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9.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三章 蒙恬要来了
第53章 蒙恬要来了
赵景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垛纸。
足够让他每念一个名字,撕下一小截碎片,写上文字。
与传统的“壹贰叁肆伍”不同,赵景特意写的简笔。
领到碎片纸的众人都对上面的字表示新奇,纷纷找旁边的人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也有听到赵景读出来的字,依葫芦画瓢地读了好几遍。
仿佛觉得,这是他们认识的第一个词。
终于发放完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赵景最后再对大家叮嘱,千万别弄丢了,这是很重要的东西,也别借给别人之类的。
众人纷纷应是。
……
夜色逐渐降临。
古代的条件稍逊,百姓基本上都没有夜生活,为的是节约烛灯、煤油。也可以说是没人能买得这些玩意,更没人愿意大量使用。
所以,扶苏那边的救援被迫暂停。
连伤员们都在简单包扎好后,主动地睡了过去。
贾府。
几个工匠们被赵景带回来,为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能尽快接触研究。
工人们明白自己肩抗的责任,到了地方就趁着还有太阳光照,逐一考察起贾府的一砖一瓦。
赵景毫不吝啬地掏出自己制造的粗纸与碳墨,供工匠记录使用。
后一步回到贾府的扶苏,下了车就是看到这么一场景——不少人或蹲或趴或站着,屹立在大门围墙上,手里拿着纸和一小坨什么东西,写写画画。
好奇心驱使他上前观察。
遇到实在不解之处,便问:“为何要记录这个?”
认真工作的工匠被人打扰,刚想转头骂一句不要打扰他。
结果一看来者是那身份尊贵的大公子!
吓得他手里的东西差点没拿稳,哆哆嗦嗦地回答,“大公子,是赵大人让我们来研究这些建筑的抗震原理,我们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觉得有用之处,相继记录罢了。”
扶苏没在为难,了然地点头。
工匠所说一事,他在路上就听暗影卫说了。
他倒没觉得怎样,甚至还在心底支持赵景这次的行动。
瞥了眼工匠手里黑乎乎的东西,扶苏指了指,又问:“这是什么?”
工匠顺着方向看去,发现扶苏所指是碳墨,便道:“是墨,赵大人把一块好墨又切又磨的,分了好几坨,说让我们随便用。”
“大公子,你别说,赵大人可真聪明,这墨不沾水,画出来的东西还挺好。”
说着,工匠向扶苏展示起自己的作品。
能当工匠,自然也对画制图一事略有些了解。
扶苏看着上面简单几笔就能一眼了然,他十分认可。
末了,注意到工匠干燥起皮的嘴唇,扶苏贴心地对身边的侍卫们吩咐:“去准备几碗水供给大家饮,别累着他们了。”
侍卫,“诺。”
带侍卫们每人两手端着水出来,递给还在忙碌的工匠时,大家才恍然明白过来,向着府邸齐声高呼:“大公子善!”
在最后踏进屋院的扶苏闻言,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这一天对扶苏来说,身为救援队的指挥使,无一是最累的。
但这却是他十几年来最充实的一天!
他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感到快乐!
“嗯?大公子来了?”
在扶苏踏进屋的第一时间,赵景便从满桌的纸堆上抬起了头。
没错,累了一天的扶苏并没有回自己屋,而是直奔赵景住所。
扶苏站在门口,见赵景主动问起了自己,也好免去了他敲门的礼仪。
“赵大人,朝廷派人说,父皇派来的救援官员已经到颍州城口了,是蒙恬将军。”扶苏将自己在白天得到的消息直接说出。
赵景闻言,倒没有觉得意外。
发生灾难,是最容易引起群众暴乱。
朝廷派出一位将军过来,也能说得通。
一是告诉大家,我秦始皇或者说朝廷,我们很重视你们。
二是对心怀不轨之人一个警告,休想借此事挑起争论,否则我就武力镇压!
所以赵景不觉得意外。
不过说起来,他也有事要向扶苏说。
于是,赵景将自己把以工代赈提前实施的事情告诉了扶苏。
并且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也说了出来。
这些扶苏都知道,但是他还是有一点不明白,“赵大人,你既然做了,也是为百姓们好,又何必向我说呢?赵大人所做之事,我扶苏必当支持。”
赵景却摇了摇头,随后低下头,将目光放到自己的桌面上去,说道:“大公子信任微臣,是微臣的福气,但微臣不可事事都自己做主,否则这就是越界。”
扶苏听后,张嘴就想告诉赵景你我不必分君臣,你都是我父皇流落在外的皇子,有什么君臣之分呢?
但又一想到嬴政临时所托,让他不要揭穿了他们的关系。
扶苏就像是浑身被蚂蚁爬来爬去,不自在极了。
不过赵景说到越界,他又补充了一些,“大公子可能知道以工代赈这事,但不知道微臣带来了什么东西。”
扶苏:“?”
还有其他东西?
这个扶苏是真不知道。
“赵大人请讲。”扶苏坦诚问道。
赵景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指了一下他桌子边上,一杯冒着热气的酒樽,“劳烦大公子,先喝一口这东西再做评价罢。”
扶苏闻言,终于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不起眼的酒樽。
心底不由得疑惑,这是要他喝酒吗?
可等走上前一看,酒樽底部居然还有几片叶子!
这让扶苏脸上的疑惑更甚。
见赵景脸色无异,扶苏短暂地思考了一瞬,觉得赵景没有理由对他下毒,便大胆地端起酒樽,小抿了一口里面的水。
骤然,扶苏瞳孔一缩,入口的热水带有微微的苦涩,可咽下肚去,唇齿留香,尝出了于往日任意一水饮不一样的清香。
余香缭绕唇末,勾得人还想再来一口。
扶苏这样想的,也照实做了。
然后惊奇地发现,第二口远没有之前的苦涩,剩余的全是说不出来的甘香。
“好饮!”抿了抿嘴唇上的水渍,扶苏喟叹道。
赵景这时才终于露出了笑容,“大公子廖赞,若是能将这茶叶再晒个十几日,那味道颜色才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