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秘事

作者:寰宇散人 | 分类: | 字数:129.6万

第4章 袁绍想削减郭图兵权

书名:三国秘事 作者:寰宇散人 字数:2794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2:54

官渡战场上凯歌高奏、捷报频传,也让袁绍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此时他志得意满地坐在中军大帐之中,不禁考虑起了登基之后的事。

眼下自己最贴心的大臣无疑是郭图,自己当了皇帝之后,让他做宰相最合适不过。

那么大将军之职,该由谁来担任呢?

之前的河北四庭柱,如今颜良、文丑都已经战死沙场了,就只剩下了张合、高览二人。

这两个人来说,张合的能力要明显在高览之上,高览对张合也始终都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

然而让张合统领天下兵马,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无论单打独斗,还是统帅千军万马,张合的能力自然是没得说。

但他有些恃才傲物,此番在拿下曹操的战役中,他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让他掌管了所有兵马,很难保证他还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而一旦张合生出异心,后果则不堪设想。

韩信、彭越、英布是汉初三将,他们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可最后刘邦为什么要除掉他们?

就是因为他们手握重兵、居功自傲,对刘邦的帝位造成了威胁。

一个人又会带兵打仗,又手握重兵,这实在是让当皇帝的惶惶不可终日,就连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所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做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张合杀不杀先放在一边,但绝对不能再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手握重兵。

可一时之间,大将军之职又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高览虽然也很优秀,但他与张合出生入死多年,二人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张合在高览心中的分量甚至比自己还重,所以此人也坚决不能重用。

先别琢磨大将军的人选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

即便除掉了曹操,拿下了许昌,离登基称帝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荆州还有刘表、扬州还有孙权、益州还有刘璋、凉州还有马腾……

这些枭雄还都需要一一征服。

等自己消灭了曹操之后,有可能有的诸侯会臣服自己,投靠朝廷。

但若想让天下间所有诸侯都臣服,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短期之内,张合和高览都不能动。

不但不能动,还得许之以高官厚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死心塌地地继续为自己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对于许攸的提议,还是很值得考虑一下的。

沮授与自己始终对着干,所以自己把他的兵权全部削去了。

目前自己手下的十万大军,郭图、淳于琼统领五万余人,剩下的是张合、高览所部。

此前曾考虑分张合、高览的一部分人马出来,划拨到许攸麾下。

目前看来,这个想法并不合适。

张合、高览都是能征惯战的大将,手里的兵马又不多,如果再削减他们的兵权,他们肯定会有意见。

人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反而还要被削兵权,日后还那肯再为你卖命?

所以绝不能再从他们手中分兵了,还是得考虑一下其他途径。

由于郭图太过贪恋权力,使得淳于琼手里并没有多少兵马,五万余人大部分都在郭图的掌控之中。

独宠一臣,尾大不掉。

不能让郭图的势力过于庞大,否则后面会对他不好控制。

况且淳于琼又一直守卫着粮草,手里的兵力还是有些薄弱,应该把郭图的部队分出来一些给许攸,让他协助淳于琼一起看护粮草。

想到这里,袁绍又命人把郭图叫了过来。

“微臣参见陛下!”郭图一见到袁绍,便卑躬屈膝地说道。

袁绍心里乐开了花,但嘴上还是假装谦虚地道:“公则,此时这么叫还为时过早!还是等老夫日后真正君临天下了,你再改口不迟!”

郭图一副十分无奈的样子道:“陛下,微臣实在是情不自禁,若不称呼您陛下,简直如鲠在喉一般,还望陛下恕罪!”

袁绍笑了笑,说道:“也罢也罢,你我君臣二人在一起,这么称呼也就算了。但若是有旁人在场的话,还要谨慎一些才是!”

郭图连连点头道:“陛下圣明!”

袁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公则呀,眼下我军的十万兵马,你掌管五万有余,剩余的在张合、高览手里。他们都是战场上的主力,不可再分兵了。我的意思是,将你手里的五万人马分出一部分来给许攸,不知你意下如何呀?”

郭图一听这话,不禁心下一怔。

之前自己跟许攸商量好了,要想方设法夺下张合、高览的兵权。

怎么到了袁绍这,变成分自己的兵权了?

真是岂有此理?

乱世之中,兵权对一个将军来说代表什么?

兵就是自己的血、自己的肉,岂能让别人轻易抽自己的血、割自己的肉?

“陛下,这是许攸的主意吗?”郭图小心翼翼地问道。

袁绍一想,许攸确实找自己要兵了,但却并没说要谁的兵。

削弱郭图的兵权,完全是自己的主意。

但如果直言相告的话,又会让郭图对自己产生意见和想法。

于是袁绍点点头道:“嗯,公则,你怎么知道的?”

郭图一听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许攸这厮,原来是对自己阳奉阴违、面从腹诽!

他表面上答应投奔到自己麾下,帮着自己削去张合、高览的兵权,实际则是想从自己手里夺兵权。

日后袁绍登基称帝了,许攸再与自己分庭抗礼,甚至一争高下。

幸好袁绍事先征求自己意见,才让自己识破了许攸的真正嘴脸。

可袁绍既然前面说了,张合、高览手里兵不多,又是一线作战的主力,不能分兵。

主公想从自己手里分兵给许攸,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若是不同意,岂不是忤逆了主上的意思?

郭图在脑海中飞速地琢磨着对策,想让袁绍打消从自己手里分兵给许攸的念头。

忽然之间,一个想法在郭图头脑之中闪现了出来。

审配一向独断专行、嗜权如命,此时他留守在邺城,必定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如果让他加一些罪名在许攸的头上,那么袁绍便不会再给许攸兵权。

审配的两个儿子此番也来官渡了,是自己手下的屯长。

若是把他们都提拔起来,想必审配应该会对自己投桃报李。

但此事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至于具体能否实施还是未知之数。

权宜之计,只能先在袁绍这里答应下来,然后再尽快运作。

想到这里,郭图说道:“陛下英明!”

袁绍一愣,不由看了看郭图。

这小子寻思了半天,怎么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的?

不过一听“陛下英明”这四个字,袁绍便顿时心旷神怡,也没心思计较一些细枝末节了。

“陛下,微臣完全赞成陛下的安排!许攸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让他掌管一部分兵马,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郭图又接着说道。

袁绍手捋白须,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想郭图就是有胸怀、有格局,比田丰、沮授等人强多了。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听说想分自己的兵权,肯定是心有不甘,又得弄出一大堆废话来据理力争。

“公则能够从大局出发,而不计较个人得失,果然是国之栋梁啊,老夫没有看错人!”袁绍由衷地夸赞道。

郭图赶紧道:“陛下谬赞了!微臣这些年在陛下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虽然资质愚钝,但多少也学到了一些终身受用的东西!”

袁绍本打算从郭图手中分出一万人马给许攸,此时一听郭图这么说,又有些犹豫起来。

半晌过后,袁绍又道:“公则,刚才老夫跟你说的,只是老夫的初步想法。至于具体从你手中分出多少兵马合适,老夫还要再细细思量一番!”

郭图一看袁绍有些犹豫了,连忙恭维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