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娇瘾,难思卿

作者:山有清平 | 分类: | 字数:39.9万

第74章 婉娘1

书名:娇瘾,难思卿 作者:山有清平 字数:2219 更新时间:2025-02-13 04:37:34

话罢,门外听得左少云求见的声音,得到嬴琅的回应后,送进来一方锦盒:“殿下,这是您要的东西。”

盒子长约八寸,以蜀锦覆面,内嵌碧色柔软的绸缎,当中是一枚黄色的龙纹印章。

“这是什么?”越苏问道。

如此珍重,当不是凡品,看着那印章,她心中隐隐有些猜想,却不敢说出口。

“这是孤为你雕刻的印章,与太子授印是同一块料子。”嬴琅缓缓道,脸上显出柔和的笑意。

他所说的授印,是当年赐封太子时,皇帝特意命人制的,除了帝王专用的天子玺印外,最为贵重,普天之下,见印如见人,号令百官无所不从。

可如今,用同一个料子,又制了另一个相似的。

越苏实在不敢收:“殿下,这个太贵重了,越苏愧不敢当。”

嬴琅没有理会她所说的话,桌上便有宣纸平铺,他染了红泥,印在纸上。

他师承崔太傅,一手行楷如行云流水般浑然天成,“若清居士”四字被他写得飘逸盎然,刻在玉石之上,又有几分仙风道骨。

他对此倒是十分满意:“不错,日后你的画都用此印,才算相配。”

也顾不得越苏的拒绝,直接握住她的手,将印章塞在手心,然后带着她再次盖了一章。

越苏看着手中的印章,犹如烫手山芋,拿也不是,放下也不敢。

她的画虽然好,可是比起当世大家,也只是班门弄斧,图几分新意而已,用上这个印章,属实有几分买椟还珠的笑话。

“不必担忧,这玉原本放于太子府也无用处,不过是父皇随手赏来的玩意,上回孤瞧着你的章缺了一角,正好拿次印补上。”

“可是 ......”

“没什么可是,孤送你的东西,凡品还瞧不上眼,也不配你,如今这独一无二的龙纹玉印,正好。”嬴琅不由分说,直接下了决断。

玉印纯净无杂质,色泽又如此鲜亮,一看就是平日里保养极好,很得主人喜爱的,只拿来给她做一枚印章,着实大材小用了。

“殿下为何对我这么好。”越苏喃喃道。

她没有办法偿还这些。

普通的宝物,还能放入侯府,可这价值连城又是天下只此一方的玉石,怎能独自收藏,将来若被有心人发现,恐怕会招致祸患......越苏心中拟定了主意,只能等事情了了,再让人送回,他便是再想送,人也不见了,总不可能陪葬在陵寝中。

可这印章已经刻了字......又是他亲自刻的。

“无妨,自然是因你受得起。”他将印章放入锦盒之中,道:“这玉衬你的名声得当。”

越苏听他的话,心中不免疑窦。

若清居士再是有技艺,也不过是画师,在世人看来,比士族低贱不知多少倍,也只有爱画之人才会敬重几分。

她经此一事,早已决意放弃这个名号,日后也不会再用,印章于她,成了无用之物,徒生留恋罢了。

可嬴琅却说,这玉衬她,难不成是爱屋及乌,还是另有他意。

平安侯府。

刚刚入了夜,四周悬梁点上灯笼,影迹稀疏,徐掌柜提着几包药材,从侯府小门而入。

这是太子殿下亲自交代的,他不敢交手给其他人,只好亲自送来。

环绿早候着多时了,从他手中接过,特意多嘱咐:“徐掌柜,姑娘不喜招摇,你为谁办事,若是不伤害侯府的利益,我也管不着,可若是有什么风言风语传了出去,可别怪姑娘不念旧情了。”

徐掌柜忙点头称是:“姑娘的大恩大德,老奴没齿难忘,绝不会有不相干的人知晓。”

见他还算老实,办事机敏,没有走漏风声,环绿掂量了手中药材,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姑娘求了太子殿下,为你家孙儿求来的。”

话罢,便拿着东西走了。

徐掌柜躲在角落里,借着灯笼上昏黄的一点光,立刻就打开看了。

他家孙儿虽然已脱了奴籍,但总归身份摆在那儿,所以未能进得去城中有名的几家学塾,有这一封举荐信,莫说是他想去的那家,便是最有名的懿明书院,也易如反掌。

徐掌柜喜不自胜看完,却发现不知何时,跟前站了一个黑影。

他抬头一瞧,当下慌张将信藏在身后:“三、三爷......”

“你在女眷的后院之中,鬼鬼祟祟做什么?”

何致远本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可徐掌柜做贼心虚的样子,让他忍不住将他手中的信抢来瞧了。

他练过武,眼疾手快,徐掌柜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何致远狐疑看着他,信的字迹他并不陌生,落款更是熟悉。

谁不认识这一手绝佳的行楷。

朝堂之中,玄色朝服之人站立于天子之旁,却比天子年轻而有魄力,他觐见于勤政殿时,太子将已经批示好的奏折托于小黄门之手递给他,何致远每一次,都是恭敬接过,回去后细细端详揣测其意,不敢有任何怠慢。

徐掌柜手中的这封信,与他常揣摩的旨意,行文列词,笔迹避讳,都是太子殿下的习惯。

越苏才喝了梁先生开的药,便见环绿回来。

“姑娘,这些是徐掌柜送来的。”

她看了一眼,只说:“放桌上吧。”

越苏没打算喝,但为了不让嬴琅起疑心,也怕他日后问起来自己说不出,便让环绿将绳子剪了,看看都是些什么药材。

倒是些和梁先生开的差不多的,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多喝一次。

她留下些名贵的药材,其余都在院中支了个小炉子,一把火烧了。

火苗越燃越旺,红色火光中,几人的脸也被照的通红。

“姑娘,去见冯氏的时辰到了。”环绿提醒她。

越苏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自从西院添了墙后,二院来往便不如之前那么便捷,越苏这一路走来的,耗费了半刻钟,终于在角门处的一个凉亭见到了人。

白日里因偏远,已经是很少人来了,更遑论夜间。

接近夏天,蚊虫更是多,幸好环绿带了驱蚊的香药,才避免二人成为叮咬的对象。

凉亭中,冯氏已经站在一旁许久。

“姑娘,这便是那位冯姑娘。”环绿说道。

冯氏立刻跪在地上行礼:“奴婢贱名素宜,见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