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作者:参娃 | 分类:都市 | 字数:225.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46章 利润可观
第546章 利润可观
盛希平一行在首都玩的差不多,事情也办完了,这才动身往回走。
八月十八号,一家六口总算回到松江河,第二天周青岚回校上班。
周青岚跟学校商议好了,今年她不带班,只当科任老师。
这样的话,只要没晚课,下午就可以下班回家了。
盛新华读初中了,这三年很关键,周青岚想多点儿时间陪孩子。
周青岚工作能力很出色,原本学校死活不同意,后来还是盛希平去找了校长,又同意给学校捐一批教学器材,校长这才点头的。
今年八月二十一号是礼拜天,所以八月二十二号正式开学,二十一号上午学生返校。
从今年开始,各林场中学撤并下来,学生全都到一中上学。
所以,今年新生人不少,一共十四个班级,六七百人。
盛新华成绩不错,被分到了一班,班主任跟周青岚认识,对盛新华也挺照顾的。
跟豌豆粒差不多大,表面滑滑溜溜的有光泽。
然后拿着锥子穿过本夹子上头的眼儿,把本子扎透了,再穿过黑鞋带或者毛线,系结实,这本就钉好了。
这年月的挂历可跟后世那种一年十二个月都挤在一起的不一样,现在都是一个月一张,再加上封皮的话,就是十三张纸。
正好这时候,盛新宇也回家了,一看妹妹的书皮包好了,他也喊着要包书皮。
那种珠子大多都是灰色的,上面带点儿花纹,是一种草上头结的种子。
盛希平记得他小的时候,见过有人用草珠子穿成串儿,当门帘子用的。
夏天的时候用这种门帘子,来回进屋的时候门帘子晃动,苍蝇就没法跟在人后头,飞进屋了。
把挂历纸裁成细长条的三角形,然后缠在曲别针或者特制的铁丝上。
“爸爸,帮我们包书皮、钉本。”
“哇,爸爸好厉害,包的书皮太板正了,还有花边呢,比我哥包的好看多了。”
好像是从今年开春,不知道怎么就兴起来一股做门帘子的风儿。
“爸,你用挂历纸给她俩包的书皮啊?那也给我两张挂历纸吧,我也要包书皮呢。”
盛希平难得给孩子包一次书皮,肯定要好好表现一下,就在书的右下角,反复折叠,这样包出来好看些。
到了初中,一般都是选男生当班长,有威信力,可以镇得住这些调皮捣蛋的臭小子。
在这些人的支持下,盛新华被选为了班长。
所以多数人家包书皮,都是用牛皮纸。
由于盛新华家里离着近,刚才他带着人来回拿工具打扫卫生啥的,加上班级里不少学生是从一小升上来的,都认识盛新华。
盛云芳盛云菲小时候臭美,还管人家要了一些穿手链来着。
俩丫头见识少啊,哪里见过这么包书皮的?当即对着爸爸一顿彩虹屁输出,把盛希平哄的,咧着嘴一直乐。
这种门帘子不是冬天挂门上挡风的那种,而是夏天挂门上,类似于珠帘的一种。
盛欣玥盛欣琪两个先回家的,一进门瞧见盛希平在家,就开始给爸爸派任务了。
到学校去交上假期作业,打扫打扫卫生,然后发了书,就可以回家了。
田字格、拼音田字格,两个本子摞在一起,外头夹上黑色的本夹子。
跟盛新华相比,读小学的这几个,返校就简单多了。
西屋写字台里有牛皮纸,你用牛皮纸就行了。”盛希平哼了声。
盛家有好几本挂历,那是公司发的福利。
挂历纸很厚,表面光滑,翻过来包书,最好不过了。
报纸薄,不耐磨,很容易就破了。挂历在这个年月,那可是非常抢手的东西,轻易弄不到。
然后就这么一个一个、一串一串的缠,直到缠够了一个门用的,再把挂历纸外头,都涂上一层白乳胶,干透了之后钉在门框上。
每年入冬的时候,盛希平都让人在印刷厂专门定一批挂历,给公司员工们。
返校第一天,分班、领桌椅、打扫卫生,然后排座、发书,同学互相认识认识,再选出来个班长。
最后从洋钉子上头取下来,一个一个套上,连起来挺长一串。
缠绕的时候,有花纹那面朝外,白色朝里,抹上些白乳胶粘结实了,做成一个类似枣核的形状。
给俩丫头包完书皮,接着又钉本。
盛希平给俩丫头包了书皮,钉了本,又在书和本上面写好了孩子的名字,这才算是做好了开学前的准备。
初中和小学不一样,小学老师一般乐意选女生当班长,做事认真负责,不需要操心。
盛希平也没管那些,从柜子里翻出一本挂历来,裁剪好尺寸,就给俩闺女包书皮。
这玩意儿有的人用曲别针做,也有的用铁丝来做。
把铁丝均匀缠在两根固定距离的洋钉子上,形成类似曲别针的样子,然后从一边儿剪断铁丝,再用钳子捏实。
这年月没有那些塑料书皮儿,小孩子又不太懂爱惜书本,所以家长一般会用牛皮纸、挂历纸,或者报纸来给书包上一层书皮保护。
第546章 利润可观
“你给我远点儿扇着,臭小子能用出什么好来?你还想用挂历纸?
那些挂历纸,你妈留着要做门帘子的,你给祸害了,回家她不揍你才怪呢。
后来那种草珠子就看不太着了,现在流行起挂历纸做的帘子。
等着再过几年,就开始兴那种塑料珠子串儿了。
周青岚和李大娘俩人春天那阵子,费了老大的工夫,点灯熬油的才做出来东屋这一扇门的门帘子。
原本寻思着暑假闲着没事,搁家里再做两扇门的,结果暑假他们都出去玩了。
家里这些挂历纸,全都是留着做门帘子用的,也就是盛希平疼闺女,不管那些借两张来用。
至于盛新宇,家里有的是牛皮纸,用那个吧。
盛新宇听见爸爸这话,心塞塞的,暗自翻了个白眼儿。
“果然人家说的没错儿,闺女是宝,儿子是草啊。得,我不跟她们争,我用牛皮纸。”
小伙子嘟嘟囔囔的,去西屋写字台,找牛皮纸去了。
盛新宇大了,不用爸爸帮忙,自己裁纸,包书皮,钉本夹,这一套活干的可明白了。
快十一点的时候,盛新华也回来了,抱着挺厚一摞子书。
上初中的人了,也不咋在乎那些,索性什么书皮、本夹都懒得整,只写上名字,然后一股脑装书包里完事儿。
等中午周青岚下班回家,正好看见盛希平给闺女包的书皮。
“你可真行啊,家里那么多牛皮纸不用,伱非得用我的挂历纸。
我那是攒着做门帘子用的,你祸害了几张啊?回头不够使了。”
果然不出所料,周青岚瞅见挂历纸包书皮,不太高兴的嘟囔了句。
“哎呀,不就是两张挂历纸么?
今年跟印刷厂定挂历的时候,我多给你定几本,专门留着给你做门帘子,行吧?”盛希平无奈摇头道。
“非得整那些玩意儿干啥?一天天上班就够累的了,晚上还得忙活这些。
回头我看看,有没有卖塑料珠帘的,买几套回来挂门上就是呗,费那些劲呢。”
“你懂啥?现在就兴这种自己手工做的帘子。”周青岚瞥了丈夫一眼,做手工上瘾,不知道啊?
盛希平哪能跟媳妇犟啊?乐意做就做呗,只要她高兴就行。
正好这时候李大娘招呼着吃饭了,一家人从里屋出来,到外间屋吃饭。
转过天,孩子们正式开学了。
一中和一小都离着盛家非常近,孩子们上学不用大人接送,背着书包一群孩子就去学校了。
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规律。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倭国的客户代表,送来了挺厚一份文件。
里头是盛希平拜托人家收集的资料,还有倭国丧葬用品的照片,尤其是棺木的,各种类型、颜色、花纹,都拍了样品照。
跟我们喜欢用厚重的颜色不同,倭国那头的棺木,喜欢粉色、淡紫色或者白色。
棺材分为布棺和木棺,布棺一般就是用薄薄的板子固定形状,外面贴一层浅色带花纹的布。
这种成本低,大多数是一些穷人使用,售价从五万倭币到十万倭币不等。
木棺的话,稍微厚点儿,表面上会雕刻樱花、祥云等图案,看起来高级一些,这种最少就得二十万倭币起步了。
要是那种雕刻非常精美,里面还铺着丝绸的,价格翻倍,除了富豪,一般人用不起。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倭币还没有贬值,是一种很强劲的货币,很值钱。
换算过来的话,哪怕是最低端的棺材,也得上千块钱了。
而这玩意儿的成本有多少?盛希平大概算了下,可能也就三五十块钱。
这利润,相当高了。
“郑华,安排人出差,去一趟曹城,找曹城的赵书记。让他们安排人,照着这些图片做一批棺材。
另外,安排倭国的客户代表吃饭,我有生意找他们谈。”
没想到这棺材的利润这么大,哪怕是让出一部分的利润给中间商,也能挣不少钱呢。
国内现在还没有人接触这方面,既然盛希平答应了要帮曹城那边,不好食言,就当个引路人吧。
郑华一听,立刻让人去安排。
盛希平这边,则是翻出电话本,给曹城的赵书记那边打过去电话,说一下他要安排人过去订购样品的事儿。
赵书记那头一听这话,高兴极了,连忙答应下来。
“盛总你放心,我这边立刻就安排人准备,保管客户满意。”
挣钱的机会都送到跟前儿了,要是再抓不住,那纯是他们这些干部无能。
“好,谢谢赵书记,希望咱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盛希平能做的也就这么多,至于后续如何发展,就看曹城方面做的怎么样了。
盛希平这边刚挂断电话,准备等会儿去见一见客户代表,结果这时候,副厂长王明友急匆匆进来。
“盛总,抚松分厂来电话,说是压机车间的热压机四号压力缸漏压,问要不要先停下来对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啊,必须停产检查,这闹不好要出重大安全事故的。”盛希平一听,毫不犹豫的说道。
压力缸漏压,很可能是压力缸有裂纹,这要是处理不好,一旦出现重大机械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好,那我马上通知那边。”王明友急忙出去,给分厂那头打电话。
分厂那头得到回复后,立刻停工检修设备,经检查后发现,压力缸出现六百毫米长裂纹。
分厂负责人立即报告总厂,盛希平一听,急忙联系了沈城方面,请重工艺焊接探伤专家过来。
“快,安排人去一趟沈城,接人。”
这样的专家可不好请,盛希平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对方才同意过来看看,那肯定得最高规格接待。
于是盛希平安排了人,开他的车过去,把人接来。
晚上,盛希平去见了倭国的客户代表,跟对方吃了顿饭。
顺道谈起来倭国那边的殡葬行业,对倭国那边经营殡葬用品的公司,也大概有了些了解。
倭国的客户代表在松江河住了几天,然后离开,正好从沈城请来的专家也到了。
经过专家和厂子的技术人员配合工作,连续工作了十多个昼夜,总算完成了机械修理任务。
同时,还对一号锅炉左侧两个联箱的几处裂痕进行焊接修复。
由于分厂机械操作师父,和工程技术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厂子避免了一次重大机械事故和随之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所以,经厂领导开会决定,对相关工作人员予以现金奖励,每个人奖励两百块钱。
经过这次事件,全厂上下都提高警惕,总厂这边停工两天,进行全面的设备检修。
由于总厂这边之前一直都是满负荷运转,机器设备磨损严重,这一次检查出不少问题。
盛希平一看,得,停产维修吧。
眼下停工几天小事儿,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故,那可就不是三两天能解决的。
这边总算把机器设备检修一遍,各处都确认没问题了,重新开工。
曹城那边,工作人员也传回来消息,说是样品已经做好了。
盛希平事先已经联系了倭国客户那边,对方答应帮忙引荐倭国几大丧葬用品公司。
于是,这边安排了人,带着礼品和样品,去倭国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