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
作者:万九儿 | 分类:穿越 | 字数:116.6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3章太子师
眼中酸楚,穆太后望了慕容琰低声道:「阿琰,宛儿和毓儿的事,哀家有愧…你那位夕庶妃,还是没有下落么?」
听到浅夕的名字,慕容琰端茶的手不由一紧,半晌,才幽幽放下茶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她一日不归,琰便会让人找下去,永安侯也一样。」
穆太后默然点头:「你总是这样重情意,和先帝一个样。」
挑眉勾勾唇角,慕容琰靠了椅背神情泰然:「皇嫂怕是想岔了,关乎国家社稷,琰怎能挟一己之私恨?琰素日不入朝,不意味着琰不忧国事!此番请了董阁老回来,却舍皇上而就太子,不是琰对皇上有微词,而是深谙董阁老的脾气。再者…」
慕容琰顿了顿,眸中犀利:「如今柔妃有孕,皇上忙着从各世家选妃,东宫太子已成羸弱之势,朝中闻风而动、立场摇摆者甚众。凡此种种,都动摇到国本,琰岂能袖手旁观?倒是皇嫂你,受先帝托付,主理后宫,不该这般缠身于琐事之中,不观大局,生心灰意冷之悲!」
一句话,剖肉见骨,听得穆太后惊住。
她一直当白宛的死让慕容琰心中郁卒,与惠帝的君臣情义也只是流于形式。之所以还肯统兵、料理军务,也不过是碍于先帝嘱托和为了自保而已。可这番话,却是慕容琰自惠帝登基以来,头一次在她面前明确表示,他对大燕国事的关心;且只要大燕危难,不管事关军务还是朝政,他都一样会插手。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慕容琰直言指责她沉湎于些小伤感,不顾大局,一味悲观消极,穆太后居然不是羞恼,而是振奋。
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她给惠帝出的那些掣肘赵后、容纵柔妃的主意,穆太后猛地心里一突。
她那是在干什么啊?
且莫说眼下柔妃怀的还不知道是不是皇子,众嫔御有没有柔妃这样的运气,也能怀上皇嗣!起码太子俭已经健康、聪慧的长到了十岁,言行是非上皆无过错。她是被什么念头蒙蔽了视听,居然能舍开现成的太子,去期待那些还没有降生的皇孙?
再者说,君不密则失臣!为君者就是要深不可测,就算心里真是对皇嗣有所期待,有两手准备,也要越发捧起太子来给天下看!怎么能让朝臣们,每日都跑来揣度圣心,然后像墙头草一样心存二意,不专朝务,拉帮结派呢?
长此以往,君不君,臣不臣,究其源头,祸患都出于后宫,如此,日后她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先帝和姐姐?!
眉间凝起懊悔和冷意,穆太后字字道:「你放心,此番,哀家定会留住董阁老,授太子以人君之道!」
…
慕容琰施施然离了宫,穆太后兀自思索,外头传董阁老请见。
太后出来正殿宣见,惠帝一脸迷蒙陪坐一旁。
方才,他兴致勃勃,只当董惟元是归朝而来,哪知说了许久,董惟元一句也不曾提及政事。只说自己年纪大了,思念先帝,想要去太庙祭告一番。
穆太后出来,董惟元请过安,也只诉些旧事旧情。末了还说,日前他在家中梦见先帝立于一片水火之地,叹息忧虑。每每思及此梦,他都北望东都,心生不安。届时,恰逢赵家四郎从富陵返京前来拜会,潜心求教,想请他去赵家新立的学馆讲一场学。
董惟元因放不下先帝,便有了此行。
惠帝心中不悦,眉宇间渐不耐烦。穆太后却耐心十足,听罢董惟元的话,感怀唏嘘,还让惠帝召了殷太常前来,安排祭奠之事。
君臣又聊了一回,董惟元不肯受太后赐宴,告退离去。
看着董惟元清傲固执的背影,惠帝又是气馁又是无趣,端的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一肚子不适宜。
穆太后却设宴婉言挽留,还问惠帝怎么看此事。
惠帝正满心烦闷无处诉,索性当了穆太后大肆抱怨了一番。
穆太后不住点头,表示理解,惠帝消了气也无奈惋惜:「朕也不是让他违誓,不过教他留在京中,偶尔替朕排忧解难罢了,他却还是百般推诿!」
「皇上是一番好意。」穆太后先是赞许,接着又开解道:「所谓恃才傲物,古来真正有才学之人,难免清高些。更何况,董阁老文韬武略,绝非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老夫子的可比。」
「不过,哀家听说他身体委实不好。今日看他不过才六十的人,一头白发竟如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一般。可见当年辅弼先帝,他也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
惠帝脸色稍好看了些,仍是坐着不语,讪讪无趣。
穆太后眼波闪了闪,轻声道:「若是皇上实在想留他,哀家倒有个办法。」
「太后有什么好办法?」惠帝眼睛一亮。
经过这回选秀,穆太后虽一时胡涂,帮着惠帝算计了皇后,不过也歪打正着,赢得了惠帝几分信任。
「今日皇上和哀家该说的都说了,再多言,怕也无济于事。」穆太后无声一笑道:「哀家想,既安排了他后日去祭奠先帝,皇上不如让太子陪着他一道去太庙。」
「太子!」惠帝愕然。
「皇上忘了?俭儿的名字是先帝赐的,也是董阁老建议的。此去,阁老若能见到太子,必然高兴。」穆太后神色坦然:「到时,让太子在先帝灵前跪拜阁老为太子师,苦苦哀求。说不定,阁老一心软,就应了呢!」
惠帝不禁眯眼沉吟。
穆太后又微叹了劝道:「自古慈母多败儿,俭儿渐渐大了,又是国之储君,不宜总是跟在妇人身边,耳濡目染,学那些小家子气。董阁老进宫,本就是他们赵家人请进来的,这是个好机会!俭儿若能替皇上留下阁老,也是大功一件。」
惠帝这才动容。
他素来就觉太子俭与他生疏,且太过于亲近赵氏,此番,能顺理成章将他从赵后身边带离,交托到董惟元手中,委实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