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作者:子德大叔 | 分类: | 字数:122万

第214章 汉军出 天下惊

书名: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作者:子德大叔 字数:3254 更新时间:2025-02-20 01:54:57

“靠山宗?”

“就是最早开始不缴纳供奉的宗门,其宗主古清时极为嚣张,多次扬言要将我朝连根拔起。”

“现在更是公开废除了我朝颁布的所有新政,是各大宗门中跳的最欢的一个。”

靠山宗和古清时早就上了大汉的黑名单,只待收网之日的到来。

“这些宗门派出的探子可还守在峨眉山外?”

“是的,他们不敢进入峨眉山,又担心我军会突然出现,因此在山外安排数量众多的哨探。”

“看来我们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武力展示。”

“陛下打算派哪几支部队前往平叛?”

贾诩立马就领会了杨逸的意图。

“虎豹骑、白毦兵、大戟士、校刀手、西城军。”

其他四支部队众人都不觉得有何不妥,唯独“校刀手”出乎意料。

“陛下,校刀手中不少人都是出自这三十二家宗门,让他们直接面对故主,末将担心会发生变故。”

作为校刀手的统领,关羽不得不担心麾下士兵的情绪。

“朕原本就没有招降这些宗门的计划,正是因为他们的请求,方才给予机会,宗门却撕毁承诺,还想反噬大汉。”

“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还念着故旧之情,云长认为他们还配做大汉的士兵吗?”

杨逸的话再清楚不过,之所以选择校刀手出战,就是为了考验他们的忠心。

如果此次不能立下“投名状”,恐怕就会对他们进行清洗。

众人发现渡劫之后,杨逸身上的帝王之气愈发浓厚,不怒自威的样子,让人不敢直视。

“末将明白。”

关羽行礼过后,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执行杨逸的命令。

“所有突破一元境的英豪出战,其余人继续在琉璃洞天打磨境界。”

“参与谋乱的势力全部灭门,此事交由仲德负责。”

绣衣使者最为擅长“抄家灭族”,当仁不让的主导此项任务。

“陛下,三十二家宗门主力虽然聚集在靠山宗,但都有武神武者留守。”

“绣衣使者以武王武者为主,武帝武者数量也不多,难以对抗武神武者。”

对待杨逸交代的任务,程昱岂敢怠慢,急忙强调敌我双方的差距。

“一元境炼气士没有必要全部集中到洛阳方向。”

“曹操暂代虎豹骑统领,并为讨伐叛军主帅,除了另外四支部队的统帅外,其他人协助绣衣使者的行动。”

“得令。”

曹操急忙出列领受命令。

虎豹骑的直接统帅乃是“宗室八虎骑”,但却无人突破到一元境,所以只能由他领兵出征。

为了能够发挥军阵的最大威力,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直属将领。

为了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日常的训练也在一起。

白毦兵的统领赵云是大汉的第一个炼气士,率军出征自然没有问题。

大戟士的统领张合还未能突破,但是副将颜良、文丑都已经成功晋级。

校刀手主将关羽也是早早突破,副将关平、关兴则是留下来打磨境界。

西城军的情况与之类似,主将张飞也是最早突破的一批,副将张苞还需要继续磨练。

从杨逸作出的安排不难看出,如果不成为炼气士,今后很难获得领兵出征的机会。

只不过杨逸的决定却让程昱喜笑颜开,他从来没有想到能指挥如此之多的炼气士。

原本艰巨的任务突然变的简单起来。

“朕需要闭关一段时间来巩固境界。荀彧留下,不必出征,坐镇大本营处理日常事务。”

“得令。”

荀彧没有想到在机缘之地修炼,他也未能摆脱“大管家”的角色。

看到众人都无异议,转瞬之间,杨逸便和安夏消失在大家的眼前。

幸好大的方向都已经确定,众人开始按部就班进行准备。

关羽返回军营,便迅速召集全军训话。

“相信你们都已经得到消息,外界有宗门反叛。”

从始至终,杨逸都没有打算封锁消息,因此校刀手都知道此事。

“当初陛下并没有招降宗门的计划,是本将带着你们争取到的机会。”

关羽说到这里,不少人都惭愧的低下了头。

这些都是原属宗门参与叛乱的校刀手。

“如今他们背信弃义,还想将大汉连根拔起。”

“陛下已经决定出兵平叛,上一次为了顾及你们的感受,我军并未参与同联军的战斗。”

“可是面对这群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是不是还要退缩。”

“不能!”

校刀手异口同声的回复关羽。

“如果你们当中还有人觉得无法和昔日同门对战,就出列站到前面来。”

关羽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却无一人走出队伍。

“本将再给你们一盏茶的时间仔细考虑。”

与其战后被动清洗,还不如现在就消除隐患。

关羽早就打定主意,如果还有人有异心,他就会亲自清理门户。

一盏茶过后,所有人都坚定站在队伍当中,没人选择退出。

这也让关羽松了口气。

长时间共同的训练、作战,让他和校刀手之间有了感情。

关羽也不想他们中间有人做出错误的选择。

“既然没人愿意退出,那日后作战时,有踌躇不前者,莫怪本将军法无情。”

“大汉必胜!”

“大汉必胜!”

“大汉必胜!”

校刀手则是坚定的回应关羽。

其实他们也是憋了一肚子气。

原本好心劝导宗门归降,没有想到他们却反复无常。

还把他们置于尴尬的境地。

众人恨不得手刃这些叛徒来证明自身的忠诚。

自从加入大汉以来,他们被这里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已经完全没了二心。

自身也都有了实质的进步。

如果他们留在宗门之中,绝对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

这也让他们无数次庆幸当初的决定。

没有想到只是因为顾念旧情,让他们遭遇到了信任危机。

莫不说他们原本就没有二心,哪怕还想着故旧之情,看过杨逸的渡劫过程,也早就烟消云散。

能够让“天道”如此青睐,除了汉帝谁还享受过如此待遇。

如此简单的选择,怎么会难住这些天骄。

第二天,当五支精锐部队杀气腾腾出现在峨眉山外,反叛宗门的探子差点儿没瘫倒在地上。

随着各种飞禽的放飞,消息迅速传遍四重天。

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宗门不由得额手称庆。

“老祖,您神了!大汉果然毫发无伤,这下叛军可要倒霉了。”

不怪金堂宗表现的有些幸灾乐祸。

前日靠山宗派出的使者盛气凌人羞辱了金堂宗一番,如果不是不清楚汉军的动向,恨不得当场将其撕成碎片。

“古矮子脾气暴躁,气量狭窄,还总是自作聪明,做出这样的蠢事不足为奇,只是可惜了老腾和’阳和宗’。”

周希夷并没有将古清时放在眼里,却在惋惜老友和他的宗门。

“您已经尽力了,无奈腾宗主听不进良言。”

相比周希夷的唏嘘,金堂宗其他人对腾月升观感并不好。

周希夷早就已经退位多年,而和他年龄相仿的腾月升却紧抓权利不放,到现在仍然担任阳和宗的宗主。

正是出于对权利的痴迷,才会让他做出如今错误的决定。

“老祖,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否需要加入汉军,一同讨伐叛军。”

“不需要,我们没有加入叛乱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忠诚,汉军作战方式独特,我们无法融入,就不要添乱了。”

周希夷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三十二家宗门的结局会怎样?”

有人小心翼翼向周希夷询问。

“他们早就没了选择。”

周希夷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似乎却说出了答案。

此时靠山宗大殿内却是死气沉沉。

前两日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全部消失不见。

三十二家宗门高层聚在一起,甚至连话都懒得说。

“这就是赤裸裸的阴谋,大汉故意诱使我们上当。”

古清时暴跳如雷,他没有想到自己成了被人愚弄的小丑。

其实汉军出现在峨眉山外的一刻,所有的宗主就清楚他们上当了,这是大汉设下的圈套。

“为了让我们上当,他们竟然可以容忍宗门不缴纳供奉,废除大汉的政策。如此当面挑衅都不采取动作,为的就是将我们一网打尽。”

金逢有些后悔当初的冲动,应该和大汉比耐心,在没有获取确切证据前,不采取任何实质行动。

这里面最为悔恨的就是腾月升。

当初他打算不缴纳供奉时,曾经询问过周希夷的意见。

后者没有正面回应,却约他前往洛阳城游玩。

当初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推翻大汉,巩固自身的权势,全然没有在意老友的提醒。如今回想周希夷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想让他看清洛阳百姓的生活状态。

如果汉军真的遭受重创,洛阳百姓绝对不可能还表现的如此悠闲。

其实大汉的计策并不高明,其中破绽颇多。

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只是可惜当时脑中全部被利益所塞满,对于眼前的现实却视而不见,错失最好的机会。

“现在悔恨有什么用,关键是要如何应对汉军的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