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作者:参娃 | 分类:都市 | 字数:225.4万

第四百四十章 盛希康的对象

书名: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作者:参娃 字数:6484 更新时间:2025-02-21 01:30:30

全都收拾完,盛希平夫妻各自抱着孩子出了门,张淑珍领着盛新华盛新宇一路跟到车站。

“妈,我得先去把青岚母女安顿好了,然后去南方一趟,新华新宇暂时就麻烦妈照看着了。

等我爸回来,你跟他商议商议,看看能不能提前办了退休?

要是行的话,就早点儿退下来,也一起搬去松江河得了。”临上车前,盛希平不太放心的对母亲说。

“行,回头你爸下山了,我问问他。

你要出门,妈不拦着,但是千万要小心,遇见啥事儿别强出头。”

张淑珍不放心儿子,少不得叮嘱几句。

盛希平又交代俩儿子,一定要听奶奶和爷爷的话,不许淘气惹祸,等着秋天了,就去松江河上学。

盛新华和盛新宇都乖乖答应了,盛新华还说,让爸爸妈妈一定照顾好俩妹妹。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俩男孩已经喜欢上了妹妹,多少有些舍不得。

不过,男孩子心大,凡事不往心里搁。

再加上周青岚这几年来来回回的,孩子们也都适应了,不觉得怎么样,所以谁都没哭。

到发车时间了,摩托卡司机按了按喇叭,盛希平只能上车。

张淑珍和俩孩子,朝着车上挥挥手,看着摩托卡一路远去。

松江河这头,周明远特地安排了人和车等着,摩托卡一到,众人上去把东西搬到汽车上。

连人一起拉到盛希平家,又帮着搬进屋里,这才告辞。

盛希平本想留众人吃饭,人家婉拒了,没办法,盛希平拿出两条烟来,给大家伙儿分一分,算是感谢。

李大娘见了周青岚母女,格外高兴,尤其是见到俩小娃长的这么可爱,更是稀罕的不撒手了。

“饭菜都在锅里了,时候不早,咱先吃饭。

希平啊,你不是说搬家了要请一请左邻右舍这些邻居么?

早上我去买菜了,等会儿你看看还缺啥再去买点儿。

下午咱做两桌菜,把邻居都请过来见见面儿,算那么回事儿。”

李大娘跟盛希平两口子相处的非常好,真心实意的替盛希平打算,她能做的,都尽量去做。

“哎,哎,大娘,让你受累了。”盛希平昨天就是顺口一提,没想到老太太真往心里去了。

“咳,这算啥啊?我不来你这儿,搁家不也是得吃喝么?

你看我现在,吃得饱住得好,身边儿还有这么可心的俩小娃,日子不知道多美呢。”李大娘闻言就笑了。

这一上午连装车带搬家没少折腾,时候也确实不早了。于是李大娘收拾上来饭菜,赶紧吃一口。

下午,盛希平又去买了些鱼、肉、烧鸡、肘子啥的,准备晚上请客。

周青岚趁着俩孩子睡觉的工夫,去了趟松林高中,办理了相关手续。

松林高中新成立,任课的教师不够用,有的老师一个人带四五个班级,根本排不开。

要不是周青岚情况特殊,去年她毕业之后,就应该去报到上班。

过年的时候,周明远特地请了松林高中的几位领导吃饭,所以这事儿好办。

学校暂时安排周青岚教高一的两个班生物,课少,不像主科那样压力大。

周青岚毕竟还要照顾俩孩子嘛,不能一上来就给她主科或者班主任,还是得慢慢适应。

周青岚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急忙赶回家。

李大娘已经在准备晚上的饭菜了,俩人一起动手,做出来八菜一汤。

傍晚,盛希平请了周明远夫妻、赵广宁还有局里几位领导,连同左邻右舍、房前屋后的邻居,凑一起热闹热闹,算作是暖房。

松江河这边一切都安顿妥当后,盛希平背上行囊出发,打算去南方闯荡一番。

这次出门,盛希平带了不少钱,还把那年跟父亲、弟弟一起挖的六品叶,带上了一棵稍小点的。

毕竟是重活一回的人了,盛希平没那么天真。

前世那些名人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人家站在了风口上,其背后的实力才是最主要的。

在眼下这个年代,就算眼光再独到,能力再出众,没有实力雄厚的背景,也办不成事。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运输指标,就能难死一大票的人。

跟那些人相比,盛希平这点儿能耐,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在东北这头还好说,有陈瑞卿在,大部分问题他就能解决了,但是出了东北,一切还得看盛希平自己。

盛希平有啥啊?手里那二十来万搁松江河看起来是很多,一大笔巨款了,可真要是走出来,那些钱也不一定够干啥。

况且,那是他全部的家当了,也不能都拿出来打通关节用啊?自家还要过日子的。

所以,盛希平想到了那些参,这东西,有时候可比钱好用多了。

毕竟,上百年的老山参,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东西。

去年秋天,北岗公社出土一苗一百五十年参龄的老山参,重五两七钱,最后被送往了首都大会堂吉林厅,被视为国宝。

第四百四十章 盛希康的对象

盛希平带的这苗参,出土的时候大概四两七八钱,也算是不小了,以如今的行情来说,卖个两三万一点儿没问题。

这苗参,就是盛希平最后的底牌。

如果遇到什么需要疏通的关节,送别的不一定好使,送这个肯定行。

万一此行不顺利,带的钱花光了啥的,他还可以把参拿去卖掉。

真要是那样,大不了他就死了心回来,继续倒腾木头,进山打猎放山啥的,一年也能混个几万块。

等着过两年,承包一片山林,养点儿林蛙、鹿,再种点儿蘑菇木耳、山野菜啥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出发前,盛希平前前后后,把自己能想到的能用到的,该带的全都带了,这才辞别了妻女,启程离开。

南下第一站,盛希平先到了首都。

老三在首都上学呢,临出门前,张淑珍特地嘱咐盛希平,一定要去看看盛希康。

正好盛希平要在首都倒车,所以到了地方,先去找盛希康。

只是让盛希平没想到,他瞧见的不光是自家三弟,竟然还有一个长相出众、穿着打扮也不俗的姑娘。“希康,你这是?”

盛希康一脸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哥,这是我对象,吴玉华。玉华,这是我大哥,盛希平,我以前跟你说过。”

那姑娘一听,立刻朝着盛希平点点头,“大哥好,我是吴玉华,比希康小一届,是他的学妹。”

“哦,哦,小吴同志,你好,你好。”盛希平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看,希康他没跟我提起这事儿,我也没给预备什么礼物,真是不好意思。”

盛希平有些生气的瞪了弟弟两眼,这臭小子,事先也不说一声儿。

但凡他过年回家的时候提一句,这次过来,盛希平也能有所准备啊。

这事儿闹的,回头人家女方好说,盛家不重视她了。

“大哥,你别怪希康,我俩也是年后开学,才确立的关系,他应该是还没来得及跟家里提起呢。”

不想,这姑娘倒是挺护着盛希康的,一见盛希平面色不悦,立刻替盛希康说话。

人家姑娘都这么说了,盛希平还能说啥?“哦,好,好,挺好的,挺好的。”

那能不好么?这姑娘一看家境就不错,文雅大方、谈吐不俗。

还是盛希康的学妹,北大才女,听她说话的口音,好像就是首都人。

盛希康这臭小子行啊,念个大学,还找了个条件不错的女朋友。

“大哥,玉华,这样吧,咱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他们三个这么站在学校外头,属实有点儿尴尬。

“行,行,那找个饭店吧,正好时候也不早了,我请你俩吃饭。”盛希平立刻说道。

这周围盛希康和吴玉华都挺熟悉的,于是二人领着盛希平,去了一家看上去还行的饭店,直接要了个包间。

三人进了包间,趁着吴玉华去要茶水的工夫,盛希平踹了弟弟一脚。

“啥时候的事儿啊?你咋也不给家里个信儿?这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你等着,咱爸咱妈知道,非捶你不可。”

这年月,说是恋爱自由,实际上规矩还是很多的。

谈恋爱不跟家里人说,偷偷摸摸,被家里人知道了,跑不了要挨顿揍。

盛希康揉了揉被踹的地方,“就年后回学校,我们几个同学组织聚会。

我喝多了点儿,就抓着她表白,我俩就在一起了。”

盛希康嘟嘟囔囔的,就把他跟吴玉华的事情,简单说了几句。

吴玉华比盛希康小一届,现在上大三。

她跟盛希康都在学生会,接触久了,彼此都有好感,但是谁都没主动挑明。

跟他们一起的几个人,都看在眼里,替他们着急。

年后盛希康回京,正好同学们组织聚会,在同学的怂恿下,盛希康借着酒盖脸儿,就跟人家姑娘表白了。

吴玉华没拒绝,俩人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所以正经算下来,俩人正式处对象,也就十来天。

盛希平闻言,不由得皱眉,“你小子这脑子寻思啥呢?

你今年毕业,分配到哪儿去还不一定呢,人家姑娘还有一年毕业。

你俩这时候处对象,将来分不到一起去可咋整啊?”

盛希平忍不住扶额,这臭小子平常看着好像办事挺通透的,这事儿咋处理的这么毛糙?

“人家姑娘是首都本地人吧?将来毕业了估计也能留到首都,你呢?你大概率不得回咱省啊?

到时候你俩咋办?异地?还是让人家姑娘舍了首都的好工作,跟你跑咱那头去?”盛希平气的直用眼剜盛希康。

“哥,我的工作分配到了财政部,不能回咱省了。”盛希康挠挠头,又扔下一枚重磅炸弹。

盛希康在北大念书这几年,品学兼优,各门功课都非常出色。

他主修数学,辅修了经济学,拿的是双学位,还不等毕业呢,已经有好多单位来抢人了。

吉省那边,确实有意想让盛希康回去,拿着以前那套哪来哪走的说辞来抢。

第四百四十章 盛希康的对象

据说,两边为了抢人,差点儿打破头。

最后,省里落败,没抢过这边,盛希康毕业后,会直接进部委上班。

听闻这话,盛希平总算松了口气,“那还行,你要是能留在首都的话,这亲事就靠谱。

那啥,等你毕业安排工作了,我跟咱爸咱妈说一声儿,给你出点儿钱,搁这头买套房子,你工作之后再攒点儿。

等小吴同志毕业之后,双方家长见见面儿,把亲事定了,该结婚结婚。”

弟弟也老大不小了,既然有对象,作为长兄,肯定要操心一下弟弟的婚事。

“不对啊,你俩这才处对象,人家姑娘父母还不一定乐不乐意呢。

咱现在想的这么远没用,我看着小吴同志家境应该不错,人家爹妈可不一定能看得上你这穷小子。”盛希平想了想,又觉得不对。

从吴玉华身上可以看出来,吴家的家境应该不差,说不定人家爹妈都在哪个部门上班呢。

这样的人家,能看得上盛希康这个山沟沟里出来的穷小子?

可别闹来闹去,对象没处明白,工作和学习也耽误了。

“你俩的事儿,小吴同志的父母知道么?”

盛希平觉得自己就跟那老妈子似的,啥都得操心。

盛希康摇摇头,“我不清楚她跟父母说没说,但是她哥知道。

有一天我俩出去逛街,遇上她哥了,她哥倒是没说啥。”

盛希平翻了个白眼儿,刚想说啥呢,吴玉华拎着水壶进来了,哥俩的谈话,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吴玉华给盛希平和盛希康都倒了水,盛希平忙向人家道谢。

“咳咳,那个,小吴同志,不知道你哥哥有没有时间?”盛希平咳嗽了两声,略有些尴尬的问道。

吴玉华愣了下,不知道盛希平这话啥意思。

“莪哥没啥事儿,应该有时间。大哥,你找我哥有事啊?”

盛希平叹了口气,“要是你哥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安排一下,我们见一面。

你看,你和希康的事儿吧,双方父母还都不知情。

希康这小子办事还是差点儿火候,既然你们俩确定了关系,就该去你家拜访,获得你父母的认可才行。

既然我赶上了,长兄如父,这事儿我就得帮着希康办圆满了。

我听说你哥哥知道这事儿,能不能先让我跟你哥见一面,我俩商量商量。”

盛希平不是老古董,但有些事不能儿戏。

盛希康要想跟吴玉华走到一块儿,该有的诚意必须拿出来。

谈恋爱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没必要偷偷摸摸,该见家长就见家长。

家长要是同意了,那就光明正大相处。家长若是不同意,或者分手,或者想办法得到对方父母的认同。

当初盛希平想要追周青岚的时候,就明明白白跟母亲说了,而且主动找机会去见了周家人,获得了周家的认可。

趁着俩人相处的时间短,不管哪个结果,都好说。

要是这俩人处个两三年,感情深了,最后却没能在一起,对双方的伤害都很大。

“小吴同志,刚才我问了,我们家希康,是真心实意想要跟你在一起。

我们家呢,虽然是偏远山区的,但为该有礼数不能缺。

这种事,必须我们先去你家拜访,获得你家人的认可才行。

我父母岁数大了,来一趟不容易,正好我赶上了,那这事儿我替我父母出面,你看可以么?”盛希平正色说道。

吴玉华一听就笑了,“大哥,谢谢你。

希康以前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你,说大哥很厉害,有能力有担当。

说要是没有大哥的支持和鼓励,他不可能考上大学,走出林场来首都念书。

今天一见面,大哥果然像希康说的一样,非常好的人。”

“那就这样,等我晚上回家,跟我哥商议一下,看看安排个时间,行么?”吴玉华看向盛家兄弟,问了句。

“可以,可以,什么时间都行。”

盛希平立即答应了下来,弟弟的婚事最要紧,其他的都先放一边。

于是就这样说定,一切看吴玉华安排。

正好这时候,他们点的菜也上来了,三人就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盛希康少不得要问问他大哥,为啥来首都。盛希平也没瞒着,就把他丢了工作,打算南下闯荡闯荡的事情说了。

“这是什么人啊?这么缺德?咱家也没得罪哪个,咋还有人想把你往死里整?太气人了,真气死我了。”

盛希康听完,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找那背后举报的人算账去。

“不知道是谁,我岳父往省里打听了,说是匿名举报的。

也是赶巧了,今年一开春这政策有变化,风声紧,正好撞上。

算了,不提这些,那个班儿本来我上的也没啥劲。

正好,我一直就想出来走走看看,这回没啥牵绊,各处溜达溜达。

碰巧要是有啥合适的项目,就干点儿小买卖啥的,也挺好。”盛希平摆摆手,不想再提那些糟心事儿。

盛希康又打听了家里的情况,尤其是父母,大哥这一丢工作,就怕父母心里都过不去,再憋出毛病来。

听闻家中一切安好,盛希康也放心了些。

吃完饭,盛希平去找了个旅店住下,盛希康和吴玉华回了学校。

当天晚上,不知道吴玉华回家怎么跟哥哥说的,第二天上午,有俩男的就来了盛希平所住的旅店,敲响了房门。

吴玉华的两个哥哥,叫吴毓青、吴毓丞,二人实际上是受父母委托,过来见一见盛希康的家人。

盛希平得知来人是谁,态度如常,不卑不亢,并没有过分热情,一切都恰到好处。

盛家什么情况,家里有什么人,盛希平都没瞒着,一五一十跟吴家交代了下。

同时也表示,如果盛希康跟吴玉华以后在一起要结婚啥的,盛家这边可以支援一笔钱,让他们在首都买一套房子。

至于盛家二老,将来也不需要盛希康来养老,有盛希平这个长子在呢,谁都用不着。

简而言之,就是盛家不会给盛希康拖后腿,也不指望盛希康发达以后回报家里什么。

以盛家目前的情况来看,兄弟姐妹应该都不会成为盛希康的拖累。

吴家兄弟对盛希平的态度,对盛家的情况都挺满意,双方聊的挺好。

最后,吴家兄弟离开前,对盛希平说,让他在首都多住几天,不要着急走。

当天下午,盛希康就来找盛希平,说吴家那边想邀请他们过去坐坐。

盛希平一听,这是第一关过了,人家女方爹妈要亲自看看盛希康这个毛脚女婿。

得嘞,既然让去,那就去吧。

于是,哥俩出去买了些东西,点心、茶叶、水果、酒,凑了四样儿,不多不少,不算特别昂贵,但也不是便宜货。

第一次登门,不好拿特别贵重的东西,差不多就行,这是礼数。

兄弟俩买完了东西,跟吴玉华兄妹会合,然后坐车去了西城,也不知道是什么街的一条胡同。

来到胡同里面一处院子,门口赫然有警卫站岗。

盛希平一瞅这架势,心里咯噔一下子。

得了,这事儿够呛能成,吴家这门槛有点儿高,盛家攀不上。

可兄弟俩已经到了门口,不进去也不行了,于是硬着头皮往里走。

这应该是个三进的院落,此时正房的大会客厅里,坐了不少人。

其中两对男女看上去五十来岁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两对夫妻。

另外,还有几个年轻人,正一脸好奇的打量着从外面进来的盛家哥俩。

“爸、妈,二叔、二婶,这就是我说的盛希康,我的学长,北大才子。这位是盛学长的哥哥。”

一进门,吴玉华不等旁人开口,率先给双方介绍道。

“希康,这是我爸我妈,这是我二叔二婶。”

盛希康将手里的东西交给了吴玉华,然后上前两步,微微一弯腰,“吴伯父,吴伯母好,吴叔叔、吴婶婶好。”

盛希平也随着过来,向四人行礼问好。

“小盛同志,快请坐。”稍微年长一些,一身军绿制服的男人,朝着盛希康盛希平兄弟点点头,微笑道。

兄弟二人点点头,坐到下首椅子上。

吴玉华则是走到父母身后站着,吴毓青、吴毓丞二人,走到那几个年轻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