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9.6万

第七十章 普及疫苗,官商之顺

书名: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字数:2198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2

第70章 普及疫苗,官商之顺

蒙恬是疫苗才开始发挥作用。

所以看起来人精神不足。

赵景,“将军,明日就得把天花一事公布于众,可想好了对策?”

蒙恬吸溜一下鼻涕,道:“赵大人放心,天佑我大秦,此事必定顺利!”

扶苏此刻丝毫顾不起形象,无力地趴在院子池亭里石桌之上,道:“扶苏实乃佩服赵大人,愿为天下百姓以身试险。”

“扶苏自诩君子,可与赵大人所言,惭愧难当啊!”

“这样吧,今日不记你我身份,我扶苏愿以大人为兄,扶苏年少一岁,还请景兄莫要推辞,否则我便是真的惭愧。”

围坐在石桌的赵景张张嘴。扶苏都把他话堵死了,他还能说什么?

“大公子此言折煞微臣了。”

扶苏却第一次显露不悦,“景兄不必再言,若景兄执意如此,便是嫌弃扶苏!”

赵景神情微变,“赵景不敢,既然大公子赏识,微臣便只能从命,还请大公子允许微臣依然称你为大公子。”

扶苏撇撇嘴,还是有点不高兴,但他知道这是目前表面上最近的关系了。

再近,那就只能把父皇出卖了。

蒙恬一直不语。他是明白,扶苏彻底折服赵景的心胸果敢,打算认了这个大哥。

本来就是他们皇子的事。

他何必去参合呢?

……

次日。

众人都恢复了精气神,再度神采奕奕。

这次出发,驴车上带着的不再是粮食工具,而是一个个拇指大小的铁盒。

载满了两辆车。

蒙恬一来到救灾集市,神情严肃,仿佛是下定决心,坦言瘟疫已在人群中爆发。

话一出,顿时引得人群慌乱。

他们是身残年纪大不能走,或者不想走,自愿留在颍州的。

如今瘟疫爆发,他们必死无疑啊!

百姓们哭天抢地,祈求苍天救救我们,祈求朝廷不要放弃他们。

蒙恬安抚群众,也在观察。

见时机成熟,他抬手一挥,让郎中们带着一箱银盒走过来,说这是朝廷研发的疫苗,专治瘟疫!

哪怕是已经有感染迹象的,都不怕!

除却疫苗,郎中们还熬制了一大盅的药。

都是他们按照打了疫苗后,对症身体调理的中草药。

熬制免费喝上两三天,基本就能药到病除!

群众们一听如此神乎,一开始有些犹豫。

直到之前那个姓花的老人,拖着一身的痘,拉着已经高烧的二牛,哭诉道:“还请老爷救救我们。”

蒙恬见此,暗道果然。

这颍州的人皆是潜在感染者。

其他人一看,都明白了过来,慌乱地往四处散开。

郎中不计感染风险,直接上手给花老人、二牛注射第三代疫苗。

一人负责接种,一人负责递送一碗中药,旁边的将士则命他们暂留一个时辰,观察观察。

一切都井而有序。

蒙恬也在这时露出自己种疫苗的针口,对大家说:“前日歇息,并非他事,而是我们自己也感染了瘟疫。”

“天佑大秦!叫朝廷得了治疗瘟疫的疫苗!我们为了让百姓用得放心,便拿自己做实验,先替大家试一试这疫苗是否有效。”

“现在,某可以大声说,此疫苗实乃瘟疫天敌!我等感染两日,两日便绝,如今更是生龙活虎!”

话落,一路过来的将士郎中都掀起袖子,露出那密麻的针眼。

群众见状,顿感朝廷之伟。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大秦,是个好大秦!”

别说这疫苗有没有效,光就官老爷们以身试险一条,足矣!!

百姓们纷纷放下芥蒂,一个个排着队来接种这个疫苗。

……

今日这一场,只有蒙恬过去了。

扶苏因身子还略有些乏力,便留在了府里,照顾一下躺在床上的淳于越。

淳于越接种的是三代。

只是人年纪大了,难免身体有些吃不消。

好在接种的第二天,能正常上下床,吃饭了。

赵景还跑过去看过。

倚在门口,赵景说:“淳博士,你平日里还是应该要多锻炼锻炼啊,你瞧你,接的还是最温和的,都能躺一天。”

淳于越喝着扶苏递过来的药,朝赵景翻了个白眼。

这两天因为赵景大胆的行为,小老头对他的芥蒂消磨了不少。

心中也是有点佩服,像赵景这种不顾生命危险的人,勇替天下苍生,博一场。

所以,此时他只是翻白眼,而并非阴阳怪气。

说到阴阳怪气,淳于越又是苦恼。

自己又该如何向赵景开口,要那个纸的制作方法?

孙孔子几天前可专门派人来催他!

还说嬴政疯了,居然把纸卖给了底层黔首?!他们大字都不识几个!!

儒家如今是急需垄断纸的发售使用,急上火了!

急疯的他们甚至都跑去偷店铺里面的纸!

被衙门的人抓到,当众打了二十大板才给放了。

反正这几天儒家是丢尽了脸面。

相反法家,李斯这厮夹带私货啊!!

他在集市上,用纸,每日去颁布诵读秦律。除此之外,每条秦律下还注释了法家言学。

这让街头黔首们听了都说法家好!

也因着秦律的每日普及,咸阳内的犯罪几率大大减少。

黔首们的积极性也高,每日一颁布新的秦律,他们就立马围过去,一字一逐地听着府衙大人念道上面的字。

念完后,他们还去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认。

把这当成自己能辨文识字的机会。

甚至还带动了一些知识分子,每日大清早地跑过去候着,就为了黔首们请教时,他们能说上话。

男女老少皆有,可谓是牵动全城。

除了纸的售发,还有精品细盐的垄断。此盐通体雪白,一出世,便从感观上赢得了胜利。

嬴政通过官商,是在咸阳内展开了四五家盐铺,都是卖这种盐。

价格亲民,半两一罐,一罐足整月!

这可是朝廷的牌子,自然没人敢过来恶意竞争。

虽然,一开始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富商,跑过来砸场子。

但一进门,他们看到官老爷站立门庭,个个又吓得不敢造次。

据说巴清与府衙开门第一日,就卖了足足一个金!

羡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