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无垠
作者:辰小序 | 分类:科幻 | 字数:44.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0章 芯片还会自己变强
第140章 芯片还会自己变强?
2024年5月31日,这是很多人狂欢的日子。
尤其是华威Mate系列的粉丝,这是华威Mate系列自40系列以来,整整四年了,第一个完整的产品,麒麟回归、5G回归,王者归来。
但,对于其他的竞争对手来说,那可是有点儿不太美好。
尤其是高通。
当年的麒麟和自家的骁龙旗舰,在性能上只能说旗鼓相当,而从出货量上,在990时代就已经被麒麟吊打——麒麟990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甚至比自家同代旗舰多三五倍还多!
如果不是后来麒麟系列无法生产,后果真的是无法想象。
但今天,它回来了,而且一回来就是王者之姿——甚至是王中之王!
2041集团,在首代珠穆朗玛芯片的发布会上曾讲,他们不做手机芯片,这对于高通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但今天,结合了珠穆朗玛二代的麒麟·腾势系列横空出世,它算海思的,但是却有了2041的基因,甚至是结合了它最强的一面。
因为有台积电的参与,华威调整9010产能、调整产品线的消息其实很难瞒得住,高通也早早的接到了消息。
于是,今天,高通的CEO安盟特意早早的打开直播,等着看Mate80系列的发布会,倒不像是观察竞争对手的,而像是受审的。
那种感觉就像什么呢,一个犯罪分子,明知道自己犯的事儿铁定是个死刑,但没有死到临头,总还是有点儿不死心,想要看看,结果出来会不会是一个死缓。
安盟此刻就是这种感觉。
“2041还没有真正下场,2041还没做手机SOC,2041推进的排山系统联盟还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力,2041……只有麒麟,我们至少还能撑一阵儿,哪怕是死缓也比死刑立即执行要强。
一直到发布会正式开始了,安盟还在碎碎念:“旗鼓相当旗鼓相当旗鼓相当……”
……
发布会正式开始,除了几个广告宣传片之外,那就直接上了大招了。
一上来,就直接是麒麟9100与友商某龙8Gen3以及友商A17的全面对比,华威很客气,没有说全面超越,只能说旗鼓相当。
而对应的产品Mate80、Mate80Pro以及Mate80Rs更是延续了Mate系列的经典外观设计,双环交叉的摄像头布局更是延续了Mate系列的一贯特征,可谓是灵魂所在。
“嗯,这一看就很Mate。”
“爷青结,完整版的Mate啊,终于来了!”
“这还是麒麟9010的版本吧?这里边没有2041的事儿吧?我可不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基础版?”
“对,肯定就是,我说,这次参数对比怎么这么谦虚呢,还搞得旗鼓相当,原来还有后招!”
所有人都没忘,曾经程旭在私域人工智能的发布会上说过的话——一款应用了私域人工智能微型模型的手机芯片就会在这里被发布!
而于东也丝毫没有卖关子的想法,直接就请程旭上台,介绍私域人工智能用在手机芯片上所有具有的优势。
“旭哥!”
“我旭哥!”
“咱旭哥!”
……
程旭一上台,直播界面满屏的弹幕写的都是“旭哥”两个字儿,仿佛所有人都跟他很熟似的。
“大家好,非常荣幸哈,能够在这样一个万众期待的时刻,来给大家介绍人工智能在硬件设计领域的与应用,私域人工智能大家都知道,给大家十秒钟的时间回忆一下,你们知道的我就不讲了。”
程旭故意顿了顿,等待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浮现对私域人工智能的更多印象。
“私域人工智能,企业和家庭版,很多人都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手机版大差不差。”
程旭如此说道:“虽然,一片珠穆朗玛二代性能确实不够强劲,不能和企业以及家庭版相提并论。但是,结合天崩系统,链接我们的云端智慧能力服务,其实际效果也是十分强悍的。
“真实性能能够达到一半以上水准,而实际体验,几乎能够达到95%以上的水准。
“就像手机处理器,它有峰值性能,你玩儿游戏的时候可能需要峰值性能,但你看个小说,应该不需要吧?这个时候,大核都不工作了,甚至一个小核就能满足伱看小说的需求。
“私域人工智能的情况是一样,根据我们的长期对家庭版观测和评估,家庭版50%的性能就已经能够覆盖95%以上的使用场景。这是一。”
程旭说着,伸出一根手指。
“覆盖95%以上的场景,我的天!比我想的要强多了!”
“确实,家庭版最少也是两个珠穆朗玛二代芯片以及一大堆其他硬件的集合,而且那个芯片是个服务器版。”
“快别墨迹了行吧,直接说多少钱,我要了!”
用户对此是有预期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家庭版的硬件配置,那是专门的芯片阵列,而手机呢,这么小一个,能有一半的性能,覆盖95%以上的场景那是绝对超出预期了。
很多人已经嗷嗷着钱已经准备好了,放马过来吧。
而这个时候呢,程旭伸出了第二根手指,他接着说道:“第二、峰值性能长期保持。什么意思呢,利用私域AI微模型进行控制器级指令调度、系统级线程调度。
“还有0.22V的端电压保持,它对功耗和发热的控制完全可以保证它一直保持在峰值频率,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峰值频率就是平均频率也是最低频率,可以做到完全的不降频!”
“卧槽!这牛逼了!”
“是啊,很多企业标称以及测试软件测试出的性能,那都是峰值性能,在实际使用中,能够保持多久,那就很难讲。但实际上,平均,甚至是谷值性能才是影响体验的关键因素!”
“入入入,必须入,就算是没有私域AI,就光凭这一点,重度游戏用户就必须入!”
……
程旭稍微顿了一会儿,伸出了第三根手指:“第三、这是一款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会变得越强的芯片。”
“嗯?”很多人都懵了,这啥意思啊?芯片还会自己变强?
这个问题,别说看直播的网友了,就是现场被邀请而来的一众专业人士也很懵。
程旭点了点头:“是的,你们没有想错,芯片就是会变强,这是一款具有成长的性的芯片。刚刚说了,这款芯片是利用私域AI微模型进行控制器级指令调度、系统级线程调度。
“人工智能模型啊,它具有成长性很奇怪吗?它在做重复工作或者带着ARM的传统架构做重复工作的时候,模型就就会成长,就会越来越强。这就是HB架构最大,也是最关键的特点!”
“嗡~~~~~”
现场瞬间响起一阵“嗡嗡”声,都是在跟周围人讨论HB芯片的这个特点的。
而网络上,看直播的网友已经炸了:“这有点儿颠覆认知,只听说过手机越用越卡的,这芯片越用越强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这符合人工智能模型培养的一般规律啊,尤其是2041的小模型理念,只需要少量的数据就可以利用条件概率模型算法进行模型培养。
“调度指令和线程的微模型能通过不断的使用、培养升级,也不奇怪啊!”
“2041的发展思路太清晰了,价值判定、小模型理论、模型培养与成长,人工智能——不管是哪一个产品,好像都是这么一条线,这一条线就是纲,提纲才能挈领。
“我现在有点明白2041为什么不担心技术泄露的问题了,只要这条纲领上的东西不泄露,只要这条线还在2041的控制之下,那所有的一切都完全还在2041的掌控之中。”
很多人又开始扒历史资料,给其他复习2041的发家史了,从HB体系,到价值判定、模型理论等等等等,这一切回归到今天,又都串成了一条线,让这一切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
甚至有人已经看出程旭给2041实验室制定的基本策略——提纲挈领,2041把握“纲”,然后借此掌控由公开接口散出去的功能与模块,也就是全局的“领”。
2041是公开了很多的系统和接口甚至智慧能力,但“提纲挈领”保证了这些东西还都在2041的体系之下。
在这个时候能分析出这一点,民间还是有高手的,眼光的确不一般。
“不明觉厉!”
“确实,微模型进程控制、指令控制又是一个这种策略的经典体现啊!”
……
“第四,”等大家讨论完了,都缓过劲儿来了,程旭又伸出了第四根手指。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而网友们则是快疯了:“卧槽!没完了是吧?第四,还有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