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作者:陶歌破 | 分类: | 字数:84.1万

第二百二十四章 要求

书名: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作者:陶歌破 字数:4453 更新时间:2025-02-25 01:58:35

闰土一离开,通判就叫人去,“跟成掌柜说一声,事情府尊大人全部知晓了,让其想想应对法子。”

嘉新这边也开始大兴土木。

先从学校开始。

闰土这几日时不时的也过来看。

有着很多的机器同时操作。

投入的钱不少。

搞施工,闰土的空间能发挥大作用。

自己的空间如今有差不多百亩了,强的很。要是没人的时候,直接用空间搞事。

可以存放很多的东西。

直接把这里的土往空间里放。

直接就能省下不少的人力物力。

到晚上的时候人少了。

闰土就围着工地走了一圈。

所有的土都刨走了,地基也打好了。

第二天的时候。

所有的工人都傻眼了。

看到了眼前的这幕。

前两天才开始动工没多久,今天就直接全妥当了。

揉了下眼睛,可眼前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

“你看看那儿,昨天明明记得有一堆土的,去哪儿了?一晚上的时间都不见了。不会是闹鬼了吧。”

“别瞎说,你可别吓我。好好干活吧。在这里做事不错,昨天的菜还有肉呢。”

干到了中午的时候。开饭了。

所有的工人都停了下来。

食堂是临时搭的一个棚子。

环境是简陋了点。

可伙食好的很。

“今天竟然还有肉,这么多的肉。”

有个工人对掌勺的说道:“师傅,吃不完的我能不能打包带回去。这么好的肉想带回去给我家娃娃也尝尝。”

“不行,在这儿吃饭许吃不许拿。”

可这个工人还是偷偷的拿了个袋子,把肉菜都倒了进去。

又去打饭。

在这里吃饭只要自己想吃,吃多少都行。

闰土也到了这边看看情况。

学校工程的事情不能开玩笑,质量方面的他要亲自来把关。

闰土也打了一份饭菜。

还行,这么多肉食倒是没有偷工减料。

他穿的是便装。

不过掌勺的人看着闰土的穿着就知道是个管理对他很尊敬。

忽然看到旁边有个工人把肉食都放进了袋子里,他连忙过去,一脚踢了他。

“跟你说过,这里吃饭许吃不许带。你想吃多少都行,不能带走。”

闰土走过去制止了他。

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闰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大家伙好好干,自然亏待不了大家。

但什么都要按规矩来,自然有了许吃不许带这个规矩那就要遵守。工钱给的是足的,也不会拖欠工钱,这些钱给家里人买肉吃还是没什么问题。

从今天开始,菜定量,超出的部分得给钱,当然多出的部分也可以带回家。饭随便吃但也不许外带。”

说完后便离开了去。

他看着这个动静,要想建成个学校起码要大半年时间。

听到闰土的话,管工程的人连连称是。

普通工人不认识闰土,管理者认识。

突然下的决定,让所有的工人都有些气愤。

明明菜也可以随意吃的,能吃多少是多少,现在只有饭了。一下子待遇降低了这么多。

“老王,你怎么回事。往袋子装菜做什么?害得大家都没的吃。”

“我想带回去给我老婆孩子吃。”

一个个的很生气,还想打他。

不过有着好些都是一起干活干了很久了的,打人也不好。

到了下午的时候,再次开饭。

这一回每个人都定量了。

“这么多的菜?”

虽然是定量,但是给的菜足够两人吃的。

“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添点。”

“够了够了。”

他们还以为肉菜会减少呢。

“老王,你还往袋子里装。”

老王:“老板不是说了吗,菜定量了,多了的话可以带回家。”

“是这个理。还有没有袋子,我也打包点回去。”

没有袋子,直接把碗拿了回去。

这样干的人不少。

很多人带着食堂的饭菜回家去了。

干完了活回到家里。

工地上的活挺累人的,但是吃的油水好,补充了营养就不会觉得那么辛苦。

工地的活比码头上扛包的还是要轻松点。

嘉新的待遇比嘉善的还是要小很多。

“这是你买的?怎么还下馆子买肉呢?那多糟蹋钱,咱才挣几个钱。”

“不是买的,工地上打包的。”

“工地上带过来的,老板不会怪罪伱吧,到时候别被开除了。”

“不会,大家都这么干,老板都知道。”

这时候才放心下来。

那是一件大好事了。

带回来的有很大一块的肉。

嘉新同样是分穷人和富人。

没吃肉的人也多。

“香不香?”

“香。”

油水非常的足。

猪肉不值几个钱。

天天宰两头猪都不会对工地的工程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对工人来说,能让他们有更多干活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四章 要求

学校是陆陆续续建的,建了好几所。

有着不少的记者过来。

对着新建的小学拍照。

还有询问着那些工人的情况。这些都是报纸和杂志的素材。

问到了工资,干活一月十块大洋,一天工作八个小时。

马上在报纸上刊载了。

算是很不错了。

招了不少的人,学校的话主要是校长。

学校已经建好了,还得先去注册。

校长去找了下教育总长。

“我要见一下总长。”

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搭理校长的。

一个个都当没听到。

校长找了个穿着好点的人,“你好,我要见一下总长,需要注册学校。”

“见总长?总长忙得很,哪有时间会见你。注册学校?小学还是中学?”

校长:“小学。”

一听到是小学,他立马失去了兴趣。嘉兴现在在大建学校,小学中学有着很多所,一直有新的学校,现在的教育的部门非常的热门。

现在嘉新的小学,甚至随便搭个棚子,教上几十个学生的那种也算小学。他可看不上。

“地点在哪儿?”

校长:“凤桥村。”

“这边的地方可不行,小学?他们的吃饭都是大问题,还去搞小学学校?”

校长:“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现在的小学学费是全免的。

他看着校长的样子有些发笑。没有再搭理他。那个村子的发展不太行。不需要什么学校。

在这边要教育的部门签字盖章才能拿到资金。

校长等了五分钟都没有看到负责人来。

而要注册学校是需要总长盖章的。

没有法子,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从口袋里摸出了点零钱交了过去。

交了钱后,对方的态度大变。

“校长先生,我现在就带你去见总长。”

各个地方都一样。

嘉善还好点。

这边不是太好。

还是没有见到总长,是一个小头目。

没成想到了这边还要交钱。

总长的胃口更大。

这是当下的规则,校长遵守规则再次给了钱。

总算是见到了。

只一下子,各种手续就都齐全了。

无论到了哪儿有钱还是好办事的。

也还算好,最起码给了钱,事情还是给你办了。

拿到了经费回镇里去。

这个镇小学,能包容几百个学生。

就算是全部免费,加上老师的工资,这些七七八八的钱,也花不了太多,经费已经到手了就好。

拿着手续回到工地上来。

现在的这个工地,已经建好好了差不多百分之一十。

镇上地皮比较大。

以学校为中心,分为了好几块。

住户区,商户区。

商户区是要租出去的,租金不会太多。

校长把人全都拉到了这片工地来。

不少的市民到了这边。

学校都建起来了,也上了报纸。

有着很多的小商贩开始在租店铺。

“这里一个月的租金只要一块钱?”

一块钱在不少人眼中感觉跟白送一样了。

这边穷是穷点,但这毕竟是学校外面,人流量还是比较多的。

“对,一块钱,但是只有三年的时间。要的话马上就可以签合同。”

“一块钱啊,我要两间店铺。”

“一人只能一间。”

“这样啊,行吧,那我要一间。”

有着好几十个门店。

才第一天就要下了一半。

剩下只有一半了。

很多拿到了合同的赶紧回家去。

要把这个消息跟亲朋好友说一下。

“你知不知道那块工地,学校新建起来了,还有一批商铺也建起来了,只要一块钱一个月。”

“一块钱?我现在租的那个店都要五块。生意做不下去了,赚不回来,正准备退了呢。”

“那你还犹豫什么,明天赶紧去一趟,晚了可就没了。”

“才一块钱,不会是骗人的吧。”

“不会骗人,骗人也不至于一个人才骗一块。我怕的是到时候还会有各种的费用,保护费这些。”

“倒是个问题。但是别的地方不一样也有吗,给谁不是给呢。”

马上拿下了决定下来。

一周的时间,几十个店铺全被租了出去。

“上学都不要钱了?这么好的事情?”

“怎么,你要把你家的娃送去上学?”

“我家大娃现在十岁了,能帮家里做些事情,还能去打工。二娃才六岁倒是可以去上学。可是这个免费的消息,我还是有些担心。免费,人家图什么呀。我可不信现在有这样的大好人。那些大老板们哪个不是吸血的。”

“这是府尊大人支持的。嘉善那边知道不,都是免费的。咱这边施行的比较晚。但好在现在也有了。”

“可以去试试,到时候还要收钱的话,就退学。”

“都上了报纸了,应该不会有假吧。那么多的学生,就是不要钱才去的。然后他又收钱了,也下不了台。”

同时还有招先生的信息。

也上了报纸。

老师的薪水直接给四五十块钱,并且还有各种贴补。

这差不多是普通工人的三倍薪水。

要是高等学校老师的话,这个钱还少了点。

可这仅仅只是小学。

在这边,四五十块钱的绝对是高薪水了。

一时间过来应聘的先生也有不少,还有外地的。

两份试题,一份德育,一份文化题。

长相过的去,考试成绩差不多的,品德好的,都录用了下来。

就是一个小学而已,用不了太大的文化。以后再优胜劣汰。

只要品德好,长的不寒碜不会吓坏小孩,好些直接就录用了。

这边的人才暂时比较少。

还会从嘉善调一批人过来。

一批中学毕业的人,过来教小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经过了一段时间。

有着不少的家长愿意把小孩送到这边来。

还有着不少的家长知道这边是免费的之后,直接在私塾退学到了这边来。现在还是有着不少的私塾。

因为是才开始,只要不是特别奇葩的,学校都接收了下来。

这个小学差不多走上正轨了。

学校周边的商铺也开了起来,租金一个月才一块钱。

这边的生意很快就带动了起来。

理发的,卖服装的,卖小吃的,基本上都有。

才十来天的时间就变的热闹起来。

慢慢的开了不少的学校。

闰土一家一家的去看。

学校的经费是比较充裕的。

一些个校长很多都是嘉善的中学大学的毕业生过去的。

闰土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不少人还认识。

到了凤桥镇来。

“大人,您怎么来了。”

“怎样,你这个校长做的还顺利吗?”

“算是走上正轨了,一切都好。知道读书不要钱,附近的百姓也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可还是有着一些不愿意的。对了,大人,有个事情我要跟您说一下。嘉新教育处的,官僚氛围太重了,动辄要钱才给办事。也没明着说要钱,但我给了钱之后,那些个人才办事热情。”

“有这回事?”

桩桩件件的事情太多了。

管着个嘉善还好,还有个嘉新,搞不过来。

还好的是毕业生越来越多。

各部门的人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我知道了。你好好做事。”

嘉新的成老板如今害怕的很。

他早就收到了通判的消息,做了一些准备。

包括舍财。

知道闰土在大建学校。

直接捐了十万大洋给学校,算是花钱买命。

半个月过去了,闰土完全没搭理他。

让他不理解,是不是闰土没放在心上。

他害怕的很。

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稍微好点。

他在嘉新做了十几年的生意了,知道最开始的时候闰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