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斋记事簿
作者:墨上先生 | 分类:游戏 | 字数:30.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07章 欧呦,还不错哦!
当天工作结束,我回到永日斋,看到王美晨也回来了。
昨晚上大家玩了个通宵,今晚上如果再这样,恐怕会有人“精尽而亡”了。
所以,美惠子给每个人都安排了房间,大家就此休息。
本来,我是要自己租住一个100平的大套间,现在,永日斋里除了我,还有王美晨,山口纯一郎,苏柏树,奶茶博士,蓝姬,李阿牛,还有一个不能算是人的卟噜卟噜镜,那么再加上主人美惠子,一共就是八个人了,房间就安排得满满得。
王美晨张嘴笑道:“哇哦,好大的剧组啊!”
“好像在录跑男。”我笑道。
大家一起嬉笑着入睡,第二天醒来,我跑去上班。
教学部主任安排两个新老师在下午试讲。所有没有授课安排的员工,都坐在底下听课,算作学生,在听完后给予自己的意见。
每一位同事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不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感觉又回到了中学时代。高中时学到的理科知识早已还给老师,也没有温故而知新的想法,所以对于理科组的课程,我只是在形式上予以配合。许多年未听的高中理化,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的,看得出其他老师也不是都明白,我自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过无论多少年未听,语文课还是都能听懂的。
在语文课上,我讲《前赤壁赋》。谈到苏轼忆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由动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作为个体的人,不可避免得终将死去,化作草木光芒,烟尘水汽。这是作为个体的变。然而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全部,宇宙守恒,因此也可以说,每一个人事实上都始终保持亘古以来的样子,丝毫不动,永远不改。这是作为个体的不变。然而两者并不冲突,只不过是从两个角度来看问题。当然宇宙只有一个,因此两个角度事实上也是一个角度。这就好像“故宫”和“紫禁城”一样,两个词语说的是一个东西。这与苏东坡在《赤壁赋》里所讲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这样读读讲讲,我每天中午和大家一起买餐吃饭,晚上回永日斋吃吃晚餐,四处转转,时间很快过去。转眼间,我到京翰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期间,生活平平淡淡,工作顺顺利利,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山口纯一郎每天都给我们做他拿手的料理,当然有时候也拿我们做小白鼠,实验他新创造的菜肴,不过神奇的是每次都很成功。
而山口美惠子每天都把房间整理的干净漂亮,让王美晨慨叹道:“家里还是应该有个女人的。”
这种生活,真的很有趣,所以我开始铺平稿纸,把这些事情都添油加醋有真有假得记录在了我的小说里。
生活好像柴米油盐,我用电脑来做案板和厨刀,把它们做成了一道精神大餐,奉献给你,我的读者~
小说的名字,就叫做《永日斋记事簿》。
嘻嘻~
而另一边的京翰一对一,办公室里也有很多趣事。
入职几天之后,一位新的同事加入了教学部。
这位新同事也是一个美女,这倒是很合京翰的风格。此女姓黎,名乐姿。天津人,身高一米五八,身形比例合适,总体感觉富态。爱好运动,并且唱歌也很好听——这个曾经亲自聆听过,非为传言。人如其名,爱笑,好欢乐,不过貌似正常人都有这样的特点。网名很有趣,叫做“黎小妹妹”。我一看到这个名字,马上联想到了苏小妹,心中立增几分喜爱。
黎乐姿教授化学,因此和李伊芳在一个办公室。
很快一月将了,同事们不可避免得开始谈论工资问题。我也与大家一起,期待着工资的早日发放。这样有一天,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信里用很经典的办公语句告诉我工资已发。
我的兴奋如同即将涨停的股票,压也压不住。借中午吃饭的空当,兴冲冲得跑到银行。插入磁卡,略加操作,屏幕上显示道:“初子路先生,您的卡内余额为1632元。”
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被称作“先生”。这种感觉,夹杂着收获的喜悦和被尊重的欣喜,让我的脸庞红晕不断,宛若桃花。
工资发完没有几天,一天教学部主任照例召集大家开早会。会上,教学部主任提出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改革计划。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教学部的职能。京翰一对一主要是为全日制学校的老师在课外兼职服务的,近年来因为市场的扩大,开始以“教学部”的名义,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和辞职的全日制学校教师,加以培养。这样以应对日渐繁忙的教学工作,替代某些不能按时授课的全日制学校教师,并为日后创办自己的全日制学校作准备。
因此之前的诸位老师,很少在办公室待着,基本上是不坐班的。部里也基本没有自己的活动。这次教学部主任的计划,是要改变教学部的这种现状,真正做起教研工作来。具体就是出题目,出试卷,出参考书,为在京翰工作的各位老师和来求学的学生们服务。
领导的指示,大家当然都没有意见。我所得到的具体工作是起草改革计划,并负责编写一个电子杂志,作为京翰青岛的内部杂志,提供给在京翰青岛工作的老师们阅读。
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动手行动起来。
首先,是改革计划的写作。我自觉这工作简单之至,因此未曾思索,三下五除二,就把文章写了出来。
谁想到,这份“理所当然”的改革计划,遭到了教学部主任的全面批评。她骂这文章“全部都是理想化的内容”,我只好拿回去重新编写。改稿得到了教学部主任的赞同,终于顺利通过。
有了改革计划的经验,我做起内部杂志来,得心应手了许多。
首先,我征集了教学部每一个人的意见,并要求大家都给杂志起一个名字,并对家教——学术上的称呼是“个性化教育”——给出自己的定义和评语。大家都很配合,我的邮箱很快就收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回复邮件。我把大家提供的名字列成名单交给教学部主任,教学部主任选择了黎乐姿起的“师说”作为名字。这个名字有典可循可谓内涵丰厚,简洁明白可谓易于理解,着实是一个好名字。
教学部的内部杂志,由此定名。
其次,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杂志设定栏目。教学部主任为我提供了京翰集团的内刊作为参考,又另外拿来一本青岛市教研室出的杂志供我学习。在此基础上,我没费多大力气,便将栏目设定完毕。
接下来的工作,是撰写文章。
除了一篇由李老师提供的文章外,其他的文章全部由我一人撰写。当然,其中“老师有话说”的具体内容,是由各位老师的邮件组织而成的。因为第一篇是名师访谈,于是我过了一把记者瘾,对教学部主任进行了为时一个小时的采访。
采访开始,作为礼貌,我首先对教学部主任的教学成绩进行了一番恭维。教学部主任听后,脸上浮现出喜悦的表情,看起来很高兴。赵本山小品里的“给谁戴高帽他都乐”的说法,在此处绽放出璀璨的光辉。其后,我一步一步得按照时间的顺序,与教学部主任一起梳理她十几年来的教学历程。不得不承认,教学部主任确实属于事业有成的人物。自大学毕业以来,她先后从事过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学工作,在公立学校、中外合资学校和私营培训机构之中始终游刃有余,脚步跨越多省,教授学生数千,可谓桃李满天下。
采访过程之中,恰好有一位教学部主任之前的同事打来电话,说道教学部主任是她的偶像,恰证教学部主任言之不虚。她的辉煌成就和丰富过往,为我之后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样大约经过一个小时,采访结束,大家各有所得,纷纷喜笑颜开,会谈取得圆满成功。
采访过后,文章很快写好了,教学部主任的审核也顺利通过。之后,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再在晚上加了一个班,完成了序言的创作。把教学部主任提供的文章剪裁得当,单独填充了一个栏目。又在软件附带的动画基础上加进京翰青岛的介绍,整个杂志的栏目内容便告完结。
之后是杂志封面封底的设计。我所采用的编辑软件自带封面封底,我只是使用了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更换了软件提供的样板杂志的阅读风格,再加上背景音乐,这本为教学部编写的电子杂志,在经历了大约一个星期的辛勤工作后,便宣告诞生了。
完成的时候是个晚上。我做完之后,发给教学部主任审阅。教学部主任稍微给了一点参考意见,我又修改之后就顺利通过了。这样过了一个周末,第二个星期的早晨,我兴冲冲得把杂志拿给同事们尝鲜阅读。
大家的反应还不错。我高兴极了,笑着总结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所以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换句话说,它不仅是我的作品,更应该是“我们”的作品。”众人交口称是。
在第二天举行的教学部全体会议上,教学部主任对我的工作进行了表扬,并要求以我为中心,组建一个专门的队伍,将《师说》杂志持之以恒得创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