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面王爷三番爱上我
作者:紫烟渺渺 | 分类: | 字数:102.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0章 未来的盛世大齐
太子看向他们点点头,又道:“父皇离京时留下不少炸药,稍后孤会派人给五城兵马司和京郊大营送去,非不得已不要用,主要是震慑作用,两方都是我大齐的兵,不战而屈之兵为上上策,但敌方若是顽固,则不必介怀,照往死里打,只是避着些百姓。
把家眷送到皇宫后,你们安心加强监督,筛选细作,尤其是将官,更要多留意,只要有怀疑,派人盯着,实在不行,先抓起来,若有实质性的证据,格杀勿论,孤给你们权力。
秦将军要密切注意外围地方军,所以孤刚才说从外向内,京郊大军是第一道防线,切不可大意,孤一会儿会整理出哪几个地方驻军有古怪,你要派出些斥候往四面打探,千万别敌军已至,我方才发现,那就来不及了。
秦将军这些年来,因为当年被迫投奔过璟王而耿耿于怀,一直想要立功表现一下,皇上不计前嫌一直重用他,他心里很愧疚的,虽当时未做什么错事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但背叛过就是背叛过,他和靖远侯两人惺惺相惜。
两个人说好了,要为国建功立业,方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二人再次高声答道:“是,太子殿下。”这一次气势如虹,有着坚定而不可摧毁的信念,他们二人都惊讶于太子小小年纪却样样想得到,谨慎又细致,大胆却又稳妥。
秦将军心里更是暗暗称奇,虽听说过太子是天纵奇才,过目不忘,更是独战群臣,可这终究是个十岁的孩子呀,瞧他家的那十岁的小儿子,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枪的,几分钟都坐不住。
可人家太子都已经上朝听政了,人比人气死人,不过大齐国的江山后继有人他还是非常高兴的,瞧着太子一脸严肃的小模样,不知不觉中已有种君临天下的帝皇之相了。
太子扬手道:“你二人先退下,家眷从东侧门送进来,孤已吩咐好常林派人接应,尔等放心,若真有贼子打进来,孤必会挡在他们前面,必保他们安全。”
二人听到此话,脚步一顿,看向太子,只见太子尚显稚嫩的小脸上严肃且坚毅,令人无端地放下心来,这七年多来,皇上治国安邦,百姓生活安定,从军人数激增,边军和地方军更是从无缺粮情况发生。
这样的皇上,这样的太子殿下,值得他们这些将军,更值得大齐国的百姓敬重。
但听到太子说这样的话,他们还是很感动,二人又回头跪下:“臣等希望真有危险时,保太子殿下,大齐国可以没有我们,可以没有我们的家眷,但不能没有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才是大齐国的希望。”
二人说完,见太子抬手让他们起身,这才又拱手行了一礼,走了出去。
这时候,纪丞相和放尚书已经把离定京城最近的几个驻军暗线传来的消息,整理出来,交到太子手中,太子翻看了一下:“江南道,豫州,荆州,允州四地都有可疑,说是最近频频有外人进入驻军大营里,尤其是江南道,那里有十万精兵,都是婉妃父亲当年的手下,现任总兵虽是父皇新派的,但江南自古盘根错节,不好管。
下次等父皇回来,要把这十万人分到各个军中,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这样太危险了。”
纪丞相和谢尚书虽是文官,但这个分配方案他们还是赞成的,军人最讲义气,他们是陶家带出来的,陶家虽被灭了,但这些亲信还在,陶行知可以任江南道总兵长达七八年时间。
太子这时叫出龙卫首领,原先的龙卫在几次内耗中只剩下十几人,现在的龙卫里加入很多常家军青字营暗卫,现在的龙卫首领是叫青宇:“青宇,派人送快信至江南道,豫州,荆州,允州四个地方驻军将军,令他们严防手下将士杀主将夺兵符,加强筛选细作,务必不能让兵符落入他人之手,另外你再派些暗卫去保护这四位主将。”
京城周边几个府的驻军主将都是从常家军中挑选出来,只有副将没有换,这也为如今留下了隐患,太子暗想,此次事件结束后,连副将都要筛选调换,还要加强各军中平日比武,从中挑选优质人才。
常家军虽经百年,根底再浓厚,也经不过这样全国各地的将领需求,倒不如从军中直接选拔底层士兵,给平民子弟一个机会,这样能更大程度地调到将士的积极性,上进心,也能选出更多大齐国的优秀人才。
太子坐在御案前,手指轻敲案桌,纪丞相和谢尚书知道,太子这是在思考问题。
只听得太子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是以孤认为,让百姓先富起来,只有百姓过上好日子,将士们不用为后勤粮草操心,如果人人都安居乐业,犯上作乱者必会大大减少,这一点孤和父皇母后的想法是一致的,父皇母后也一直在做,这才有今日的安定,孤不能让这些人破坏了如今和谐安定的生活,让大齐国再起动乱,让百姓再受动乱之苦。”
纪丞相和谢尚书二人相视而笑,这样的太子如何能不让他们这些臣子欣慰,这也是秦将军和靖远侯当年为何会选择皇上的原因吧,太子和皇上,皇后都是爱民的,这是大齐之福,也是他们这些臣子之福。
太子站了起来,走到左侧的牌匾前,那上面有八个大字,是父皇写的:“海宴河清,太平盛世。”
他轻读了一遍:“海宴河清,太平盛世,孤要和父皇母后一起创造一个海宴河清的太平盛世。
这一次,纪丞相和谢尚书没有笑,他们都敬佩地看向这个满脸稚气,眼神坚定,双眸明亮,个子却又比同龄孩子高出不少的太子殿下,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一个盛世大齐,怏怏大国正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