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作者:龙孙绕凤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4万

253.第249章 民意民心

书名: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作者:龙孙绕凤池 字数:3134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2

如今雍、霍二家被抄没,各地空出来的大量官吏岗位都被分给了其他南中家族。

没有了这两家的南中,已经不存在体量大到能影响官府的家族了……除了爨家。

然而爨家的家主爨习,原本就是老刘的迷弟,如今又成了太子刘禅的忠实拥趸,爨家上行下效,全都是拥刘积极分子……

其他汉人家族又因雍闿的倒台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虽然现在实行的“阶梯式征税”限制了他们这些家族的长远壮大,但也比过去的日子好过多了。

重新划分为六郡之后,对官吏的需求也增加了,南中汉人家族的政治地位普遍有所提高。

至此,只有造反派受伤的世界完美达成。

“太子、军师,咱们此去,需留多少兵马在南中?”张翼问道。

刘禅与诸葛亮对视一眼,先后浮起笑意,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不留兵。”刘禅淡定道。

“……啊?”张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不留兵?!”

刘禅点点头:“对,不留兵,一个不留,全都撤走。”

张翼有些不理解:“这……南中汉人暂且不提,夷人历来反复无常,倘若我大军一去,叛乱又起,如之奈何?”

历史上诸葛丞相不在南中留兵,刘禅认为除了是一种智慧之外,更是出于无奈。

而且当时他还在盘算着北伐,不仅不能在南中留兵,还要将南中可战之兵一起带走,迁徙青羌万户入蜀,组建无当飞军。

这样南中无力大规模叛乱,北伐也有了更多的兵源。

只是那样的结果就是汉夷矛盾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历史上南中仍旧时有小股叛乱。

倘若给诸葛丞相一个底子更好的季汉,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他一定还能做得更好……就比如现在。

“呵呵,伯恭,依你之见,南中当留多少兵马?”诸葛亮笑问道。

张翼思考一番道:“至少当留一万人马!”

诸葛亮也不反驳,轻摇羽扇再问道:“他们食用所需,是否要向南人索取?”

“这……运粮不易,自当就地取粮。”张翼这次有点心虚了。

“南人农桑畜牧方兴,尚未见成效,如何供养一万大军?”诸葛亮面露笑意。

“……或可命军队屯田?”

“南中何处可供万人屯田?”

张翼:“……”

刘禅此时接过话茬,总结道:“汝留大军防南人叛乱,大军却需南人供养,彼如何不反?一次镇压下去,下次是否需留更多?

“是故压榨愈甚,叛乱愈频,遗祸无穷。届时我等前功尽弃,深陷泥沼,父王凭何北上中原?”

张翼冷汗都下来了,抱拳道:“太子与军师所言极是。是末将考虑不周,自以为稳妥,此时方知乃是取祸之道。”

【张翼好感度+5】(90)

【张翼好感度90,治军天赋+8×2,计略天赋+8×2】

诸葛亮笑道:“今既与夷民咒盟,却又留大军在此,岂非自废前功,反叫夷民生疑,倒不如坦荡而去。

“李恢、吕凯等人本是南中之人,马谡在牂牁声望颇高,当无大碍。”

刘禅想起马谡和关兴当时流民般的样子,也是忍俊不禁,扶贫把自己都扶成流民了,那声望能不高吗?

“各地效仿存駬‘弘义军’,纷纷组织青壮自愿听官府调遣,帮助维护秩序。只要我们确实是在保证南中人的利益,他们比谁都怕乱。”刘禅道。

张翼点头:“翼受教了。”

至于那些顽固的死脑筋,仇汉急先锋,那就没办法了,刘禅也只好学学曹老板,当一把强拆办主任。

说罢这件事,刘禅又拿起一件准备当作纪念的藤甲,颇为遗憾的对诸葛亮道:“只是可惜了这藤甲,终究无法大规模装备。”

他本以为藤甲是个物美价廉、生产便捷、适合短时间内大量装备的甲,只有特别怕火这一个缺点。

然而了解过后才发现错得离谱,除了“物美”这一点之外,其他都和刘禅想的截然相反。

藤甲乃是选用南中本地林中合适的老藤,编制本身就很麻烦,还要经过水浸、暴晒、油浸、涂刷桐油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历时两年方可制成。

纵然能改进工艺,但选材环节便已经限制了量产。

怕火虽然是怕火,但铁甲由于其导热速度也同样怕火,遇见大火死的不一定就比藤甲兵慢。

“此物轻便省力,不怕水、不怕潮,如能大量装备,我军步卒防护与机动力定可再升一档。”刘禅敲敲手中藤甲,不无遗憾道。

藤甲防护力在皮甲与玄铠之间,而且很轻,综合性能确实不错。

诸葛亮道:“藤甲虽工艺复杂,制作藤牌却简单很多,以此代替木盾,亦是大有裨益。”

刘禅点点头,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关于武备改进之事,亮还有诸多想法,之后需与太子详谈。”

刘禅笑道:“巧了,我亦有些想法,需请教诸葛叔。”

计议已定,通传各郡县后,刘禅等人准备整军出发。

这一日,便是刘禅定下回军北上的日子。

只是牵马率众才出原雍家大宅,刘禅便傻眼了。

雍府竟被围得水泄不通,侍卫们维持着秩序,防止人群拥挤踩踏。

李恢正在最前面不停地安抚劝离人群,可惜任由新上任的李使君嘴皮磨破,一个人都没被劝走。

「咋了这是,抗议示威?非暴力不合作?」

不能啊,以此地百姓充沛的武德,能动手是绝不会玩什么静坐的。

眼见刘禅与诸葛亮走出来,人群立刻沸腾了。

“太子!诸葛军师!你们不要走啊!”

“不能走啊,你们一走,我们可怎么办啊!”

“^$*#^@#”

“呜呜呜……”

他们各自呼喊着不同的话语,乱成一片,其中还夹杂着夷民的语言,以及失声痛哭。

这些百姓不是被李恢组织来作秀的,他们皆是自发来此,是真的不想让刘禅与诸葛亮走。

普通人没有谁想天天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整天面临着冲突、饥饿、贫穷带来的死亡威胁。

自从太子与诸葛亮到了之后,日子显而易见的变好了,生活突然就有了奔头。

甚至诸葛亮还教他们用竹子搭建高脚竹楼,防止虫蛇之扰。

没有人想再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他们对那些达官贵人的脾性太清楚了,只要太子与诸葛亮一走,他们定然会现出本来面目,变本加厉的搜刮。

“诸位!乡亲们!”刘禅的呼喊声被淹没在混乱之中,此时他突然有些同情被火猪牛阵冲击的孟获,亏得对方还能在那种场面下聚起数百士卒……

许是被哭声感染,拥堵的人群哭声渐多,许多人家人新丧,亦是悲从中来,加入了嚎哭大军。

不一会儿已是哀声遍地,哭声震天……

知道的是刘禅、诸葛亮要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刘大太子哭丧呢。

“停——!”

【断喝触发】

被逼无奈的刘禅只好放技能了,一声闷雷般的大吼过后,百姓们才惊惧的停下了嚎哭。

“乡亲们!孤与军师非是不愿留下,只是曹魏尚在北方虎视眈眈,不得不回啊!”

这些日子以来,为了给汉夷同胞树立一个共同的靶子,刘禅在宣传中可是没少黑曹魏。

不过曹魏本身黑料就不少,完全不缺素材。

如今已初见成效,在许多南中人民心中,北方的曹魏集团十恶不赦,随时想要毁掉自己未来的希望。

“孤与军师若不率军回去抵挡,曹魏一旦南下,乡亲们将再遭战乱之苦,孤心何忍啊?”

百姓们冷静了许多,只是仍旧对未来没有太子和诸葛军师的日子充满担忧。

“孤与诸位约定,今后官府定会延续孤与军师定下的政策。若有人胆敢擅自改弦更张,致使民不聊生,孤定斩其头,言出必践!”

刘禅给出了定心丸,而后诸葛亮又亲自上前,多加安抚,百姓们这才纷纷起身,让出了一条通道。

刘禅率队出城,一路上挥手致意,回应着百姓依依不舍的道别,时不时仍旧能听到人群当中的啜泣声。

他抿着嘴,表情严肃,这种场景他不是第一次看见了,然而每一次都会触动他的心。

曾几何时,他也只是无力改变规则的屁民之一,但现在,他是规则的制定者。

他的一个想法,就能决定一群人未来的命运……

同乘一车的诸葛亮窥见刘禅的表情,会心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如果说他最看好刘禅哪一点。

那绝不是武力,匹夫之勇再强,亦不能以一人之力定国安邦。

也不是才智,有固然更好,没有,自由臣子服其劳。

他最看好刘禅的,恰恰就是此刻刘禅脸上表情的意义。

刘禅等人出城,城外大军早已整装待发,汇合之后,大军开拔。

滇池百姓依依不舍,扶老携幼遥送十里,方才在随行的李恢等官员劝说下回城散去。

然而大军向北行二十余里,忽听斥候来报。

“报——!太子、军师,有一支步骑人马自西北而来,观其兵力当在三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