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箱子里的皇城

作者:作家buslXm | 分类: | 字数:33.9万

第一百零八章 扫荡

书名:三国:箱子里的皇城 作者:作家buslXm 字数:4546 更新时间:2025-02-21 02:06:20

鲜卑首领其至鞬寇掠代郡,郡太守李超战死。第二年春天,

中郎将张国派遣幕府从事与南单于率领步骑一万余人出塞,大败鲜卑,

缴获辎重两千余件。当时,住在辽东郡的鲜卑,有六千余骑兵寇掠辽东郡、玄菟郡,

乌桓校尉耿晔征调边郡驻军,以及乌桓率觽王率领的军队,出塞迎击鲜卑,斩杀数百人,

俘虏、缴获马、牛、羊甚多,鲜卑首领率领部众三万,向辽东郡乞降。

永建三年,永建四年,鲜卑多次寇掠渔阳郡、朔方郡。永建六年秋天,

耿晔派遣军司马率领胡人骑兵数千,出塞大败鲜卑。当年冬天,

渔阳郡太守派遣乌桓军队出击,斩杀鲜卑八百,缴获马牛甚多。

乌桓首领扶漱官作战勇敢,与鲜卑交战常冲锋在前,顺帝下诏,

赐予扶漱官“率众君”称号。

顺帝阳嘉元年冬天,耿晔派遣乌桓亲汉都尉戎朱廆,率领乌桓王侯咄归等出塞袭击鲜卑,

大有斩获,顺帝封咄归等“率众王”“率众侯”“率众长”称号,赏赐彩缯、缣帛,

多少不等。后来,鲜卑寇掠辽东郡属国,耿晔移驻辽东郡无虑城。

阳嘉二年春天,护南匈奴中郎将赵稠派遣从事,率领南匈奴骨都侯夫沈等出塞迎击鲜卑,

大败鲜卑贼寇,斩获甚多,顺帝下诏,赐予夫沈金印、紫绶,外加缣帛、彩缯,

多少不等。当年秋天,鲜卑穿过边塞,进入马城,代郡太守迎击鲜卑,

战事不利。后来,鲜卑首领其至鞬去世,鲜卑对汉朝边郡的袭扰,才逐渐减少。

在桓帝朝,鲜卑君长为檀石槐,父亲是投鹿侯。最初,投鹿侯追随匈奴,

在匈奴从军三年,投鹿侯的妻子在家生下一个儿子。投鹿侯回家看到孩子,很奇怪,

要杀掉这个孩子。妻子说,有一天白天外出,听到雷声,仰首观看,天上落下一个冰雹,

落入口中,不慎吞下,随后怀孕,十月生产,这个儿子必有奇异之处,

且等他长大成人再说。投鹿侯不听,把孩子丢弃在荒野。妻子暗中告诉家令,

收养这个孩子,起名字叫檀石槐。檀石槐长到十四五岁,身体强壮,勇敢,有谋略。

其他部落抢走檀石槐外公家的牛羊,檀石槐单骑追赶,把抢走的牛羊追回,

从此以后,整个部落对檀石槐表示敬服。檀石槐在部落制定法规,令出必行,

为族人评判是非曲直,无人敢冒犯,檀石槐被推举为部落大首领。

檀石槐在弹汗山歠(chuò)仇水建立王庭,位置在高柳城以北三百余里,

檀石槐部落的战士兵强马壮,东西鲜卑首领先后归附檀石槐。

檀石槐率领鲜卑南下寇掠汉朝边郡,北上打退丁零,东进逼退夫馀,西进蹂躏乌孙。

鲜卑占领北匈奴崩溃后的漠北故地,东西宽一万四千余里,南北长七千余里,

领地有山川、水泽、盐池。

桓帝永寿二年秋天,檀石槐率领三四千鲜卑骑兵,寇掠云中郡。

桓帝延熹元年,檀石槐寇掠北部边郡。当年冬天,桓帝派遣护匈奴中郎将张奂,

率领南匈奴骑兵,出塞迎击鲜卑,斩杀二百人。永寿二年,檀石槐入侵雁门郡,

杀害数百边民,抢掠一番,扬长而去。永寿六年夏天,一千余鲜卑骑兵寇掠辽东郡属国。

永寿九年夏天,檀石槐率领数万鲜卑骑兵,兵分几路寇掠沿边九郡,烧杀抢掠,

边郡吏民深受其害。桓帝派遣张奂迎击鲜卑,将鲜卑逐出塞外。

朝廷对鲜卑的不断袭扰,深感忧虑,但是又无力制止,桓帝只好派遣使者,

带着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鲜卑和亲。檀石槐不肯接受“王”号,继续寇掠边郡,

袭扰不止。檀石槐将鲜卑分为三部分,从右北平郡向东,直至辽东郡,连接夫馀、

秽貊,有二十余县邑,为东部鲜卑;从右北平郡向西,直至上谷郡,有十多个县邑,

为中部鲜卑;从上谷郡向西,直至敦煌郡、乌孙,有二十余县邑,为西部鲜卑。

各部鲜卑,设置首领管辖;所有鲜卑人,皆臣属于檀石槐。

灵帝即位,幽州、并州、凉州沿边各郡,没有一年不遭受鲜卑的袭扰,百姓深受其害。

灵帝熹平三年冬天,鲜卑入侵北地郡,郡太守夏育率领南匈奴休着屠,兵分多路追击,

大败鲜卑。灵帝任命夏育为护乌桓校尉。熹平五年,鲜卑寇掠幽州。

熹平六年夏天,鲜卑从三个方向寇掠边郡。当年秋天,夏育上疏谏言:“鲜卑寇掠边郡,

从春天以来已经有三十余起,奏请朝廷征调幽州诸郡汉军出塞进剿,经过一冬两春,

一定能够剿灭鲜卑逆贼。”灵帝没有采纳夏育的建议。此前,护羌校尉田晏因为某事,

被免职抵罪,后来又被赦免,欲立功报效朝廷,田晏通过中常侍王甫,被灵帝拜为将军,

王甫向灵帝谏言,派遣汉将与夏育一起,并力讨伐鲜卑。灵帝拜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

第一百零八章 扫荡

朝廷大臣多持反对意见,灵帝召集百官,在朝堂上廷议。议郎蔡邕谏言:

《尚书》告诫要警惕戎狄祸害华夏,《易经》记载中原王朝讨伐鬼方。周室拥有天下,

曾经讨伐猃狁、荆蛮。汉室拥有天下,武帝派遣大将军踏破阗颜山、扫荡瀚海。

中原王朝征伐戎狄,由来已久。然而,时代不同,出征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形势变化,出征的方略也有所变化。征伐戎狄,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一概而论。

武帝胸怀经略大志,深谋远虑,志在开拓四方,汉军南下平定百越,北上讨伐强胡,

西征摧毁大宛,东征荡平朝鲜。武帝依仗文帝、景帝朝留下的丰厚物资储备,

用尽天下资财,数十年间,汉军南征北战,军民疲惫,耗费巨大。此后,

武帝施行盐铁酒榷专营,为国家开拓财源,颁布告缗令,对偷税漏税的富豪严厉打击。

当时,民不堪命,沦为盗贼,崤山以东纷扰,盗寇肆虐。武帝派出直指绣衣使者,

享有专杀权力,奋起钺,镇压贼寇。直至晚年,武帝才省悟,从此以后息兵休战,

减少赋税、徭役,武帝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主父偃说:“一味穷兵黩武,

谋求战胜之道,最终没有不后悔的。”以武帝之神武,加上骁勇善战之将军,

凭借财赋丰厚之支持,武帝这才完成开疆拓土之圣业,晚年依然有悔意。

更何况今天,朝廷的人力、财力匮乏,欲建立大功,绝非易事!

自从北匈奴远遁,鲜卑变得强盛,占据北匈奴漠北故地,号称拥兵十万,才力劲健。

鲜卑人意志顽强,狡黠多变;加上汉朝关塞不严,禁网疏漏,

内地出产的精钢很多为贼寇所拥有;汉人逃出塞外,又参与谋划。鲜卑兵强马壮,

超过匈奴。在往昔,段颎可谓良将,熟悉战事,善于用兵,平定西羌叛乱用时十余年。

如今,夏育、田晏的才能,远不及段颎,鲜卑为祸边郡,又超过此前。

田晏竟然说两年就可以解决鲜卑,承诺将大功告成。一旦兵连祸结,战事不断,

该如何收场?朝廷只能征调兵力,转运无已。这是在疲敝华夏,戮力对付蛮夷。

沿边氐患,犹如手足疥癣,因为战祸,疲敝中原,这才是心腹之痈疽。

如今,郡县闹事的贼寇还不能轻易平息,更何况胡虏,能轻易铲除?

在往昔,高祖忍受平城被围之耻,吕后放下单于书信侮辱之恨,

这些耻辱放在今天,与鲜卑袭扰相比,孰轻孰重?

上天设置山河险阻,秦国修筑长城,汉朝在边郡修筑关塞、墙垣,所有这些举措,

都是用以区别内外,分隔戎狄。只要戎狄没有侵占中土,将战祸蔓延至中内,

朝廷无须大动干戈,岂能与虫蚁之戎狄,狡黠之丑虏,计较一日之短长!

即使汉军略有小胜,也难以将戎狄殄灭干净,况且,本朝还有要关注的其他大事!

务求必胜者,未必能制胜,谋划周详者,未必会落败,众人皆以为危险之事,

圣人也要认真考虑,廷议时,朝臣多有疑问,明主切不可强令执行。在往昔,

淮南王刘安,就讨伐南粤向武帝谏言:“天子用兵,发出征伐号令,但是不必开战。

意思是说,没有诸侯敢于挑战天子。如果南粤王甘冒死罪,以谋逆对抗天子,

有一名汉军战士没有归来,即使斩杀南粤王的首级,也是大汉的耻辱。”

欲以汉军战士的生命换取戎狄丑虏的生命,以皇室的武威对阵域外,按照淮南王所言,

已属于危险,更何况,还会有遭受败绩的可能!在往昔,海南岛珠崖郡造反,

孝元皇帝采纳贾捐之的谏言,下诏:“珠崖郡背叛朝廷,廷议时,有大臣主张讨伐,

也有大臣认为应该放弃。朕日夜思考,看到不能制服叛贼,欲出动大军征剿;

看到时局维艰,又担心会增加百姓的负担。百姓的饥困,与远方蛮夷的叛乱,孰轻孰重?

宗庙的祭祀,在凶荒之年还要减少祭品,更何况海岛上的蛮夷!如今,

崤山以东正碰上饥荒,朝廷无力赈济,再要对远方用兵,这不是爱惜百姓的举措。

撤销珠崖郡。”元帝为天下苍生,发出德音。为了百姓饥困得到纾解,即使是几个郡县,

朝廷尚且可以放弃,更何况边塞之外,从未有汉民居住的地方!守边的方略,

赵国名将李牧懂得斟酌轻重,保全边塞的策略,王莽的大将严尤重视要点,

李牧的功绩传颂至今,严尤的奏章仍然在档案留存,按照两位将军的谋划,

谨守先帝的安边之策,臣以为,这样做就行了。

灵帝没有采纳蔡邕的谏言,随后,朝廷派遣夏育从高柳城要塞出兵,田晏从云中郡出兵,

护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单于从雁门郡出兵,每路大军有一万骑兵,三路大军,

出塞两千余里。檀石槐命令鲜卑三部首领各自率领部众与汉军接战。汉军战事不利,

夏育战败,丢弃符节、辎重,仅率领数十名骑兵,狼狈逃回。汉军十分之七八战死。

三路大军主将被朝廷用槛车押送投入监狱,花钱赎罪,贬为庶民。当年冬天,

鲜卑寇掠辽西郡。灵帝光和元年冬天,鲜卑寇掠酒泉郡,沿边诸郡莫不遭受蹂躏。

鲜卑人口日渐增多,仅依靠放牧、狩猎,已经不能满足衣食需要,檀石槐亲自巡视,

看到乌侯秦河水宽阔,有数百里长,水流不断,水中有鱼,但是不能捕获。

鲜卑听说倭人善于用网捕鱼,东进袭击倭人国,俘虏一千余家,

把他们迁至秦河水沿岸,令倭人捕鱼,供鲜卑人食用。

灵帝光和年间,檀石槐去世,享年四十五岁,儿子和连即位。和连的能力远不如其父亲,

但是仍然不停地袭扰边郡。和连性情贪婪、喜淫,

在处理部落矛盾时不能公平地对待部众,很多鲜卑人叛离。后来,和连进攻北地郡,

廉县有战士善用弩箭,射中和连,当场射杀。和连的儿子骞曼年龄幼小,

和连哥哥的儿子魁头即位。骞曼长大成人,与魁头争夺权位,鲜卑分崩离析。

魁头去世,弟弟步度根即位。檀石槐以后,鲜卑诸部落首领,世代传承。

乌桓人髡头,女子至嫁时才蓄头,分为髻,戴一种桦皮制的高帽子,称为句决。

男子娶妻,皆先私通,略其女去,半年百日后,始遣媒送马、羊、牛为聘;

婿随妻归,服役二年后,妻家才厚遣其女回夫家。部落内,除战争外,

一切皆从妇女之计。父兄死,妻后母,报寡嫂;寡嫂之小叔死,

小叔之子可以伯母为妻;小叔若无子,再轮及其他伯叔。

乌桓人土葬,用棺。葬时亲旧环坐,两人诵咒文,杀一肥犬及死者生前所乘马,

烧衣物、服饰,歌舞、哭泣相送。相传犬能护佑死者神灵返归赤山(一说在今兴安岭南脉,

乌桓人认为人死后魂归此山),不致中途遭横鬼遮拦。

乌桓人敬鬼神,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已故着名大人。以牛羊为牺牲,饮食必先祭。

四夷残暴,其势力在华夏周边交替肆虐。匈奴在汉建国时强盛,西羌在光武中兴后逞凶。

在灵帝、献帝年间,乌桓、鲜卑相继崛起。檀石槐骁勇善战,最终占领北匈奴漠北故地。

蹋顿暴虐,盘踞在辽西。戎狄袭扰中原,荼毒边郡,多少代都难以平息。

制服戎狄,彻底将其降伏,中原始终找不出最佳方略。周、汉对付戎狄的方略,

只能说是中下。难道说这是上天预设好,冥冥之中,华夏要经受这么多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