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作者:白马啸秋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208.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
孙石成本是济南城中看守粮库的一个下层官吏,在刘泽清出逃,城中大乱之时,他带着自己的手下十几名差役守卫粮库。他拦住了想要洗劫府库的叛兵和乱民,最终将粮库完完整整的交给了后来入城的官军。
因为此事,他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李开举荐给了周显。
后来,周显发现了他确实是个人才,使他得以步步高升。当周显想要按照辽南的模式以一种新的体系代替原有衙役维持各地治安时又想起了孙石成,任命他为山东的总局局长,并将陈锋安排了进去。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周显一手提拔了他。
周显看了他一眼,缓声道:“这次就算了,这件事你们也不用管了。”土地税制改革,这是终明一朝都不敢动的事情,引起乡绅阶级的抵触是必然的。好在他们目前只是传些谣言,而不是直接反抗,这已经很令周显满意了。
而实际上,最初将克己营拨给黄宗羲的时候,周显就已经做好了抓几个出头鸟好好整治一番的打算。但大概是看到周显手握重兵,亦或是刘泽清作乱对他们的打击过重,他们的顺从程度远低于周显的估计。黄宗羲抓了一些刺头,但都是那些不具什么影响力的地方恶霸。山东各府的主要大家族似乎都默许了此事,至少没有明确站出来反对。
在外,这项土地税制改革当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各地藩王、皇亲国戚到地方官吏、士绅学子上书抨击周显的比比皆是。但在这个时候,周显还真的不在乎他们的意见,只要山东境内稳定,一切都好说。而听闻只是传些谣言,周显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不追责此事。
孙石成和陈锋彼此看了看,脸上带有些许的紧张。他们误会了周显的意思,以为他仍旧因此而怪罪他们。陈锋看孙石成用眼神示意自己,想了片刻,开口问道:“那二公子,你打算怎么做?我们能不能做一些事情不救?”
周显回道:“流言已成,已经阻拦不住了。既然如此,那就公开吧!把我军的战事情况,目前闯军进军到了何处,形势危急到了什么程度,还有我军的具体情况等等这一切全部公开。这件事让忠清去办,他负责将这些信息登上报纸。至于你们……”周显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现在各县都有受你们指挥的警察,而且你们和本地乡勇也有所联系。等忠清印发好了报纸,你们负责将这些报纸送到每一个县,通过宣传,让尽可能多的人知晓详情。”
孙石成惊道:“督帅,这样岂不是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周显回道:“总比有一天早上,他们醒来之后突然发现大明没了更好吧!给他们一个逐渐接受现实的过程,只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就没有问题。而且此刻也到了可以反击的时间了,一场胜利后,有些谣言自然不攻而破。另外,你们还要负责鼓起普通百姓对官军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我们有能力守住山东。”
在南阳之战后,周显做了不少的准备,但形势的发展还是远远超乎他的最初的估计。
首先是闯军的进军速度。三月末,李自成在洛阳誓师,四月初到达潼关下。两日后,潼关告破,守关兵卒大部被歼,残部在慌乱中退回了西安城。三日之后,闯军主力到达城下,四面强攻。第六日,城破,周遇吉力战而死。
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第二日,他留下部分人马驻守西安,并分兵掠取三边。而其自率主力大军自东北方向入山西,在沙涡口渡过黄河,连破汾州、阳城、蒲州等地。
在新传回的战报中,闯军已开始向太原挺进,而最后战报的日期是四月末。也就是说,李自成用了不到一个月便占据了陕西和小半个山西。虽然其统治并不稳固,但进势之迅猛堪称奇迹。
周显从传回来的战报里还看到了另外三个以前所不知道的情况。
一个是孙传庭已经死于退往陕西的路中,他的亲卫士卒确定了这点。
一个是当时坚守潼关的主将是曹变蛟,他从南阳逃脱之后,在潼关收拢败兵,在那里坚守了两日。使周遇吉有了两天招募士卒,并加固西安城防的时间。在西安城外,他也曾率千骑从城中杀出,主动突袭闯军。
但实力相差太大,而城中诸将对是战还是降的意见并不统一,最终西安城还是陷落了。实际上,在闯军猛攻五日后,正是城中心生绝望的将领打开城门迎李自成入城的。城破之后,周遇吉战死,而曹变蛟拼死杀出,率残部向西北方向奔向兰州。
最后一个是高杰在南阳战败之后,一路向西逃,从商南方向进入到汉中境内。他一路上收拢败兵,得兵近万,轻取了南郑城。在那里烧杀抢掠了三日后,由剑门退往了四川。
虽说闯军主力向北追击,高杰讨了这个便宜,但能在万千敌军中逃脱,而且全军保持着不溃散,足以看出他个人的领兵能力。
其次是周显太过依赖过往的记忆,他推测闯军依旧会按照以前的进军路线攻取京师。大体方向上的确没错,李自成的主力大军确实是由陕入晋。但李自成进军潼关之前,他听从了李岩的建议,让果毅将军罗虎率震山营及孩儿营共计六千余人从孟津方向渡过黄河。
李岩看出了大名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说服李自成派人先行占据。但李自成在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只派出了两营弱卒。而且那两营主将为刚归附的贼寇,贪功好利而轻视将令。过黄河之后,怀庆、卫辉二府的官军便派人联系上他们,说愿意归降。看到这样的大功摆在眼前,他们便顾不得什么将令。立即引兵西向,并成功接管了二府。
李自成听闻之后也同样大喜,派手下将领刘信去主持局面。等刘信在李岩来信的不断催促下东向前往大名府的时候,孙轩和阎应元早已在那里等待多时。虽然靠着兵力优势,闯军攻下了滑县和浚县,但在开州遭到了官军的迎头痛击。
而大名知府张正范在此刻也看清了形势,一改之前的傲慢姿态,开始积极配合官军,源源不断的粮草运往开州。而同时,招募乡勇的事情也在同步进行,形势开始向着对官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战情回报,李自成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算。不仅是周显提前占据大名府,阻断了他从那个方向进入京师的可能。还因为周显占据大名府,可以随时渡过黄河从北侧进攻开封。要知道大名府最靠近黄河的长垣县距离开封的直线距离只有不到百里,而他要率主力大军进军陕西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李自成已经决定由高夫人留守开封,并留下田见秀和高一功两将辅助,但所留兵力并不多。除去在豫东,荆州,南阳等地的,只有不到五万的生力军。而若是多留兵力,他心中也不免心中嘀咕。毕竟在陕西,以及宣府、大同、山西都留有数量不少的能战边军。
他招来李岩,询问他的意见。李岩向他举荐了李梅,提议由他率部前去滑县,并统御黄河北岸的所有军队。只要守住滑县一个点,便能阻拦官军北渡黄河威胁开封。
李梅为降将,李自成并不信任他。但处于对李岩的信任和看重,他最终还是接受了对方的建议。任命李梅为果敢将军,准许他率领亲信人马北上。
这些事情大体上都在周显的预料之内,真正要命的是李岩的第二条建策。他告诉李自成,既然怀庆、卫辉两府已经落到了自军手中,何不派一支精锐骑兵沿着太行山脉北上,从彰德府境内进入河北。
虽然那里的道路曲折难行,但只要跨过那数百里的山路,便可直接进入冀南平原。满清之前在京师附近横行无阻,可见大明早已是日薄西山。只要在闯军出现在冀南,无论人数多少都能沉重的打击到官军的军心士气。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进军山西的闯军主力为正,从彰德进军的精骑为奇,两相配合便可直取京师。而且,这支奇兵完全绕过了周显控制的大名府,并可截断崇祯帝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南逃的道路。如此,一战便可定北方。
这项任务最终落到了罗虎身上,他依照李岩的命令,全部士卒都换上了官军的衣服,每个人都带了一个月的口粮。从孟津处渡过黄河后便一路向北疾行,过亭不歇,遇城不停,一直行到临漳都毫无障碍。
临漳还有另一个名字,邺城。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冀州首府,在当时有天下第一大城的美称。但在明洪武年间,漳水暴涨,临漳县城被毁。而实际上在此之前,它已经走向衰落,洪水只是加速了这种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