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作者:见月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386.8万

第407章 蠹虫传

书名: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作者:见月明 字数:4433 更新时间:2024-11-04 16:50:14

比朱元璋先一步到达的,是他在四川的反腐成绩,写非常的详细。

尽管早有准备,看完后陈景恪的心情依然很沉重。

“那么多钱,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啊。”

朱雄英冷笑道:“诱惑力确实大,但管不住手就是这个下场。”

“根据锦衣卫的反馈,凡是皇爷爷去过的地方,吏治都清平了许多。”

“干实事儿的官员也多了起来。”

陈景恪叹道:“基建计划还是有点心急了。”

“老派官吏只懂得治民和收税,这是他们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的。”

“发展地方实业搞基建,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不懂新政又守着这么一大笔钱,胡乱伸手也就在所难免。”

朱雄英说道:“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他们贪污的理由。”

“更何况他们已经不只是贪污了,草菅人命、祸害地方、欺上瞒下,哪一条都是死罪。”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我不是替他们说话,只是感慨,缺人啊。”

朱雄英摊摊手,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话就写在洛下书院的大墙上,是真急不来。”

“不过现在的局面已经非常不错了,要学会满足啊。”

陈景恪失笑道:“呦,你也知道满足啊,平日里就你最着急。”

朱雄英气道:“我在安慰你,真是不识好人心。”

陈景恪假装没有听出来他在骂自己是狗,转而说道:

“过完年就是科举了吧?”

朱雄英说道:“对,这次科举会进行扩招。进士科招录五百人,算科五百,刑名科两百。”

常规科举,每届录取三百人。

这次总共要录取一千两百人,整整增加了三倍。

尤其是算科,这些年录取名额一次比一次多。

最初是每届五十人,现在变成了五百。

刚开始文官集团意见非常大,没少反对此事,不过全都被老朱无视了。

等到五年计划实施,再加上大搞基建,情况就变了。

传统的文官集团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于于会计方面的压力。

五年计划要求量化管理,这玩意儿靠传统账房先生是做不到的。

只有接受过系统的算学培训的人,才能胜任。

目前能培训此类人才的,只有国子监和陈景恪组建的算学圈子。

每年毕业人数,只有不足千人。

大明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人就是杯水车薪。

没有会计就搞不了数据化,搞不了数据化所有的工作都开展不下去。

最怕的是自己不贪,但因为不懂财政,被下面的人给裹挟了。

有些人倒是很喜欢混乱的账目,浑水才好摸鱼吗。

然而锦衣卫、监察御史、钦差,四处出击搞检查。

更恐怖的还是朱元璋,他一出手那都是窝案,这两年死在他手上的官吏加起来有两三千人了。

洪武大帝是退休了,可退休之后的他却有更多时间来查贪官污吏。

谁不害怕?

现实需求倒逼文官集团自我调整,现在对朝廷扩大算科录取名额,他们全当没看到。

甚至不少人还主动向吏部讨要算科人才。

至于刑名科,这个没啥好说的。

培养一个符合要求的司法官很难,所以刑名科的考核标准更高,甚至还要超过了进士科。

每年两百个名额都不一定能招满。

不过即便是招满了,三科加起来也才一千两百人,依然不够用。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确实急不来。

“沧海省和淡马锡的入职培训,已经有模有样了。”

“明年科举取中的人才,一部分送到沧海省,一部分送到淡马锡。”

“在那里考核合格了,吏部才会正式授官。”

聊了一会儿人才方面的事情,两人又将话题扯回最初。

朱元璋把卷宗送回来,可不只是为了入档,还有个目的是刊登在报纸上。

现在的周报,默认有一个版面就是用来刊登反腐成绩的。

除了老朱查办的案件之外,锦衣卫、巡察御史等机构的成绩,也会被刊登在上面。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杀鸡儆猴。

陈景恪翻了翻手中的卷宗,灵机一动说道:

“把太上皇这些年反腐的成绩汇总成书,然后刊行天下如何?”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好主意,所有新科进士全都要学习这本书。”

说做就做,朱雄英立即给翰林院下旨,派个合适的人过来负责此事。

翰林院可不敢耽搁,很快就派了一个人过来。

然而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翰林院推荐的人选赫然是杨士奇。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巧。

他之前调查过杨士奇,对这个人的经历还是比较了解的。

杨士奇的经历虽然算得上是励志,但也仅此而已了。

再苦还能苦的过朱元璋?再志向远大,还能远的过洪武大帝?

大明作为草根建立的朝代,最不缺的就是励志型人才了。

唯一算是亮点的就是孝顺了,母亲改嫁后他在继父家里撮土为香祭奠亡父。

因为这个行为,他得以恢复本姓。

除此之外,他的那些什么‘穷且益坚’的特性,在朱雄英眼里就算不了什么了。

只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入了翰林院。

这不禁朱雄英起了一点兴趣。

才大半年就能从白身混到这一步,看来这个杨士奇还是有些能力的。

陈景恪则丝毫不觉得奇怪,杨士奇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才愧对他三杨的名声。

他感到有趣的是,编写反腐书籍的事儿,竟然落到了杨士奇头上。

要知道,上辈子杨士奇是个忠臣,也是个能臣,可绝对不是什么清官。

他干过的那些事儿,放在朱元璋时期灭九族都是轻的。

现在让这样一个人来编写这部书,属实充满了喜感。

不过他也没有反对,正如他之前所说。

不会给杨士奇任何帮助,但也不会刻意设置障碍。

现在翰林院派他来接手这个工作,那是他的造化。

只希望他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经验教训,约束好自己和家人,不要步了前世的后尘。

前世有人给他兜底,这辈子可没有。

事实上,得知自己要替太上皇编书,杨士奇激动的差点晕过去。

即便是现在,他也有点晕乎乎的。

变化来的实在太快也太大,他有点不敢相信。

靠着攻击唯物学,他又有两篇文章登上了大明周报。

这一下他彻底扬名。

很多保守派大儒,主动向他表示了友善。

靠着这些人的关系,加上扎实的历史功底,他成功加入了《建章大典》编纂团队,获得了官身。

然后没多久,又因为通俗务办事有章法,开始管理一部分行政工作。

至此,他完成了三级跳。

从白身到技术官僚,再到行政官僚。

但此时的他,仅仅只是个八品下的芝麻小官。

而且翰林院也不再是进士养望之地,变成了单纯的文宣机构。

离真正的出人头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本来的打算是,好好编写建章大典,等这部书编成,自己有了政绩才好谋求别的职务。

然而,谁都没想到,一个大馅饼直接落在身前了。

太子要编写一部书,翰林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这意味着他可以直接接触到太子。

一旦入了太子的眼,那才是终南捷径啊。

他自然知道,这个工作为什么会落在自己头上。

不是自己人缘好,也不是上头的人心善,而是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编写一部太上皇的反腐书籍。

表面看这是替太上皇歌功颂德,但仔细想想,这就是一部贰臣传。

大明每年发生那么多事情,被查出的贪官污吏那么多,谁也没心情天天关注这个。

过上几年没人提,大家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但被写成书就不一样了。

凡是上了这本书的人,等于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们的后人也会因此抬不起头。

对于讲究身后名的华夏人来说,这后果太严重了。

谁编写这部书,谁就是他们的死敌。

被太上皇处死的人太多了,这些人的亲朋好友、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负责编写这部书的人,会受到什么样的责难,可想而知。

翰林院那帮子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得罪人的活儿,所以才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对此杨士奇的认识非常清楚。

然后,他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这个活儿。

或许这就是此生仅有的机会,一旦错过可能就是蹉跎一生一事无成。

些许的阻碍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又如何能成大事。

见到太子之后,他目不敢斜视,甚至都不敢抬头仔细打量。

只是隐蔽的看了一眼,就将朱雄英的样子牢牢记在心里。

他关注更多的,反倒是太子下首坐着的那个人,看年龄比自己还年轻。

但他却一点都不敢轻视对方。

能坐在这个位置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陈景恪陈伴读。

即便是和大明开国集团相比,都毫不逊色的一个传奇人物。

虽然明面上的职务只是太子伴读,然而谁都知道,他干的是宰相的活儿。

在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不知凡几。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驸马传系列。

民间自行演绎的版本,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

通行天下的整理版,也已经出到了第十五部。

当然了,驸马传的故事都是杜撰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一般杜撰,都会夸大主角的能力。

杨士奇研究过陈景恪,所以他知道,驸马传连对方百分之一的功绩都没写出来。

什么侦破案件、为民请命,与奸贼斗智斗勇,都太小儿科了。

真正的能人,是操纵天下。

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做到了。

未来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除了要看皇帝和太子的态度,这个年轻人也有决定权。

所以,自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以这本书为契机讨好太子,同时也和陈伴读建立一定的联系。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回头就借着探讨编书事宜,去陈府拜访。

等熟悉了之后,就展露对新政的理解,从而获得举荐。

陈景恪还不知道,这个叫杨士奇的人,已经开始讲注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

每天挖空心思讨好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多杨士奇一个也不多。

只要真的有能力,自然会将他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没能力,说再多也没用。

两人询问了一下杨士奇对反腐的看法,得到的结果自然毫无意外。

蠹虫可耻,该杀。

又问了他对于这本书的看法,杨士奇的回答依然是斩钉截铁,必须如实记录。

将之作为史书的补充,流传天下。

“要让那些蠹虫遗臭万年,如此才可以警示他人。”

对于他的态度,朱雄英非常满意,当场下了一道诏书,正式任命他编撰此书。

还下了一道特旨,允许他翻阅各部卷宗,所有官吏一律不得阻拦。

杨士奇自然非常的兴奋,连忙谢恩。

对于这部书的名字,朱雄英和陈景恪商议之后,暂定为《蠹虫传》。

正式名字,待朱元璋回来之后再做定夺。

不过一般情况下,老朱是不会驳他们两人的面子的。

这个名字大概率也是最终名字。

拿到了旨意,杨士奇非常的兴奋,终于踏上了终南捷径。

等回到翰林院,他发现大家对他的态度变了。

不论以前关系多么要好,此事都变得客气而疏远。

很显然,是想和他划清界限。

但他并不在意,在翰林院待了几个月,他已经发现这里工作的基本都是单纯的文人。

道德素养没的说,至于做事能力吗,不提也罢。

很明显,朝廷也没打算让这些人去治理一方。

既然如此,这些人的态度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之后,他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好早日将书编好。

另一边,大明周报刊登了太上皇在蜀地的反腐成绩,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实在是太多了,大家已经习惯了。

大家关注的是另外一篇关于南洋的文章。

内容的前半部分没什么好说的,介绍了南洋的情况,并鼓吹大分封。

彻底将此地变为华夏领土。

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却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南洋很大,封十个八个亲王过去都不嫌多。

可现在大明成年亲王不够用啊,怎么办?

总不能等剩下的亲王成年再封吧?

朝廷可以等,南洋百姓也等不了啊。

当然,如果每个亲王的封地大一点,倒也不是不行。

可南洋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如果亲王的封国太强,对大明朝廷来说依然不是个好消息。

所以,南洋的封国不宜太大。

那么问题来了,成年亲王不够用,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观点,一经抛出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