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炊事班集合全是三岁小娃娃?

作者:莫一镧 | 分类: | 字数:59.6万

第50章 一篇作文,尘封往事

书名:炊事班集合全是三岁小娃娃? 作者:莫一镧 字数:2306 更新时间:2025-02-05 04:44:13

孙科长原本想把欧灿的语文作文放出去,为欧灿证名。

结果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张老师突然出现好巧不巧,还看到了直播视频。

“必须勒令他择日更改。”

这是在教育孩子吗?这是在毁坏孩子的前程。

“原本想着他在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做饭就做饭了,我也觉得挺好。”

“可他现在的做法完全是在拔苗助长。”

教育这个东西需要的是循序渐进。

他和减肥一样,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可能一瞬间瘦下来。

现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习小学的内容了。

完全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也在扰乱整个教育体系。

“可我看着这个小孩子做的很熟练啊。”

“不像是拔苗助长,倒像是......”

蓝玲玲忍不住替欧灿反驳,可看到张芙蓉的眼刀子又不敢出声了。

“蓝玲玲,你大胆的说。”

孙科长无视张芙蓉的视线,给自己的科员鼓劲儿。

“你看这几个小朋友在讨论题的样子,还有做题的方式,我不觉得他们一点也不懂。”

所以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解题。

“张老师,您是教育工作者,已经几十年了,见过的学生没有几千个也得有几百个。”

“您好好想想孩子们面对一道题,不懂的样子是什么表情,他清楚明白后又是什么表情?”

现在孩子们透露的眼神到底是清澈的愚蠢,还是了然于心的胸有成竹?

张芙蓉听到蓝玲玲一说这才想到这一层。

“现在是休息时间还没到睡觉的时候是这群孩子们自发的,拿出书本凑在一起做题。”

看他们的解题方式,好像已经很熟练了。

难道说这些小孩子都在演戏吗?

孙科长都觉得自己在胡说八道。

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理由。

现在是休息时间,没必要演出努力做题的样子。

而且还是用方程式的方式来解题。

难道说!

孙科长抓住了脑袋里一闪而过的想法。

他的心脏忍不住扑通扑通的乱跳。

甚至有些激动。

“把所有的答案都排除后,剩下唯一的那个答案,无论再怎么不靠谱也是真的。”

他几乎把所有的理由都想了一个遍,全都被pass掉了。

只剩最后一个。

那就是。

“这群孩子真的会用方程式解题!”

几人异口同声的说。

随后,大家看着对方的眼睛。

在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惊讶,还有不可置信。

小朋友是什么样子,他们最清楚不过。

有些百以内的数数对他们来说都难如登天。

而花朵幼儿园的小朋友居然在做三四年级才学习的应用题。

还做得如此熟练。

“说实话,小学的应用题我现在都不会做了。”

现在居然看着几岁的小朋友在唰唰地做着数学题还那么熟练。

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滴个乖乖,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蓝玲玲忍不住感叹。

连张芙蓉张老太太都忍不住胆寒。

她甚至觉得房间里的温度都低了几分。

大学本科的学生稀里糊涂成了幼儿园的园长。

一年多的时间就让整个学校大变样。

孩子们不仅会做饭。

会玩飞花令,会现场作诗。

现在连小学需要学习的内容都已经熟练掌握。

这几件事加起来真的是一个人就能办到的吗?

这些事情真的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

“这孩子是00后,也就二十四岁吧。”

他的执行能力也太强了吧。

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孩子是最不可控的,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

他们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如何给他们开智?

如何让他们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每一样都是难题,但欧灿一样一样的都做到了。

张芙蓉到现在也不敢相信。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不成是哗众取宠?

提前请好的演员,安排的剧本,为的就是博人眼球。

可是......

这件事发生在高中,还有可能。

毕竟那群孩子都大了。

可这件事发生在幼儿园就显得不太可能。

三四岁的孩子有些连话都听不明白,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听大人安排呢?

更何况现在是直播,不是录播。

根本没有剪辑的可能。

“这个是什么?怎么看着有点发黄了?”

张芙蓉想了半天也想不到这件事到底是真的假的。

低头一看,桌子上的资料乱七八糟。

刚想发作,就看到旁边iPad里面的有一张试卷。

试卷微微发黄。

看样子好像是篇作文。

张芙蓉拿起来看了一眼。

满分作文!

“这个孩子我知道。”

当初评分的时候,还有阅卷老师专门给她打过电话。

也是那一年,她第一次见到什么叫满分作文。

整篇作文写得非常流畅。

运用的文言文没有一个错误。

甚至有些极个别的词连阅卷老师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他还贴心的做了注释。

为此阅卷老师还专门查阅了各方的资料。

证实他写的这篇文言文的准确性。

对于他这篇作文争议性也很大,有些老师觉得他是故意在炫技,不应该因为写文言文,所以给高分。

有些老师觉得不看类型,看内容也是值得满分的。

为此还专门给她打了电话。

当年的景象历历在目。

她恨不得第一时间见到写这篇作文的孩子,问问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写。

只可惜那时候对孩子们是有保护的。

也是严禁阅卷老师和考生们有任何接触。

所以考试前半年到考试后3个月,他们都是不允许对外接触的。

导致网上有这样的流传,也知道有这样的满分作文存在,可就是不知道内容,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不知道为什么,小孙他们居然把这篇作文翻了出来。

“张老师,这篇作文就是欧灿写的。”

蓝玲玲热心的解释道。

张芙蓉听到了这句话没有什么反应。

停顿了一会儿,才又看向蓝玲玲。

“是谁写的?”

“是你的同事吗?在咱们这儿吗?”

难不成这个孩子从事了教育工作?

他这个文言文写的内容就是关于教育的。

看了之后深有感触,甚至对很多教育工作者有了警醒作用。

包括张德勇。

也是因为这篇满分作文才立志于要改革教育体系。