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作者:任猪飞 | 分类:都市 | 字数:279.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57章 【地产商VS港府】
经过近一个月的极其艰难的谈判,GreatStgle公司和恒昌企业,双方终于在6月15日达成协议:
恒昌企业的顾问宝源投资,建议股东接受收购建议。
GreatStgle公司财务顾问百富勤,宣称已收到持有恒昌股权44.4%的股东(主要是董事及其家族)的接受承诺。
两日后,百富勤宣布已有52.24%的股东接受收购,已获成功。
这桩收购和林志超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不过是‘摇旗呐喊’,更何况他还是以‘林志超基金会’名义进行投资;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为了利。
反倒是郑裕彤,和林志超打高尔夫球时,对这桩收购比较满意;看样子,打算做长期分红的准备。
恒昌企业被收购之后,荣智担任了董事长,林志超介绍袁天凡担任了总裁,郑裕彤委派女婿杜辉楷担任执行董事,其余股东则担当董事。
袁天凡也是林志超看重的人材,其早年还是梁博韬的上司(获多利财务公司)。而林志超看重的人才,不一定非要给他打工,实际上很多都不是给他打工,比如杜辉廉、李业广、梁博韬等人;但这些人相当于林志超的参谋和顾问,会给林志超及林志超家族提出建议,而林志超则回报他们,给予事业的照顾,比如帮助梁博韬和杜辉廉成立百富勤,又帮助百富勤收购广生行,这里面都有林志超的参股。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1月。
长实集团。
“爸,天水围第一期项目销售工作已经准备完毕,明天就可以正式发售!”林瑞寰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汇报道。
这不算一件小事,因为天水围第一期项目足足有1810个住宅单元,长实集团打算以1850港币的价格进行一次性发售。
这个价格,已经超过长实集团和华闰约定的价格1750元没平方尺。也就是说,天水围项目的75%利润将归长实集团,预期将是上百亿港币的利润。
哪怕是林志超赚过很多大钱,比如从RB大赚近两百亿美金,也对天水围项目非常重视。
林志超拿起手中的报纸,说道:“新任财政司麦高乐刚刚宣布,增加楼宇转让印花税和限制内部认购比例,以杀楼市炒丰,平息民怨!”
林瑞寰皱眉说道:“我也看了他的宣布,虽然我不想触他的眉头,但这次销售的准备工作,我们可是准备了很久,耗费相当的财力精力,改期肯定会大受影响。”
这倒是,为了销售天水围的房子,长实集团已经做了很多筹备工作;能不能一炮而红,关系着整个天水围项目的成功与否。
1810个住宅单元,一定要造成巨大轰动效应——认购远大于1810个住宅单元,这样才能为天水围项目后续销售打好口碑。
林志超思考一番后,也说道:“我们准备已久,并不是针对麦高乐,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坦坦荡荡的发售吧!”
林瑞寰点点头,说道:“好,今天晚上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
目前,香港购房都是靠抢,地产商一般给大家发一份登记表格,然后进行销售。如果登记的人太多,就需要抽签来决定发放认购证。
仅仅是这个认购证,就可以价值数万港币,甚至数十万港币,这就是当下地产的现状。
翌日。
长实集团的几大售楼处,早早的开始排起长龙,这些人都是来抢购天水围第一期的。
“怎么这么多人?”来排队的市民都有些不敢相信,惊讶的说道。
“听说昨天晚上8点钟,就有人来排队,所以这才早上8点,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不会吧,这么夸张,不是有1810个住宅单元嘛!大家难道还怕抢不到?”
“说是1810个住宅单元,内部消耗都不知道有多少幢楼呢!”
“有道理!现在买房子啊,转手一卖,就是十万八万的利润,可比打工来钱快。”
“何止十万八万,已经有人喊话,若是有人获得天水围的认购证,立即以12万港币购买。”
“天啦,就一张表格值12万港币?”
人群中乱哄哄的,基本都不是‘刚需’,大部分都是‘炒房’的人;甚至,还夹杂着不少社团的人。
为此,长实集团已经安排了安保来维持秩序,并有JC前来支援。
排着的长龙,很快吸引全港媒体的关注,接下来怕是一场‘腥风血雨’。
之后。
天水围第一期销售项目,在三天之内,吸引高达3万人登记,相当于发售的1810个住宅单元的二十多倍。
一时间,被媒体竞相报道!
当然,也有一个人特别的不高兴,那便是新任财政司麦高乐。
据传媒报道:“麦高乐对此大表不满,觉得林志超父子明知道他在当天宣读打击炒楼措施,却偏偏不避风头,并在同日晚上宣布推出大楼盘,和港府‘对着干’。麦高乐决定使出更大的招数,随后由银行监理处致函香港各银行,将新旧住宅楼宇按揭贷款,由原来的八九成,将至七成。”
提高首付比例,是抑制炒风的一个‘厉害措施’,毕竟很多人都是靠1~2成的首付款进行炒房。银行按揭比例,关系着买家和炒家的首期现金承担,进而影响楼市的兴衰,楼价下滑,地产商和代理商要双双栽进去。
不少地产商本来还在看热闹,认为麦高乐会枪打出头鸟,毕竟长实集团就是这个出头鸟,而且还狠狠的‘戏耍’了麦高乐一次。
没成想,麦高乐根本不打出头鸟,而是将所有地产商各打50大板,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约一周后。
林志超、林瑞寰父子在香格里拉酒店设宴,宴请招待来访的加拿大卑诗省总督林思齐,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李家成、郭霍年、何鸿、罗嘉瑞等地产巨头应邀出席。
林思奇是嘉华银行创始人之子,在1967年后依据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地产界取得骄人成绩;由于他晚年专注慈善公益,所以在1988年获得加拿大第一位华人省总督,也是第二位非白人省总督。
林志超父子和林思奇有过密切的交往,温哥华世博会旧址项目,当初因为遭到本地人的抵制,还是林思奇帮忙,最后又由加拿大各官员进行宣讲,最终才能顺利在1990年出售,是面向香港和温哥华同时出售。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
林思奇幽默的说道:“香港最近发生的事情,我也从媒体上看到了,大家既然在香港投资受阻,可以来加拿大投资嘛!加拿大比起美国、澳洲,对待移民方面是比较宽松和友好。”
众人纷纷点点头,附和林思奇的话。
这倒是事实,这里的人都在加拿大有投资,何鸿甚至将二姨太都安置在温哥华。
林志超笑着说道:“加拿大投资当然是我们华商的首选,但一下涌入太多资金,那边怕是又起波澜了。我觉得这次港府针对我们地产商,借银行之手卡我们的脖子,实际上不可怕!”
李兆基马上急切的说道:“林生说的是,我们各家也是有财务公司的,银行不给八九成按揭,我们财务公司就给。看到时候,是银行急,还是我们急!”
他的业务比较单一,除了持股中华煤气外,就是做发展地产商;李兆基的恒基地产,并没有什么收租物业,就是拼命的发展住宅。
所以,他是比较急的人!
而新鸿基这几年,在新市镇投资了不少收租物业——购物中心;郑裕彤是主营收租物业,发展地产反倒是副业;李家成凭借会德丰集团,在收租物业里占有量也不错.其余人不表!
郑裕彤开着玩笑道:“林生也是银行的人呢!”气氛一下缓和!
大家都知道,如果说麦高乐要‘打虎’,那么林志超一定是地产的‘帅虎’,首当其冲。
而恒丰银行,也不得不听从银监的指令,毕竟那是上司!
林志超笑道:“我觉得兆基说得没错!”
他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地产又不是他主业。至于这次他作为召集人,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地位。
之后,大家似乎认同李兆基的观点,便不再讨论此时,而是陪林思奇聊着话。
郑裕彤说道:“见林生在加拿大投资石油产业,我和阿鸿也有这个想法!”
何鸿家里有的是加拿大国籍,所以不会受政策影响。
林思奇顿时来了兴趣,说道:“好啊,加拿大欢迎你们来投资。石油产业是加拿大产业的支柱产业,你们看林生,只是区区几年时间,便将赫斯基资产扩大三倍呢,端的是让人佩服。”
何鸿也说道:“正是这个理,石油也低谷那么多年了,我觉得抄底是时候,到时候还请林思奇总督多多帮衬!”
林思奇笑着说道:“这是自然!”
他回香港,也是盯着卑诗省的总督,所以代表官方邀请香港商人投资加拿大,也是他的一个工作。
林志超邀请的事情,第二天便在香港媒体上传播开来。
有媒体和市民认为,这是林志超等人的抗议和示威,如果逼人过甚,他们便将投资转向加拿大、澳洲、美国、英国等国家。
之后,记者们纷纷出击,采访香港的地产商。
一向口讷的李兆基,甚至很少在公众场合发声的他,当着记者面,跳了出来。
他率先表态:“会透过自己的财务公司,提供较高的按揭成数,防止楼市下跌!”
其他地产商也纷纷表态,异口同声,态度异常坚决,表示会通过财务公司提供较高的按揭成数。
林志超最后也在长江集团中心的广场下,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我们当然希望和政府协调好关系,如果地产同仁都这样做,长实集团也会跟大潮流。”
他虽然是出头鸟,但此时也给麦高乐一分薄面,不带头继续闹事。
反正,有他的一群‘小弟’闹。
麦高乐等一批官员,对地产商“对台戏”异常恼火。第二天,麦高乐与汇丰银行大班浦伟士、恒生银行主席利国伟紧急磋商,由两位金融寡头出面还击。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浦伟士措辞极为激烈,严厉警告地产商,如果一意孤行,日后其他发展计划将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华人银行家利国伟口吻较为温和,但绵里藏针,他一方面指出地产商属下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是有限存款放款的银行机构)未必有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解释政府的措施只是抑制炒风,并非打击楼市。
香港首席财主汇丰大班发了话,地产商马上妥协,在第一时间召开记者招待会,声明接受7成按揭规定,并无意与银行对立。
事实上,在事情发生到这个程度后,大家并不是真的妥协,而是战术性的后退。
大家只是明面上不和港府、银行起事端,但实际上,大家会心照不宣去实行——旗下财务公司给予八九成按揭。
届时,最倒霉的是两拨人:
第一拨人——中小地产商。他们没有实力提供八九成按揭,只能依靠银行;而要想吸引炒家,你实力不足,谁会来买你的房子,所以要么减价。
第二拨人——中小银行。蒲伟士、利国伟低谷了香港几大地产商的实力,大家的资金非常充足;一旦大家的财务公司运转起来,那么势必香港银行的贷款减少,失去一个重要的盈利支柱;那么中小银行第一个倒戈,会悄悄的给予地产商更高的按揭。
这还只是香港地产商的‘第一招’,实际上港府就已经接不住了!香港地产商有太多的招数,港府根本不是对手。
过去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控制香港的是港府、汇丰、马会、怡和。”
从80年代后期起,有人这样说:“控制香港的是港府、汇丰、马会、地产商。”
便是这个理!
与此同时,港府也有自己的‘软肋’:
大家都明白,港府必定是患得患失,怎么可能自掘坟墓?
香港人多地少,港府奉行高地价政策,造成地价高企(居高)不下。长期以来,地产收入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
在地产收益上,港府与地产商同样不厌其多。
那么,各界为何只谴责地产商,而纵容政府呢?
这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浩大的公费开支,英国政府未向香港抽缴财政收入,香港政府靠买地的收入维持其低税制。政府也建公房,一类是学校之类的公益建筑;另一类公建住宅楼宇非盈利售予或租予超低收入者。
好人给港府做了,恶人让地产商做。
地产商高价买的地建的房,必定会嫁祸于用户,用户当然会群起而攻之。
但打击楼市炒风过严,必引发楼市下挫。楼市一淡,政府的地产收益必会锐减。
不少地产商,指责政府囤积居奇,好卖高价,楼市高企(高价),首先是政府地价高企。打击炒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增加土地供应量,适当调低地价,以量多保证政府收入。
总之这场纷争不算完!
事后。
林志超接受采访时,认真说道:
“言法管制固然起一定作用,但管制太多不利楼市的发展。”
“香港若想摆脱地产经济,就必须在科技、文化产业上发展,如今政府在这方面做的引导性,远远不够。”
他的言论再次引起香港的广泛讨论!
科技和文化产业,不就是看长江工业集团、传媒集团嘛!
如今的港流文化,已经初露锋芒:
港流音乐,香港的两个组合HOT、SES一出道便在香港大获成功,并成功走出香港,在亚洲发展。
港流剧集,《蓝色生死恋》收视率创下比《包青天》更高。
不仅仅是这些成功,而是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文化体系,很多人都在研究‘港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