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作者:陶歌破 | 分类: | 字数:84.1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做事

书名: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 作者:陶歌破 字数:4366 更新时间:2025-02-25 01:58:35

湖州。

“府尊,查到了。”

“谁做的?”

灭门的惨案。

湖州动用了衙门的人去查,这个事情很大。

得给大众一个交代。

好几天的时间终查到了些线索。

湖州知府也想知道是谁那么的猖狂。

竟然在府城做下这样的事情。

连灭了两家。

一家二十多口一个不留。

一家六个男丁。

“胡家的人,杀人的是嘉善的人。还是衙门的人。”

“衙门的人,行此匪寇之事,欺人太甚。”

知府还有些生气。

要是土匪干的还没那么生气。

公家的人做的,还是外地来的人,让他怒不可遏。

“给朝廷上折子,把这个事情好好的说一说。等等,先跟那个张若松说说这个事情。”

都在江浙为官,官阶一样,尽管没有打过交道,互相多少有个了解。

想着先跟闰土了解一下情况。

可不管什么情况,做下这样的事情都是不给他面子。

有点感觉着颜面扫地。

“那张家的人呢?也是同一批人做下的?”

张家的更过分,张府的人全死了,毒的很。

“查到了,张家的惨案是吴家拳馆的人做的。起因是胡家的人给了拳馆钱财,数千大洋,把事情给做下了。”

“这些个江湖人士,视法度如无物。”

知府更加的生气。

闰土那边不好操作。

但这个拳馆的,可以派衙门的人去捉拿。

上一下告示。

同时还给闰土修书一封。

“拳馆的人现在已经逃出湖州,不知去向。”

现在调查有点难。

犯下事情,就算是命案,逃脱了当地,换个地方隐姓埋名也就行了。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身份证。

只要手里头有点钱,哪个地方都能去得。

嘉善这边,闰土心安理得的把钱给收了下来。

一万块钱。

给在湖州站点的特务处的人发下额外的奖金,还能留下很多的钱。

大赚。

给的挺多的。

一万块,估计张家能活动的钱全部都拿了出来。

这个张家二公子直接给闰土磕了几个。

他也知道了胡家人都死了的消息。

给钱,报了血仇,他百年后也能坦然去见祖宗了。

“张大人,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闰土:“算不得什么大恩,你是给了钱的。”

“杀父之仇,如今得报,这就是大恩。张家如今只有老祖母一人在世。求大人收留,在下愿意为大人做事。”

很感激闰土,给他报了血海深仇。

闰土看了下他,长相看着还行,读书人的模样。

“你会些什么?”

人才是最重要的,闰土也不嫌人多。

多养一些人。

有本事的人。

现在的读书人少,大多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公子读书才多。

但是好些的人不会给自己做事。

“大人,我在东瀛留学过,学的经济学。家父提供资金供我在东瀛留学三年。”

“经济学,学的怎样?”

“拿过早稻田大学的奖学金。”

成绩也很好。

名校出身。

这就不简单了。

没成想还真是个人才。

嘉善像这样的人才还是比较少的。

现在的大学生猛的很。

想着该给他准备个什么事情。

“心诚,你去嘉善大学任职经济科教授。另外,在税务局再兼职一份事情。”

当即掏出了一张纸来,在上面开写。

“这封信件交给蔡校长,他会给你安排。月俸两百大洋。”

“多谢大人,在下一定尽忠职守,给大人效力。”

两门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岗位,加起来有着五百大洋的工资。

一万块,两年也就能赚到。

但能带来的效益,远远不止这些。

要是真的不行,还会有考核,尸位素餐的直接离开。

闰土:“嘉善的情况跟湖州不同。税务局事多,千条万绪很正常。杂事琐碎,放平心态。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直在变化的,税务局考试会特别多,学习无止境。刚进来,还会要考执法资格考试,组织大比武,都得参加。

至于嘉善大学的事情,到时候蔡校长会跟你说的。”

闰土把事情都跟他说了一下。

现在局里的人,好些也是嘉善大学毕业的了。

新进人员一般就是会安排到大厅或者分局进行锻炼,在半年实习期满后,综合个人表现、专业情况、人员需求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岗位安排调度。

刚进来的新人是肯定要接受大厅的洗礼的,虽然可能会有点痛苦,这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

这个姓张的是闰土亲自交代,还可以跳过这个环节,或者把一开始的时间缩短一点。

张心诚先去税务局报道。

有着闰土的安排,局长亲自见了他。

“早稻田的高材生,了不起。咱局里的事情很多。你应该也知道,咱嘉善的商家太多了。光是一个夫妻开的小饭店,也会有咱们这里的业务。虽然不难,但事情繁琐,需要细致。”

第二百一十二章 做事

两份工作。

不过现在的好些的人都兼职。

现在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喝过洋墨水的更少。

嘉善现在都是新的搞法。

在国外留学的搞工作会更容易点。

从私塾出来的,要想参加嘉善的工作会相当的麻烦。

“他是什么人,局长竟然亲自招待着。”

“国外留学的,听说姓张,还是府尊大人给推荐过来的。”

“府尊大人不也是姓张吗?”

“这,那就难怪了。这位新来的爷那可是手眼通天啊。”

局长:“心诚,你是大人叫过来的,也还需要在大厅工作一个月。8:30-12:00,13:30-17:00,大厅每天早上会开晨会,一般提前十分钟到,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加班的。看看,这上面还挂着钟表。你的话,还有大学的事情,这样上午就不需要过来了。”

“谢谢局长。”

“那边是我们的食堂,饭菜做得还行,有荤有素,有饭有粥,味道很不错而且还特别便宜。一顿饭最多不会超过三分钱。不要不舍得,多吃点肉。实话跟伱说,我每天上班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中午干饭,一年不到就涨了20斤肉,又要花心思减肥了。”

局长跟他说话和颜悦色的。

他知道这位的出身不错,有着这样的学历。

外国名牌大学毕业的,全嘉善也找不出太多来。

“心诚,尽管你是大人叫过来的,笔试面试的流程依旧是需要的。不过依着你的本事,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咱局里特别的缺人,经常会有过来的人。”

在嘉善,想吃衙门饭的人很多。

嘉善有着好多个中学。

中学毕业的都能来找工作。

还有外地过来的。

时不时就有来面试干嘛的。

不过通常一年两考。

都是假期的时候。

局长把一些大小的事情都跟他说下,特别的关照。

“面试是结构化小组,三个人坐在一起回答问题,而且还要互相点评回应,非常考验临场反应能力。我看你的谈吐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他出身大家,对于这些的确没什么太大问题。

局长算是现在在给他开小灶,“面试中的考题往往来源于近期的热点话题。是否有了解从回答上就能很轻易辨别出来,所以及时积累热点新闻话题就很重要了。比如说,农工商部考察了各国棉花。

二辰丸抵制日货行动。

汉冶萍铁矿公司城里,统辖汉阳铁厂,萍乡煤矿等。

沪宁铁路通车竣工。

这些都是要知道的,不仅是江浙的,还有全国的新闻,以及国际的。

三天后的笔试面试,心诚,你可以多看看嘉善日报的文章,把文章中出现的热点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下来。

比如对该事件我是如何看待的,有哪些观点;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好处和危害;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如何减少危害等等。

学会简述热点事件,归纳主流媒体评论,分析出该热点问题的原因、影响,并且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能把文章中比较好的句子、对策用到自己的回答中,才算是积累到位了。”

闰土亲自跟局长说过,要他好好的招呼着。

局长现在就教他。

这里头的道道很多。

光是一次进来的考试就有着很多的内容。

姓张的一直在好好的听着。

听着听着就不对劲了。

跟他想象的还有点不太一样,这搞的相当的严格。

局长要给他比较高的位置。

但又让别的同事服气认同。

第一点首先的就是要让他可以在考试中的成绩最牛的那种。

这样才能堵住别人的嘴。

人一多闲话也就多了。

局长:“另一个就是面试。”

面试他也当过很多此的考官,有话说。

“不仅要了解税务的一些知识,还要掌握面试节奏。如何把税务知识应用到回答中,以及如何从税务机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面试和笔试最大的区别,就是需要在短时间内流畅、条理清晰地回答。没有大量的开口练习是做不到的。

只要练习的量够,自然就会融会贯通了。

如何点评他人的回答,要及时在草纸上记录你想要点评的点,包括夸奖的点和质疑的点。一般会夸别人一个点,质疑或者补充的记两个点就够了。

千万别想着面面俱到,一是时间肯定不够用,二是在考试环境下,你也记不住那么多。

点评别人的时候可以先去赞同一下对方,注意的是要夸细节,这样会显得我们听得很仔细,然后再引出对他的质疑。

心诚,我是很看好你的。”

“谢谢局长栽培,心城一定竭尽全力。”

“还有就是如何回应他人的点评,对别人的质疑不要全都否定,如果对方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也要学会适当接受他人的建议。

当然,如果明显对方的观点不对,补充或者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是很正常的。

但要注意不要太啰嗦。

答题中出现磕巴。有些词没说顺就不要再去重复了。直接囫囵吞枣地带过去就行了,重复只会让问题更明显,可能再次说还是说不顺,越说越乱,还会影响自己的答题节奏,思维也混乱了。”

“谢谢局长。”

在税务局报道之后,交代了事情,确立了考试时间,又到嘉善大学那边去。

把闰土的介绍信拿了出来,同样也是学校的最大一个见他。

进行了简单的面试。

当知道他的学历之后,蔡校长更加的高兴。

能有优秀的老师那就太好了。

“张先生,学校的老师最紧要的就是师德,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人师表,首先自身要有良好高尚的人格品性,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格,智力,品行诸多方面,不能为了自己的成绩而只看中学习,否则教出来的学生都会是缺少社会责任心,冷漠的甚至危险的人。最后是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不能误人子弟。

昌黎先生在其名篇《师说》里总结的最好,古今往来均适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谢谢蔡先生教导,心诚明白了。”

“也不用太紧张,上好了课,其余的时间都是自由支配的。你学的经济科,我在大学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让你教导。得跟人再去商量一下该怎么排课?你有什么意见吗?”

“蔡公,我在税务局还有任职。那边是下午的工作。所以我希望在学校的工作最好是在上午。”

“能者多劳,无可厚非,工作重要,也要专心于学问,教育是百年大计。行,我知道了,我会跟排课老师说的。”

“谢谢蔡公。”

“今天有时间吗?晚上我做东,请你再喝一杯,我们就像朋友一样的再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