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死之迷
作者:三少爷的笔 | 分类:穿越 | 字数:15.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战总结
由于第一次出兵北伐,标志着以诸葛亮领导的蜀国的外交策略发生了根性的改变。这种外交策略改变的意义已经大过了战争本身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一次战争进行一个基本的总结。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军事实力主要评判的标准便是人数的多少,其实才是军事军的战略水平。
虽然以少胜多的战争发生过很多次,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但这样的战争必竟是极少数。而军队人数的多少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到底双方兵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可以根据三国志中零零碎碎的资料推出一个大概数字。
首先说蜀国的军力,现在史学家给出的数字应该是十万,但这个数字纯属推测。
有没有证据来证明十万大军的可靠性呢?还是有的。三国志中有斩马谡后军中十万都很难过的记载,这是支持诸葛亮的北伐大军有十万的一个依据。但这个证据并不全面,虽说军中有十万很难过,可这十万是纯粹的军队,还是包括有老百姓,或者其他的势力,这个就不得而知。
我们先将这些所谓的专家推测出的结论放一边,从实际情况来推测一下。
蜀汉在对魏宣战公告中号称有二十万步骑,但只有百万人口的益州是不可能提供如此庞大的军队的。而且像这种宣战书基本都是会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有八十万大军,但被周瑜一张嘴算来算去就没剩多少了。官渡之战,袁绍更号称有百万之众,怎么可能有这么庞大的军队呢?这个都只是夸张的说法。如果袁绍的大军真有一百万,曹操当年那几万人马怎么用计也不可能打胜。(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所以这所谓的二十万军队可能只是夷陵之战之前的军队数字,这倒是有可能的。
因为那个时侯,蜀国除了益州的军队,还在荆州的兵力。但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再加上荆州的失守,让蜀汉至少损失了上十万的军力。蜀国整个荆州军团基本报废。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威力,足可以吞掉这样庞大的军队,因此这个预测还是靠的住的。
按照这样算下来,蜀国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十万兵力了。
但要知道,蜀国全国的兵力总数就是十万,诸葛亮北伐只是想发动一场骚扰战,他是绝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带出去的,如果蜀国境力不设防一旦被偷袭,便是会直接亡国的,这样的道理诸葛亮当然能算到。只不过他的学生姜维算不到罢了,姜维兵伐中原就是举全国兵力出征,结果邓艾出奇兵绕道蜀国后面直逼成都,成都城之内就只有诸葛亮瞻的二千人马,还是老弱病残自然就根本不是对手,一仗就让诸葛瞻父子身首异处。
那诸葛亮会留下多少兵力呢?
南中新定,至少需要数千兵力留守监视,在《三国志李恢传》里,记载诸葛亮大军一走,南中就发生了叛乱,被安汉将军李恢发兵***。这种叛乱只是极少数的小级别的叛乱,并不是如孟获那种级别的叛乱,所以基本无碍大局。
其次,蜀吴边境也需要布置
重兵。如前将军李严就一直坐镇江州,与赵云齐名的征西将军陈到率领精锐的白毦兵镇守永安。根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直到孙权称帝、蜀吴两国正式结盟,关系大为好转之后,诸葛亮才调动李严,让他率领二万江州军北上;而陈到所部依然未动。那么之前在东线防备孙吴的兵力当在三万左右。
再次,各郡至少应有数百至上千的郡兵维持治安。宿卫亲军至少有一部分也需要留在成都守卫。(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经过这么一推算,实际上诸葛亮能带出的兵力最多就也六万。因此,东吴大臣张俨的《默记》都提到诸葛亮北伐的兵力很少:“不足五万”、“数万”,这是完全可信的。这样的兵力在和魏国之间的对抗中是绝不会点到任何便宜的,至少在军事人数上来看。
而诸葛亮利用手中这少量的兵,想在魏国大军增援之前击破魏国边境的地方军,仍是一个非常难的事。特别是由于陇西地势高屋建瓴,不管从汉中还是关中,仰攻陇西都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如果郭淮占据险要,高壁深垒,挫其锐气,诸葛亮大概也只能干瞪眼。但诸葛亮也是熟读兵法的人,虽然可能是具体的战术上火侯不够,但在整个战争的战略布置上还是有独到的一面。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假以出兵进攻模样,扬言出斜谷,并派征南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领偏师为疑军,进据箕谷,做出一副直取长安的样子。魏国果然中计,真的以为赵云军意图北攻,由于关中空虚(这一说法通过魏延的子午谷计谋便可知),于是魏国军方顺理成章地调动西北军区唯一的一支机动野战军团——雍州兵的机动部队到郿城,由大将军曹真节制对抗赵云军。
魏国将这一支大军调走,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便成功了一半。诸葛亮亲率剩余五万军力西出祁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第一次北伐。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国这才搞明白诸葛亮的主要目标在哪里。
虽然魏国的皇帝曹睿还显得颇为镇定,说“亮必破也”,这实际上就是给魏国军队打打气,也可以掩盖自己中了诸葛亮之计的尴尬处境。
于是便命令,魏国名将张颌率魏国的中央预备军五万步骑去对抗诸葛亮。而自己也是亲临长安城,搞了一个御驾亲征。
这御驾亲征不要紧,必竟长安城是千年古城,城防措施相当得体,诸葛亮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打下来。可这把大将军曹真给急坏了,诸葛亮就这一点兵力,你派军力来支援就好了,你亲自跑来做什么?这皇帝亲自一来,曹真便会有所顾忌,因为这个时侯的第一要务不是击败诸葛亮,而是要保住皇上的安全。在排军布阵上就会发生改变。
但没办法呀,这皇上都来了,你总不能把他撵回去吧,为了以防万一,他只好亲自留下来,对付赵云邓芝的一万疑军。而诸葛亮的大军就交给郭淮张颌去吧。
前面已经分析过,蜀汉可以抽调出来参加北伐的六万人中,诸葛亮自己带走了五万,那么,赵云所部不会超过一万人;而曹真的大军至少也有五万。众寡悬殊啊,“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这是三国志赵云传的记载。
曹真也并没有穷追猛打,汉中一带地势险要,待久了让蜀军切断粮道可不
得了,而且经过这次试探性攻击,他掌握到赵云军确实没有威胁长安的能力,于是,他放心地率领大军西去,包围了固守月支城的安定郡叛军,不久三郡皆平。
这便是整场战争蜀国的军力情况。
而再来看看魏国的军队有多少人?(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史料上记载,从洛阳派出的军队共有五万。那么这五万是如何分配的呢?是曹真大军有五万,还是张颌和曹真大军共有五万,这个很难说清楚。不过即然洛阳派出的军队一共是五万人,加上郭淮的地方军再加上曹真关右的几千人马,整个数字也就六万左右,这和诸葛亮出兵的总人数是差不多的。
但是,三国演义在谈到这场战争的人数对比描述魏国在对付诸葛亮大军时,除了洛阳派出的五万军队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增兵。
在演义中讲述,夏侯楙被诸葛亮连克三城,后魏主选拨东西二京军马二十万与曹真,抵御西蜀。又有计载,曹真被诸葛亮连败三仗,郭淮献策:许和亲邀西羌助战。雅丹曰:“我与魏国素相往来,今曹都督求救,且许和亲,理合依允。”彻里吉从其言,即命雅丹与越吉元帅起羌兵一十五万,魏主起用司马懿一面令辛毗、孙礼二人领兵五万,往助曹真。又令司马懿引二十万军,救阵。
这样一算来,我的天呀,这曹操足有二三十万大军了。
但这个靠的住吗?
我觉得靠不住。
想一想,诸葛亮起兵六万讨伐魏国,这曹睿利用少数民族的军队就有一十五万了。这少数民族怎么可能比魏国的势力还强大,一下能调动如此庞大的军队?
不可能嘛!
而且战争发生初始,曹睿都只能从洛阳派出五万人做为援军,怎么可能后来又连续派出二十五万大军呢?所以这三国演义在描述这件事情上也是胡扯而已。
经过这样一次对比,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在军事实力上和魏国是旗鼓相当的,这就得看双方主将的军事才能和临场指挥。应该说在诸葛亮和曹真对抗中并不落于下风,否则也不会让曹睿连续派出援军了。我们开始就谈到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因为错用马谡而失败,实际上从今天我们分析的这样一个军事人数对比看,即使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整个北伐的战争仍然就会到这里结束。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曹睿的实力不仅仅是派出来的援军这么简单,而是他已经让魏国境外的少数民族臣服,这些民族是站在魏国这一方的,这对蜀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即使魏国派出来的这些兵力就是魏国能用的全部兵力,但由于有这些少数民族的支持,诸葛亮仍然无法取得完胜。(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因为对于这场战争,我们得出的结论便是这是一场事先便知道会失败的战争。
但经过这一场战争之后,诸葛亮似乎知道了自己和魏国的具体情况。于是,在他失败撤兵后的同一年再次出兵北伐,这次他会取得什么成果呢?
明天咱继续聊第二次北伐。
(在下第一次写东西,可能在过程中没有那种带故事情节的小说那么高潮迭起,所以在下现在正在构思一部三国题材的穿越剧,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短信一下,提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下不胜感激,最后求好评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