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唐当好汉
作者:泠雨 | 分类:穿越 | 字数:15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9章 朝中动态
姜松听后点点头,原本西域总督署新招聘的人员必须要培训一下,把一些带有现代元素的观念灌输。只是姜松急于出征,没有时间培训,这一直是姜松忧虑的地方。现听了杜淹的话后,姜松算是彻底放心了。
“现朝中的官员对海关总署、域外总督署二部门有掠夺的吗?”
杜淹摇头苦笑道:“老大,怎么会没有,朝中一些官员看到海关总署、域外总督署运转良好,眼红的人不少,只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掠夺罢了,后面的小动作还是不少。特别是在兑现东突厥的交易时,虽然皇帝有旨意,暗中一些部门同样拖拉不办。”
姜松听后也没有办法,毕竟这种事历朝历代都如此。特别是朝中重臣,谁不想手中拥有绝对的权利,权利对于一些朝中官员来说就是财富,正所谓是权钱交易,权钱不分家。
魏征道:“老大,域外总督署在和属国交易的时候确实是要和朝中一些部门协调,有阻力是难免的。海关总署好一点,不需要和朝中的部门协调,最多就是和户部协调,我们每次和户部打交道都是交钱,所以相对来说更好办一点,户部没有更多的为难。域外总督署不一样,毕竟属国会向朝廷采购一些物资,那些物资必须要得到一些部门的批准。”
“执礼、玄成,这些事你们先处理,如果真的有困难的话派人来告诉本官。海关总署、域外总督署都是实权部门,朝中官员有想法是正常的。咱们埋头干活,没有必要理会更多的人和事。要是真有人敢下手的话,本官也不是吃素的,一定会反击,到时候谁吃亏不重要,关键是不能把地盘丢了,把拥有的东西放弃,这二块都是咱们辛辛苦苦筹建的。”
“老大,知道了。”
“是!”
接下来姜松和魏征、杜淹等人共同研究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说了原则性的意见,特别是灌输部分具有现代元素的观点。这对于二部门的工作是有好处的,姜松把一些现代元素的东西灌输,目的就是要让手下的官员知道,要想让国家复兴、富裕,就必须重商重工重教育,这是长久之策,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光靠发展农业生产是不能让国家富裕的,只能是解决温饱问题。
这些带有现代元素的观念,要想让大家全接受是不可能,这一点姜松心里明白,只有慢慢的影响、同化,最后用事实说话,这才是正着,急也没有用。
“执礼、玄成,朝中有什么新的动态?”
杜淹摇头苦笑道:“老大,皇帝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修建大运河上,翰中官员虽然仍然有反对,不过有你送来的俘虏后,反对的声音也小了些。至于其他事务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姜松也明白,要想让杜淹、魏征这些人造成皇帝修建大运河,估计比登天还难。毕竟他们只看到修建大运河费工费力费财,没有看到大运可修建
后会给中原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姜松是坚决同意修建大运河,毕竟大运河修建好后对国家的复兴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魏征他们看不到,姜松是清楚的,后世对修建大运河也有很高的评价,只是历史上的皇帝心急了一点。如果逐年修建的话,就不会把国家拖累。历史上的皇帝失败,关键是强行修建,加上官吏的腐败,才造成国家混乱。现在姜松为皇帝送来了差不多十五万强劳动力,能缓解一下矛盾。
皇帝杨广和姜松接触的不多,不过几次的接触姜松觉得皇帝杨广并非象历史上评价的那样,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君王,不是弱智的皇帝。至于皇帝好色,爱美人,这不关姜松的事,只要是男人谁不爱美人,除非是身体有毛病。当然,这些评价仅仅限于目前的认识,随后到底皇帝会变成什么样,姜松不清楚,也不想过问。在姜松的心中,并不希望隋朝灭亡,如果能延续的话对于中原民族来说是好事。毕竟朝代的更换会给中原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那是要死人的。
“玄成、执礼,其实本官是赞成皇帝修建大运河的,大运河修建好后对中原民族是经济发展有好处,这一点你们必须看到。只要皇帝不急于求成,慢慢根据财力修建的话,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你们也清楚,如果大运河真的修建好,对于产品流通有好处,国家征收的粮食会减少消耗,对农业生产同样有好处,利于浇灌。大运河还具有战略作用,让南北交通有质的改善。你们不要只看到费钱费力,那是不正确的。”
魏征摇头道:“老大,修建大运河太费钱费力了。如果没有你送来的俘虏,全部是中原百姓修建的话,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影响,其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杜淹接话道:“老大,玄成说的没错。修建大运河,虽然有你送来的十五万俘虏,可远远不够,具下官知道缺口挺大的。那些缺口都是强行让中原百姓补上。随后如果老大不甘落后能继续为皇帝送来大量的俘虏的话,中原百姓还是要受苦受累。”
姜松摇头苦笑,明白二人话里的意思,修建大运河需要的劳动力上百万,不是十多二十万俘虏能解决问题的。只是姜松了没有办法为皇帝送来上百万的俘虏,就算是反西域诸国都消灭了也很难办到,况且不能是所有俘虏都送来修建大运河。真要是那样的话,西域同样会出大问题。
魏征道:“老大,有一点是好的。苏威老爷子帮朝中的很多官员都印刷的手札、作品,翰中一些官员对老大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加上苏老爷子为老大说话,现在朝中的儒生对老大的攻击少了好多。听说苏老爷子身边现在集聚了一大批文人,正在整理各种古籍,儒生听后都非常的感兴趣,结果就是老大和儒生的关系得到缓和。”
苏晓雅接话道:“姜哥哥,老魏说的是真的。老爷子身边真的有好多的人才,现在听说校订古籍的速度好
快,基本算是每天都有一本古籍能印刷出来。不过具说钱也亏了不少,你要有思想准备。”
印刷古籍肯定要亏钱,姜松是明白的。为了让中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亏再多的钱姜松也愿意。文化传承对于国家的复兴有好处,让古籍传承下去更有好处。希望通过大量整理印刷古籍,让古代的文化不要再淹没,让更多的古籍流传下去。达到这个目的,姜松也知足了。
杜淹道:“老大,还有件事就是高颎大人真的出事了。高颎被处死,其家人受到限制牵连,家族中有不少人被流放到岭南一带。高颎一系的官员好多都被贬职、流放,听说涉及数千名官员。”
姜松摇头苦笑,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事件。历史上的高颎就是这个时候被处死,家族中好多人都被处死,这一点姜松明白。不过姜松的到来,让高颎家族中的一些人得到了挽救。早在半年前,姜松就秘密把高颎家的一些后人悄无声息的转移到了宝岛上。
“高颎大人是名臣、名相,为隋帝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算得上是隋朝的最大功臣,这样的结果让人心痛。这些事不是我们能帮忙的,毕竟高颎和皇帝间的矛盾在很早就有了,任何人也不敢出面随着帮说话,这就是命,谁也无法左右。”
高颎和皇帝杨广的矛盾不要说朝中官员全知道,就是洛阳城中的百姓都清楚。二人间的矛盾是是不可调和的,毕竟涉及到很多事。
魏征想了想道:“老大,听说唐国公对你很有意见,正在联络一些官员想继续弹劾你,老大要多加小心。”
唐国公的事真是让姜松头大,二人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问题的关键就是李秀宁的事。主要还是面子,唐国公觉得丢了面子。加上先入为主的想法,唐国公一直对姜松没有好感。当然,关键还是唐国公觉得姜松是名小屁孩,唐国公是大家族。特别是姜松这些年晋升太快,让唐国公同样产生的嫉妒心。
“玄成,唐国公不仅仅是想弹劾本官,早就把状告到太后那里了。昨晚上皇帝就质问过此事,本官向皇帝做过解释,此事咱们不用再理会。”
杜淹、魏征等人对于姜松和李秀宁之间的事非常的清楚,其和唐国公的矛盾也明白。听说摆平了,大家都高兴。反正只要皇帝不过问,唐国公再弹劾也没有用。
杜淹道:“老大,最近宇文述等人很受皇帝的重用,算是皇帝的心腹。宇文述不仅掌握了洛阳城中近一半的兵权,基他职位上也增加了不少的嫡系。老大要多留意一下,最好不要和宇文述有大的冲突。”
“你们放心好了,本官暂时和宇文述不会有大的冲突。宇文述狡猾无比,也不会轻易和本官发生矛盾。”
杜淹道:“其他就是虞世基、杨玄感同样受到皇帝的重用,权利越来越大。就算是杨素挂后,皇帝对杨玄感还是挺重用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