是靠胆量就能取胜的。

除此之外,当Seetakt型舰载对空警戒雷达、Freya型陆基对空警戒雷达、Würzburg型火控雷达的样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物成功通过火车运抵大明的时候,作为交换,第二批钨、镍、钼精矿和一些武器样品也运抵了德社。

矿石被迫不及待的工业部门接收,迅速分装在几列火车上运往需要它们的地方。

而人民军武器局则要淡定一些,等到那批武器送到柏林以后才将之带去了武器局测试场。

10具三七式战防火箭发射器、300发破甲弹、100发杀爆弹、50发人员杀伤弹、50发纵火弹,这就是交换协议中的武器的一部分。

不过出于保密考虑,这些人员杀伤弹都是普通的碰炸型号,大明军器局没有提供自用的跳炸人员杀伤弹,但他们不知道德国人其实也已经在迫击炮弹上应用了跳炸技术。

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克莉丝就在报纸上注意到了火箭筒的存在,并设法搜集到了一些情报,并发回了报告。

「根据多方信息,可以断定中国人已经列装了一种未知的步兵武器,我将简单描述它——通过搜集到的信息。」

「它看上去似乎是一种火箭弹发射器,能由单兵使用,并具备未知的装甲侵彻能力——未经证实的流言声称,它能击穿10㎝的钢板。」

「这种武器外观上是一根又薄又轻的钢管,长约1m,直径约4㎝,两端不封闭,弹头装填并外露在前端,有手枪形握把。」

「它的重量应该不会超过5㎏,使用时只需大致对准目标扣下扳机,机械装置就会其作用将弹头发射出去,射程不会超过200m,暂不明确工作原理。」

如果周长风看到了这份报告,他肯定要夸赞一下克莉丝小妹妹的工作能力很到位——除了射程相差一倍,其余的数据都很接近了。

德国人在去年,甚至是今年年初都不怎么重视这玩意,直到遭遇了玛蒂尔达和夏尔B1Bis重型坦克以后才发现步兵部队迫切需要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现在,让他们好奇且向往的东西终于出现在了面前。

来自武器局的丹克尔少校拿着卷尺测量了一下,“发射器长度80厘米,直径3.2厘米,尾部写的四个汉字意思是‘小心喷出火焰’。”

一旁的格拉赫博士扫视了一下说明书,“嗯,说明书上没有写原理,只有操作流程。”

“博士,我们要拆解它吗?”

“不,我们可以先试着发射它一下,当作靶子的坦克就在那边。”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测试场的一角,这儿用沙袋堆起了一道掩体,前边不远处停着一辆缴获的法国雷诺R-35坦克。

【配图】

“说实话,这样武器有些粗糙和简单,我觉得它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丹克尔少校随口说着,“你知道的博士,人往往会觉得复杂的东西更厉害。”

“但是,少校同志,直觉和真理通常是相悖的。”格拉赫博士指着坦克说道:“这辆法国坦克正面装甲厚4厘米,开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