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漂在澳洲的日子
作者:7856 | 分类:都市 | 字数:1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二
二
6-29
昨天出去跑的太累了,今天就在家里发简历。还确实不错,看到一个医疗器械的公司招机械工程师。北京的一帮弟兄很多人都去医疗器械了,美国也有两个同事也到这个行业去了,专业应该还是很对口的。但打开仔细一看,写的是机械,要求的却是电子的。但不管怎么着,知道了这么一个公司,也给人家发了一封邮件,还特别强调以前很多同事都换到他们的行业去了,所以专业对口是不成问题的。
申请那些义工也是没有消息,挣钱的工作找不到,白干怎么也反应这么慢?
晚上洗澡的时候看到浴室里面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请保持地面干净。这应该就是说我的吧,因为我确实是每次从淋浴间里出来光脚走到门口才穿拖鞋。院里就住这几个人,又都是中国人,直接说一下就可以了,有必要搞这么生分吗,有点奇怪。
6-30
天短,早上又起得晚,索性一天就只吃两顿饭好了,就像老家的人在冬天里那样。今天吃完下午饭还比较早,就去东边的山上转转,住的地方的其他几个方向都走过了,就剩这边了。
穿过街区后面的一条大路,沿着那个葡萄园往南走到下一个路口,就算开始上山了。山上的房子比下面的漂亮多了,一个个门面都很气派,还有不少是两层的,墙的材料看起来质地也好。回去和同住的老兄一说,才知道这个地方时阿市最高档的富人区。
走了有三四百米的地方,看到了前面高大的桉树上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分界线,阳光能照着的上半截的树叶映出了快要落下的太阳的红色,而照不到的下半截则是黑色的了。特别喜欢这种明显的区分的感觉,赶快拿出手机照了几张,继续往上走。
走到离山顶还有三分子一的地方,回头已经可以看到西边的海平面了。夕阳下的海平面反射着光芒,给整个山脚下的城市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还想拿出手机来照,可手机的焦距已经远远不够了,只好作罢。
走到了柏油路的尽头,前面立着一个牌子说不能往前走了。但爬山不到顶,总是不甘心,于是绕过那个牌子,继续前行,直到四周都比自己低了,才停下来。四下里看看,西边是整个城市,前面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山的后面还是山。一时又觉得不过瘾,便爬到一个桉树上,再看看更远处的风景,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看看西边的太阳完全落到了海平面下面,只有一点余光照在海面上泛着青色,赶紧下山回去。
7-1
又是周末了,没事可做,以前在国内周末总是有忙不完的事,现在清闲下来了却并不觉得舒服多少。
Google了一下阿市马拉松,8月19号有一个,拿不定注意要不要去跑一下。要55美元,现在过来一分钱还没挣到呢,在这种事情上面花钱有点不舍得,先把这个信息记下来再说。但身体是要锻炼的,得空先去买双跑步鞋。
考虑Pasta不容易相互粘在一起,如果泡一下做卤面说不定可以。于是泡了一碗,炒了点菜,把泡好的Pasta放在上面蒸。果然还行,比普通面条强,因为普通面条太干了不容易蒸熟,太湿了容易粘住。吃起来也不失Pasta的劲道,还真不错,把老家的卤面发扬光大了。
进而又想,能不能把这发展成生意呢?尤其是想起来上次在city花了9块钱吃的那盘酱拌面条——说实话,把面条做成那样,真是糟蹋人。和他们的相比,我如果只卖5块钱,一定很有销路。问题是没有店面,那就在BBS上做广告,在家里做,谁要的话免费送过去。如果这样每天卖100份,就可以申请ABN自雇了,如果再发展每天1000份,还可以再雇两个人,眼看着就要发财了,哈哈。
进一步分析了一下可行性,Pasta需要泡很长时间,等人要了现泡肯定不行,这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不是很大,因为这东西不贵。于是还真列了一个操作清单,算计了一下要做哪些事情,怎么合理安排时间,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处理。
但很快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什么地方的可以送?只能是离家近点的,太远了时间成本,油费算下来就划不来了。那怎么描述这个地方呢,最好的办法是限定邮政编码,可怎么也找不到带有邮政编码的电子地图,哪天去city了去买一张。
下一步要继续研究怎么把卤面做好的问题,今天第一次做,下面的有点糊。看起来远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后面试试看最短多长时间能蒸熟。
7-2
在一个超市发现了很便宜的碎肉,牌子上写的是meatends,估计是卖的那些成块的熟肉,切到最后没人要的了,价格很便宜。给售货员说要买这个的时候,还是有点没底气,总觉得她在嘲笑我,实际上她们根本就不认识我,买完了还是很客气的说谢谢。买了点回去切碎,放在卤面里面,竟然还特别好,因为这些熟肉里面油比较多,做出来的卤面比用好肉做的还要软一些。
另外还发现了超市里面对小于5分的钱都会进行圆整,如果是3,4,8,9分,向上圆整,而如果是1,2,6,7分,向下圆整。这样对于很多价格最后标了0.99的,如果一次买三份,就可以比单独三次买省5分。估计那些.99是用来吸引顾客的,却不曾想被我发现了这个秘密,看来真的要成个生意人了。
今天把蒸卤面的时间调到了5分钟,出来发现还是有点过了,明天继续再试。但今天用的菜多,芹菜是绿的,胡萝卜是红的,Pasta蒸出来是黄的,配在一起很好看。先拍几张照片,到时候做广告用。
另外还有一个技术问题是这边的胡萝卜很容易熟,和国内的不大一样,在国内几乎要和葱一起最先下锅,结果还往往是炒不烂。这儿的胡萝卜和芹菜一起炒,结果蒸出来拌的时候总是碎掉,影响卖相,也得想办法改进。
7-3
门口处那个小房间的学生放假回国去了,我按着计划搬到那个房间去。原来一直住在房东老兄隔壁那个房间里。房间小是小了点,反正就一个人,对付着住吧。但从国内带过来的几个纸箱子放不下,和房东老兄商量一下,放到客厅里面好了,客厅很大,藏到吧台后面,基本不影响外观。
刚搬出来,房东大姐就把进客厅和他们住的房间的那道门锁上了,房东老兄还问如果看电视的话那个门可以不锁。电视也看不懂什么,还是算了,可是我看起来那么有行窃倾向吗?
小房间的地毯薄,得要去买一双棉拖鞋。跑超市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边超市里东西放的很奇怪,一会儿是面粉,油,紧挨着的货架上就是卫生纸,卫生纸过去又是锅碗瓢盆,找个东西也确实不容易。找了一个工作人员问,我记得拖鞋是slipper,但问了半天他也没有听懂。于是在那儿比划了半天,给他说是一种鞋,是在房间里穿的。那小伙子就把我带到一个卖鞋油的地方,真是伤自尊。
没办法回家里查了一下词典,原来我把那个“i”错读成[e]了,原来学英语的时候从来不觉得发音重要,一个词只要能写下来,知道意思就可以了,因为在国内都是说中国话的,不同地方的发音还不一样呢,发音讲究那么多干什么,现在看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7-4
没别的事情,继续去city,今天的目标是买跑步鞋,地图。
坐在公交车上发现同坐的一个女孩子拿着一本学中文的书在看,基本上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差不多。是个好机会,要不要打个招呼?她在学中文,说不定想找一个中国人陪她练习,刚好我想找个说英语的陪着练习。
但说什么呢?问“你在学中文?”,显然是废话。问你为什么学中文,不知道这算不算隐私问题,他们好像对隐私特别在意,别一上去就把人得罪了。问你觉得中文有用吗,感觉有些挑衅。其实对于中文,我倒是有一些见解,比如说汉字是根据形状来定义的,估计说出来她会感兴趣,说不定还会拜我为师,甚至崇拜我呢——这可还是个挺漂亮的女孩子呀。可问题是怎么先搭上话呢?我正在琢磨着呢,公交车到了一站,她下车去了,可惜了一个好机会。不过又想这么容易就能碰上一个,说不定下次还会碰上,回去想想怎么和他们搭上话,也许下次用的着。
地图还真是不好找,国内的每个城市到处都有卖地图的,而不论新到了那个城市,我也都会买个地图作为留念,久而久之,家里的地图都一大摞。收藏地图不仅是爱好,也是吹牛的资本,当年第一次到北京,就凭着一张地图,换了几次公交车从西客站到农展馆都不用问路。但在这儿高低找不到,邮局,卖文具的,公交车中心,都没有。
好容易看到了一家卖旅行指南的店里有,但最便宜的城市地图都得7.95,还真是贵。问他有没有带有邮政编码的地图,他说没有,问他有没有写有公交车信息的地图,也是没有。那还是买个最便宜的好了,将就着用,主要是收藏。
有了地图,胆子大了不少,把步行街附近那几家大商场都转了遍,看看里面哪个跑步鞋便宜。以前国内买东西从来没有这样过,基本上都是看着东西差不多,拿了就走,因为那时候感觉不差钱,没时间。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愁得时间没地方打发,国内的钱拿过来,又感觉特别不经花。
在一家店里看的时候,一个售货员问我穿多大的鞋,我一时搞不清楚应该说大码42还是小码26,寻思了一下还是说26。结果那人很奇怪的问我是不是在开玩笑,我也被搞得有点莫名其妙。她打量了一下我的身高,被我带到了一个位置,我仔细一看,这边的鞋码不是那样定义的,我穿的应该是8或8.5,这回丢人可丢大了。
7-5
各方面传来的消息都说专业工作非常难找,很多人都迫不得已去了鸡厂或蘑菇厂。看来也要及早另作打算,与其到了最后被逼的没有办法去,还不如现在就早点去,手里有点事干着,就不会那么无聊。听张兄说鸡厂里面工作环境太恶劣,对身体也不好,蘑菇厂就好点,那就先去找个看看。
然而大家都说的那个大蘑菇厂太远,现在没车,也没办法过去,先找一个公交车能到的地方去看看。在Google上查好了地图,拿着本子记得清清楚楚在哪个地方怎么换乘,怎么走。但到了南边的大概30来站的地方下车后,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后面的那辆车还是不来——估计当时看错了,或者公交车更新了。但不论怎么着,不能就这么回去,于是看了一下公交车站牌,这个方向的很多车都会到一个公交换乘站,于是搭上了一辆车,先到那儿再说。
到了公交换乘站,却也没看明白怎么换乘到目的地去。那就只好走过去,手机GPS上显示也没有多远。从公交换乘站出来,看到几大堆沙子——有沙子就应该有筛沙子的人,这活估计别人不愿意干,说不定是个机会。可站着看了一会儿,筛沙子全都是机械化的,除了开机器的,没有别人了。路上看到一个酒庄,看了介绍,规模还不小。要不要进去问问看人家招人不?有点鼓不起勇气,于是安慰自己说今天是来找蘑菇厂的,不能跑题,所以还是算了。
大约40来分钟之后,到目的地了,可这地方怎么看着也不像个蘑菇厂——全是树,连个房子也没有。可地图上明确说的就是这个地方,这是一条大路,路上的车一个个开得飞快,想找个人问问都找不到。沿着马路在这块前后走了一会儿,还是一点没有眉目。
路边出现了一个人,看起来像亚洲人,赶紧跑过去,但”excuseme”还没有说完,他却摆摆手,示意我不能从他那儿得到帮助。是听不懂英语?不想帮忙不至于吧,我还没说要他帮什么忙呢。于是继续走,碰到了一个检修电线的工人,问了一下,他说什么没大听懂,但手势看懂了,走到前面的路口,往左拐一下。我继续问他有多远,这个一定要问清楚,即便是走错了,也不至于一直走下去。他说不太远,等于没说,不过总算比没有方向强多了。
按着他说的那方向,没能在预期的时间内找到厂房。又回到刚才的那个地方——也许是厂房被树挡住了,没看清楚?再回去一看,确实没有。这回出现了两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上去打听了一番,他们说的也不太清楚,但他们说沿着这条路往前走有个购物中心,会有很多人,可以到那儿再问。
大约走了2公里左右,确实看到了,先找个地方,吃点饭,休息一下。今天跑得比较辛苦,犒劳一下自己,找了一个印度餐馆,尝一尝正宗的咖喱饭。吃完之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还饿,又到超市里面去买了一个看起来好点的面包。
然后继续问路,问了几个人,都没问清楚,最后问到一个牵了条狗的小伙子,他给说从这条马路穿过去,继续往前走,就会看到一个蘑菇厂。那是一个小路,从一个村子旁穿过。到了下一条公路上,还是没有看出什么眉目,还得再问,结果又碰到了刚才那个小伙子,他给我说了一会儿,看我还是有点不懂,就给我说超市里面有蘑菇——我只能说谢谢。
实在是很疲惫了,再问最后一次,如果还找不到,就放弃?但确实是不甘心,其实到了现在,能否在那儿找到工作是另外一回事,能找到那个地方,和他们说两句英语,就是这一天的目标,也是敌人,一定不能输给他。正站在马路边上琢磨的时候,过来了一家三口骑自行车的,赶紧上去再问。这回碰上好人了,那个人看我不大听得懂,就返回来带我走了有100来米,直到能看到那个要左转的路口,给我说从那儿转出去,再往前走,就能找到了。
确实找到了,里面的人倒是很热情,说他们什么时候都在招人,然后让我填了一张表格,复印了护照,然后回家等着消息。
这一天除了完成找到蘑菇厂,和他们说话的目标外,还学了一个词:Roundabout——转盘。代价是走了大概20多公里的路——晚上回去从Google地图上查的。从此以后,问路也勇敢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