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炊事班集合全是三岁小娃娃?

作者:莫一镧 | 分类: | 字数:59.6万

第235章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怎么能不压抑呢

书名:炊事班集合全是三岁小娃娃? 作者:莫一镧 字数:2242 更新时间:2025-02-05 04:44:13

听到岳园长的话,大家不知道应该相信还是不相信。

怎么听都像是在敷衍。

可人家既然已经表态了也挑不出什么错。

没想到欧灿不用在学校盯着,还给别的学校找了这么多事儿。

罗园长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心虚。

幸亏自己学校有门槛,一般人进不来。

而且这里的家长基本上可以说比老师都重视孩子成绩还有未来规划。

甚至有人会专门请人做这些东西。

每一步做什么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老师要做的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好。

其他的也用不着老师操心了。

既然是有钱人,很少有那种只出钱不出力的家长。

就算有,家长都不管这些,他身为学校的管理者也没必要管这些东西。

比如今天吃饭,只要提出学校不管饭,就爱孩子那个自己就会想办法。

哪里和成才幼儿园似的,像这种临时性的事儿一发生。

直接抓瞎了。

听说还是岳园长捣鼓的这事儿。

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们又不是花朵幼儿园。

孩子平时就是自己做饭。

就算老师不在,他们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他们学校有靠谱的家长,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只有成在幼儿园,成绩论。

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平时都不会让孩子多做一点东西。

现在想到了,直接傻眼。

大家很好奇,欧灿对别人家的孩子,也会那么好吗。

现在不仅安慰小朋友,还会给他们疏解心情。

到底是演戏啊,还是正常碰到了都会这么做。

欧灿并没有网友们那么多心思。

只在面快好的时候关火,开始炸蛋。

“这个蛋不知道是不是无菌蛋,还是煎蛋熟一点比较好。”

如果是无菌蛋,吃个溏心蛋,配上泡面,那味道才好呢。

“我刚刚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发了信息,让他们拿过来一些香肠,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了,也有合格证。”

比较健康,拿过来给孩子们尝尝,刚刚好。

“还有香肠吃?”

其他的孩子有些惊讶。

“当然了,吃泡面当然要配香肠。”

外面卖的香肠味道不一定好,材料也不一定干净。

但是我们自己做的,味道肯定差不了。

而且还有资质,也不怕吃坏肚子。

毕竟是给其他学校的孩子吃东西,食品安全要保证。

“老师,你们的学生,每天都很快乐吗?”

那个说自己家里事儿的小朋友主动和欧灿搭话。

“应该是吧。”

看他们那个样子,好像是很快乐。

毕竟每天要做饭,还要学习。

估计没时间难过。

“那我能去你们学校上学吗?”

不管家长怎么样,至少这位老师他很喜欢。

第一次有人这么懂他。

不是千篇一律说什么对父母要感恩。

而是耐心的告诉他,如果父母不是那么好,可以不用过于在乎。

他知道父母对他很好,也知道父母不容易。

平时也是想帮忙的。

只不过,自己只要一帮忙做家务什么的,他们就会生气。

小朋友期待的看着欧灿,恨不得今天就要去他们学校。

“可我们学校每天要劳动的,做很多活儿。”

欧灿当然不能直接答应孩子的要求。

不过直接拒绝,孩子们也会伤心。

只能先用别的事儿打消他们的念头。

“我不怕,我可以干活的。”

没想到,小朋友一点不担心劳动的事儿,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我不会的,可以学习,我什么都会学的。”

看着小朋友卖力的推销自己。

旁边的张芬有些感动。

“可你已经六岁了,马上就要上小学了,现在转校没意义的。”

欧灿说出了实际问题。

小朋友听到后一脸难过。

对啊,自己已经快要毕业了。

就算过去也没用了。

看着孩子这么难过。

欧灿是没想到的。

刚才孩子对他们还有些敌意。

聊了没几句,这孩子居然这么信任他了。

他笑了笑说:

“你要是想来花朵幼儿园,我很欢迎的。”

“真的吗?真的可以去吗?“

小朋友很激动。

“当然,只要你父母同意,我们甚至可以派车去接你。”

想到了小朋友出行不便,欧灿还想到了找校车去接送。

估计孩子家长就会同意了。

“好耶!”

小朋友高兴的被蹦蹦跳跳,还去旁边的柜子里拿了很多碗出来。

“一会儿我端饭,我再把桌子擦一擦。”

看着孩子主动干活儿的模样。

张芬连忙制止。

“你在家不是不干活吗,现在别伤了手。”

干活儿没事,可别受伤,不然她老公身为园长,可赔不起。

“没事的,就让我干吧,我也想体验一下干活的感觉。”

“小时候我总是想帮忙。”

可大人老说我添麻烦,还说让我好好学习就行了。

其他的不用考虑。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地方。

时间长了我就这样了。

听着孩子的话,张芬身为妈妈非常能理解孩子的处境

还有家长的担忧。

“因为他们太爱你了,所以才会这样的。”

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好啊,不就是担心他们吗?

担心做这些家务,都觉得是浪费时间,都担心孩子们因为做家务会影响成绩。

只可惜,他们的方法用错了。

让孩子觉得做家务,帮助父母做事儿好像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儿。

最后,孩子成了甩手掌柜,父母反而受不了。

再加上长大了和父母不亲。

父母甚至觉得这个孩子白养了。

最后,一辈子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更别提那些不作为的父母了。

“工作不分贵贱,我们学到手里的就是好本事。”

爸爸妈妈的话,有时候可以不用听。

“如果你想学,有机会可以来幼儿园,我教你做饭。”

“要是花朵幼儿园有小学就好了。”

在花朵幼儿园的孩子们真幸福,可以有欧灿这样的园长。

“花朵幼儿园的父母也好,都是好人。”

只有自己的父母,有一堆问题。

只要自己成绩好,在他们眼里就是好人,自己成绩不好,那就在他们眼里,一无是处。

甚至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怎么能不压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